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区分各种成本会计的计算方法
成本会计一般核算的是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未完工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主要有几种;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 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
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B. 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作用不同、职能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2、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人员协助管理计划及控制公司的经营,并制定长期性或策略性的决策,并且建立有利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与改良品质,成本会计是一个估算,跟踪和控制产品和服务成本的流程。
二、作用不同
1、财务会计
①、财务会计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
②、财务会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③、财务会计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2、成本会计
①、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成本数据正确可靠,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
②、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
③、加强成本控制,防止挤占成本。
④、建立成本责任制度,加强成本责任考核。
三、职能不同
1、财务会计
工作管理、认真负责、主动积极、顾客服务、诚信正直、自我发展、分析思考、压力承受、影响说服、沟通协调。
2、成本会计
①、反映职能: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耗费,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进行计量、记录、归集、分配、汇总,计算出各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②、计划与预算职能:主要包括全部商品产品的成本计划、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和生产费用预算。
③、控制职能:包括投产前的成本控制和投产后的成本控制。
④、分析、评价职能。
C. 了解成本会计的组织结构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从方便成本工作的开展和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信息的需要,而按成本要素划分为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成本组织核算。
(1)材料组:一般由企业厂部成本会计人员与仓库材料管理人员共同负责,主管材料物资和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入库、领用、结存的明细分类核算,定期盘点清查,计算材料成本费用,并对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
(2)工资组:主管应付职工的工资、奖金的计算与分配的明细分类核算,并对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
(3)间接费用组:间接费用的核算一般是由厂部成本会计人员负责进行,这部分费用可按成本习性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而变动费用以弹性预算进行控制,固定费用则用固定预算进行控制。
4、制定成本会计制度。
成本会计制度是指对进行成本会计工作所作的规定。它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不断发展变化。商品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内容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计算、分析和考核等所作出的有关规定,指导着成本会计工作的全过程,这也称作广义的成本会计制度。
具体的成本会计制度有:关于成本预测、决策制度;关于计划(或标准成本)成本编制的制度;关于成本核算制度;关于成本控制制度;关于成本分析、考核制度等
D. 成本核算方法有几种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
(4)成本会计什么是广义分配扩展阅读
成本核算的要点:
1、确定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有多种目的,如存货计价、计算销售成本和确定收益;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产品定价等。
2、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不同核算目的决定了对象的多样化。如以各种、各批、各生产步骤产品作为对象,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各个责任单位为对象,计算责任成本等。
3、确定成本核算的内容。成本核算内容一般包括费用归集分配与产品成本计算两部分。费用归集分配要求,首先必须确定成本开支的范围,明确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对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予以剔除;
然后测定和记录所积累的成本数据,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归集,采用一个标准在各个成本核算对象间进行分配,以汇总所耗用的费用总数。产品成本计算就是按照成本计算对象,把汇总的费用进行分配,计算出各个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在工业企业,由于一个企业往往生产多种产品,而且月末通常存在在产品,因此还要将生产过程的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求得各种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E. 成本会计名词解释
1.
产品成本:是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C)
和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V)
之和。
C=
劳动手段
+
劳动对象
V=
劳动力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
2.
产品生产成本: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
之和,就是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产品的制造成本,简称产品成本。
3.
生产费用: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
(
例如一个月
)
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费。
4.
经营管理费用:各行业企业除了生产经营业务成本以外发生的商品流通费用、营业
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总称。
5.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工业企业在进行工业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发生各
种各样的耗费。这些耗费用货币额表现,就是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生产费
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6. “
理论成本
”
: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
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7.
成本、费用: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简称成本、
费用。
8.
成本预测:是根据与成本有关的各种数据、可能发生的发展变化和将要采取的各种
措施,采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测算。
(99
年考
过
)
9.
成本决策:是根据成本预测提供的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在若干个与生产经营和成
本有关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确定目标成本。
10.
成本计划:是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在计划期内为完成生产
经营任务所应支出的成本、费用,并提出为达到规定的成本、费用水平所应采取的各项措
施。
11.
成本控制:一般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计划对各项实际发生或将要发
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
生,以保证成本计划的执行。
12.
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
帐务处理。
13.
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核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
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的成本水平,以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本等进行比较,
确定成本差异,并且分析差异的原因,查明成本超支的责任,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生产经
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14.
成本考核:是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定期的对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进行评定和审
核。
15.
成本会计:成本核算是原始的或初级的成本会计,也是狭义的成本会计。包括上
述各个环节
(8
——
14)
的成本会计,是现代成本会计,是广义的成本会计,实际上也就是
成本管理。
16.
直接生产费用: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分
17.
间接生产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清
18.
直接计入费用: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
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可以称为直接计入费用
(
简称直接费用
)
。
19.
间接计入费用:不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
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可以称为间接计入
(
或分配计入
)
费用
(
简称间接费用
)
。
20.
消耗定额:是指单位产品可以消耗的数量限额。
21.
定额消耗量:是指一定产量下按照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的数量。
22.
费用分配:广义的费用分配就是费用划分,也就是前面所述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
划分,其中包括不需要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的划分。所谓各种要素费用的分配和原材料费
用分配表的分配,都是广义的费用分配
;
表中分配计入的分配则为狭义的费用分配。
23.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劳动手段
(
低于
1
年
)
,包括工具、
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各种用具物品。
24.
待摊费用:是指本月发生、但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等共
同负担的费用。
25.
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月计入各月成本、费用,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是应
付而未付的费用,因而是一种负债。
26.
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和经营管理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
供应。
27.
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
(
或提供劳务
)
而发生,应该计入产品成本、
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28.
生产中的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
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
29.
不可修复废品:指不能修复、或者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
30.
可修复废品: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31.
废品报废损失:指尚未扣除应收赔款前的废品损失。
32.
废品损失
(
净损失
)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
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33.
停工损失:是指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
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
34.
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产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
35.
五五摊销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
;
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
一半的一种摊销方法。
36.
工资总额:是之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
总额。
37.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的那部分
价值。
38.
固定资产折旧使用年限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
种折旧计提方法,即年折旧额
=
应计折旧额
/
预计使用年限。
39.
固定资产折旧产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折旧的一种折旧计提
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先计算确定固定资产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每月固定资产完成的工
作数量乘以单位折旧额,即可计算出各该月份的折旧额。
40.
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和经营管理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辅助
生产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有时也对外销售,但这不是辅助生产的主要任务。
41.
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
务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一种分配方
法。
42.
辅助生产费用顺序分配法:是指各种辅助生产之间的费用分配按照辅助生产车间
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夺得排列在后,后将
费用分配出去的一种费用分配方法。
43.
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法:是指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相互提供的劳务或
产品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分配率
(
单位成本
)
,进行一次交互分配
;
然后将各辅助生产
车间、部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
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
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
,再按照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数量,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的各受益
单位之间进行分配的一种分配方法。
44.
辅助生产费用代数分配法:是指先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
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分
配方法。
45.
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
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
;
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
费用之间的差额,及辅助生产劳务的成本差异,可以再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负担,或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
46.
生产工时比例法:即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
际工时的比例分配费用的方法。
47.
生产工资比例法:即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
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项
差不多的车间。
48.
机器工时比例法:是按照各种产品生产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
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在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
49.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是按照年度开始前确定的全年度适用的计划分配率分
配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50.
约当产量比例法:指月末将在产品的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
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
在产品费用的一种方法。
51.
定额比例法:指月末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费用
的一种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
;
工资及福利
费等其它费用,可以按各该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也可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52.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指对月末在产品只计算所耗的原材料费用,不
计算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产品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53.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指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时,月末在产品
的各项费用按各种费用定额计算,再将该种产品的全部费用
(
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费用
)
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其余额就是完工产品成本。
54.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按照产品品种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
法,按照产品的品种
(
不分批、不分步
)
计算产品成本,这种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的产品
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品种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和管理上不要求按照
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
55.
分批法:按照产品的批别
(
分批、不分步
)
计算产品成本,这种以产品批别为成本
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又称定单法,它主要适用小批、单件、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56.
分步法: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
(
分步、不分批
)
计算产品成本,这种以产品生产步
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指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
汇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57.
单步骤生产:指生产工艺过程不能间断,不可能或不需要划分为几个生产步骤的
生产,例如发电、采掘等企业的生产。这类生产的生产周期较短,通常只能由一个企业整
体进行。
58.
多步骤生产:指生产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可以间断、分散在不同地点、分别在不同
时间进行的生产步骤所组成的生产,例如纺织、钢铁、机械等企业的生产。
59.
成本计算对象:所谓成本计算对象,即计算什么的成本。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就是
为了解决生产费用由什么来承担的问题。受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影响,在工业企业的产
品成本计算工作中有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
(1)
产品品种
;(2)
产品批别
;(3)
产品生产
步骤。
60.
零件分批法:是指先按零件生产的批别计算各批零件的成本,然后按照各批产品
所耗各种零件的成本,加上装配成本,计算各该批产品的成本。它是分批法在实际工作中
具体运用的计算方法。
61.
累计间接计入分配率:是简化的分批法下,分配各项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其计
算公式为:全部产品某项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
全部产品该项累计间接计入费用
/
全部
产品累计生产工时
62.
简化的分批法:是指采用分批法进行成本计算时,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在产品完
工前只登记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每月发生的间接费用则是在生产成本二级帐中分别累计
起来,到产品完工时,按照完工产品累计工时的比例,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由
于这种方法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费用,而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故又称为不分批计算
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63.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最后算出产成品
成本的分步法,也称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64.
成本还原:是指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
步分解,还原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原始成本项
目反应的产品成本资料,即将产成品成本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65.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平行结转各生产步骤生产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然后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的分步法,也称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66.
广义在产品:指就整个企业而言尚未产成的全部在产品和半成品,包括尚在本步
骤加工中的在产品,本步骤已完工转入半成品库的半成品,已从半成品库转到以后各步骤
进一步加工、尚未最后产成的在产品。
67.
分类法:是先按照产品类别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最后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
本的方法。
68.
系数法:分类法中,按照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
69.
等级产品:如果某些产品的结构、所用的原材料和工艺过程完全相同,产品质量
上的差别是由于工人操作而造成的,则称这些产品为等级产品。
70.
副产品:在生产主要产品的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产品。
71.
联产品:某些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同一原料进行加工、可以生产出集中主
要产品,这些产品称为联产品。
72.
定额法:是为了及时地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加强定
额管理和成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73.
定额变动差异:是指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
的差额。
74.
产品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
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经营费用,如广告费、展览费、运输费等。
75.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如办公费、无形资产摊销、坏帐损失等。
76.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在一般工业企业中指工厂厂部各职能管理部门
;
在按总厂和分
厂组织的企业中,是指总厂各职能管理部门
;
在按公司形成组织的企业中,还包括公司的各
职能管理部门。
77.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
不包括长期借款
竣工前的利息费
)
,如利息费用、汇兑损失等。
78.
工业企业的成本报表
(
也称成本费用报表
)
:是根据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
费用核算的账簿等有关资料编制的,用来反映工业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
水平和构成情况的报告文件。
79.
连环替换分析法:是顺序用各项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基数,借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
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80.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它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揭示实际数与基
数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对各种成本报表的分析,
都要采用这种方法。
81.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来考察经济业务的相对
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主要有相关指标分析法和构成比率分析法。
82.
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是计算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进行数量分
析的方法。
83.
构成比率分析法:是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部分与全部
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
84.
差额计算分析法:是根据各项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差额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
的方法,是连环替换分析法的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
85.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连续若干期相同指标的对比,来揭示各期之间的增减变化,
据以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86.
产品生产成本表:是反映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的报表。
该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按成本项目反映
;
另一种按产品种类反映。
87.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是指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
成本减去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的差额。
88.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
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的百分比。
89.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
构成情况的报表。是产品生产成本
(
按产品种类反映
)
表中某些主要产品成本的进一步反映。
90.
制造费用明细表:是反映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制造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
表。
91.
各种期间费用明细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经营管理费用及其构成情况
的报表。包括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
92.
在产品完工率:为了提高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并加速成本计算工作,可以根据各
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数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数的比率,事前确定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