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究竟有多高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非常高,因为你本身需要培养一名员工上岗,同时也需要找到合适的人选来替换相关员工。
对于多数公司来说,公司的无效开支之一就是员工的离职成本。当一名员工选择离职以后,公司可能需要支付3~4个月的工资的代价来找第2个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会格外看重员工的忠诚度,同时也不喜欢员工频繁跳槽。
一、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大概是3~4个月的工资。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新员工在第1个月基本上在适应业务,同时也没有办法帮助企业获得效益。从第2个月开始,新员工才能逐渐熟悉业务。如果一名员工离职的话,这个过程将会进一步循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至少是3四个月的工资。
Ⅱ 现在冲动离职有很多,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到底有多高
年末和春节以后,有很多人在两个巨大的离职期,特别是拿到年终奖后离职。有半年入职的新职员,也有5 ~ 6年入职的老人。他们为什么要离职?马云说,员工离职有两个原因,要么工资不够,要么心里委屈。员工离职后,企业的费用将大幅增加。不管是入职两个月还是入职两年的职员离职,对公司来说都是一大损失。一名职员离职后留下的坑不是在找一个人就万事大吉的。
入职面谈时,尽量把实际情况说清楚,不隐瞒不渲染。让新员工客观认识他的新员工,这样就不会出现很大的心理差距。职员们拿到年终奖后纷纷离职!职员的离职费用到底有多高?不要担心即将到来的新人不会来,该去的人总是留不住。然后系统整理招聘、入职通知、报道、入职培训、与用人单位的迁移等入职各部分。充分考虑新人的感受和内心需求,进行系统规划和介绍。让新人感到受到尊重和重视,让他理解他想知道的内容。
Ⅲ 员工离职成本是多少
No.1
金钱成本
根据业内人士调查:员工离职后,从找新人到新人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年薪的150%,如果离开的是管理人员则代价更高。
人员替换成本不只是前后工资差那么简单,还包括公司向外发布招聘信息的费用、新员工入职面试和能力素质测评的费用,如果是招聘中高级岗位,还会涉及异地交通费用、食宿费用,录用后的岗位培训、安家费用等。
No.2
时间成本
一个员工离职后,并不是招新上岗就能顺利填充其留下的坑。
录用前行政管理的时间成本,比如发布招聘信息和接收简历、筛选候选人、电话预约面试……如果再遇上几位中途放鸽子的候选人,可以说相当浪费时间了。
总的来说:从员工离职到招新,至少有1-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此外,还有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超过40%的失败率。
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恐怕HR比谁体会都深刻。
然而,你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并没有。
除了金钱、时间成本,还有HR老司机得出过很残酷的结论:一个员工离职会引起大约3个员工产生离职的想法,照此计算的话,如果员工离职率为10%,则有3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
这时候的HR就像惊弓之鸟,看谁都像要离职的样子、看谁都可疑,大概就是这种状态:
No.3
无形成本
员工离职的成本计算,还要考虑那些无法量化的影响,YOYO堵五毛钱,肯定有公司在以下几个方面,吃过员工离职带来的“亏”:
1.业务绩效降低:员工离职后,会造成的部门阶段性人员短缺,一时间难以接续,而新人入职后,在适应阶段也会影响工作效率。
2.用户满意降低:新人入职后,各方面业务都不熟练,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这个时候,用户的满意度往往会降低,严重时还会导致用户投诉比例飙升。
3.数据泄露:一些员工离职前,会因为个人情绪或下一份工作需要,删除本职岗位的工作资料或带走重要资料,造成资料丢失、数据泄密,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上的整体优势降低。
4.引发劳动争议和法律诉讼:由于对员工离职管理不当,导致公司遭遇劳动仲裁、诉讼中败诉的风险,这也是HR需要切实面对的问题。
Ⅳ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到底有多高该怎么办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至少是这个员工的三倍工资,有些企业的员工甚至会达到3倍到10倍工资以上。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一方面需要关注自己的经营成本问题,同时也需要关注自己的用人成本问题。在企业招聘员工的时候,企业会非常看重员工的忠诚度和稳定性,如果一名员工经常跳槽的话,不管这个员工是否优秀,企业都不会把这样的员工当成自己的优先录用人选,这也正是员工的离职成本在企业的日常用人中的体现。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可以达到员工的三倍工资。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因为中小型企业的培训成本比较低,在相关人员流失之后,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可以达到员工的三倍工资。之所以会这样说,只要是因为员工能够投入到正常的业务工作本身就需要时间,在经过了招聘期和培训期之后,员工才能给企业带来实质的效益。
Ⅳ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到底有多高为什么呢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至少是这个员工的三个月工资,有时候甚至会达到一年以上的工资。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一个员工融入到一个企业本身就需要一段的时间。在进入公司之后,员工首先需要熟悉企业的各项业务,同时也需要熟悉企业的办事流程。在一名员工能够给企业创造效益之前,企业需要给这名员工支付工资,同时也需要花费各种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多企业其实并不喜欢那些频繁更换工作的员工,因为员工的离职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一、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至少是员工的三个月工资。
如果拿基层员工来举例的话,如果一个基层员工离职,这个员工所带来的离职成本至少是员工的三个月工资。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会非常看重员工的忠诚度,即便是一名基层员工,基层员工所带来的损失也非常高,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不可避免的一项损失。
Ⅵ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到底有多高
员工离职一直是所有企业的大问题,人才的流失并不是找另外一个人重新填坑这么简单,同时也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离职成本就是指企业在员工离职时可能支付给员工的离职津贴、一定时期的生活费、离职交通费等费用, 主要包括解聘、辞退费用及因工作暂停而造成的损失等。
员工离职后,从找新人到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薪水的1.5倍,如果离开的是管理人员则代价更高;财富500强公司通过积极招聘离职员工每年平均就能节约1200万美元;调查显示,返聘人才的工作效率比哪些真正“新入职”的人要高出40%-50%;离职成本大约是这位员工年工资的150%;按照员工的技能和他的职责水平来计算,每个员工离职后,这种员工跳槽的损失是离职人员工资的93%-200%。 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此外,还有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超过40%的失败率;替换一名普通员工的成本约占员工全年工资收入的1/3;对技能紧缺的岗位,其替换成本相当于其全年工资收入的1.5倍。
1、招聘成本
因为员工离职,企业不得不重新招聘新的人员进行补岗,重新招聘又会产生招聘成本,这就是招聘成本。其中招聘成本包含了企业对外招聘所产品的费用、电话邀约的通讯费用、面试求职者产生的时间成本、试用期的时间成本、录取新员工产生的管理费用等。一个岗位的招聘时间大概需要花1个月。切忌只为了招到可用之人,而留住人才是招聘的最终目的。如果为招人而招人,也会造成招聘工作繁重成本增加。
2、培训成本
直接来说,就是培训新员工所导致的成本。其中包括新入职员工培训,新员工入职交接培训和新员工技能辅导培训等。无论是哪些形式的培训,企业都会因培训活动所支出费用和时间产生成本,包括培训前的物料费用,培训老师聘请费用和培训场地费用等。如果一个员工离职,企业在他们身上所投入的培训费用就会打水漂,重新招人所产生的重复培训费用,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3、流动成本
简单理解,就是招聘到的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还不如离职员工。也就是说招来的新员工,在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都不如离职员工或者其他员工,就会导致企业人员流失成本就会增加。
4、管理成本
由于员工离职,企业对重新招聘新员工和入职之后对新员工的管理上,所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就是管理成本。包括新员工熟悉办公环境、考勤、工作技能等,以及离职员工办理离职手续,设备转移和交接工作等。
5、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指的是为招聘新员工所付出的工资成本。市场上大部分公司存在,新员工工资水平高于老员工的工资水平,这种原因有两种:
(1)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薪资制度;
(2)招聘优秀人才付出的人工成本较高。
往往录取更优秀人才,必然要付出很高的人工成本,也就是新员工比老员工的工资高,所以就会导致企业人工成本增加。
6、风险成本
风险成本指离职员工离开,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如果离职员工是核心员工,包括中高层岗位人员和掌握企业关键技术的员工,那么因为该员工离职给企业造成的风险成本无疑是巨大的。不仅会出现人才断层,影响企业团队的稳定性,还可能因为该员工到竞争对手那边导致企业知识产权流失,造成商业机密外泄和客户流失的风险。
Ⅶ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究竟有多高
转载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一个员工离职后留下的坑,并不是再找一个人填上就万事大吉了。一般来说,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此外,还有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超过40%的失败率。
《财富》发现,员工离职后,从找新人到新人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年薪150%,如果离开的是管理人员则代价更高。
更为纠结的是:权威机构估算,一个员工离职会引起大约3个员工产生离职的想法,照此计算的话,如果员工离职率为10%,则有 3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员工离职率为20%,则有6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
员工3个月离职和2年离职,差很大!
关于员工离职的原因,你当然可以引用某位名人的观点,无非就是两个: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这话当然没错,但从HR的角度来看,不同层级、不同工作年限的员工提离职,其实有更复杂、包罗万象的原因。
1、入职2周离职
入职2周离职,说明新员工看到的实际状况与预期产生了较大差距,这些情况包括公司环境、入职培训、待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感受。
HR要做的是,在入职面谈时,就把实际情况尽可能的讲清楚,不隐瞒也不渲染,让新员工能够客观的认识他的新东家,这样就不会有巨大的心理落差,不要担心即将到手的新人不来了,该走的总是留不住;然后把入职的各个环节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包括从招聘到通知入职、报道、入职培训、与用人部门交接等环节,充分考虑到新人的感受和内心需求,进行系统规划和介绍,让新人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让他了解他想了解的内容。
2、入职3个月离职
入职3个月离职,主要与工作本身有关。这可能说明公司的岗位设置、工作职责、任职资格、面试标准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需要认真审查是哪方面的原因,以便及时补救,降低在招聘环节的无效劳动。
3、入职6个月离职
入职6个月离职,多半与直接的上级领导有关。HR要想办法让公司的管理者们接受领导力培训,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领导力应具备的素质。管理者要了解下级的优势,并让他的优势与岗位职责匹配,为公司发挥最大效用,同时也让员工体现出了他的价值。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是一个教练,他有义务和责任发掘潜能和优势,并培养下属,成为下属成功的重要推动力。同一个部门换一个领导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同样一批员工的表现可能也截然相反,一个可能战斗力十足、激情四射,另一个可能抱怨漫天、团队涣散、离职频发。
直接上级应该是最先了解下属的各种动向和倾向的,他的一句话可能解决问题也能造成矛盾,如果没有处理好,队伍士气下降、战斗力下滑,就会进入不良循环。因此在1年内离职员工较多的团队,要注意他的直接上级可能出问题了。
4 、2年左右离职
2年左右离职,一般与企业文化有关系。这时的员工一般对企业已经完全了解,各种处事方式、人际关系、人文环境、授权、职业发展等等了解的都很全面,甚至包括公司战略、老板的爱好。
企业文化好的公司,在招聘环节对应聘者的价值观方面会有全面考察,希望新员工能融入到公司文化中,为文化的持续优化添砖加瓦;而企业文化不太好的公司,对应聘者的价值观要求不是太高,往往只是片面考察,希望他们进来能净化和改良文化氛围,但事与愿违:
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取向可能就有问题或有缺陷
即使他们价值观取向都是正向的,但一个人的力量无法与长久形成的氛围相匹敌
新员工入职,都在努力融入到团队,尽量表现的不那么离群,因此更容易被同化
当公司文化与新员工价值观冲突到一定程度,甚至达到临界或突破原则,就会导致关系破裂,离职就在所难免。作为企业,要每日三省吾身,察觉到公司内的不良因素,公司不在大小,都需要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愉悦。
5、3-5年离职
3-5年离职与职业发展有关。学习不到新知识和技能,薪酬提升空间不大,没有更多高级职位提供,此时员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跳槽。但对企业来讲,这个阶段的员工价值最大,离职损失较大。
因此,HR应根据不同类型员工的需求结构不同,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了解员工的心理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调研职业市场供求关系,主动调整薪酬、职位设计,我们的目的是保留员工,其他的政策都可考虑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6、5年以上离职
5年以上的员工,忍耐力增强。此时离职一方面是职业厌倦导致,我们需要给予他新的职责,多一些创新类工作,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速度不统一导致,谁发展的慢就成了被淘汰的对象,员工疏于学习、停滞不前,必然被企业疏远和冷落;企业发展太慢,员工的上升空间打不开,事业心重的员工看不到新的希望,必然会另谋高就了。
以上从在职时间长短角度考虑的离职主要原因,具体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及时作出调整,把离职率控制在最低,企业的损失也将是最小的。
面对高昂的离职成本,更重要的是,请善待员工,特别是优秀员工!
员工离职了对企业还有什么用?
阿里巴巴曾开过一个离职员工大会,在国内很新鲜,好像是头一家。其实在西方,对离职员工的重视不是一天两天,而且制度化了。对离职员工价值是否承认和重视,可以看作企业对人尊重程度的一个最真实指标。
着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资深专家马尔里克博士说:“新草看上去可能更绿一些,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在第一次使用新员工时,你也许没有发现他们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作出相应的承诺,但在第二次,你就可以发现金矿。”要发现这样的金矿,不仅需要眼光,更需要胸怀。
一、离职员工价值几何
1、管理价值
员工离职对于公司来说是组织改进的一个机会。员工离职的原因很多,有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组织方面的原因。对于人力资源工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从组织的层面寻找造成员工离职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预防核心员工流失。在一个良好的离职管理中,离职员工会详细说明其真实原因,对企业管理诸多方面提出客观而中肯的建议。
2、品牌价值
离职员工在树立企业形象、宣扬企业理念以及对外界评论采取行动上,也能发挥积极作用。离职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他们不仅是企业精神的传承者,也是企业文化的表现者。离职员工在新岗位上的出色表现会折射出原公司的企业文化之光。通用电气(GE)的名声,不只在于它持续的高盈利,还在于它被称作“CEO的摇篮”。
3、信息价值
大部分离职员工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和从业经验,他们往往还会在行业内继续发展,能够给公司传递宝贵的市场和技术信息,提供合作机会。通过他们介绍现供职机构的经验,可以帮助公司改进工作。因此离职员工是企业创新和知识的重要源泉。众多企业投巨资于前任员工身上,由他们向企业提交商业计划书,以抢先获取有用的信息和创意。
4、商机价值
良好的离职员工关系也能给企业创造无限商机。一位曾经从ANTAL国际离职的员工,跳槽到某知名制药企业担任中国区的招聘主管,而ANTAL国际也提供该行业的人才招聘服务,双方皆知根知底,减少了大量介绍和建立信任的程序,又有好的离职者管理流程,公司与该员工的关系融洽,很快双方就达成了合作合同。
而这仅仅是众多生意中的一笔。如果没有离职管理,甚至让员工怀着怨恨离去,公司的服务再好,这次合作也无法达成。麦肯锡的管理者深知,随着这些离职咨询师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们将成为公司潜在客户,形成一大笔资源。
5、人才价值
离职员工是公司未来再招聘时合适的人选。同雇用新员工相比,企业再次雇用离职员工的成本仅为前者的一半左右;同时,在投入工作后的第一个季度,这些“吃回头草的老马”的生产率比那些“新人”高出40%左右。
“财富500强”企业通过积极返聘前任员工,平均每家企业每年能节约1200万美元的成本。对于公司流程与组织的熟悉会让返聘员工更快进入高效工作状态,而曾经对企业文化的适应又减小了其不称职的风险。同时,我们常说“人以群分”,优秀人才周围往往也是优秀人才,由可靠渠道推荐给企业的人才也是节约招聘成本的一种方式。
二、知名企业离职员工关系管理方式
麦肯锡公司将员工离职视为毕业离校,离职员工就是遍布各处的校友,建立了一个被称为“麦肯锡校友录”的“前雇员关系数据库”,数据库包含离职员工的个人基本情况,新的联系方式以及职业变动等。麦肯锡用于培育其遍布各行业的“毕业生网络”的投资,为公司带来了巨大回报。
惠普公司在员工离职时会举办一个离职欢送会。欢送会一般由员工的直接上司召集,邀请与该员工同级别的人参加,以增进感情交流并倾听离职者的真实感受。公司对待跳槽员工的态度是:不指责、不强留、痛快放人,握手话别。
Bain公司设立旧雇员关系管理主管,负责跟踪离职员工的职业生涯变化情况。建立前雇员关系数据库,内容包括前雇员职业生涯的变化信息,甚至还包括结婚生子之类的细节。
公司于1985年创立“校友网络”,“校友”经常收到最新的校友录,被邀请参加公司的各种活动,而且每年收到两次关于公司长期发展、专业成就和校友们的个人业绩的通讯。同时Bain公司还尽可能帮助这些“校友”,让他们能够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大成就。
PM公司会邀请离职员工参加公司的年终庆典,向员工介绍公司一年的发展和成就以及接下来的规划等。定期安排与离职员工关系较好的同事相互问候。离职员工也会把离职后的一些信息及时反馈,针对一些区域分公司,工作居住在当地的离职员工还会帮助其开拓区域市场。
摩托罗拉公司有一套科学完备的“回聘”制度。为了鼓励“核心人才”回槽,公司制定相应的服务年限计算办法:假如前雇员在6个月之内被重新聘用,他以前服务年限将累计计算;如果超过6个月,仅按照他以前服务年限提供奖励;如果员工6个月之内被重新聘用,且在辞职前已经是正式员工,可以免除试用期。
三、离职员工关系管理
面对去意已决的员工,企业要在充分了解其价值的基础上,借鉴知名公司的做法,结合自身情况,对离职员工进行良好的关系管理。
1、建章立制,形成规范
面对“主动流失”人才的巨大比例,更多的中国企业将重点放在招聘上,认为“挖”来的员工是财富,而辞职员工就是损失。根据北大纵横管理的报告,80%的中国企业有详细的招聘流程,而仅有不足10%的企业有离职者管理规定。
所谓员工离职管理不仅仅包括通常的员工出现离职征兆时的面谈挽留、离职手续办理、竞业协议签订、离职后的面谈、员工离开企业后的关系维护;更重要的还包括企业的人才保留机制的建立、员工离职的预防、突发离职带来的危机管理等。
2、保持联系,进行个性化沟通
在离职员工关系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双向的价值交换和个性化沟通。所谓双向的价值交换就是指公司如果期望离职员工在新的环境中提供诸多最新信息,那么公司本身必须向离职者提供具有足够价值的对等信息。而个性化沟通是指要根据离职员工的特点和个性来展开有效的一对一沟通,这样才能有效地获得信息。
3、不拘形式,鼓励回来
着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资深专家马尔里克博士说:“新草看上去可能更绿一些,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在第一次使用他们时,你也许没有发现他们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作出相应的承诺,但在第二次,你就可以发现金矿。”
跳槽的优秀员工重返公司效力不仅聘用成本低,而且忠诚度较高。西方很多公司在对离职员工的再雇用上有制度上的倾斜,IBM认为,从IBM离开的员工出去干上几年后会学到一些东西,如果他们愿意回IBM,公司的门总是敞开的,他们会增加新的价值。
Ⅷ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到底有多高
一个员工离职后留下的坑,并不是再找一个人填上就万事大吉了。一般来说,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此外,还有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超过40%的失败率。
《财富》发现,员工离职后,从找新人到新人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年薪150%,如果离开的是管理人员则代价更高。
更为纠结的是:权威机构估算,一个员工离职会引起大约3个员工产生离职的想法,照此计算的话,如果员工离职率为10%,则有 3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员工离职率为20%,则有6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
员工3个月离职和2年离职,差很大!
关于员工离职的原因,你当然可以引用某位名人的观点,无非就是两个: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这话当然没错,但从HR的角度来看,不同层级、不同工作年限的员工提离职,其实有更复杂、包罗万象的原因。
1、入职2周离职
入职2周离职,说明新员工看到的实际状况与预期产生了较大差距,这些情况包括公司环境、入职培训、待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感受。
HR要做的是,在入职面谈时,就把实际情况尽可能的讲清楚,不隐瞒也不渲染,让新员工能够客观的认识他的新东家,这样就不会有巨大的心理落差,不要担心即将到手的新人不来了,该走的总是留不住;然后把入职的各个环节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包括从招聘到通知入职、报道、入职培训、与用人部门交接等环节,充分考虑到新人的感受和内心需求,进行系统规划和介绍,让新人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让他了解他想了解的内容。
2、入职3个月离职
入职3个月离职,主要与工作本身有关。这可能说明公司的岗位设置、工作职责、任职资格、面试标准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需要认真审查是哪方面的原因,以便及时补救,降低在招聘环节的无效劳动。
3、入职6个月离职
入职6个月离职,多半与直接的上级领导有关。HR要想办法让公司的管理者们接受领导力培训,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领导力应具备的素质。管理者要了解下级的优势,并让他的优势与岗位职责匹配,为公司发挥最大效用,同时也让员工体现出了他的价值。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是一个教练,他有义务和责任发掘潜能和优势,并培养下属,成为下属成功的重要推动力。同一个部门换一个领导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同样一批员工的表现可能也截然相反,一个可能战斗力十足、激情四射,另一个可能抱怨漫天、团队涣散、离职频发。
直接上级应该是最先了解下属的各种动向和倾向的,他的一句话可能解决问题也能造成矛盾,如果没有处理好,队伍士气下降、战斗力下滑,就会进入不良循环。因此在1年内离职员工较多的团队,要注意他的直接上级可能出问题了。
4 、2年左右离职
2年左右离职,一般与企业文化有关系。这时的员工一般对企业已经完全了解,各种处事方式、人际关系、人文环境、授权、职业发展等等了解的都很全面,甚至包括公司战略、老板的爱好。
企业文化好的公司,在招聘环节对应聘者的价值观方面会有全面考察,希望新员工能融入到公司文化中,为文化的持续优化添砖加瓦;而企业文化不太好的公司,对应聘者的价值观要求不是太高,往往只是片面考察,希望他们进来能净化和改良文化氛围,但事与愿违:
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取向可能就有问题或有缺陷
即使他们价值观取向都是正向的,但一个人的力量无法与长久形成的氛围相匹敌
新员工入职,都在努力融入到团队,尽量表现的不那么离群,因此更容易被同化
当公司文化与新员工价值观冲突到一定程度,甚至达到临界或突破原则,就会导致关系破裂,离职就在所难免。作为企业,要每日三省吾身,察觉到公司内的不良因素,公司不在大小,都需要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