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成本是什么意思
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标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对价,而且即使物价变动,一般也不进行调整。其主要内容是:企业取得的各种财产物资,"应以其购进或建造时发生的原始成本即实际成本人账,并以此作为分摊和转作费用成本的依据。当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按实际成本计价,能防止随意性,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便于了解和比较。
实际成本原则主要用以确定财产物资的入账金额。
例如,企业5年前购买一栋办公楼,共耗资金500万元。那么记账时,该大楼按其实际发生的支出500万元入账。 假设,目前该大楼的市价已达1000万元,此时,仍不对其原来入账的价值进行调整,而在账面上仍为原来取得该楼的实际成本(也即历史成本)。应注意,按此原则,也并非绝对不能调整账面价值。比如,该企业拟将该楼拍卖转让,因而要进行资产评估,此为特殊情况,可以调整。
采用历史成本原则有许多好处:
第一,比较客观。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是买卖双方通过正常交易确定的金额;
第二,有原始依据。即发票等作证明,可随时查证;
第三,可避免企业或有关人员处于某种需要有意改动账面记录;
第四,使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2. 历史成本计价什么是历史成本计价
历史成本计价是一种会计核算原则,它规定企业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初始计量,应以其实际获得时的成本为准。这个成本通常包括购买价格、运输费用、安装成本等直接支出。
然而,历史成本计价在物价变动的经济环境中存在局限性。当物价普遍上涨,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如果仍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来核算固定资产,会带来一些问题。由于不考虑物价上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会偏低,从而导致企业账面上的利润看上去比实际情况要高,形成了所谓的"虚盈实亏"。这不仅扭曲了企业的经营状况,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税收和利润分配。
因此,历史成本计价在物价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可能会产生不准确的企业财务报告和决策依据。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现代会计准则通常会引入其他计量基础,如公允价值,来补充历史成本计价的不足。这有助于企业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做出更合理的财务评估和决策。
3. 国家为什么要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
采用历史成本原则的初衷是认为资产负债表的目的不在于以市场价格表示企业资产的现状,而在于通过资本投入与资产形成的对比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这种对比需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遵循历史成本原则有其合理性:
(1)历史成本是场买卖双方在市场上美德的结果,反映当时的市场价格,符合生原则;
(2)历史成本有原始凭证作依据,具备可验证法;
(3)历史成本数据易于取得,简便易行,并与实现原则相联系;
(4)历史成本计价无须经常调整账目,可防止随意改变会计记录,维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历史成本原则亦称谓按实际成本计价,它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价。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帐面价值。
会计上选择历史成本原则为基本的规范,主要原因是历史成本是在交易时确定的,它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它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经得起检验;历史成本的资料容易取得。但是历史成本也存在固有的缺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缺点也越来越明显。
4. 存货以什么计价原则
存货的计价原则主要是历史成本原则。下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历史成本原则
存货的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在记录存货入库时,应以购入或生产时的实际成本为基础进行计价。历史成本反映了企业为获取存货而实际发生的支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这一原则有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二、解释历史成本原则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在购入存货时,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关税等费用作为存货的成本进行记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成本也需计入存货成本。这样,企业可以根据历史成本原则来准确反映存货的价值,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存货计价的重要性
存货的计价原则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存货计价有助于企业准确核算资产和损益,防止资产虚增或虚减。此外,合理的存货计价还有助于企业制定采购计划、销售计划和资金计划,以实现成本控制和盈利目标。
四、其他计价方法
除了历史成本原则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存货计价方法,如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这些方法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会被使用,但历史成本原则由于其可靠性和可验证性,仍然是最常用的存货计价原则。
总之,存货的计价原则主要是历史成本原则,企业在记录存货时,应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进行计价,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合理的存货计价有助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