1. 如何降低企业信贷成本,除了降息之外还有其他有效措施吗
还有增加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率、资产的周转率。
资金周转率是反映资金周转速度的指标。
企业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间断地循环周转,从而使企业取得销售收入。企业用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取得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资金利用效果好。
资金周转速度可以用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次数表示,也可以用资金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例如,企业一年的销售收入总额为4000万元,按年平均占用的固定资产(原值)和流动资金总额为2000万元,即每年周转2次,每次周转需要180天。加快资金周转,可以节约资金。在一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收入的情况下,把资金周转率提高一倍,就可以节约一半的资金。 资金周转率也可用固定资金周转率和资金周转流动资金周转率分别反映。
其周转次数或天数仍用上列公式计算,但要将资金平均占用额分别改为固定资产(原值)或流动资金的平均占用额。固定资金周转率反映固定资金的周转速度。从固定资金的周转形态而言,则有它自己的特点,即:比较长期地保存它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只是随耗损程度逐渐转入产品价值,同时以计提折旧的形式收回相应的货币资金,直至其价值均已转入产品的价值,收回的货币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才完成了它的周转循环。因此,从个别的固定资产来看,它的资金周转率则是其使用周期。流动资金周转率,反映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情况下,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资产周转率种类:
资产周转率可以分为总资产周转率,分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和单项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三类。
不同报表使用人衡量与分析资产运用效率的目的各不相同:
1、股东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安全性及资产的收益能力,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
2、债权人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或其安全性,从而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
3、管理者通过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可以发现闲置资产和利用不充分的资产,从而处理闲置资产以节约资金,或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以改善经营业绩。
资产运用效率的衡量指标
(一)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总资产周转率也可用周转天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取决于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两个因素。增加收入或减少资产,都可以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二)分类资产周转率
1、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即企业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不仅反映流动资产运用效率,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盈利水平。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越快,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占用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越多,说明企业流动资产的运用效率越好,进而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均得以增强。反之,则表明企业利用流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效率较低。
2、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状况,衡量固定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固定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固定资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余额)/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越充分,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合理,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有效;反之,则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经营成果不多,企业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较差。
3、长期投资周转率
长期投资的数额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很明显,因此很少计算长期投资的周转率。
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平均余额
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长期投资周转率
(三)单项资产周转率
单项资产的周转率,是指根据资产负债表左方项目分别计算的资产周转率。其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它意味着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的应收账款运用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或=(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主营业务收入
一定期间内,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越快,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越高,资产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同时,较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有效地减少收款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收益能力。
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进一步分析,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信用政策、客户故意拖延和客户财务困难。
(2)应收账款是时点指标,易于受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了使该指标尽可能接近实际值,计算平均数时应采用尽可能详细的资料。
(3)过快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能是由紧缩的信用政策引起的,其结果可能会危及企业的销售增长,损害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有两种计算方式。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二是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要用于盈利性分析。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净额
存货平均净额=(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
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可以更切合实际的表现存货的周转状况;而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既维护了资产运用效率比率各指标计算上的一致性,由此计算的存货周转天数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建立在同一基础上,从而可直接相加并得到营业周期。
在计算分析存货周转率指标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报表使用者在分析存货周转率指标时,应尽可能结合存货的批量因素、季节性变化因素等情况对指标加以理解,同时对存货的结构以及影响存货周转率的重要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进一步计算原材料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或某种存货的周转率,从不同角度、环节上找出存货管理中的问题,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经营占用资金,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
(2)存货周转过快,有可能会因为存货储备不足而影响生产或销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那些供应较紧张的存货。
计算方法 营运资金周转率是指年销货净额与营运资金之比,反映营运资金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平均流动负债)
“平均”指报表期初数与报表期末数之平均值。
资金周转速度可以用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次数表示,也可以用资金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金周转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占用资金+期末占用资金)/2]
不存在衡量营运资本周转率的通用标准,只有将这一指标与企业历史水平,其他企业或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才有意义。但是可以说,如果营运资本周转率过低,表明营运资本使用率太低,即相对营运资本来讲,销售不足,有潜力可挖;如果营运资本周转 率过高,则表明资本不足,业务清偿债务危机之中。
如何提高资金周转率?
资金回转率受两个动态变量的影响,即资金流和物流。资金流和物流几乎就是现代经销商组织的管理核心。只有从管理入手,才能真正做到资金回转率的提高。 现以经销商组织的工作流程作为主线,放大各个局部流程管理对资金回转率的影响特点,从而启发经销商组织找到提高资金回转率的办法。
一、要货计划的制订
许多经销商组织在要货计划制订上没有详细的作业流程,控制程序相当随意。有的由仓库管理员做,有的由业务员做,也有让财务人员来做,这些其实都是欠妥的行为。仓库人员会考虑自己的现有库容和工作强度,对市场和财务很少考虑;业务员主要从市场角度考虑,货是越多越好;财务则以上期或同期数据为参考,时效性和市场感觉较差。
合理的做法建议是:业务负责做出一份下个周期(选择周、旬、月、季等为单位均可)市场要货数量和重要客户要货频次,由仓库管理员结合现有库存状况进行部分产品要货量调整,再由财务根据上期或去年同期实际销售数据以及财务资金状况进行修正,最后由经销商组织负责人通盘考虑进行核定。(特别提醒:要货时必须注意非正常要货的配载,有时为了匹配供应商的经济运输单量,随意增加一些计划外的非正常要货。实际上,这部分配载货最后都成为积压库存,退换都成问题。)
多要货则容易占用周转资金,降低资金周转效率;少要货可能因缺货被终端客户锁码和经济处罚,得不偿失。要货计划做不好,资金回转率提高只能是幻想。
二、配送管理
在传统经销商那里,配送是一项极其简单的工作,根本算不上管理项目。这是认识的误区,配送管理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物流效率,从而影响资金周转率。
订单意味着交易机会,但若错过订单交付时间,则会断送这次交易机会,还会对客户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配送管理不复杂,然而就是因为轻视而导致配送效率低甚至混乱的现象频频在经销商组织里发生。
举一例:某经销商在某客户的订单下单期是每周二、四,次日送货。若是周四的订单延误一次,即使不处罚,也要到下周二重新下订单,下周三送货。期间要耽误周六、周日以及下周一、二的四天销售。这批产品的理论库存期就增加了四天,实际操作中肯定还要大于四天。如果恰好又过了结账期,这批产品要挪到下月结算,则更是降低资金回转率。
三、账期管理
零售客户的账期只会每年延长不太可能缩短,从账期上寻求变通来提高资金回转速度的可行性不高。有的零售商允许提前结算,但经销商的贴息成本高,除非急需资金周转顾不上考虑财务成本增加。
我们这里的账期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实际结账期与合同账期是否在正常偏差区间。比如,合同约定账期为45天,终端对账期恰逢十·一假期,因此经销商对终端开具税票期距终端支票实际出票期为50天。此间的5天偏差是能接受的,若这个区间大于5天就有问题了。
有一家经销商财务在笔者的提示下将去年一年的某卖场出入账期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平均结算账期为82天(法定节假日未作回避),而与该卖场签订的合同账期为60天。
账期管理不能只是停留在合同谈判上,更要把重心摆在执行上。尽量避免给零售商客户拖延付款的理由,使己方始终处于主动状态。
四、社会库存控制
有一个经销商老板很无奈地说,他很有钱,但钱都在货里。他这里说的货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库存,即在下游客户那里赊销的产品。
做终端的经销商都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一定的社会库存,就没有陈列效果,也就不能增加销售机会。但过高的社会库存又是资金回转率的黑洞,如何做好对社会库存的控制就变得尤其重要。
只有合适的库存,没有合理的库存。做生意不同于理论设想,合理的东西往往不合情。
比如,做两家终端,A店300平米,B店1000平米,从陈列空间来看,B店的货架库存应该要大于A店才合理。但A店该品类只做两个品牌,B店有七个品牌,在A店做的两个品牌的销量略高于在B店这两个品牌的销量。从经销商经营的角度,社会库存给A店比给B店更有价值。
经销商不同于实力强大的制造商,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数值铺货率,更不能注重所谓的机会总量(那相当于空中楼阁,潜力是有,但竞争成本更大)。
五、促销执行
卖得越快回转率越高,这是显而易见的规律。促销的效果标准有很多,但作为经销商组织来说,销售出去多少是硬道理。
1.促销的根本是促进销售,帮经销商创造更多溢价收入。经销商最正常的交易行为是加价行为,尽管现在通过加价产生赢利的难度越来越大,但这是经销本质。正常的结果是促销越合适,销量越大,资金回转率越高。
2.促销可以保持经销商对下游客户的控制。现今的商业流通发达,渠道客户可以轻易买到几乎所有的产品,但却无法得到促销支持,这是经销商天然的优势。有忠诚度高、稳定的下游客户,无形中会帮助经销商提高资金效率。
3.促销是经销商掌握主动性的为数不多的权力之一。没有一个下游客户不对促销感兴趣的,如果促销力度超出常规,连“脾气大”的零售卖场采购也会变得亲切易处。在账期管理的回旋余地也就增加。尽管有账期要求,如果能够有较大折扣的促销,与卖场做现金交易也是非常可能的。
但是经销商群体中有不少人把厂方促销当成唐僧肉,据为己有。有人将促销当成利润来源,一个劲地向上游厂方申请促销费用或者虚报费用。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最终是害人又不利己。
笔者建议经销商朋友:促销上的投入一分不能省,促销上的资源一分不能贪,好钢都得用到刀刃上。
六、残滞库存处理
残滞库存在每个经销商处都有,有商业以后就有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顽疾。既然不可避免,就应当积极妥善处理。
残滞库存不是资产,反而是负债。笔者建议经销商组织要时刻注意残滞库存的产生和处理,不要积压,企图有朝一日能够原价折算给上游供应商。如果残次库存已经与上游供应商交涉无果的话,还不如早些处理变现出来,哪怕真是“十分不当一分卖”。
七、客户管理
每个客户对资金回转的要求都不会相同,这时经销商应该对每一个客户资金回转率给予评估。回转率越高的客户比例要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以上,遵循“现金为王”的经营理念。适时淘汰一些结算信誉差的客户,不是每个客户都值得往来。
过份要求客户铺货率是会大幅降低资金回转率的,这个结果已经无数次得到验证。
八、品项管理
品项管理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对于以商贸为主的经销商来说,品项管理势在必行。
经销商品项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1.品牌侧重:一个经销商往往经营几个品牌,每个品牌的投资收益和资金回转率都有是差异的。
2.品类划分:按当地市场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划分,保证资金投向的有效性。不是每个制造商都能做好手中所有的品类,所以经销商更要注意自己的区域特点。
3.小品项调整:回转率与毛利率走向恰好相反,经销商必须权衡利润与回转率的选择侧重。
4.季节性产品:季节性产品的资金需求是不均衡的,经销商要计划好季节性产品与常销产品的资金使用状况,既要关注季节性产品又要防止对常销产品的资金过多占用。
5.除非正在热销的产品、货品和商品,都要控制每批次的进货量。
2. 如何进行成本控制 怎么进行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的方法:对于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采取按消耗定额和工时定额进行控制的方法。对于固定成本如固定制造费用,则可采取按计划或预算进行控制的方法。
2、从成本控制的范围来讲,直接生产成本可将指标分解落实到生产班组、员工,间接生产成本则应分类将指标分解落实到有关职能归口部门、员工。从成本的可控性来读讲,需按不同的责任层次、管理范围落实成本责任,使归口控制的成本对各责任单位来讲具有可控性,真正起到控制的作用。
3、成本控制管理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激励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这一工作,它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
3. 企业如何控制成本
1. 企业的行政工作大体分为政令控制与后勤保障两大块。,2. 后勤保障可细分为办公用品与耗材;车辆;警卫;保洁;食堂;安全生1) 办公用品与耗材:A. 行政工作首先需要与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商量并确定“月耗”,也就是一个月根据部门人数和工作内容需领笔、打印纸、笔记本、活页夹等数量。月耗经总经理审批后执行,统一采购统一发放。如有特殊情况需领用则记录在“办公耗材领用登记表”中,计入领用部门费用预算。B. 提倡节能降耗,比如要求打印纸双面使用、更换笔芯等方法。各部门自带打印纸复印并做好打印记录。购买时应挑选价格适中且性价比优异的产品,不可一味贪图便E. 与财务部合作清点公司办公用品及生产设备,登记入账。F. 对公司水电进行统计,每月对比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排查分析。
A. 尽量派遣专职司机驾驶公司车辆,确保人员、车辆安全。B. 对车辆使用进行登记,包括使用人、往返时间、事由、公里数等。C. 对车辆定期保养与检测A. 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登记。B. 确保公司相关产品、资料不外流。C. 文件、包裹第一时间分发各部门。D. 日常检查排除安全隐患。A. 制定各部门卫生责任区并排出值日表,落实责任到人。B. 出台卫生管理标准及检查制度,定期检查。C. 定期评选优秀及未达标部门并进行奖惩。D. 与未达标部门负责人商定改正期限并签订书面协议。E. 如公司有专职保洁人员需指定清洁区域及清洁标准,定期核心就是确保食品安全,至于如何满足员工口味、及时确定就餐数量避免浪费等都是见仁见智的细A. 行政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确保人员安全工作生产,应定期检查工作现场,排除安全隐患及违规操作项C. 组织防火演习,合理配置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培训消防安全员。A. 监控设备配置、维护、保养,确保无死角。B. 环境噪音、排污等检测,及时提出应对措施。以上这些简略说明在资金及成本控制中,行政人员需要注意的控制点政令控制是行政部的核心工作。政令控制就是对公司各项政令的传达、执行进行控制。
4. 如何进行成本管控
如何进行成本管控的方法如下:
1、财务领域控制。提高资金运作水平,首先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财务人员要抓好成本事前、事中、事后的工作,事前要抓好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计划工作;严格控制、节约费用开支,可以控制的费用应尽量少开支,节约开支。
4、生产领域控制。库存的腐蚀、变质,会产生浪费;技术进步,竞争对手产品的改进,产品将产生一夜之间变成废品的可能性。
5、销售领域控制。工厂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关键是要将成本控制落到实处,成本控制与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紧紧相联。
成本管控是企业的永恒主题,成本是企业的牛鼻子,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产权改革、期权激励等等时髦的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管理、降低成本这个“传统”工作,它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5. 怎样做好成本控制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如何做好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一、
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市场为主、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在产品规划、设计阶段就着手努力,运用价值工程,进行功能成本分析,达到不断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目标成本是在产品生产准备前下达给技术、生产等职能部门的产品成本控制目标,即产品在市场上可能接受的销售价格减去合理利润和税金后所能允许发生成本的最大限额。目标成本计算法的思路是建立一种通过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价格的估算而得出的目标成本,以便使人们从期望的竞争状态回到能保证目标利润
实现的经营成本和生产效率上来。目标成本计算法通常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为基础确定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计算方法。目标成本计算应以顾客为导向,它以顾客认可的价格、功能、需求量等因素作为出发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目标成本计算又称为“价格驱动成本计算”,它与传统的“成本加成计算价格”相对应。
目标成本计算始于对产品价格的计算。产品价格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质及市场竞争力。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确定目标成本,成本预测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①扣除法。首先确定企业的目标利润,然后再从产品销售价格中扣除应缴纳的产品销售税金和本单位目标利润,其余额就是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成本。
②经验估算法,也叫调查研究法。它是对同样产品,采取同行业先进企业以及本企业的历史先进水平或上年度的实际成本,结合在计划期内各种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预测成本降低的可能性及其保证程度,估算出产品目标成本。
③高低点法。根据成本习性将企业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用一定时期历史资料的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的总成本之差与两者业务量之差进行对比,先求出单位变动成本,然后再求得固定成本总额的方法。④回归分析法。根据过去若干期的成本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回归直线,确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然后再讲行成本预测.
目标成本法的执行,与产品生命周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产品规划、设计、生产阶段,目标成本法的作用更加明显。具体包括下面几步:
第一,产品规划阶段。由企业产品开发委员会对市场的产品需求状况和消费倾向等问题进行调研。
第二,产品设计阶段。在此阶段,目标成本法强调价值工程法的运用。根据产品规划书,设计出产品原型。结合原型,把成本降低的目标分解到各个产品构件上。
第三,试生产阶段。在试生产阶段一旦发现产品成本超过目标成本要求,就得重新返回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进行再次改进。只有在目标成本达到的前提下,才能进入最后的生产。
最后,生产阶段。进人生产阶段后,目标成本法转向成本维持,保证正常的生产条件,维持既定的水平成本。
(二)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三)责任成本控制
责任成本是指特定的责任中心(如某一部门、单位或个人)在其所承担的责任范围内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从实质上来说,责任成本制度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制度。具体说,就是要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系统,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按成本责任的归属进行成本信息的归集、控制和考核,从而将经济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和具体执行人。责任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建立责任中心。实行责任成本制度,要求企业根据其组织结构特点按照分工明确、权责分明、业绩易辨的原则,合理划分责任中心。责任中心可从不同角度划分,西方责任会计中划分的责任单位主要是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和投资中心。我国责任会计理论对责任单位也有不同的划分形式,从责任会计核算与控制内容划分,可将责任单位分为成本费用责任单位、利润责任单位、成本资金责任单位和收入资金占用单位。
(2)建立内部结算制度。内部结算是指在企业内部模拟银行结算方式,对各责任单位的经济事项运用货币形式进行交换的管理方式。建立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产品或劳务确定合理的内部价格,为各责任中心考核提供依据。建立内部结算制度的关键是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和选择内部结算方式。
(3)编制责任预算。责任预算是企业总预算在各个责任中心进行合理划分而编制的预算。作为责任会计的重要环节,责任预算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控制企业及各责任单位活动的标准,是考评各责任单位业绩的依据,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手段。
(4)进行责任控制。责任控制是责任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各责任单位的责任指标为基础,以责任预算为依据,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收入、成本、利润、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各责任中心应实行自上而下的控制,各责任中心也应加强自我控制。
(5)建立健全责任成本核算制度。为了及时报告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实际与预算的差异,企业应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责任成本核算制度。
(6)进行责任考核。可以根据责任中心的业绩报告,分析与其责任预算的差异,并查明原因,实行奖惩。通过评价和考核,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存在的缺陷,为下一期预算编制提供参考资料。责任成本考核应公平合理,不但能激励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也能通过适当的惩罚约束和控制不当行为,以实现责任中心权责利的统一。
(四)标准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法亦称标准成本系统、标准成本会计,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150]。标准成本系统最初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随着其内容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被西方国家广为采用,目前已成为企业Et常成本管理中应用最为普遍和有效的一种控制手段。
标准成本具有以下特点:以产品成本为对象,融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为一体,突出成本控制在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成本差异揭示及时,按管理区域分类计算、分析和控制各种差异,责任分明;不强调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反映成本差异旨在改进管理,降低消耗。
一个完整的标准成本系统,主要有标准成本的制订、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和成本差异的处理三部分组成。实施标准成本系统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生产特点制定成本中心;
②正确制定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成本标准);
③揭示实际消耗与成本标准的差异;
④根据实际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
⑤积累实际成本资料并认真汇总计算实际成本;
⑥通过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算出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
⑦进行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纳入会计簿记体系的单位才有);
⑧向成本负责人提供成本控制报告,评价考核各责任部门、人员的业绩。
二、
成本控制的步骤
虽然控制对象各有不同,控制工作的要求也各不一样,但控制工作的过程基本是一致的,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
(1)确定控制标准,即确定评定工作绩效的尺度。管理者应以计划为基础,制定出控制工作所需要的标准。
(2)衡量工作成效,即通过管理信息系统采集实际工作的数据(与已制定的控制标准中所对应的要素),了解和掌握工作的实际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获取信息的质量问题,做到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适用性。
(3)分析衡量的结果,即将实际工作结果与标准进行对照,找出偏差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为进一步采取管理行动作好准备。这是控制中最需理智分析的环节,是否要进一步采取管理行动就取决于此。若分析结果表明没有偏差或只存在“健康”的正偏差,那么控制人员就不必再进行下一步,控制也就到此为止了。
(4)采取管理行动,纠正偏差。纠正偏差的方法不外乎两种:要么改进工作绩效,要么修订标准。
三、
成本控制的原则
(一)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
1.实用性:成本控制要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具有实用性;——成本控制系统应能揭示何处发生了失误,谁应对失误负责,并能确保采取纠正措施。
2.例外管理:对正常成本费用支出可以从简控制,而格外关注各种例外情况;
3.重要性:对成本细微尾数、数额很小的费用项目和无关大局的事项可以从略;
4.灵活性:成本控制系统应具有灵活性。面对出现的预见不到的情况,控制系统仍能发挥作用。
(二)因地制宜原则
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要适合特定企业的特点、适合特定部门的要求、适合职务与岗位责任要求、适合成本项目的特点。
(三)全员参加原则
有效控制成本的关键,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四)领导推动原则
成本控制涉及全体员工,并且不是一件令人欢迎的事情,必须由最高当局来推动。
6. 浅议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成本精细化管理
当前,农村信用社成本管控总体上比较粗放,不利于提高竞争力,笔者就加强农村信用社成本精细化管理,提高基层信用社成本费用管控水平,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成本费用管控执行力 成本费用管控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的工作,因此,联社要成立以一把手为负责人,主要领导参与,各业务条线、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成本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一是负责制定成本归集分摊、预算控制、评价考核的成本管控制度;二是负责制定标准成本,汇总编制全社成本费用预算;三是负责建立各成本责任中心的成本费用台帐,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提供经营管理必需的成本信息。 二、成本精细化管理内容设置 (一)明确成本构成。至少应包括:1.筹资成本。2.经营管理费用。3.随业务量变动的税、费支出,如手续费支出、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4.补偿性支出。5.准备金支出。6.营业外支出。 (二)建立成本责任中心。资金营运部、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营业机构等前台划分为利润中心,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负责;授信评审部、风险管理部、财务会计部、稽核部等中台为成本中心,既对前台分摊的部分风险成本负责,又对自身分摊的间接成本负责;办公室、人事劳资部、纪检监察保卫部、科技信息部等后台是单纯的成本耗费中心,应实行定额成本控制。 (三)成本归集分摊 1.产品分类。农村信用社可根据现有的个人业务、公司业务、同业和投资业务四个产品大类建立对应的产品组,然后按树状结构实行产品细分。如:个人业务细分为个人贷款、个人存款和个人中间业务。个人贷款又再细分为个人住房按揭、汽车按揭和抵押贷款等明细产品类别等。公司业务可按涉农和非农进行分类。 2.产品成本确认。包括确认产品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资本及风险成本的分摊三个方面。 3.项目成本归集分摊。项目是指信用社经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投入大、范围广、涉及多项成本要素产生的一揽子经营管理活动。项目成本直接归集到项目组,再按照各利润中心的受益情况选择按人、资产规模等因素进行分摊。 4.营业外支出属于例外事项,能够直接归集的按责任部门归集,不能直接归集的作为信用社全年经营利润的减项扣除。 (四)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1.确定标准责任成本。财务部门根据业务发展规划,考虑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对各项指标影响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前三年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情况,确定全年各项成本费用总额和分科目的成本费用标准。 2.成本费用预算编制流程:第一步—财务部门负责编制分科目的费用预算。第二步—各成本责任中心根据自身前三年可控成本费用支出情况,结合当年业务需要,编制分部门的成本费用预算。第三步—财务部门结合各成本责任中心编制的部门预算,在综合考虑全社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予以调整后公布。 (五)建立分部门成本信息收集体系 日常工作中,县级联社应建立分部门成本信息收集体系。明确各部门应收集的成本类型、收集方法。为明确各部门成本分摊的流程、建立标准成本制度、制定部门考核评价的标准奠定基础。三、考核建立高效的成本考核激励机制,通过落实成本控制责任制,使成本管理、成本控制与员工自身经济利益、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在费用管理上,可推行更加灵活的分配模式。改变工资性费用与经营性费用相互隔离的现状,在确保成本及利润指标完成的情况下,允许部分经营性费用转化为工资性费用,反之则扣减工资性费用。同时,应建立成本管理考核制度,明确奖惩。制定成本管理考核制度时,应设立成本管理考核指标,主要包括资产利润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双降、呆坏账收回率、人均利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