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美国怎么降低库存成本
扩展阅读

美国怎么降低库存成本

发布时间: 2024-10-12 10:13:46

‘壹’ 降低配送成本的途径有哪些

1.混合策略。混合策略是指配送业务一部分由企业自身完成。这种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尽管采用纯策略(即配送活动要么全部由企业自身完成,要么完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完成)易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并使管理简化,但由于产品品种多变、规格不一、销量不等等情况,采用纯策略的配送方式超出一定程度不仅不能取得规模效益,反而还会造成规模不经济。而采用混合策略,合理安排企业自身完成的配送和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完成的配送,能使配送成本最低。例如,美国一家干货生产企业为满足遍及全美的1000家连锁店的配送需要,建造了6座仓库,并拥有自己的车队。随着经营的发展,企业决定扩大配送系统,计划在芝加哥投资7000万美元再建一座新仓库,并配以新型的物料处理系统。该计划提交董事会讨论时,却发现这样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就算仓库建起来也还是满足不了需要。于是,企业把目光投向租赁公共仓库,结果发现,如果企业在附近租用公共仓库,增加一些必要的设备,再加上原有的仓储设施,企业所需的仓储空间就足够了,但总投资只需20万元的设备购置费,10万元的外包运费,加上租金,也远没有700万元之多。
2.差异化策略。差异化策略的指导思想是:产品特征不同,顾客服务水平也不同。
当企业拥有多种产品线时,不能对所有产品都按同一标准的顾客服务水平来配送,而应按产品的特点、销售水平,来设置不同的库存、不同的运输方式以及不同的储存地点,忽视产品的差异性会增加不必要的配送成本。例如,一家生产化学品添加剂的公司,为降低成本,按各种产品的销售量比重进行分类:A类产品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70%以上,B类产品占20%左右,C类产品则为10%左右。对A类产品,公司在各销售网点都备有库存,B类产品只在地区分销中心备有库存而在各销售网点不备有库存,C类产品连地区分销中心都不设库存,仅在工厂的仓库才有存货。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成功的,企业总的配送成本下降了20%之多。
3.合并策略。合并策略包含两个层次,一是配送方法上的合并;另一个则是共同配送。
配送方法上的合并。企业在安排车辆完成配送任务时,充分利用车辆的容积和载重量,做到满载满装,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由于产品品种繁多,不仅包装形态、储运性能不一,在容重方面,也往往相差甚远。一车上如果只装容重大的货物,往往是达到了载重量,但容积空余很多;只装容重小的货物则相反,看起来车装得满,实际上并未达到车辆载重量。这两种情况实际上都造成了浪费。实行合理的轻重配装、容积大小不同的货物搭配装车,就可以不但在载重方面达到满载,而且也充分利用车辆的有效容积,取得最优效果。最好是借助电脑计算货物配车的最优解。
4.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一种产权层次上的共享,也称集中协作配送。它是几个企业联合集小量为大量共同利用同一配送设施的配送方式,其标准运作形式是:在中心机构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各配送主体以经营活动(或以资产为纽带)联合行动,在较大的地域内协调运作,共同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客户提供系列化的配送服务。这种配送有两种情况:一是中小生产、零售企业之间分工合作实行共同配送,即同一行业或在同一地区的中小型生产、零售企业单独进行配送的运输量少、效率低的情况下进行联合配送,不仅可减少企业的配送费用,配送能力得到互补,而且有利于缓和城市交通拥挤,提高配送车辆的利用率;第二种是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之间的联合,针对某一地区的用户,由于各配送中心所配物资数量少、车辆利用率低等原因,几个配送中心将用户所需物资集中起来,共同配送。
5.延迟策略。传统的配送计划安排中,大多数的库存是按照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量设置的,这样就存在着预测风险,当预测量与实际需求量不符时,就出现库存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从而增加配送成本。延迟策略的基本思想就是对产品的外观、形状及其生产、组装、配送应尽可能推迟到接到顾客订单后再确定。一旦接到订单就要快速反应,因此采用延迟策略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信息传递要非常快。一般说来,实施延迟策略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① 产品特征:模块化程度高,产品价值密度大,有特定的外形,产品特征易于表述,定制后可改变产品的容积或重量;② 生产技术特征:模块化产品设计、设备智能化程度高、定制工艺与基本工艺差别不大;③ 市场特征:产品生命周期短、销售波动性大、价格竞争激烈、市场变化大、产品的提前期短。

‘贰’ 中美物流成本的对比

1 物流成本的含义及其构成

根据我国2000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对物流成本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它由三部分构成:即商品物理性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需要的设施、设备的折旧费;物流信息系统的采集、传送和处理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等硬件和软件的折旧费用;物流行政管理费用

基于这个含义,目前,各国物流学术界和实务界已经将物流总成本简要概括由三部分组成:即运输成本(Transportation Cost)、存货持有成本(Inventory Carrying Cast)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Logistics Administration Cast)。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物流成本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在连续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物流成本资料收集系统,并将各年的资料信息加以对此分析,以便随时掌握国内物流成本变化情况以供政府和企业决策参考。

2 美国物流成本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1 美国物流成本组成内容

根据《美国物流年度报告》(Annual“State Of Logistics Report”)显示,美国物流成本核算普遍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即:物流总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运输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其中,存货持有成本=利息+税、折旧、贬值、保险+仓储费用,物流运输成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油料管道运输+航空运输+货运代理相关费用+货币费用,物流行政管理成本=订单处理及IT成本+市场预测、策划制定及相关财务人员的管理费用。

从上述美国物流总成本(或社会物流成本)组成来看,其各组成部分有各自的构成内容,也有各自测算的方法。如存货持有成本就包括:保险费、仓储费、税费、运输费、搬运费、存货贬值、存货占用资金的利息、存货过时费用等。美国存货持有成本约占存货价值的25%,每年测算时,再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而进行调整。

2.2美国物流总成本变化趋势分析

美国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大体保持在11.4%~11.7%范围内,而进入20世纪后10年,尤其到21世纪头两年,这一比例有了明显下降趋势,由11%以上降至10%左右,甚至达到2002年的8.7%。必须指出的是,物流总成本的绝对数量在20世纪90年代后还是一直上升的。但是,由于上升的幅度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所以占GDP的比例在缩小,从而成为经济效益提升的源泉。美国近几年物流成本总额及各项成本额统计,物流总成本升中有降,2000年首次突破83 261.59亿元,GDP中物流成本比例也达到10.1%。从具体物流成本构成项目来看,库存保管费、运输费和管理费均为升中有降;从三部分成本占GDP比例上来看,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升中有降,管理成本基本没变,运输成本仍保持最大比例,均保持在5.9%左右;其次库存保管成本,且呈现下降的趋势;再次是管理成本年均0.4%维持不变,库存保管成本比例逐年降低,必然导致库存周转速度加快。由此可见,此项是美国物流成本下降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美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突出成绩。换句话说,就是利润的源泉更集中在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方面。

3 我国物流总成本现状及其走势分析

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引入我国已有20余年,我国对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无论是总量的,还是企业实际支付的,或者是构成物流总成本的各成本项目占物流总成本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上,基本上是处于非常模糊的阶段,且离发达国家物流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例如,发达国家的企业物流成本在销售中的比例平均占9.5%~10%之间,而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20%~40%,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2005年全社会物流成本结构中,运输费用增速明显,占总成本的比例有所下降。当年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55%,比上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保管费用增长相对较快,比例有些上升,当年保管费用占物流总成本为31.4%,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增速回落,占物流总成本比例保持13.5%,只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另外,从库存商品的周转期看,我国企业商品的周转期为35~45天,而国外一些企业的商品库存时间不超过10天。我国货车空载率达37%以上,同时因包装问题而造成的货物损失每年达150亿元人民币,货物运输每年损失在500亿元人民币。

我国目前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规模小,管理分散且水平低,员工素质低。但同时也说明我国物流成本节约的空间还非常大。我国近几年物流总成本及各项成本统计情况,我国物流总成本中的保管费用、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都是逐年递增的走势,所以导致我国物流总成本也是逐年增长态势。

4中美物流总成本及单项成本比较分析

4.1中美物流仓储保管成本比较分析

我国仓储保管成本总额是逐年递增,由1998年的8 070亿元增至2000年10 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5.5%;而同期美国的仓储管理成本由1998年的26 794.8亿元增至2000年的31 177.9亿元后逐年下降,到2002年已下降到24 644.6亿元,两年间平均下降了2.81%。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仓储保管成本很高,且逐年上升,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存货数量多,导致资金占用过高;二是存储设备技术落后,且存储企业分布不合理;三是仓储场地利用率低,利用率在90%以上的公司不足30%,大量的闲置仓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我国仓储保管成本占GDP的比重非常突出,年均高出美国大约7%左右。

4.2中美物流运输成本比较分析

我国物流运输成本也是逐年增长的,由1998年的5 783.88亿元增至2002年的9 296.0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2.56%。而同期美国则由1998年的43 782.69亿元增至2001年的50 072.83亿元之后开始下降,到2002年下降为47 755.41亿元。运输成本占GDP的比例我国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美国则是逐年递减的。比较中美5年绝对量高出9 082.58亿元,相对量相差在24.1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物流运输成本的态势是不断上升的。

4.3 中美物流管理成本比较分析

我国物流管理成本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1998年553.77亿元增至2002年的769.4亿元,5年累计物流管理总成本为3 310.9亿元,同期美国5年物流管理总成本为14 886亿元,中美物流管理总成本差额为11 575.1亿元,美国物流管理成本比我国物流管理成本高出77.76%。中美物流管理成本占GDP的比例均保持在0.4%左右,虽然两国物流管理成本占GDP的比例年均差额不大,但是总体来说,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与美国的差距还很大,我国物流管理水平仍然很低,导致物流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还有很大的成本降低空间。

4.4中美物流总成本的比较分析

综合以上对物流成本组成部分的比较分析,再对中美物流总成本分析比较后,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物流总成本是逐年增长的态势,5年累计物流成本总额为86 132.99亿元;而美国物流总成本5年间变化是先升后降的,5年总额为388 498.92亿元,中美物流总成本差额为302 365.93亿元,美国物流总成本比我国高出77.83%,是我国的4.5倍。第二,两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波动性变动趋势,其原因一是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二是两国经济发展处在不同阶段,经济结构的差异性使得两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的差异性也较大。尽管如此,我国的物流成本年均高出美国50%左右,况且美国物流成本从2000年以来逐年下降,而我国呈上升态势,这些都说明美国物流业已进入成熟期,我国物流业则刚刚进入快速成长期。

5 中美物流成本比较分析的几点启示

从以上单项成本分析比较和综合成本分析比较,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宏观上,美国的物流成本包括三部分,即物流仓储保管费用、物流运输费用和物流管理费用。但各自都有其测算的办法。仓储保管费用除了包括仓储残损、人工费用及保险和税收费用外,还包括库存占压资金利息。将库存占压的资金利息加入物流成本,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最大区别,只有这样,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才能从根本利益上统一起来。运输费用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费用等其他运输形式与经济费用。近10年来,美国的物流运输费用占GDP均在6%左右,物流管理费用占GDP的比例一直在4%左右,它说明运输费用、管理费用与经济增长是同步的。

第二、降低物流成本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战略措施。美国每年10万亿元的经济规模,若降低1%的成本就相当多产出1 000亿美元的效益。我国现在是1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若降低1%的物流成本就等于增加了100亿美元的效益。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我国物流成本下降的空间应该在10个百分点或更多,这样也就相当于多增加1 000亿美元的效益,可见,这是一笔巨大的利润源泉。

第三、减少库存支出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主要来源。美国的实践表明,物流成本中运输费用部分的比例大体不变,年均占GDP在6%;管理费用也一直维持在4%左右,在此基础上,若再减少库存支出下的仓储保管费用,加快库存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的话,便与同期美国库存平均周转期的具体指标是一致的。因为美国平均库存周转期在1996年至1998年间保持1.38个月到1.40个月之间,1999年底达到1.32个月,这是历史以来的最低周期。因此,现代物流就是要把目标锁定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水平上,这是核心的考核指标。

总之,只有物流成本中包含资金周转速度在内,才能真正反映出物流的作用。目前,我国现行的财务制度还很不适应这样的要求,应该逐步与国际接轨,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物流成本管理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