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如何使用质量成本信息
扩展阅读
钻石多大什么样的保值 2024-11-29 10:50:04

如何使用质量成本信息

发布时间: 2024-03-26 00:20:00

㈠ 请教 质量成本中各种项目的计算公式 要具体的

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 一、对影响质量成本因素的分析 对质量成本水平分析要深入到质量成本构成的各要素中去,即从质量成本总额中各因素所占比重来分析质量成本构成及其变化。如图表12-11所示。 图3成本与质量水平关系图 C1──预防成本,C2──鉴定成本 C3──事故成本,C4──基本生产成本 说明: 图表中C1为预防成本曲线,C2为鉴定成本曲线,C3为事故成本曲线。当产品质量为100%不合格时,其预防费用为零。随着质量升高,预防、鉴定费用逐渐增高;当质量为100%合格时,预防成本很高。事故成本曲线C3变动规律是:当产品质量较低时,事故损失大;当质量提高到100%合格时,事故损失为零。C4为基本生产成本线,不随质量成本而变化,属于不变成本。C为总成本曲线,任一点的总成本为C1、C2、C3、C4之和。当质量水平较低或较高时,总成本都比较高,在M点或M点附近区域总成本最低,它就是最佳质量水平。这里M点与图表12-10是吻合的。这两种分析方法,本质也是一致的,只是应用场合不同而需要提供不同成本信息。 根据国内外成功的经验,质量成本比例最佳值为C3占50%,C2为40%,C1占10%,即质量管理成本占50%,损失成本占50%为宜。 二、对质量成本效益的分析 质量成本效益分析亦称考核指标分析。通过产品总成本中质量成本占用率,可以看出质量成本是否下降;通过商品总产值中质量成本占用率和质量成本利润率, 三、对质量成本趋势的分析 质量成本本身并不能向管理部门提供足够的资料,以使它与其经营成本同样得到重视,因此必须通过计算一些基数与质量成本进行对比,从不同角度说明经营情况。这些资料有:工时资料、成本资料、销售资料、单位试验和检验费用资料以及增值资料,通过这些资料来计算各种基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提示: 只有保持质量基数的一致性才能成为一种比较的方法。如受到下述情况影响时应对它们进行调整:由自动化代替直接工人时;由于使用代用材料、方法或工艺,使制造成本有了变化;毛利、售价、运费和市场需要的变化;产品组成的变化;上述公式中分子的时间尺度不同于分母的时间尺度等等,都要进行调整,才好比较,比较趋势时,必须考虑和了解这些因素。 希望能帮上点忙!

㈡ 怎么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四大方法

怎么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四大方法

企业如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将使企业管理成 本更低,成效更为明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四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确职责 加强考核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必须建立与质量体系协调一致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通过建立以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个职工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切实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制度)、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

首先,质量成本目标应与质量目标有机衔接,质量成本目标应是质量目标的重要内容。

其次,在管理职责和有关质量体系文件中,规范每个职工的任务、职责和权限,明确考核标准并坚持考核,真正体现出质量经济性和质量成本的思想。

第三,根据企业实际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科目,健全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任务、职责和权限,使其成为质量责任制考核的内容。

第四,健全以质量管理部门为中心的质量信息反馈管理系统,理顺质量信息流通渠道,及时收集、分析、处理、传递有关质量信息,供企业领导决策时参考。

突出重点 有的'放矢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应突出重点,在对企业质量成本现状作出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质量费用的开支情况,提出重点控制的质量成本二级科目或关键工序一次合格率(通过率),使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效益明显,从而最大限度地得到企业领导的支持,以有利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全面推广和开展。

ISO9000族标准提出的企业管理思想仅仅是最基本的质量保证要求,只有深刻领会标准的精髓,利用各种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包括质量成本管理原理和方法)才能使质量体系不断完善和改进井有效地运行。

转变观念 走出误区

对获证企业来说,“取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护照”,是促进企业管理上台阶的手段,但不少企业是为“取证”而“取证”,未从本质上认识到“取证” 的目的是以适宜的产品质量参与市场竞争。

这是导致“质量体系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根本原因。企业应彻底转变观念,丢掉“等、靠、要” 的依赖思想,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测算每道工序的目标成本,逐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位职工;将其与职工的工资收入挂钩,使每一位职工都切实体会到市场的压力,树立市场观念。

企业应形成一种用货币价值的作用来激励和调节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竞争气氛;废弃非理性的决策,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真正走出“管理是摆设”、“管理是花架子”的认识误区。

注重培训 提高素质

“以人为本”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之一,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首先,对企业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教育,增强他们的质量成本意识。

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质量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关系、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质量成本在企业各项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质量成本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等方面,使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其次,对质量管理人员、有关技术人员和统计、财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这些人员是质量成本管理的操作者和执行者)。培训应分阶段,以交流为主。

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初期,主要学习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以及质量管理的原理、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学员应了解和熟悉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质量体系结构和实际运行情况,独自提出一套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然后,综合学员的方案和意见,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第三,随着质量成本管理的开展,企业应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

;

㈢ 质量成本怎么核算

质量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

利用已有的各种原始凭证和会计凭证核算质量成本。如通过供应部门的领料单、劳资部门的工资分配单和财务部门的费用分配单,分别核算领用、检验、市场调研、售后服务、质量教育、质量培训等方面的材料成本、分配的工资支出和费用开支,通过差异单核算原材料采购、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的差异损失等。通过设计更改单、材料改为(或代用)单分别核算设计、材料支出等,以及用料中属于超计划的质量成本的经济损失。
“质量成本”账户可分别按部门或基层单位设立多栏式明细账,设分类栏、摘要栏和金额栏。分类栏内按“质量成本”的四个内容分成四大类记入;摘要栏内记入每大类的具体支出内容;金额栏内借方记入质量成本增加数,贷方记入质量成本减少数,各栏首行记入本期目标成数,第二行开始按序时记入本期实际发生的各项质量成本的增减数,这样既便于掌握全公司及各基层单位本期发生的质量成本动态,又易于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
期初应编制目标质量成本预算表,按月、季、年编制均可。编制的内容应按四大类的要求编制,但上期实际成本与本期目标成本应分别设置金额栏和占总数的百分比栏。期末应编制质量成本报表,表内格式应设摘要栏、本期目标成本栏、本期实际成本栏、增减栏,后三栏还应分别设金额栏和占总数的百分比栏。
“质量成本”的核算内容
所谓产品的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实现产品(劳务)的质量要求而发生的有关支出。笔者认为质量成本是指由于没有达到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而发生的各项产品质量事故损失和为防止产品质量事故而支付的各项预防产品质量成本。另外,质量成本还应包括由于没有达到产品本身质量特性所需要的各项工作质量而发生的各种工作质量事故损失和为防止各项工作质量事故损失而支付的预防工作质量成本,以及工作人员工作不能胜任、效率低而发生的其它工作质量成本。
从上述概念可知,质量成本应包括产品质量成本、工作质量成本、其它质量成本、预防质量成本四个方面内容。“质量成本”账户的实际核算内容也就应该包括产品质量成本、工作质量成本、预防质量成本和其他质量成本四个方面。在确定具体核算内容时,还应明确各个具体内容的成本开支项目。
(1)产品质量成本:包括不可修复的废品损失(不可修复的废品成本与可回收的废品废料残值相减后的余额);可修复的废品损失(可修复废品的返修工时工费成本,领用材料成本、停工损失、复试成本和产量损失等相加后的总和);降等、降级产品损失(降等、降级产品的原正品收入与降等、降级产品的实际收入相减后的余额);其他产品质量事故损失,如诉讼费、退货损失、磨损费、处理费、其他损失等。
(2)工作质量成本:包括设备事故损失(设备事故的维修费。停工损失、其他损失等相加后的总和);安全事故损失(安全事故的停工损失、医疗费、护理费、其他损失等相加后的总和);经济责任事故损失(经济责任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如物资短缺损失、罚款等和其他间接损失相加后的总和);其他工作质量事故,如工作质量事故的复试成本、诉讼费、法律顾问费、退货损失费、处理费、其他损失等。
(3)预防质量成本:包括检验成本,如材料、产品等的检验支出;试验成本,如设备、材料、产品等的试验支出;检验用工具、量具成本;质量管理的活动费、宣传费、教育费、培训费、计划费、设施费、办公费等;关于质量方面的调查研究费、信息情报费;产品售后服务费;其他预防质量成本等。
(4)其他质量成本:包括生产工人的无效工时工费成本。如等工等料、脱产、生产时间开会等损失;原材料采购、车间费用、企业管理费用的差异(指实际支出大于计划数的差额)等。

㈣ 质量成本的管理

质量成本核算是以货币的形式综合反映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状况和成效,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具体包括:
1、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质量成本数据来源于记录质量成本数据的有关原始凭证,主要指发生在一个报告期内的相关质量费用。具体来说,预防成本的数据由质量管理部门及检验、产品开发、工艺等有关部门根据费用凭证进行统计;鉴别成本数据由检验和开发部门根据检验、试验的费用凭证进行统计;内部质量损失成本数据由检验部门和车间根据废品报告和生产返工等有关凭证统计;外部质量损失成本数据由市场、销售服务等部门根据客户的反馈信息进行统计。
2、质量成本的核算。企业质量成本的核算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应该以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为辅的原则进行。如果企业已经设置比较完善的质量成本科目,即:“质量成本”一级科目和“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二级科目以及二级科目展开的三级科目,则也应同时设立相应的总分类台账和明细表,即:质量成本总分类台账、质量成本预提费用明细账、质量成本鉴定费用明细账、质量成本内部损失费用明细账、质量成本外部损失费用明细账。
企业在进行质量成本核算时,既要利用现代会计制度,又不能干扰企业会计系统的正常运作,要按规定的工作程序对相关的科目进行分解、还原、归集。
3、质量成本的分析。质量成本分析是通过分析质量成本的构成比例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主要为质量改进提供信息,指出改进方向,降低产品成本。因此,质量成本分析是质量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质量成本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目标质量成本完成情况分析、质量成本变化情况分析、质量成本结构分析、质量成本与其它相关指标对比分析、质量成本灵敏度分析等。 质量成本考核是实行质量成本管理的必备环节。为了进行有效的考核,一般要建立从厂部到班组直至责任人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和经济责任制、“质量否决权”、“成本否决权”等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严格执行,强化管理,定期进行奖惩,鼓励先进,鞭策先进,保证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和质量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㈤ 企业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步骤

企业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步骤

20世纪5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质量管理专家菲根堡姆提出了质量成本概念。很多人认为:要质量好,就要投入更多的钱,高质量一定是通过金钱换来的。菲根堡姆则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质量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浪费,高质量应该寻求最佳产品质量与最佳成本水平的结合点,那么,质量成本就是帮助企业寻找最佳成本水平的概念,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系统十分必要。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企业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步骤的知识,欢迎阅读。

企业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系统的步骤

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

零缺陷质量目标:根据质量成本观点看,内部和外部缺陷作业及其相关联的成本都属于非增值作业,应予以彻底消除。预防作业则可是为增值作业而予以保留。而一部分的检验作业是检定作业所必须的,应视为增值对象。

质量成本的预测。

为了编制质量成本计划,就必须首先对质量成本进行预测。质量成本的预测是指根据企业的历史资料、质量方针目标、国内外同行的质量成本水平以及产品的质量要求和用户的特殊要求等,通过分析各种质量要素与质量成本的变化关系,对计划期的质量成本所作出的推测和评估。

质量成本的计划。

质量成本计划是指在质量成本预测的基础上,针对质量与成本呢的依存关系,用货币形式确定达成符合性产品质量要求时,在质量上所需的费用计划。质量成本计划的编制通常是由财务部门直接进行;或者由各部门分别编制,交由财务部门会审。

质量成本的控制。

质量成本控制是以质量成本计划所制定的目标要求为依据,采用各种手段,把影响质量总成本的各个成本项目控制在计划范围内的一种管理活动。质量成本控制是完成质量成本计划、优化质量目标、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质量成本控制贯穿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一般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质量成本的核算。

质量成本核算是以货币的形式综合反映企业质量经营活动的状况和成效,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质量成本的`核算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应该以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为辅的原则进行。

质量成本的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通过质量成本的构成比例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主要为质量改进提供信息,指出改进方向,降低产品成本。

质量成本优化。

质量成本优化是指在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用户的前提下,寻找质量成本总额最小。质量成本优化就是要确定质量成本各项主要费用的合理比例,以便使质量总成本达到最低。

质量成本的报告。

质量成本报告是指根据质量成本分析的结果,向领导及有关部门汇报时所作的书面陈述,它可以作为制定质量方针目标、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进行质量改进的依据。

企业通过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系统,能够合理分配企业质量成本支出、最大化企业效益,提升企业质量预防能力,把因质量故障造成的损失有效地控制起来,并降低到最低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