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目标责任成本怎么分解
扩展阅读
农产品哪个比较好 2025-01-13 13:05:01

目标责任成本怎么分解

发布时间: 2024-10-17 13:26:30

‘壹’ 浅析施工企业项目工程成本分解


实行目标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采取的措施之一,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在于目标成本分解。如果目标成本分解不正确,就会影响目标成本管理实施效果。而成本分解是施工企业将构成的工程施工总成本的各项成本因素,根据市场经济及项目施工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它是成本控制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企业领导和项目经理首先应考虑的问题。
旅运一、项目经理部责任成本
项目经理部责任成本是成本分解的重点,包括项目部所属施工队伍及分包队伍的工料机费用和施工现场其它管理费用及项目部日常机构开支费用。
项目经理部责任成本由企业及项目经理部根据项目工程的特征、投标报价、项目部机构设置以及施工队伍的实力等情况结合市场调研后综合分析所得。
1.项目部所属施工队伍成本计算与控制标准
企业中标后,应据工程所在地实际情况,再次对工、料、机进行现场调查,并据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和内部《施工定额》及相关规定,按清单的工程数量据实算出实际的施工总价款,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部据此作为成本控制的基础依据。据历年工程统计,项目工程实施价款应小于预算价的2/3。
在实施总价款控制下,项目经理部可将工程具体划分落实,使施工队伍明确施工项目、工程数量、施工日期、执行单价、执行总价、责任人等内容,这样可防止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的数量不清、执行价格混乱等问题。
项目部的施工配镇穗费用一般可分解为自有施工队伍与分包队伍两部分。
自有施工队伍的费用主要包括工、料、机、其它费等,工、料、机的费用直接计入施工成本,机械使用费中的折旧费按规定提取上交企业。分包队伍的施工费用一般是由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项目特征依据中标价格情况,参照施工定额及市场价格调查等各方面因素,签订项目分包合同。
无论是自有施工队伍,还是分包队伍,都要在项目经理部的直接监控管理下,加强质量、进度和安全管理,并符合有关规定要求。项目经理部根据各施工队完成的实际工程量按实施执行价格计量拨付工程价款。一般来说,拨付给分包单位的工程进%考试大%度款要低于其实际工程进度,并扣留质量保证金,待维修期满后可结帐付清余款。
2.项目部本级机构开支计算与控制标准
项目经理部机构开支费用主要根据工程项目大小、项目部人员的组成情况综合考虑。一般来说,项目经理部是针对某一工程项目而设置的临时性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一般随工程项目的完成而解体。因此,项目经培卜理部的设置要力求精干高效,这样才有利于项目经理部效益的提高。
项目部本级机构开支的费用主要包含间接费和管理费两部分。间接费主要包括项目部工作人员工资、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等;管理费主要有业务招待费、会议费、教育经费等。
目前,企业对项目经理部一般采取“据实预算(如人员工资)和重点开支项目指标控制(如差旅费、办公费、招待费等)与总体开支指标(目前一般应控制在预算价的2%~4%内)控制”相结合原则来审定控制项目部本级可开支的费用,一般情况下不得突破。
上述两部分费用构成了项目部责任成本。从大量公路工程施工预算编制结果统计分析以及近年来许多项目工程施工实践,项目经理部的责任成本一般应控制在项目工程预算价的70%以内。这个比例,一方面为企业对项目工程成本分解提供控制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施工企业领导在项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中提供宏观考核、分析、控制的计算参数。
二、项目部上级机构成本
项目部上级机构成本是指项目部分摊给上级机构的各种管理费与税金。
上级机构管理费主要指项目部以上的各上级机构,为组织施工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基本工资、工资性津贴、职工福利费、差旅交通费、办公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等各项费用。
上级机构管理费用,一般根据上级机构设置情况及人员组成情况而定。目前,企业一般都是根据历年费用开支情况,进行数理统计后逐级约定费额并按规定要求上交。一般约占项目工程中标价的6%~8%。
税金按投标实价计入的数额提取后,由企业统一掌握交纳,是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综上所知,我们将项目工程成%考试大%本分解成以上两大部分,可分别由项目经理部和项目经理部上级机构(企业)来掌握控制,项目部在责任成本限额内组织施工,企业对项目部进行全过程的监控管理,指导项目经理部在责任成本费额之内完成项目施工任务,企业对自身的各项管理费用开支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上级机构成本费用。
如某施工企业,中标承揽一个公路施工项目,中标价为4000万元,中标降价率为25%,则预算价为5333.3万元。企业为此组建了一个高效精干的项目经理部,要求项目经理部按中标价的18%作为上交上级费用,剩余部分作为项目施工责任目标成本,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完成这项施工任务。
对此工程项目,可作如下对比分析:
预算价=5333.33万元
投标降价率25%
中标价=4000万元
企业提取上级费用=4000×18%=720万元
项目部责任成本=4000-720=3280万元
如某企业对这个项目进行正确成本分解,则可做出以下计算
预算价=5333.33万元
投标降价率25%
中标价=4000万元
项目部责任成本=5333.33×70%=3733.33万元
上级费用=4000-3733.33=266.67万元
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项目经理部责任成本在正常情况下应为3733.33万元,而现在企业实际只拨给项目经理部3280万元。可以说,企业少给了项目部453.33万元,企业实际提取了上级费用720万元,而按正确成本分析计算应为266.67万元,企业多提了453.33万元,可以计算出企业给项目部的3280万元费用仅占预算价5333.33万元的61.5%,这61.5%个百分点是难以保证工程施工直接费的,更何况项目经理部日常开支等费用。这实际上是侵占了项目经理部的费用,是不合理的,如无其他的补救措施,项目经理部是无法完成项目施工任务的。
综上所述,当企业中标一项工程后,一定要根据项目特征及投标报价等各项因素,客观实际地进行成本分解,首先应保证项目经理部责任成本(控制在预算价70%以内)这一块,其余才作为上交上级费用。一般来说,企业不能侵占项目部责任成本费用,项目经理部也不能侵占上级费用和利润,这样,既可确保项目施工任务的圆满完成,又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贰’ 怎样做好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

怎样做好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

目前,建筑施工行业推行项目法施工和责任成本管理比较广泛,但管理水平参差不起,难以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更难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那么,我们怎样做好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呢?下面由我为大家分享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明确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内涵和优点

工程项目的责任成本也就是项目的目标成本,即项目部对企业签定的经济承包合同规定的成本,再减去税金和项目的盈利指标:

合同价-企业上交经济指标-税金-项目盈利指标=项目目标成本

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是按照项目的经济责任制要求,在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各个责任层次,分解项目的全面目标成本,形成各个项目组织各个责任层次的目标成本。项目责任成本实施全过程管理,由各个责任层次及时主动检查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偏差,及时采取措施减小偏差,从而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动态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责任成本管理具有如下的优点:

1.1可以促进全体职工和基层领导转变思想观念,克服那种只管干不管算,重完成产量不重视资源投入,重产量不重视效益的现象,扭转要我算变成我要算,增产节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1.1可以促进全体职工和基层领导转变思想观念,克服那种只管干不管算,重完成产量不重视资源投入,重产量不重视效益的现象,扭转要我算变成我要算,增产节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1.3可以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中的工费成本。

2.明确项目法施工过程中公司和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管理责任

2.1公司的成本管理责任

2.1.1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完善责任成本管理和项目承包办法。

2.1.2编制科学、合理的责任成本预算,为责任成本核算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2.1.3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搞好项目责任成本预算的过程控制,确保责任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2.1.4督促项目部搞好责任成本核算,为评价责任中心业绩和兑现经济利益提供可靠依据。

2.1.5认真搞好任务量的计量和验收,准确计算责任中心的责任业绩。

2.1.6正确评价责任中心(项目部)的业绩,促使责任中心改善生产管理,并为下期编制责任预算提供指导。

2.1.6正确评价责任中心(项目部)的业绩,促使责任中心改善生产管理,并为下期编制责任预算提供指导。

2.2项目部的成本管理责任

2.2.1按照公司要求和责任成本核算的原则,在公司编制的责任预算基础上,制定各道工序乃至每一项工作的责任单价,划清责任范围,合理进行职工收入非配,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科学组织施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2.2.2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组织定额施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搞好安全生产;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节约原材料;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材料的修旧利废回收利用工作,降低工程成本。

2.2.3及时检查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随时做好记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同时上报公司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

2.2.4加强成本的过程控制,按工号正确归集和计算责任成本,按时编报验工计价和财务决算,搞好成本分析,并及时上报公司有关部门。

3.编制科学合理的责任成本预算,为责任成本核算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责任成本预算,是责任中心计算收入的标准和努力目标,是责任成本支出的最高限额,是考核、评价责任中心的依据,亦是兑现经济利益的依据。责任预算编制的是否合理,决定着核算工作的成败,这是责任成本核算的关键。它要求技术、材料、财务、预算、设备、劳资等部门协同一致、密切配合,从工天、材料、电力、机械台班等责任单价的制定,到间接费费率、单位工程或工序工程数量的确定,均要经过全面细致的考虑、认真深入地调查和科学精确地测算。责任成本预算一经确定,除非有明显的不合理因素,一般不再变动。但对国家和上级调整职工工资、增加各种补贴等政策性变化,上一层次责任中心应对所属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及时进行调整。经综合考虑地质、气候、施工条件、施工期限、施工工艺和业主要求的其他变更等因素,对责任预算作出适当调整,并下达相应的成本降低率后予以确定。

4.搞好责任成本预算执行过程控制,确保责任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项目部在公司完成对其责任预算的编制以后,必须对责任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控制,以便于开展责任核算和对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最终确保责任成本核算的顺利完成。

4.1人工费的控制

对职工和民工的工资,由于工天的责任单价已经确定,人工费完全由其完成合格工程数量的多少来决定,定额人工费全部一次发给职工和民工,项目部以下的责任中心不积留工资,也不准超发定额人工费。

4.2材料费的控制

各层次责任中心负责权限内采购材料的成本差异,即根据公司和项目部的采购权限,分别负担责任预算与实际成本中的料差。

若有追加计划,必须经过技术部门复核,主管领导批准方可供料,使项目部的材料物资在总量范围内统筹使用。

4.3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各责任中心使用设备实行内部租赁制定,未经批准私自租用外部设备,要给予相应经济处罚。项目部应对机械使用费进行分解承包。

4.4其他直接费的控制

项目部对水电汽等的使用应严格控制,减少浪费。公司机关要严格控制监督项目部的使用情况,按季节和人数及施工地点核定项目部的消耗定额及用水电汽等总量,行办部门建立辅助台账,进行总量或总额控制,项目部要严格按消耗定额进行管理。

对于施工机构搬迁费和临时设施修建费,项目部应本着合理、节约的原则,控制该项费用支出。

4.5间接费用的控制

除必须的现场管理人员和核算人员外,要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数量,加强固定资产和工具、用具管理,办公费和差旅费实行指标控制。间接费出现超支,其超支额要全部从责任中心的定额人工费中扣除,间接费节约,按照节约额的80%左右奖励给责任中心。

5.认真搞好项目部责任成本核算,为评价责任中心业绩和兑现经济利益提供可靠依据

责任成本的核算,与预算的口径必须一致。首先要将各责任中心当期发生的可控成本归集起来,计算出本责任中心的实际成本,然后将实际成本与责任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出本期的责任利润或责任亏损,并进行核算和会计处理,最后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编制业绩报告。项目部的责任成本主要包括各责任中心(班组)发生的责任成本之和加上项目部的间接费用。在具体核算过程中,应注意掌握以下几个问题的适度原则:

5.1在人工费的归集过程中,如有推迟发放民工工费的情况,应预先暂估入帐。民工工费可分为三种情况,即公司已批复、已报公司待审批和待结算,其中:已报公司待审批和待结算的民工工费,应由定额、技术部门编制应付分包工程价款计算单,经项目经理审批后,作为暂估应付工程款入帐,待结算后进行调整,严禁核算期未有漏算民工费现象的发生。

5.2在材料费的归集过程中:(1)对未提帐单材料,必须由材料人员暂估真收入帐,在暂估应付购货款中核算。(2)对已支未用的材料,要做好“假退料”手续。(3)对于周转材料租赁,应加强验收,在交接单上注明数量和质量,用完后及时会送。

5.3在机械费的归集过程中,要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做好运转记录,在费用的结算中,可比照周转料的结算方式办理。

6.认真搞好任务量的计量和验收,准确计算责任中心的责任业绩

对责任中心(项目部)完成的任务量进行计量和验收,是为了准确地计算责任中心的责任业绩,是考核和评价责任中心责任成果、给责任中心兑现经济利益的依据。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要坚持暗器验收、准确计量、责任分明的原则;验收的内容,主要是责任中心所完成工程的数量和质量。工程质量的验收,按照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和规范进行;工程数量的验收,按照责任中心实际完成的合格工程项目的数量进行验收。任务量的验收采用验工计价单的方式按季度进行。

7.正确评价责任中心(项目部)的业绩,促使责任中心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并为下期编制责任预算提供信息

公司要定期对项目部的责任成果进行考核与评价,根据各责任中心编制的业绩报告,结合任务量验收情况,对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责任中心人员的收入情况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给责任中心兑现经济利益,以利于进一步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果进行考核与评价,还可为编制下期责任预算提供依据,使企业责任预算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

对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果进行考核与评价,首先必须分析器责任预算完成情况,就是对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和责任成本的差异即责任盈亏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分析对责任盈亏影响较大的差异,将这部分差异分为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通过分析不利差异,从中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予以解决。分析有利差异,从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为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打下基础。在分析过程中,要对各种差异的产生进行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并注重分析看似不利差异实为有利差异、看似有利差异实为不利因素的现象,去伪存真,真正达到分析的目的。

8.及时落实经济利益的兑现工作,保证责任成本核算深入进行

经济利益兑现是责任成本核算工作的最后一项工作,也是责任成本核算工作能否进行下去的关键。为了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职工的责任心,按照责、权、利相当的原则,认真及时地做好经济利益兑现工作,公平、合理地兑现责任中心的经济利益。责任中心的经济利益包括:责任中心人员的工资,责任中心节约各项费用应当提取的奖金,责任中心提前竣工应当提取的提前竣工奖,责任中心所完成工程质量优良应当取得的质量奖,以及安全生产应当取得的安全奖等。与此相反,如果责任中心出现成本超支、延误工期、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发生事故等,则应当从责任中心的人工费中予以扣除。

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又遇到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经济核算,努力控制成本,以低成本、短工期、高质量赢得利润,在施工项目中采用适合市场经济的责任成本管理方法,使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

‘叁’ 什么是责任目标成本

责任目标成本是一种企业管理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内部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职责与任务所设定的、预期需要达成的成本目标。

以下是关于责任目标成本的详细解释:

1. 定义与重要性:责任目标成本是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按照内部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对各个责任单位或个人所规定的成本指标。它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设定责任目标成本,企业能够明确各部门乃至个人的成本责任,从而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

2. 制定过程:责任目标成本的制定通常基于市场情况、行业数据、企业历史成本数据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这一过程涉及到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深入分析,包括产品设计、生产流程、材料采购、销售等环节的成本评估。同时,还需要考虑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同作用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

3. 实施与监控:责任目标成本不仅仅是一个目标设定,更重要的是它的实施与监控。企业需要对实际成本进行定期跟踪,将其与责任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这不仅要求企业有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还需要有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来支持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总之,责任目标成本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关键手段。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成本,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实施与监控,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肆’ 目标成本分解的什么是目标成本分解

目标成本分解是指将综合平衡并得到全体职工认可后的总体目标成本值进行分解,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产品、各单位、各部门的过程,目的在于明确责任,确定未来各单位、各部门的奋斗目标。目标成本的分解是目标成本预测的最终结果及其目的,分解目标成本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通常可以首先将总体目标成本分解到各种产品,然后再将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分解到各车间或工序。

‘伍’ 企业如何进行目标成本分解

企业如何进行目标成本分解有哪些?下面中达咨询为您简单介绍一下,以供参考。
目标成本的分解是指将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值进行分解,将其落实到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过程,目的在于明确责任,确定未来各单位、各部门的奋斗目标。分解目标成本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通常可以先将总体目标成本分解到各种产品,然后再将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分解到各车间或工序。
一、企业总体目标成本的分解
如果某企业属于多品种生产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先将企业总体目标成本分解为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分解方法有以下两种:
1、与基期盈利水平非直接挂钩分解法
此法在确定每种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的基础上,倒推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最终将各产品目标成本的合计值与企业总体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并综合平衡,进而确定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显然,照此分解的目标成本并未与基期的盈利水平挂钩,这种方法从每种产品的自身盈利状况出发,直接与企业总体目标成本进行比较,无论是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本还是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均可采用“倒扣法”予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或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预计销售收入-应缴税金-目标利润其中: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目标销售利润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实务中常常按产品销售雹颂利润率计算;另外,实务中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但只要以此推算的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合计值等于或低于按总体推算的目标成本即可。否则,各产品就需要反复综合平衡,直到具有实现总体目标成本的可能为止。还需要注意的是,目标利润的确定方法很多,既可以以目标销售利润率确定,也可以利用目标资产利润率或目标成本利润率等确定,从实际的应用来看,多采用目标销售利润率,故本文仅以目标销售利润率为例进行说明。
[例1]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预计甲产品的销售量为5000件,单价为600元,预计应缴的流转税(包括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360600元;乙产品的预计销售量为3000件,单价为400元,应雹蔽缴的流转税(包括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10200元。该企业以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标准确定目标利润,假定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0%。要求:预测该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本,并说明如果该企业结合实际确定的甲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23%,乙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18%,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是否合理?
依题意,则:
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5000×600+3000×400)-(360600+10200)-(5000×600+3000×400)×20%=2989200(元)
甲产品目标成本=5000×600-360600-5000×600×23%=1949400(元)
乙产品目标成本=3000×40-10200-3000×400×18%=973800(元)
总体目标成本=1949400+973800=2923200(元)<2989200(元)
说明:虽然各产品自身的销售利润率与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不一致,但以此测算的总体目标成本为2923200元,低于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因此该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合理,应将各产品目标成本的预计值纳入计划。
2、与基期盈利水平直接挂钩分解法
实践中,企业常常与基期的销售利润率或资金利润率直接挂钩来确定计划期的目标盈利水平,以此确定的目标成本较上一种方法更具有普遍适用性。此法在调整基期盈利水平的基础上,先确定企业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然后将其分解到各产品,进而利用“倒扣法”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以及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它的理论依据是,目标利润决定目标成本,只要各产品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就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成本规划。实际应用中,根据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是否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
如果企业要求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随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同比例增减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①按计划期的销售比重调整基期销售利润率,公式为:
按计划源肆郑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Σ某产品基期销售利润率×该产品计划期的销售比重
②根据总体规划确定企业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以及计划期的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计算公式分别为:
计划期目标销售利润率=按计划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计划期销售利润率的预计增长百分比计划期目标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计划期目标销售利润率/按计划销售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
③确定各种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计算公式为:
某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该产品的基期销售利润率×计划期目标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
④利用“倒扣法”即可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以及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例2]假设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上年三种产品的销售利润率分别为20%、10%、15%,计划期要求销售利润率增长2%,预计销售收入分别为50万元、30万元、20万元,销售税金分别为5万元、3万元、2万元。要求: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和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依题意编制的目标成本计算分析表如表1所示。
验算:225%×50%+11.25%×30%+16.875%×20%=18%
(2)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实务中,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常常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变动,而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各产品的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即可。
[例3]沿用例2已知资料,假定A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24%,B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维持上年的水平不变,C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17%.要求: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和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依据题意,则
企业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24%×50%+10%×30%+17%×20%=18.4%>18%企业总体目标成本=72(万元)
A产品目标成本=50-5-50×24%=33(万元)
B产品目标成本=30-3-30×10%=24(万元)
C产品目标成本=20-2-20×17%=14.6(万元)
由于33+24+14.6=71.6(万元)<72(万元),因此该企业能完成预计的总体目标成本。
二、各产品目标成本的分解
在将企业总体目标成本分解到各产品的基础上,还需将各产品的目标成本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组织体系和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等继续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分解方式:
1、按产品组成分解
如果企业属于装配式复杂生产企业,其产品由各种零部件装配而成,对这类企业应按照产品的组成或称结构,利用功能评价系数或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为各零件或部件的目标成本。
(1)利用功能评价系数分解产品目标成本。
功能评价系数反映产品功能的程度,是产品价值分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产品功能与产品成本密切相连,通常,功能多、质量好的产品,成本就高一些;反之,成本就低一些。功能评价系数常常采用评分法予以确定,即将各个零部件的功能—一进行对比并打分,重要的打一分,次要的打0分。功能评价系数是某一零部件得分与全部零部件得分合计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功能评价系数=某一零部件得分/全部零部件得分合计依据功能评价系数可以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为零部件的目标成本。
(2)利用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分解产品目标成本。
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是指依据历史成本资料计算的各零部件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分解目标成本时,企业可结合计划期各零部件材质、复杂程度等的实际变动情况调整该百分比,然后根据调整后的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到各零部件。
按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分解是产品目标成本最基本的分解方法,但从成本真实性的角度来看,按功能评价系数分解的产品目标成本更能真实地反映各零部件的成本,从而使各零部件的成本保持在合理的目标成本水平上。
2、按产品制造过程分解
如果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其产品经过许多相互联系的加工步骤,前一步骤生产出来的半成品是后一加工步骤的加工对象,最终形成产成品。对这类企业应按照产品成本形成的逆方向,由确定的产成品目标成本依次倒推各步骤的半成品目标成本,即根据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比重的历史资料并经过调整,还原已确定的产品目标成本,从而将产成品目标成本分解为半成品的目标成本。
[例5]某企业生产的A产品符合连续式复杂生产工艺特点,顺次经过甲、乙、丙三个工序的连续加工,之后形成产成品。假定该企业测算的A产品的目标成本为120000元,该企业各步骤成本项目并经过调整后的资料如表3所示。要求:将目标成本分解为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并确定相应步骤的目标成本项目。
说明:由于该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由其产品的加工工艺特点所决定,第二工序的半成品目标成本是108000元,第一工序的半成品目标成本是91800元;另外,该表还反映出不同工序各成本项目的目标成本构成情况,这样有利于实际中进行成本项目的分析与控制。
3、按产品成本项目构成分解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新产品,在利用“倒扣法”测算出新产品的目标成本的基础上,还需根据设计工艺所确定的技术定额,确定各成本项目及其所占成本总额的比重,并以此来分解目标成本。即首先按设计方案规定的产品所耗用各种原材料的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价,确定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按设计方案规定的产品工时定额和计划小时工资率,确定产品的直接工资成本;按产品工时定额和各项费用的计划小时费用率,确定制造费用成本;然后就可以根据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重分解目标成本。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陆’ 请问责任成本是什么怎么样做好责任成本的管理呢

责任成本的按照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归集的应由责任者负担的成本。就是按照谁负责,谁负担的原则,责任成本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进行归集的有关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不负责。它的核心是责任。

一、完善责任体系,深化成本管理

根据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特点,工程项目一般是通过公司投标后进入的,因此,工程造价的构成和发生成本的区域就不同,建立应以工程项目部及职能部门等为责任中心,以可控成本为对象的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按照责任成本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项目施工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主要有两个方面:1、围绕项目管理,调整和理顺内部运行体制;2、合理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按可控原则分解经营目标和可控成本。

(二)深化项目管理环节,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措施,使责任成本落实到实处应加强项目经费环节中的管理、项目资金使用环节中的管理和施工环节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二、完善成本分析制度

(1)项目要加强和深化成本分析,建立成本分析制度,通过分析找出项目管理中的漏洞,做到项目成本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便对责任成本措施管理考核,对预算成本和责任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2)定期进行全面分析,建立以每月成本核算为基础,每季度对成本费用全面分析的全面管理制度。(3)建立成本费用分析责任制,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财务、计划、施工技术、保障、办公室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提供资料,共同搞好成本费用分析工作。(4)建立成本分析信息库,以便对本期预算执行情况落实责任、进行评价与考核,为下期预算的编制提供有关信息,形成整个项目从开工到完工有始有终的考核与评价信息资料提供。

三、工程项目完工后责任成本情况考核

在单项工程项目完工后应给予责任成本实施成果考核并注意有关问题:

(一)责任成本的成果要给予考核和评价。结合施工项目责任预算分析所核定的工程量进行验收,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对责任预算执行情况,人员收入,工程产品中的安全、质量给于综合性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给每个责任成本中心兑现经济效益,以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提高项目经济效益。通过对责任成果的考核与评价,可以为编制下期责任预算提供依据,从而使项目能编制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责任预算,推进项目责任成本预算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二)单项工程项目完工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项目工程收入是否从业主那里得到确认,没有得到业主承认有效凭证不能记收入,在建工程、预提和待摊不能留余额,应全部列入成本。及时核对业主间的往来,对预收和应收工程款应与甲方核对一致,防止在预收、应收或在建工程隐藏问题,造成成本不实或留下遗留问题。(2)各种材料消耗做到完工料清。对没有用完的材料,有项目部作价处理冲减成本。无法处理的,应由项目部承担项目成本,不得以账面数移交下一个项目。(3)对分包合同按合同逐一清理,搞清楚合同完成总价款、已付数、代垫付款、应付账款,对超付合同价款的必须查明原因,落实责任。(4)清理各种往来款项,分清性质处理。通过以上措施做到项目成本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便对项目责任成本进行考核,作出正确评价,按合同进行奖罚。

四、完善责任成本管理工作

(1)改革成本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项目设立要围绕成本管理,全过程开展责任成本核算工作,成立成本核算责任中心,负责“责任成本管理中心”全过程管理,建立管理体制,设立专职成本员,对项目中的成本预测、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职能到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全面系统工作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机制及管理职能。

(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何切实成本管理工作,还需要扎扎实实的作好大量工作,通过成本管理工作总结,对成本管理中的各项制度进行补充和细化,建立健全成本资料归集、传递和报送所要求的程序及相关制度,根据各责任成本中心考核的需要设立账簿、凭证报表和分析资料。

(3)工程项目主管会计实行委派制。工程成本分析、计划、控制、核算、分析、报表、考核等均需会计人员来完成、参与,如果财务人员受项目主管直接领导或聘用,可能受项目利益驱动,不能按照会计制度来报账、编报报表,这样对项目综合效益考评和实际项目效益就不能作出正确的认可。

(4)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推行责任成本核算管理、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高、决策能力强的财务队伍是分不开的,因此,在项目管理中,财会人员在经营管理中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加强财会人员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以适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责任成本核算管理的需要。

‘柒’ 什么是责任成本制度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责任成本制度是指将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按照其发生的原因和责任归属,确定相应的责任部门或个人。
责任成本制度是在企业内部划分责任中心,根据经营决策控制目标进行成本分解,按照责任归集和报告成本信息,评价和考核成本控制业绩的一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它主要包括合理划分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建立和健全数据系统、评价和考核工作业绩四个方面的内容。
1.合理划分责任成本中心,明确各自的成本责任和权限。将企业内部各单位划分为若干分工明确、权责范围清楚的责任中心,对各责任中心规定成本控制权,并能考核成本管理业绩。各责任层次的划分,应该与企业的组织机构、产品形成的工艺流程相适应,使制造成本在发生的各个环节均处于受控状态。
2.对总体目标进行责任分解,正确编制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企业为了保证完成生产经营总体目标和成本控制目标,必须将其按责任中心层层分解落实,编制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责任预算是考核各责任中心责任行为的主要依据,也是各责任中心自我控制的基本标准。
3.建立和健全数据系统,以反映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责任成本制度以各责任中心为对象建立一整套成本信息的日常记录、计算、考核和评价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数据和指标体系,定期编制业绩报告,使每一责任中心不仅有完善的记录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而且通过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控制和调节各责任中心的经营活动,以保证企业预定目标的实现。
4.正确评价和考核工作业绩。根据责任信息记录编制的业绩报告,全面分析和评价各个责任中心的工作绩效,充分肯定各责任中心的成绩,对偏离目标的差异进行责任分析,重点剖析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修正措施,促进总体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