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历史成本会计的特点
一、 历史成本会计的特点
1、 面向过去的确认基础。
历史成本会计的最大特点是面向过去。从确认的基础看,历史成本会计是建立在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基础上的。不论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都是针对已发生的过去交易而言的。前者指因过去交易而引起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指因过去交易而引起的现金收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建立在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基础上。
2、 按历史成本计量。
这是历史成本会计的根本所在。资产、负债、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提供的是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与现实情况相关性不足。
3、 遵循实现和配比原则决定收益。
复式簿记产生以来,通过成本与收入进行配比来确定收益,一直是会计的主要特征,并构成整个会计体系的核心和灵魂。
4、 会计信息可靠性较强,相关性不足。
历史成本会计是相对可靠的,因为一项资产或负债的成本通常是客观的,与其他计量属性的计算相比,较少估计和偏见。但历史成本不随着市场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与市场价值缺乏相关性。
B. 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①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能够及时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变化。②公允价值计量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真实地反映交易的本质,反映市场直接或间接隐含在金融工具中的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的估计,利于金融工具等的核算与创新。
缺点:①可靠性差,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公允判断难度大,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②使用信息成本高,在每个会计期末都要分析各种因素,对未来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判断,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③可操作性差,在不存在市场交易的情况下,作为估计公允价值的现值技术在会计计量中很难操作。
历史成本计量的优点:较强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缺点:①持续通货膨胀和物价剧烈变动时,难以真实反映一个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②只能对确定的经济资源进行计量,而对一些不确定的知识资源无法在会计信息中反映。③仅反映过去的交易事项,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对当前市场信息的需求,缺乏及时性和相关性。
C. 会计计量属性的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长期以来,在财务会计中,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成为会计计量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属性。
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都是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但有时却不符合市场公允价值。
比如说,当某项资产贬值了,以后尚可以计提减值准备,但是对增值的资产,通过评估以后,虽能以增值反映,但在历史成本的计量条件下,对增值的差额本企业仍无法调账,存在历史成本的计量有失公允。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并且应用广泛。
历史成本原则之所以在会计实务中牢牢地占据着支配地位,受到普遍推崇与应用,主要是由于它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历史成本以实际的交易为基础,而不是以那些可能的业务为基础。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每一笔实际业务都应进行记录,只有这样财务报表才能够提供有关数据。
美籍日本会计学家井尻雄士( Ijiri )指出对于现行成本会计或脱手价格会计而言,不考虑实际交易情况以年末市场价格为基础编制资产负债表是完全有可能的。
历史成本为管理人员证明自己如何有效地履行责任提供了依据,有关过去的交易的记录是履行经营管理责任所必须的。
井尻雄士认为只要经营管理责任的重要性存在,就必须采用历史成本,而在保管会计中,履行经营管理责任是会计的会计的主要目标。
因此,历史成本是为实际交易而不是可能的交易所决定的,并且它又是基于交易双方所认可,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第二,从以往来看,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对于决策也是有用的。
长期以来管理当局、投资人和债权人都是依据历史成本信息做出决策,经理人员在制定有关未来经营决策时,将利用过去交易的数据。
他们必须能够对过去的业务做出评价,而过去的业务是以历史成本来反映的。
井尻雄士认为,“历史成本信息会影响对决策规则的评价和选择。”在确定采用什么决策规则时,管理人员需要有关他们过去决策的质量信息。
历史成本与过去的决策相关。
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也需要对未来价格进行预测,过去的价格(历史成本)是进行未来预测的一个基础。
第三,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总是习惯于传统的会计惯例。
除非确已找到更为有用的计量属性,否则,人们不会轻率地放弃历史成本。
第四,在价格变化的情况下,虽然历史成本属性的相关性会下降,但实务界更倾向于在表外补充其他计量信息,这不仅可以提供所需的相关信息,而且风险较小。
第五,历史成本计量下,会计计量程序简单,资料取得成本低,可操作性强。
历史成本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记录,其凭证一般较容易取得。
而且历史成本只对交易和事项进行初次计量,一旦入账之后,不管环境是否发生变化,都不再重新计量。
历史成本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一般人对历史成本的操作都很熟悉。
历史成本属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其内在的缺陷,表现为:
第一,当价格明显变动时,不同的交易时点,相同的历史成本代表不同的价值量,这些代表不同价值量的历史成本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
第二,由于费用是以历史成本计量,而收入是以现行价格计量,除非发生在同一时点,否则现行成本与历史成本是不一致的,从理论上看,在价格变动时二者的配比缺乏逻辑上的统一性。
尤其是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以现行价格与成本的配比来确认收益,必然低估成本,虚增利润,而虚增的利润不仅要交所得税,还要进行分配,不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
第三,在价格上涨时,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将无法区分和反映管理当局的真正经营业绩和外在价格变动产生的持有利得。
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低估,也不能揭示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
而信息使用者使用这些历史成本提供的历史信息,面对未来做出决策,这样按历史成本计量得出的信息就有可能因不相关而不可靠。
因此,历史成本比其它计量属性可靠,但它的可靠性也是有限的。
第四,历史成本计价不反映置存资产所获得的收益。
在传统会计历史成本计价通常是与收入确认原则相互联系运用的,即仅确认已经销售而实现的置存资产收益,而不确认未实现的置存资产收益,并且对已实现置存资产收益并不是单独在会计报表上予以反映,而是包括在日常营业收益项目之内。
因而,在动态经济环境中,历史成本会计被认为不能提供是否已妥善处置企业资产的会计信息 在价格变动的情况下,历史成本的一些局限性就成为问题和缺点,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迁以及人们对会计资料的不同需求,使得历史成本原则面临重大的挑战:
第一,物价变动的现实,向历史成本提出挑战。
通货膨胀时期货币币值剧烈变动,使各个时期的以历史成本表现的货币购买力失去了可比性。
不同购买力的货币数额相加,就如同将不同国别的货币相加一样,三美元加二英镑并不等于五美元或五英镑,在通货膨胀时,如果现按历史成本原则编制企业会计报表,势必影响会计报表的相关性真实性、客观性。
第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冲击。
衍生金融工具日新月异,使得历史成本会计的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发生动摇。
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是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不是在交易完成之日,而是在合约签定之时。
这就带来了何时确认、确认什么、如何计量以及怎样披露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知识经济对历史成本的冲击。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
企业无形资产对利润的贡献将会超过有形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将会逐渐加大。
然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企业取得的资产以其购进的原始成本计价,企业内部自创的专有技术、人力资源和商誉等无形资产因为并未对外进行交易而缺乏较为客观和公允的评估价值,用历史成本来核算无疑会歪曲知识资本的价值
正是由于历史成本属性存在一些局限性和缺陷,人们才提出了一些其他的计量属性。
D.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优缺点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一、公允价值优点
1、公允价值恰当合理使用,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收益,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信息决策的有用性。
2、公允价值是买卖双方在市场上交易的结果,有原始凭证作依据,可验证。
而历史成本当物价波动较大或币值不稳定时,不能真实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影响当前决策。
二、公允价值缺点
1、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使公允价值计量成为企业盈余管理,操控利润、调节资产结构的工具,影闭神袜响会计报告的质量,降低信息价值。
历史成本能防止随意性,便于了解和比较。无须经常调整账目,可防止随意改变会计记录,维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历史成本易于取得,简便易行,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公允价值不易于取得。有的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相类似的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信息成本较高。
(4)历史成本计量的相关性怎么样扩展阅读
会计计量基础的发展
因为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信息要保持真实性和谨慎性。历史成本计价,能够查询到你购买这个资产所支付的实际价格(比如,看一看购买凭证、发票等,就是说有据可查)。
另外,早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平稳,物价不像现在社会这样经常波动,因此用历史成本计价在那个时代是比较合理的;最后,会计信息要保持谨慎性,谨慎性要求对资产的升值收益的确认要慎重,能不增加就不要增加了,还是保持原来的历史价格,也就是最初的购买价格。
后来,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方式已经不再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了,出现了一些挑战。
当资产的市价、可收回金额等低于资产实际成本时,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和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净利润等均将被高估,从而导致财务报告难以真实、公允地反映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此时就需要对传统的历史成本法进行变革。
因此,在1998年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制定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引入了可收回金额等计量基础来反映企业资产减值损失。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4号——长期资产减值和处置会计》,要求长期资产(或者资产组合)的账面价值如果超过了其公允价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我国于1998年起,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对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自2000年起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又扩大到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
再后来,社会经济又有了发展,发生了很多的金融创新,由此衍生出了很多金融资产。这些金融资产性质比较特殊轿激:价格随时在变动。原来历史成本法的假设前提是物价稳定,很显然金融资产已经不满足这个前提了,如果依然用历史成本法去计量金融类资产,那就不能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了。
于是2003年12月新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已经规定,对于所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原则上均应当以其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在后续计量中,对于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瞎启且公允价值的变动额应当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对于贷款、应收款项、持有准备到期的投资则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公允价值计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历史成本计量
选择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我国农业企业总体上是属于小规模微利企业,且以家庭经营为主,这类企业通常不要求且其也没有能力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而目前我国以农业为主业的农业类上市公司仅40多家。加之,我国地区差异大,农业结构差异大,目前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的公允价值还难以现实。
第二,我国农产品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都很不发达,信息化程度较低,不适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第三,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够规范,资本市场不够成熟,完整的资产评估体系、完善的债务重组法律法规等外部条件不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作用受到限制。
第四,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职业判断能力有待提高。 公允价值的计量需要会计人员具有高超的职业判断能力。
第五,诚信虽然是道德的范畴,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中如果缺乏了诚信,完整的会计制度、企业治理结构、资本市场等其他条件,无法忠实执行。因此,必须建立对诚信负责的机制,明确诚信的评判标准及违背诚信标准应付出的成本。
而在我国,诚信机制的建立,还在不断完善之中。违背诚信的事件还时有发生,这对公允价值模式的运用是非常不利的。
第六,在市场上取得资产的公允价值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的,因此,在选择计量模式时不得不考虑成本与效益原则。若取得公允价值的成本过高,则企业很可能会放弃采用公允价值而采用历史成本。
。
历史成本法的历史成本原则的优缺点
历史成本原则(principle of historical cost)亦称原始成本原则或实际成本原则,是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 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要求,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负债的取得和偿还都按取得负债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资产减负债诉所有者权益自然也是历史成本计价的,有别于报表日的重置价值、变现价值和市价。
采用历史成本原则有许多好处:
第一,比较客观。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是买卖双方通过正常交易确定的金额;
第二,有原始依据。即发票等作证明,可随时查证;
第三,可避免企业或有关人员处于某种需要有意改动账面记录;
第四,使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历史成本原则的局限性在于:当物价波动较大或币值不稳定时,历史成本就不能真实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影响当前决策。
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①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能够及时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变化。
②公允价值计量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真实地反映交易的本质,反映市场直接或间接隐含在金融工具中的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的估计,利于金融工具等的核算与创新。缺点:①可靠性差,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公允判断难度大,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②使用信息成本高,在每个会计期末都要分析各种因素,对未来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判断,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③可操作性差,在不存在市场交易的情况下,作为估计公允价值的现值技术在会计计量中很难操作。
历史成本计量的优点:较强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缺点:①持续通货膨胀和物价剧烈变动时,难以真实反映一个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②只能对确定的经济资源进行计量,而对一些不确定的知识资源无法在会计信息中反映。③仅反映过去的交易事项,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对当前市场信息的需求,缺乏及时性和相关性。
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公允价值(Fair Value) 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历史成本, 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他等价物。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 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 而不考虑随后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
①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能够及时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变化。
②公允价值计量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真实地反映交易的本质,反映市场直接或间接隐含在金融工具中的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的估计,利于金融工具等的核算与创新。
缺点:
①可靠性差,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公允判断难度大,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②使用信息成本高,在每个会计期末都要分析各种因素,对未来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判断,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③可操作性差,在不存在市场交易的情况下,作为估计公允价值的现值技术在会计计量中很难操作。
历史成本计量的优点:较强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缺点:
①持续通货膨胀和物价剧烈变动时,难以真实反映一个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②只能对确定的经济资源进行计量,而对一些不确定的知识资源无法在会计信息中反映。③仅反映过去的交易事项,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对当前市场信息的需求,缺乏及时性和相关性。
会计计量模式的特点有哪些呢
1 历史成本/名义货币。
这种会计计量模式依据了货币计量假设,配比原则和稳健性原则,它的优点在于它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可验证性,有利于资产保管责任的履行。缺点在于不考虑货币价值的变动,不能较好的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不适于制定经营与投资的决策。
2 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这种会计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相比,所不同的是它考虑了1般物价变动水平,但没有考虑个别物价的变动,而且1般物价指数的选择也比较困难。
3 现行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这种会计计量模式否定了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所依据的货币计量假设,计量的收益中包括了资产置存的收益,属于按投入价值计价。
它的优点在于能够正确计量企业的收益,并做到计价在时间上和方法上的1致性,它的缺点在于现实成本很难予以确定,而且报表项目之间也缺乏纵向的可比性。 4 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
这种会计计量模式试图通过现行成本计量属性来消除个别物价变动的影响,通过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的调整来消除1般物价变动的影响,从而全面的解决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问题,不足之处在于取得会计信息的成本较大,缺乏客观性与可行性。
E. 历史成本原则的重要性何在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被广泛使用,该如何看待历史成本原则
[摘 要] 近年来会计界一直对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孰是孰非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存在明显的缺陷,而运用公允价值的条件还不成熟。[关键词]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长期以来,会计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以配比原则作为收益计量的主要方法。它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具有客观性、真实性与可验证性等优点,曾经很好的服务于过去的工业时代,但却远不能适应信息和知识时代的要求。所以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大力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且在扩大公允价值计量的同时采纳了资产负债观。而我国财政部也在2006年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这一准则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与国际准则趋同,新会计准则确定的主要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和现值。新会计准则规定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主,其他的计量属性为辅。但也比较全面的导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某项资产按其取得或交换时的实际价格入账,入账后的账面价值在该资产的存续期内一般不作调整,他所反应的是市场交易实际价格,可靠性强。但其优点也是其缺点,它所反映的价格只是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的,而不能反映企业在持有资产期间因为经营环境变化而引发的企业持有资产的价值变化,从而相关性比较差。特别是在20世纪以来现行币值不稳定、通货膨胀时时存在且物价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经济条件下,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往往与其重置成本有差异,虽然在这种计价方式下对资产采取了提取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以弥补其缺陷,但是仍然不能准确的反映资产的现实价值。尤其近几年来通货膨胀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历史成本的会计报表由于物价总体水平的上涨使其部分项目的计量变得不真实,资产的账面价值明显脱离现实价值,使企业产生了大量虚利、使企业上交国家利税和分配股东的股利增加,使得国家和股东慢慢的把企业吃空。许多企业虽然在报表上出现巨大的净损益,却无力补充存货和更新设备,因为在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经济下,按历史成本原则计提的累计折旧会导致固定资产已耗价值补偿不足,补偿的价值不足购买与原有质量数量相同的资产和存货,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萎缩,资本保全无法实现,这些都是他的缺点。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融计量,” 公允价值是资产与负债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计价依据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有以下几个有优点:首先,公允价值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直接客观的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并保持“随行随市”保证企业会计信息有用性。其次,有利于我国企业的资本保全,当企业的生产能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不管何时耗费、均按现行市价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核算。最后,有利于解决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与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在成本模式下,企业过分注重当期利润、忽视企业资本积累容易造成短期行为。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使经营者以单纯的利润为中心转变为以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中心,立足于长期发展。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也有其缺点:首先,公允价值的难以获得性,公允价值的使用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以成熟发达的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的,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虽然已经确立,但是还没有完全转型,活跃市场还会受到种种非活跃市场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资产和负债缺乏完善的市场,难以通过市场获取资产的完备信息。其次,公允价值获取方法的难量化性,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主要有:市价法和现值估价法。当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采用市价法。当一项资产和负债能够在成熟活跃的市场上存在,或与一项资产或负债相同或类似的同等效用的替代品在市场上存在时,则采用其交易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但当一项资产和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或者同等效用的替代品时,就需采用现值估价法,而目前估价技术还不成熟,估价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最后,公允价值的采用需要会计师具有高超的判断能力,从技术上来讲公允价值的获得需要会计师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与实践素质,而且需要会计师了解评估、金融资本市场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