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早期汽车行业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扩展阅读
腰斩价格代表什么 2025-01-18 04:34:05
人力资源途径有哪些 2025-01-18 04:23:19

早期汽车行业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发布时间: 2025-01-17 22:25:05

‘壹’ 现在汽车行业如何实行低成本战略

为了降本增效,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却经常苦恼于以下两点:

1. 能够产生的技术降本点子太少、降本金额太小

2. 为实施技术降本点子的一次性投入(验证费用、模具费用)太大、降本回收周期太长

1. 能够产生的技术降本点子太少、降本金额太小

2. 为实施技术降本点子的一次性投入(验证费用、模具费用)太大、降本回收周期太长

形象地说,国内汽车企业降本增效的现状犹如图2,“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年初作者去某主机厂整车对标降低成本项目的路上)。



图2汽车企业降低成本的现状,“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什么产生的技术降本点子(VAVE点子)很少?

作者在通过和主机厂共同做降本项目时,观察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研发工程师们多是从自己负责的一个零部件或者一个子系统去看,有没有降本点子 ?由于观察角度的局限,产生了个别降本想法后,又都被挡在产品标准、零部件要求书、耐久性、质量要求,甚至“造型部门决定”的“边界函数”之外了,好不容易想到一个降低0.1元的点子,马上又被自己或者以上这些原因被否决了。经验教训(Lessons Learnd)是什么呢 ?

作者认为:

◆ 标准是经验数据,无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还是企业标准,它是前人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材料的开发、新工艺的产生、新的生产设备的出现,标准是需要修订和跟进的。

◆ 零部件要求书也是需要时时“推敲”的, 比如,要求书是不是反映了客户使用时的真实负载 ?过度工程(Over engineering)常常发生!

◆ 耐久性要求,它是不是大大超出客户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 ?这里,可以列出无数的案例。

◆ 质量要求,没有量化的质量要求不是质量标准,比如,无瑕疵的真皮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有在定义每单位平方面积上容许多少个、多大的疤痕,才是真正的质量要求。

◆ “造型部门决定”的,已经成了设计工程师们的“避风港”。造型部门,也只是整车开发的一个部门,它也需要在产品定义时听取销售部门反映的客户需求,哪些是客户特征,哪些不是; 哪些是客户关注的,哪些不是。造型的设计语言一定是与客户和市场的需求紧密联系,造型不单单是造型师的艺术品,比如,一个全镀铬的门把手,真的很好 ?如果在夏天,客户去打开停车场晒了几个小时的车门时,镀铬的门把手会烫手的(由于镀了铬的金属涂层),这就不是客户特征了,而适得其反。取消镀铬,塑料表面增温不多,降低了成本、又不烫手(保障了客户特征)。

◆ 标准是经验数据,无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还是企业标准,它是前人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材料的开发、新工艺的产生、新的生产设备的出现,标准是需要修订和跟进的。

◆ 零部件要求书也是需要时时“推敲”的, 比如,要求书是不是反映了客户使用时的真实负载 ?过度工程(Over engineering)常常发生!

◆ 耐久性要求,它是不是大大超出客户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 ?这里,可以列出无数的案例。

◆ 质量要求,没有量化的质量要求不是质量标准,比如,无瑕疵的真皮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有在定义每单位平方面积上容许多少个、多大的疤痕,才是真正的质量要求。

‘贰’ 汽车制造厂节约成本合理化建议

SPC统计过程控制其基本原理是采用统计方法对过程及其输出特性进行持续监测,以及时、准确地获取过程实际性能信息,并采取适当的反应措施保持过程的稳定性。那么,SPC统计过程控制在汽车制造行业的应用背景有哪些?下面我们将做详细介绍:

在当今汽车行业,SPC统计过程控制已有正式统一的方法。为减少汽车供应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利于汽车公司全球采购战略的实施,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以及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及其分委员会的代表在以ISO9001:1994版质量体系的基础上结合QS-9000、VDA6.1、EAQF(法国)94和AVSQ(意大利)95等质量体系的要求制定了ISO/TS 16949技术规范,并己于1999年1月1日颁布发行适用。基于ISO9001:2000版的TS16949:2002版已于2002年3月25日正式发布,ISO/TS 16949:2002由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和日本汽车制造商联盟(JAMA)共同发起,同时得到了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近几年来,随着发动机主机产品更新换代、零部件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应用,各发动机主机顾客对其供方制造过程的质量保证能力及交付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在进厂的验收及装机后的试验中要求产品零缺陷,制造过程必须采用控制图技术监测,关键和重要工序的能力指数必须达到CPK≥1.33,产品实现过程的管理体系必须符合国际汽车业技术规范ISO/TS16949的要求,并获得该技术规范的体系认证证书等。

显然,若要满足上述顾客的各项要求,同时也为企业内部积累过程知识和经验、避免浪费、持续减少制造过程变差和不断增强顾客满意,就必须改进现有的过程控制方法,提高制造过程的质量保证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快捷和有效的策略就是直接应用汽车行业已成熟的SPC统计过程控制方法。

国内汽车制造企业要真正做到很好的利用SPC统计过程控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甚至其间难免会走一段弯路。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参与到使用SPC统计过程控制方法,相信会有更多的汽车制造企业找到适合其自身的管理方法,从粗放生产走向精益质控。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络搜盈飞无限,登陆官网,您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质量管理的最新资讯。

‘叁’ 当前我国汽车制造行业成本控制存在哪些问题

世界汽车市场上汽车巨头的激烈竞争日趋激烈,集中体现在降低成本上,成本控制问题引起了各大汽车集团的高度重视,纷纷聘用有“成本杀手”称号的人担任要职,以成本管理创新为手段,以低成本为基础,以价格竞争作为抢占市场的法宝。作为当今世界上具有最大潜在汽车市场的中国,汽车工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将受到全方位的冲击和震撼,价格竞争是入世后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汽车巨头之间无法回避的竞争。因此降低汽车成本是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必然选择,成本控制成为各汽车巨头的一种市场战略。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
汽车制造业要做好科学的控制成本,首先就是要正确地认识成本控制的含义,进而才能有效地做到控制成本。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六个环节。这些环节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对控制核算提出要求;事中控制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为分析、考核提供依据;事后控制进行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对预测计划提供信息。
二、传统成本管理与现代成本管理
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而单纯地削减成本,把成本的降低作为唯一目标,并不能得到有远见的企业家的赞同。单纯地追求削减成本,一般简单的做法都会考虑降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或档次;或者减少单一产品的物料投入(偷料);或者考虑降低工艺过程的工价,从而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这样是十分危险的,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企业劳力资源的流失、甚至失去已经拥有的市场。
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不难发现单纯地削减成本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因而传统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成本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而应是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资本产出的高效管理。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更多的应靠技术的投入,从而产生更大的收益,也即现代成本管理中所谓的相对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成本效益。
三、 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成本控制的起点,或者说成本控制过程的平台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将受到大大影响。
1、定额制定
定额是企业在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活动或执行预算过程中,对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配置、利用和消耗以及获得成果方面所应遵守的标准和应达到的水平。定额一般包括消耗定额、劳动定额、费用定额、储备定额和设备定额。
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控制工时成本,以及控制制造费用,都要依赖定额制度,没有很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它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它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下面三项标准化工作极为重要。
第一、 计量标准化。计量是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进行测定,为生产经营,尤其是成本控制提供准确数据。如果没有统一计量标准,基础数据不准确,那就无法获取准确成本信息,更无从谈控制。
第二、 价格标准化。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制定两个标准价格,一是内部价格,即内部结算价格,它是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各核算单位与企业之间模拟市场进行“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二是外部价格,即在企业购销活动中与外部企业产生供应与销售的结算价格。标准价格是成本控制运行的基本保证。
第三、 质量标准化。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没有质量,再低的成本也是徒劳的。成本控制是质量控制下的成本控制,没有质量标准,成本控制就会失去方向,也谈不上成本控制。
3、制度建设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一是制度,二是文化,制度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补充。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固化成本控制运行,就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定额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费用审报制度等。在实际中,制度建设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不完善,首先在制度内容上,制度建设更多的从规范角度出发,看起来像命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制度建设要从运行出发,这样才能使责任人找准位置,便于操作。二是制度执行不力,老是强调管理基础差,人员限制等客观原因,一出现利益调整内容,就收缩起来,最终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四、作业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作为制造阶段成本控制目标,着眼于成本动因,依照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析。从成本计算的角度看,它是以成本作业为核算对象,而不是以产品为核算对象。通过企业成本的核算,追踪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此得出最终产品成本。根据作业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可以把作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增加价值的作业,一类是不增加价值的作业。作业成本法不仅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信息严重扭曲的缺陷,同时它还提供了一种成本管理的新思路。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努力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提高增加价值的作业,使之发挥最大效用。因此,作业成本法不单纯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而是一种将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新型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控制是符合现代企业高风险的经营环境、灵活性的顾客化生产、高度自动化的先进制造环境的一种新型的成本控制方法。它将标准成本制度从为产品制定耗费标准转向为作业制定增值成本标准,费用预算从以数量为基础编制的弹性预算转向了以成本动因为基础编制的弹性预算,差异分析从以数量性变量为基础转向了以成本动因为基础进行,从为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转移产品或劳务制定以传统成本计算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转向为各个作业中心制定以作业成本计算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以作业为基础的新的成本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是成本管理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重要应用,也是成本控制系统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成本控制的范围是产品寿命周期
根据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实施成本控制,应把产品寿命周期总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的目标。一般将汽车产品寿命周期划分为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消费使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消耗费用。前两个阶段消耗的费用称为生产成本,后一个阶段消耗的费用称为使用成本。生产成本会随着产品功能的提高而提高,使用成本会随着产品功能的提高而下降。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企业成本控制不能局限于生产成本的控制,产品生产必须着眼于用户需要的必要功能,使产品寿命周期总成本达到最低。
根据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实施成本控制,应注重产品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全部费用,它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通常把前面两项称为质量保证成本,把后面两项称为质量损失成本。质量损失成本会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下降,质量保证成本却会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提高。因此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寻找一个合适的质量水平,使质量成本最低。
以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作为新产品开发的成本控制目标。寿命周期成本是揭示每一产品从最初研制开发到最终客户服务和支持的成本,它既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成本,还包括使用成本。用户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会考虑购入价格,而且还会考虑使用时的费用,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时必须考虑产品寿命周期总成本。
采用寿命周期成本法有以下三个优点:第一,它着眼于产品的销售,强调与每一产品相关的收入和成本,克服了传统成本控制只重视制造成本而忽略研究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的问题。第二,它突出了产品寿命周期中各阶段成本发生额的差异,有利于明确成本控制的重点。第三,它揭示了生产经营各阶段成本之间的联系。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成本往往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降低产品使用成本可能导致制造成本的上升,而降低制造成本又可能引起使用成本的上升。采用寿命周期成本法有利于揭示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六、采用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
(一)战略目标指导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不断的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所以,制定目标成本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赢利目标,同时又要考虑有竞争力的销售价格。由于成本形成于生产全过程,费用发生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情、每一项活动上,因此,要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个人。
1、 确定目标成本
汽车制造业的各个部门以营销目标为导向,通过市场调查,确定消费者需要的汽车产品特性,进而设立该汽车车型的目标成本。目标成本要预先限定该汽车成本的最高限额,规定制造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成本不准超过这一限额,然后要求设计、工程、外购材料等部门通力合作达到目标成本。成本战略要求只有在最后工序达到成本降低额的目标后,才能进入实际制造阶段,否则仍要通过多重循环挤压成本,以使实际成本达到目标成本的目标。
汽车制造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要从传统的生产现场转移到产品的策划、构思和设计阶段;从业务链的下游转移到源头。直观地说,在设计阶段就对将要发生的产品成本进行虚拟核算,可以使开发新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成本战略中关键的是确定目标成本,即在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为实际目标利润而必须达到的目标成本值。可表示为:目标成本=期望销售价格—目标利润。目标成本是企业允许的最高成本额。
2、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
行业价值链是企业存在于某一行业价值链的某个点,包括与上、下游和渠道企业的连接点,如供应商产品的包装能减少企业的搬运费用,改善价值的纵向联系也可以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和渠道企业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3、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
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本企业价值链在行业价值链中处于平行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然后,自己企业与之相比较,就找出了与竞争对手在任务活动上的差异,扬长避短,争取成本优势。
(二)成本控制四步法
1、 减少目标不明确的项目和任务
在企业目标清晰的情况下,每个项目及任务都是为实现目标所服务的。项目立项分析后,可以把目标不明确的项目与任务削减掉。
2、明确各部门的成本任务
实行“全员成本管理”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出各项费用的最高限额,然后横向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纵向分解落实到小组与个人,并与奖惩挂钩,使责、权、利统一,最终在整个企业内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3、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
没有数字进行标准量化,就无从谈及节俭和控制。伴随着成本控制计划出台的是一份数字清单,包括可控费用(人事、水电、包装、耗材等)和不可控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原料采购、利息、销售费用等)。每月、每季度都由财务汇总后发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异常的数据就用红色特别标识。在月底的总结会议中,相关部门需要对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释。为了让员工养成成本意识,最好建立成本控制手册。手册从原材料、电、水、印刷用品、劳保用品、电话、办公用品、设备和其他易耗品方面,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当然,有效的激励也是成本控制的好办法,所以成本控制奖励也成为员工工资的一部分。
4、成本管理的“提前”和“延伸”
“提前”就是加大技术投资,控制采购成本;“延伸”就是将上下游整合起来。当今的市场竞争,是实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竞争,也是成本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成本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企业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企业管理者要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控制方法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迎接各方的挑战。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肆’ 车企困难时期如何降本增效

因为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企业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这让汽车企业倍感压力。 受多种因素影响,上半年主营业务成本增长始终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据中汽协统计,上半年,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4.95%,但是,主营业务成本增长26.38%。 据中汽协最新统计,上半年,汽车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82.55亿元,同比增长24.95%,增幅同比回落1.63个百分点。在国内19家重点企业(集团)中,上半年,17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上年同期水平,且有13家企业的增长率超过两位数。其中,比亚迪公司、重汽集团、陕汽集团、宇通集团和一汽集团增长率呈高速增长并均超过45%。而华晨集团和东南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19%和19.35%。 上半年,汽车工业重点企业 (集团)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34.47亿元,同比增长30.41%,增长额为101.30亿元,但是,增幅同比回落35.38个百分点。宇通集团、一汽集团和比亚迪公司实现利润总额增势强劲,增长率超过三位数,分别为182.61%、161.16%和138.87%;不过,上汽集团、广汽集团、江淮集团和哈飞公司实现利润却同比下降;东南公司和昌河公司仍为亏损。 【分析点评】 1、2008年是中国制造业的相当困难的一年,最主要的原因是制造成本上升过快,其中原材料的成本上升最为显着。在制造业中,汽车产业是成本上升后感到压力最大的产业之一,因为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无法抗拒的同时,下游的整车的售价不但不能有所提升,反而因为激烈的竞争价格有所下降,作为两头受挤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来讲,更是备受煎熬。如何降低成本,将是汽车企业面对的共同难题。 2、困难时期,汽车行业企业的降成本各显神通,总结起来有三大类方法,即技术类、供应商协作类和规模类。其中,技术类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法,改进或调整材料、调整工艺及改变零部件设计是其中最常见的手段。一些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材料比较特殊,只能进口导致价格高昂;而如果采用技术手段改用相近的材料,并保证最终的产品性能质量不变,则可以从原材料一项就能大幅降低成本。 3、调整工艺是指有些零部件的生产工艺过于复杂,实际上按此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超豪华”了。适当降低工艺标准,在最终产品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成本。技术降成本的另一大法宝是改变零部件的设计,消除设计中的浪费。不过,能采用这种方法降成本的恐怕只有技术实力强的整车厂和同步开发能力强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了。

‘伍’ 福特发明的汽车流水线为什么能够降低汽车的价格

福特,首先促使汽车广泛使用,其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人力,扩大了生产力。它使产品的生产工序被分割成一个个的环节,工人间的分工更为细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极大促进了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标准化。制成品被大量生产出来,尤其是多样的日用品在流水线上变成了标准化商品。汽车生产流水线以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带动了当时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动其他行业的标准化、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