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成本控制,成本控制通常应遵循什么原则
成本控制简单说就是全部、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全部是对产品生产的全部费用要加以控制,不仅对变动费用要控制,对固定费用也要进行控制。全员控制是要发动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建立成本意识,参预成本的控制,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才能付诸行动。全过程控制,对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过程进行控制,并将控制的成果在有关报表上加以反映,借以发现缺点和问题。
成本控制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条:
1.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控制经历了从事后的成本分析与检查、防护性控制,到事中的日常成本控制的反馈性控制阶段。现代的成本控制不是消极地进行成本控制,而应想方设法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应根据成本的效益分析和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将成本与收益、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找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成本和最佳业务量。只有这样,才能将损失和浪费消灭在成本控制前,从而有效地发挥前瞻性成本控制的作用。
2.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照搬别人的做法。
不存在适用所有企业的成本控制模式。因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成本控制方法和奖金形式都应当有区别,因此需要考虑企业自身情况。
适合特定部门的要求,是指财务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技术开发部门、维修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成本形成过程不同,因此控制标准、控制方法等应该有所不同。
适合职务与岗位责任要求,不同职务与岗位权利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因此总经理、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需要不同的成本信息。
适合成本项目的特点,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项目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控制的方法应有区别。
3.领导推动和全员参加原则。任何成本控制方法,其实质都是设法影响执行作业或有权干预作业的人,使他们能自我控制。所以,每个职工都应负有成本责任。成本控制是全体职工的共同任务,只有通过全体职工协调一致的努力才能完成。由于成本控制涉及全体员工,并且不是一件令人欢迎的事情,因此必须由最高当局来推动。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控制要达到预期目标,取决于各成本责任中心管理人员的努力。而要调动各级成本责任中心加强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有效的办法在于责权利相结合,即根据各责任中心按其成本受控范围的大小以及成本责任目标承担相应的职责。为保证职责的履行,必须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并根据成本控制的实效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对成本控制责任单位及人员给予奖惩,从而调动全员加强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㈡ 什么是食品原料成本控制的重点。原料成本的发生和消耗往往从这里开始
1.食品原料成本控制
食品原料的支出一般会占据餐厅经营成本的50%以上,控制好这方面的支出,餐厅利润*少可以提升10%。原料成本的控制可从采购、库存、使用这3点入手。
采购:餐厅经营者们可以,明文规定好原料采购规格标准(大小、形状、色泽、等级等),要求采购员必须熟悉食品原料知识,掌握市场动态,货比三家择*优。同时要做好对采购员的监督工作,避免其中饱私囊,以次充好。
库存:采购原料后及时放入仓库保管,以免损坏;定期盘点库存,避免存货太多或不足;坚持先进先出,后进后出原则,减少原料变质、过期等导致的浪费。
使用:首先制定原料领用的程序,以免部分员工公货私用。然后根据菜品规格,质量要求,统一每道菜品各种原料用量,保证菜品味道质量,也方便根据需求估量进货。对于菜品粗加工过程中剔除的部分,合理利用到其他菜品中,做到一料多用,降低成本。
2.设备成本控制
餐厅开店初期,设备的购买也是花费的大头,所以在购置前一定要详细计划,用处不大的设备尽量不买,避免加重投资资金,和以后日常耗损。但是切记,绝不可因贪图一时便宜,购置低廉的设备。否则日后餐厅经营中若出问题不只要投入更多钱重新购置,还会在营业前期影响菜品提供质量和服务质量,后期浪费营业时间,停业安装。
同时,设备投入使用后,日常也一定要做好管理维护工作。安排员工轮流定期进行做好清洁、保养,以减少设备耗损,延长使用年限,间接降低经营成本。
3.人员成本
餐厅用人不能盲目扩招,随意安排,要考虑每个岗位需求量,目标,如何才能更有效率的运作来组建团队。假如厨房目前有三个厨师长,能理解为就是餐厅经营三种菜系或是分区来管理的。这种情况可以进行调整,由三个变为一个厨师长,二个厨房部长,既降了所需支付员工工资费用,又有效的加强了对团队的有效管理。
都说做餐饮是“抠”出来的,话糙理不糙,希望每位餐饮人在想办法提高营业额的同时也不要忽视成本的合理控制。
㈢ 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的含义是什么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进行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㈣ 什么是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定议不就不讲了,字面也能理解,问题是怎么控制成本.成本控制大体来讲就先要有一个成本目标,如生产钢笔的企业,一支钢笔卖5元钱,哪么这5元钱的价格是如何的定的呢,很明显是根据成本加利润定的,如成本是4元,利润是1元.哪么一支钢笔的成本就要控制在4元钱以内才能保证1元钱的利润.成本分为固定成本(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等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变动成本(原材料等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对于固定成本的控制方法是制定计划(如财务科本年的办公用品消耗为500元、招待费为1000元。办公室的办公费本年为1000元,差旅费500元等),变动成本的控制方法是制定定额(如一支铅笔的铁皮消耗定额为0.05KG/支,一支铅笔的人工定额为0.02工时/支等),还要有个计划产量.在年初时财务部门就要根据以上数据定制成本目标.只要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就能保证本年利润的实现.很显然,财务部门权力是有限的,就象你说的"财务人员哪来这个控制的权力呢?",财务部门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信息部门,对内对外提供有用的信息,财务部门控制成本的方法就是提供信息,成本控制是全体员工共同来控制的事,而不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事,我只向有关部门有权领导提供目标、和实际运行进程中与目标的放生的偏差,由他们来考虑如何校正偏差。所谓控制就是事中对偏差的不断较正,就如导弹一样我是提供信息的部门,但如何较正我们说的不算,按钮不在我们手里。
㈤ 什么叫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意义
定义
运用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以实际与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与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
广义的成本控制包括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和数量。
狭义和广义的区别:
狭义以完成规定的成本限额为目标;广义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狭义仅限于成本限额的项目;广义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
狭义是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努力实现成本限额;广义还包括正确选择经营方案,涉及制订决策的过程,包括成本预测和决策分析,通常称为成本经营。
狭义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故又称绝对成本控制;广义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故又称相对成本控制。
更详细http://www.jscj.com/jscjkjxx/jscjcpacwgl/Part14costcontrol.htm
㈥ 请问什么叫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管理概述成本领先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激励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这一工作,它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 成本控制管理的内容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包括成本的分配与成本控制两大环节。成本分配解决如何归集、分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问题,其核心内容是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企业达到成本最小化,包括企业所做出的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 l. 成本分配 成本分配,即是将间接成本、共同成本或联合成本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工序或产品中。成本分配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1)确定成本对象。企业必须确定向什么部门、产成品或工序分配成本。成本对象常常是企业中的分部。如果企业中的一个分部被授予一些决策权,并成为成本对象,那么会计系统将对该分部进行业绩评价。 (2)归集共同成本并分配到成本对象中。 (3)选择成本分配基础。成本分配基础是与将要分配计人成本对象的共同成本有关的作业指标。共同成本通常是通过成本分配基础分配计入成本对象。成本分配基础能够大致反映成本对象对共同资源的消耗方式。 2.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业绩和效果,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乃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成本控制管理目标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本控制管理目标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着降低。 此外,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否则,不但坑害了消费者,最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甚至破产倒闭。 成本控制管理的原则1.竞争是成本控制的基准。 2.全员全过程控制。 3.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4.精细管理,从细节人手。 5.整合优化内外部资源。 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管理的作用1.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企业目标; 2.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3.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㈦ 前台成本控制的主要点
接待资源控制,打印资源控制,避免浪费。
成本控制是保证成本在预算估计范围内的工作。根据估算对实际成本进行检测,标记实际或潜在偏差,进行预测准备并给出保持成本与目标相符的措施。
成本管理关系着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准确、有效地进行费用成本核算及分析可以为企业的运营、融资等决策提供材料依据。
㈧ 生产成本控制的要点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对于成本控制,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核算成本,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进行计量,最终还是达不到让老板满意。原因在于没有明确成本分析的价值,有效的成本分析才是核算的前提,没有精确的分析就不可能产生精确的归集和核算。然而,对于成本控制人员来说由于他们对具体业务的不了解,以及很难从企业整体经营的角度去审视成本,使得成本分析成为其工作的最大难题。
生产成本控制的几个重要模块
成本控制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地平均使用力量,成本控制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区别对待。各行各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控制重点。控制内容一般可以从成本形成过程和成本费用分类两个角度加以考虑。
一、按成本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
产品投产前的控制、制造过程中的控制和流通过程中的控制。
1、产品投产前的控制
这部分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成本,加工工艺成本,物资采购成本,生产组织方式,材料定额与劳动定额水平等。这些内容对成本的影响最大,可以说产品总成本的60%取决于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这项控制工作属于事前控制方式,在控制活动实施时真实的成本还没有发生,但它决定了成本将会怎样发生,它基本上决定了产品的成本水平。
2、制造过程中的控制
制造过程是成本实际形成的主要阶段。绝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这里发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动力、各种辅料的消耗、工序间物料运输费用、车间以及其它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投产前控制的种种方案设想、控制措施能否在制造过程中贯彻实施,大部分的控制目标能否实现和这阶段的控制活动紧密相关,它主要属于始终控制方式。由于成本控制的核算信息很难做到及时,会给事中控制带来很多困难。
3、流通过程中的控制
包括产品包装、厂外运输、广告促销、销售机构开支和售后服务等费用。在目前强调加强企业市场管理职能的时候,很容易不顾成本地采取种种促销手段,反而抵消了利润增量,所以也要作定量分析。
二、按成本费用的构成可分为四方面
1、原材料成本控制
在制造业中原材料费用占了总成本的很大比重,一般在60%以上,高的可达9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影响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采购、库存费用、生产消耗、回收利用等,所以控制活动可从采购、库存管理和消耗三个环节着手。
2、工资费用控制
工资在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资又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控制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减少单位产品中工资的比重,对于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控制工资成本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与劳动定额、工时消耗、工时利用率、工作效率、工人出勤率等因素有关。
3、制造费用控制
制造费用开支项目很多,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辅助生产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虽然它在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因不引人注意,浪费现象十分普遍,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4、企业管理费控制
企业管理费指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项目非常多,也是成本控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上述这些都是绝对量的控制,即在产量固定的假设条件下使各种成本开支得到控制。在现实系统中还要达到控制单位成品成本的目标。
㈨ 企业成本控制的含义与步骤
一、成本控制的意义
1、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成本的预测、决策和计划为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而成本控制既要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渗透到成本预测、决策和计划之中。现代化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着眼于成本形成的全过程。
2、成本控制是推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水平对产品成本水平有直接影响。实行成本控制,要求建立相应的控制标准和控制制度,如材料消耗定额和领发制度,工时定额、费用定额等都应该及时制订和修订,并加强各项管理工作,以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进行。
3、成本控制是建立健全厂内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条件
而厂内经济责任制文是实行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实行成本控制,首先需要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要求各部门、各环节对经济指标承担经济责任,以促使职工主动考虑节约消耗、降低成本、以保证成本指标的完成,使成本控制顺利进行,收到实效。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因为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资产生产成本显着增加,而且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失控,能源的浪费比较严重,使产品成本损失增加。另外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陈旧落后,原材料质量不好,运输管理不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大量次品、废品,造成的质量损失非常之大。另外成本核算不实,一方面的原因是是核算人员思想上不重视,另一方面为达到一些目的进行人为调节,企业看起来盈余而实际上却是亏损。由于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够完善,企业讲利润,不讲成本,短期行为泛滥;企业领导任期有限,管理松弛,人员素质较差;财政、审计监督不力。企业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识薄弱。因此,成本管理松弛,预算约束弱化,损失浪费惊人。
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成本管理范畴过窄
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对供应与销售的环节却考虑不多,这种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成本动因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开始生产到获取利润,其成本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因而,成本管理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在传统成本管理看来,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而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的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成本管理。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的效益。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企业更多的应依靠技术的投入,从而产生出更大的收益,也即相对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成本效益。
现代成本管理的立足点
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
现代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而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能长期地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传统的成本管理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但以“成本优势”的标准衡量,企业应从长远利益出发雇佣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立足于总体发展战略
现代成本动因应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而是应该向前延伸到目标的实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的不断创新,成本管理的范围日益扩大。对处于开发型、竞争型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来说,应该把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虑。因此,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生产领域成本的控制,而且包括流通领域成本的控制,还要对研究、开发和设计成本进行控制。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企业管理系统,现代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现代成本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中值得深思的问题。现代成本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生产这一狭小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注重采购、技术、财务领域及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现代成本意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不受“成本控制即为成本降低,成本到一定程度即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其目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这种降低成本的思想表现为:一方面把降低成本的工作扩展到供应、生产和设计等各个部门,形成全厂全员式的降低成本格局,形成贯穿企业各部门的成本意识;另一方面将降低成本从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即从选择开发项目种类、进行可行性研究起就注入成本思考,确立具有长期发展观的成本意识。成本效益理念可通俗地表述为“为了省钱而花钱”的思想,即为了未来的更多收益应该支出某些短期看来似乎是高昂的费用。比如引进新型设备可能导致一笔较大的支出,但是,在今后设备使用期间,因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产出加上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的综合效益,可能抵补支出而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