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搞好项目成本管理与核算
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日益受到重视。成本管理不仅关注项目的经济效益,更强调在确保工程质量与工期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实现成本目标。成本管理活动涵盖技术、经济与管理三个层面,旨在实现项目的盈利。在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中,成本管理贯穿始终,从投标签约、施工准备,到现场施工、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成本管理工作。这包括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环节。
项目成本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成本最低化原则。这意味着通过各种途径降低项目成本,但需确保这些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可行且合理。其次,全面成本控制原则。这要求全员参与,从企业高层到基层班组,各层级之间形成责任网络,确保成本控制覆盖整个项目周期。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还应注意与进度管理相结合,确保施工计划的顺利进行。例如,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每项工作的成本都在预期范围内。此外,成本控制还应关注外部环境因素,如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项目的成本结构。
总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方法和工具。通过科学的成本控制,可以有效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才能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成本控制管理科学化。 近年来,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出现了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竞争中取胜,要么从扩大销售增加销售收入入手,要么从加强成本管理减少成本入手,因此,在当今企业规模扩大和竞争激烈的状况下,对成本与费用的分析显得特别重要。 一、一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项目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薄弱。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过于简单,人为地简化了成本核算环节,或是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不配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不对应,不能满足成本分析和考核的需要。 (二)成本管理流于形式,制度约束不到位。一是不能严格按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任意变更设计规范要求,计价时反而得不偿失。二是分阶段的成本分析工作过于肤浅,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三是合同管理有待完善,合同的签订与执行不够规范严谨,隐性问题较多,有的采取先施工后算账的做法,结果出了问题互相扯皮,甚至闹上法庭。 (三)全员成本意识差。领导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轻视成本降低的重要性,成本决策随意性强,不惜以提高成本为代价争创名优工程;员工由于责任成本分解不到位,奖罚不明确,在工作中不注重精打细算,损失浪费较为普遍。二、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投标环节的成本管理应做好三个建立 建立工程信息筛选跟踪机制。对建筑市场上的招投标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分清项目的立项和审批证件的真伪,判断是否具有跟踪价值,去伪存真。切忌听到信息就追,四面出击,做无效花费。 blog.mypm.net建立投标报价压价预警机制。以本企业历史数据或同行业报价中标资料为依据,结合项目类别、投资主体、地区差异等因素分别制定造价最大降低幅度。造价最大降低幅度不应侵蚀直接成本和经严密测算的管理费指标,否则应考虑投标风险问题。 建立行之有效的投标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结合企业历史资料和当年工作目标编制投标费用年度预算,对其实行可控管理,并专设科目实行明细核算,便于对比分析,考核节余或超支;对投标费用实行与项目总价相关联的总额控制,纳入投标工作考核目标;对投标人员的奖罚要与投标结果和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相挂钩,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依照项目评估结果确定。 (二)按科学合理、平均先进的原则做好项目评估工作 企业要以国家预算定额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管理水平,按科学合理、平均先进的原则编制本企业的施工成本定额,作为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文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评估。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制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目盈利水平,然后依据评估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签订项目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其他指标和对项目的考核、奖惩标准 。项目目标利润计算公式如下:项目目标利润=目标总收入-税金-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总额。 项目目标利润是项目应确保完成的效益指标。由于项目评估结果仅仅是对项目效益的合理预期,在实际工作中可结合项目类型、投资性质等因素,在目标利润之外酌情确定项目可争取的效益指标,并加大激励措施,以督促施工人员挖潜降耗,提高效益。 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是项目评估的中心环节,应遵循以下方法:工、料、机直接费按施工成本定额计取,其中主要材料当地实际价格与定额单价不符的按实核定价差,人工费单价和机械台班单价现场实际与定额差别较大时应予以合理调整。其他直接费按定额直接费和相关系数计取。现场管理费根据现场合理的需要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场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包括重点难点工程、材料供应及价格涨跌、水电供应等因素对施工成本的影响,以及 施工组织设计 优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带来的效益提升,使评估结果真正体现公平合理、平均先进的原则。 在项目评估中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本企业无定额、依照部颁有关定额实施评估的,必须注意评估依据的一致性。二是项目评估要兼顾国家和股东利益,充分考虑项目对国家和职工应承担的义务,不得为片面提高评估效益指标而降低有关费用标准,侵害国家和职工的利益。三是项目评估结果虽属企业秘密,但应保证一定范围内的透明度,以便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有效落实。 (三)施工生产环节应抓好五个必须 1、必须根据项目施工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按可控性原则合理划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以此作为成本费用归集、考核的对象。工程项目实行分包的,分包作业队视同成本中心单独核算。成本中心、费用中心的划分必须涵盖所有的工作内容与程序,避免出现控制真空。 2、必须对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按可控性原则二次分解到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作为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考核和奖惩的标准。上级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与下级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以经二次分解后的责任成本为依据签订目标责任合同,实施考核、奖惩。分包作业队责任成本必须依合同价包死,无特殊情况不得变动,施工中的增减变更在取得业主认可的基础上可作调整。 3、必须定期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执行责任成本的情况进行分析、考核与奖惩。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必须建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作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为项目规范、有序、高效地施工和完成项目评估指标做好制度上的保证。 5、必须加强上级业务部门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重点包括目标责任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项目各项管理活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程度。发现成本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提出纠正措施和改进意见,避免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 (四)建立系统的成本分析机制 平时项目核算人员应按月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核算月度实际成本,并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的差异。并即使反馈到各个责任部门,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纠正偏差。 (五)完工后的成本考核与奖惩 一是项目完工后要及时进行竣工审计。要以目标责任合同中确定的各项指标为依据,逐项核实、对比、分析,精确计算各项考核指标,客观地进行审计评价,为项目绩效考核提供依据。二是根据审计结果兑现奖罚,并对项目遗留问题作出处理。剩余财产物资作价变卖或转场使用,退场设备性能应恢复到规定标准,后期债权债务应指定专人负责清理,对于项目遗留问题要抓紧时间追踪处理,以防久拖不决,给企业留下悬案,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真正做到完工一个、清理一个、考核一个、奖惩一个。 因此,项目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先进管理方法,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若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项目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更加关注项目成本管理,才能使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更完善、更加科学。
3. 锷犲己椤圭洰鎴愭湰绠$悊镄勪竴浜涢梾棰桦拰瀵圭瓥
锷犲己椤圭洰鎴愭湰绠$悊镞讹纴鍙鑳戒细阆囧埌涓浜涘父瑙侀梾棰樸备互涓嬫槸涓浜涢梾棰桦拰鐩稿簲镄勫圭瓥锛
闂棰1锛氭垚链浼扮畻涓嶅嗳纭瀵艰嚧棰勭畻锅忓樊銆
瀵圭瓥锛氩湪杩涜屾垚链浼扮畻镞讹纴灏藉彲鑳借冭槛镓链夌浉鍏冲洜绱狅纴骞朵娇鐢ㄥ彲闱犵殑鏁版嵁鍜屾柟娉曡繘琛屼及绠椼傚弬钥幂被浼奸”鐩镄勫巻鍙叉暟鎹锛岃繘琛岄庨橹鍒嗘瀽鍜屾晱镒熸у垎鏋愶纴浠ユ洿鍑嗙‘鍦颁及绠楁垚链銆傚悓镞讹纴瀹炴柦涓ユ牸镄勬垚链鎺у埗鎺鏂斤纴瀹氭湡鐩戞带鍜岃皟鏁撮勭畻銆
闂棰2锛氭湭鍙婃椂鍙戠幇鍜岀籂姝f垚链锅忓樊銆
瀵圭瓥锛氩缓绔嬫湁鏁堢殑鎴愭湰璺熻釜鍜屽垎鏋愭満鍒讹纴瀹氭湡妫镆ュ疄闄呮垚链鍜岄勭畻鎴愭湰涔嬮棿镄勫樊寮伞备娇鐢ㄦ专鍊肩$悊绛夋柟娉曪纴鍙婃椂璇嗗埆鎴愭湰锅忓樊锛屽苟杩借釜鍏跺师锲犮傚湪鍙戠幇鎴愭湰锅忓樊钖庯纴閲囧彇鐩稿簲镄勭籂姝f帾鏂斤纴渚嫔傝皟鏁磋祫婧愬垎閰嶃侀吨鏂拌瘎浼版垚链浼扮畻鎴栦紭鍖栭”鐩杩涘害銆
闂棰3锛氢笉钖堢悊镄勫彉镟寸$悊瀵艰嚧鎴愭湰澧炲姞銆
瀵圭瓥锛氩缓绔嬫槑纭镄勫彉镟寸$悊娴佺▼锛岀‘淇濇墍链夊彉镟磋锋眰閮界粡杩囧℃煡鍜屾壒鍑嗭纴骞惰瘎浼板叾瀵规垚链镄勫奖鍝嶃傚瑰彉镟磋繘琛屽叏闱㈢殑璇勪及锛屽寘𨰾鎴愭湰銆佽繘搴﹀拰璧勬簮镄勫奖鍝嶏纴纭淇濆彉镟寸殑蹇呰佹у拰钖堢悊镐с傚强镞舵洿鏂版垚链浼扮畻鍜岄勭畻锛岀‘淇濆彉镟村悗镄勬垚链寰楀埌鎺у埗銆
闂棰4锛氶庨橹绠$悊涓嶅厖鍒嗗艰嚧鎴愭湰椋庨橹瀹炵幇銆
瀵圭瓥锛氲繘琛屽叏闱㈢殑椋庨橹璇嗗埆鍜岃瘎浼帮纴纭淇濇墍链夋綔鍦ㄩ庨橹閮借钥冭槛鍒帮纴骞跺埗瀹氱浉搴旂殑椋庨橹搴斿圭瓥鐣ャ傚湪鎴愭湰浼扮畻鍜岄勭畻涓鐣椤嚭涓瀹氱殑椋庨橹鍌ㄥ囷纴浠ュ簲瀵逛笉鍙棰勮佺殑椋庨橹浜嬩欢銆傚畾链熻繘琛岄庨橹锲为【鍜屾洿鏂帮纴鍙婃椂璋冩暣鎴愭湰鎺у埗绛栫暐銆
闂棰5锛氱己涔忔湁鏁堢殑娌熼氩拰钖堜綔銆
瀵圭瓥锛氩缓绔嫔紑鏀惧拰阃忔槑镄勬矡阃氭笭阆掳纴纭淇濋”鐩锲㈤槦鍜屽共绯讳汉涔嬮棿镄勪俊鎭娴佺晠銆傚畾链熷彫寮鎴愭湰鐩稿叧镄勪细璁鍜屽伐浣滃泼锛屽叡浜鎴愭湰缁╂晥鍜岄勬祴锛岃ㄨ烘垚链鎺у埗鎺鏂藉拰鍙樻洿绠$悊绛夈备绩杩涘洟阒熷悎浣滃拰鍗忎綔锛岀‘淇濆悇鏂瑰规垚链鐩镙囧拰绠$悊鏂规硶镄勫叡璇嗐
阃氲繃搴斿硅繖浜涢梾棰桦苟閲囧彇鐩稿簲镄勫圭瓥锛屼綘鍙浠ュ姞寮洪”鐩鎴愭湰绠$悊锛屾彁楂樻垚链鎺у埗鍜屾晥鐩婏纴浠庤屽疄鐜伴”鐩镄勬垚锷熶氦浠樸
𨰾ユ湁涓扑笟镄勯”鐩鎴愭湰绠$悊杞浠跺彲浠ュ府锷╁湪涓涓𨱒ユ簮涓鍒嗘瀽鍜岀粍缁囬”鐩鎴愭湰淇℃伅锛屽叾涓鍒涘缓宸ヤ綔鍒呜В缁撴瀯銆侀摼鎺ヤ及绠椼佷笌鍏朵粬宸ュ叿闆嗘垚銆佸逛笉钖屽洟阒熸垚锻樼殑鍙瑙佹х瓑锷熻兘閮芥槸鍙鑳界殑銆
8Manage PM 椤圭洰绠$悊杞浠朵笉浼氩皢鎴愭湰绠$悊瑙嗕负瀛ょ珛镄勫姛鑳斤纴钥屾槸灏嗗叾浣滀负椤圭洰鍜屾姇璧勭粍钖堢哗鏁堢殑缁勬垚閮ㄥ垎锷犱互鍒╃敤锛屽苟鍏宠仈椤圭洰闂存暟鎹銆傚畠鍏佽镐綘璁惧畾鏄庣‘镄勬湡链涖佹带鍒惰寖锲淬佽窡韪杩涘害骞朵缭鎸侀勬湡鍒╂鼎銆
4. 项目成本核算的问题与对策
项目成本核算的问题与对策
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子系统,是项目管理的最根本标志和主要内容。我下面为大家整理关于项目成本核算的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1、项目工程成本核算中存在主要问题
1.1以收定支,人为调节成本
一是在推行项目经理承包经济责任利任期目标负责制的情况下,为完成定包利润,在决算中擅自调节成本;二是个别项目领导好大喜功,为追求名利多报利润,该提的费用不提,该摊的费用不摊,该列的费用不列。
1.2计价额与实际计价额不一致
原因是为保证项目完成产值任务,单位与单位之间竞相攀比,计划统计部门往往虚报计价,而且现行规定又必须按计划统计部门的上报计价数计列决算,因此,这就使实际已完工程成本与项目上报计价数不符,形成了成本虚假因素。
1.3增大当期未完工程成本
为了获得某一时期(或报告期)内比较满意的经济效益,项目财务部门将应列的部分已完工程成本作为未完工程成本预留挂账不予结转,形成了实际工程成本虚减,影响了项目成本核算的真实性。
1.4以往来账调节成本
由于施工企业各工程项目高度分散,造成一些单位转账在时间上受影响,这时有的会计人员为赶时间,求速度,在核实往来账项中擅自调整挂账,影响了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5摊提费用不足或与实际不符
(1)待摊费用少摊或不摊。由于财会人员素质低或主管领导者的意图,未按责权发生制的原则按时摊销,形成成本不实。
(2)预提费用未提或未提足。在施工过程中,一些费用实际已发生,但未支付,又需分期计入成本,由于未按责权发生制的原则按时足额预提,也形成了项目施工成本不实。
(3)以材料成本差异调节成本。有的项目工程对材料成本差异的摊销,往往视其当期效益的好坏而定,效益好时就摊,效益不好时就少摊或不摊。
1.6库存材料及资产核算不实。
(1)库存材料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差距悬殊。一是对库存材料不进行定期盘点,致使部分库存材料账面有,而实际无;二是对工地在用材料不进行认真清查,致使部分材料消耗不准确(如大堆材料、周转性使用材料等);三是核算不细,管理控制也不严,致使不及时报列或少报列材料消耗以及存在管理上的漏洞等。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项目工程材料消耗成本的真实性。
(2)固定资产核算不实,引起虚减成本支出。一是固资重置价低于账面价值;二是不按规定标准少提或漏提固定资产折旧;三是自购固定资产未提或未提足折旧,特别是施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后,有的项目单位自购固定资产干脆就长期挂账不列固定资产账,更谈不上提折旧;四是有的项目单位对固定资产采取明封暗用的办法虚增效益等。
1.7以挂账名义虚减成本支出
(1)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特别是在施工中,因设计变更、材料涨价、工费调整等原因造成的额外成本支出挂列应收账款,但由于合同条款不明,责任不清,对这部分额外成本支出不予承让或只部分承让,因而也形成了虚减成本支出。
(2)基层以挂账盈亏重复报列结算或不列决算。在近年来实行项目管理的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利润承包过程中,对其多实现的利润项目按比例收交,其留成的历年利润,看其当年经营效果不好,也将留利列入当年决算,导致了项目工程成本的虚假反映;其次是由于基层实行定包利润上交包干,按完成产值指标切割上交利润报列决算,但实际上又出现了亏损,因此,形成了亏损挂账,虚减了工程成本支出。
(3)在汇总决算中调整挂账项目工程成本,其主要原因是企业主管部门从宏观角度出发,针对所属项目工程部分效益差,或者未能达到上级计划目标利润指标,有的为了对上交待和各项目之间奖罚平衡,并采取种名义转列或隐瞒成本。
1.8对已完成的分包工程计价核算反映不实
在施工企业推行各种形式承包经济责任制和企业争上产值的欲望下,各项目都存在着大量的内外分包工程,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大的工程分包给有关施工单位,但由于年(季)终对各分包单位己完工工程未予及时进行预结算,也未按规定要求预提分包工程成本,实际上就形成了部分分包工程成本未列入成本反映,影响了项目工程成本的真实性。
1.9其他有关成本不实的影响因素
由于企业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成本不实:一是对任期前期遗留问题不预处理,对现任有关潜亏的挂账成本义不列决算;二是部分应列成本或由企业积累负担的费用支出转列营业外支出;二是普遍存在挤列成本的职工食堂生活费补助,以及食堂用具和其他虚报冒领行为引起的成本支出等。
2、加强项目成本审计调查,提高项目工程成本真实性
针对当前项目工程成本与实际不符,部分项目工程核算人员故意隐瞒项目成本真实性的情况,本文提出如下对策供参考:2.1明确项目工程成本审计调查目的其目的是:维护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和国家有关财务支出规定,强化内部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保证项目工程成本核算真实正确、完整,消除工程成本不实的隐患,寻求降低成本的新途径。
2.2完善项目工程成本审计调查内容
项目工程施工具有规模大、内容多、消耗大、周期长、涉及面广的.特点,这些特点必然造成项目工程成本费用核算的复杂性。审计调查时主要看工程项目实际成本支出的核算、分配、结转是否合法、合规、合理;工程预算成本收入和实际成本支出的口径是否一致;预提费用、待摊费用、周转材料摊销、材料(产品)成本差异分配和结转是否合理;属于项目成本开支的期间费用(如管理费、间接费)的核算是否合理,有否乱摊乱挤项目成本。具体可包括以下内容:
2.2.1人工费支出
主要审计工程项目人工费结算情况和节超原因:有否任意扩大工程量和提高结算单价;估工、包工开支的人工费是否合理;预算收入的人工单价与实际支出的人工单价是否一致,有否人为地多估冒算或重复计算人工费等。
2.2.2材料费
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材料费用的节余,材料费用管理不善就容易发生被盗、毁损、盘盈、盘亏等。因此,材料费用的审计是工程项目实际成本审计的重点,材料费的审计必须从材料购入(调拨)、耗用和管理等环节入手,着重审计造成材料量差和价差的因素。
(1)材料采购主要审计材料采购价格是否合理,是否货比三家、价比三家;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否以次充好,材料有否短斤少两;材料运输损耗是否合理,运输途中材料有否丢失或短缺。
(2)材料耗用对材料耗用的审计,主要审计工程项目预算收入的材料费用与实际耗用是否相配比;预算配料的材料数量与实际耗用的材料数量是否一致,有否人为地多耗或少耗;周转材料是否按财务规定进行摊销,大堆材料有否按配比报销;材料差异是否按规定进行分配;对盘盈、盘亏、毁损的材料是否按规定手续进行财务处理。
(3)材料管理主要是对材料计划的申请、材料采购(调拨)、运输、保管、库存材料的多少等过程进行审计。首先看材料计划是否合理,是否按工程进度要求进料,材料保管有否被盗、毁损;库存材料有否积压;材料的账物是否相符,材料收发手续是否完备,有否出现漏洞等。
2.2.3机械费用审计
机械费用主要审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机械化施工程度和机械利用率、完好率,机械油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以及机械正常保养、维修,内部单位的机械台班费结算是否合理等。
2.2.4工程项目间接审计
主要审计属于工程项目开支的间接费用,如工程项目的非生产人员有否超编,差旅费、办公费等有关费用有否扩大,工程项目内部经济分配是否民主合理,工资、奖金、补贴等发放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
2.3严格项目成本审计调查程序
项目成本审计调查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明确成本费用的范围,根据具体成本项目,严格细致,逐步深入,进行全面或者有重点的开展好审计调查工作。对项目施工作业成本的审计调查重点是围绕直接费和期间费用,严格履行以下审计调查程序:
(1)确定成本对象。即根据所施工的项目来具体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2)审查具体的成本项目,根据每一成本项目的工费、料费、机械费、运杂费、其他直接费、管理费用方面的成本支出情况,审查其真实、正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以便项目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资金耗费情况,有效地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3)审查成本费用的管理责任健全与落实情况。即各项成本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职能职责是否明确,成本管理的目标责任制是否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以及对成本费用管理采取的措施和改进意见是否完善配套和切合实际等;
(4)对项目工程成本费用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审计调查。
2.4加强项目成本审计调查组织
开展项目工程成本审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二种。一种是直接审计调查组织形式。即按隶属关系组织开展成本审计调查,工程项目由谁主管,就由谁组织审计。一种是综合审计调查组织形式。即由项目部的上级主管单位的审计部门牵头,实行上下配合(指公司审计部门和项目专兼职审计人员),部门(财务、企管、劳资、物资、设备运输、经营、技术等部门)协调共同组织开展成本审计调查工作。但具体采取那一种审计调查组织形式,应根据企业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可采取第二种审计调查组织形式,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上一级审计部门可对下一级审计部门审计范围的项目直接进行审计。
;5. 如何增强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
成本管理特别是责任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项目成本管理贯穿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它是一个全员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过程。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决算等。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具体包括下面几点:
1 加强技术管理,降低技术成本
过去我单位在进行项目法施工时,有时走入一个误区,即在责任成本管理中,对人工费的核算往往严于对材料费的核算,在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对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视往往高于对施组设计的重视。其实,施组设计的优劣是有效开展责任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工程成本的大致75%部分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已经确定,留给其他部门进行挖潜增效的余地已经很有限,对此,必须强化施工技术人员的成本意识,以求将成本管理工作前置。试想如果施组设计差之分毫,到成本消耗上定会失之千里,经过优化和经济技术论证的施组方案无疑对项目成本管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目标责任成本制定后,项目部根据优化了的施组方案,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层层分解,制定出各级责任预算单价,要分解责任成本目标,划出不同的成本控制区间,作到先算帐后施工,确保责任成本目标细化到施工每一个项目,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过程。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工班、每一个部门,使责、权、利明确,各项经济指标和个人利益挂钩,要使职工将”要我算”的观念转变为”我要算”,变被动成本管理为全员参与的主动管理,把成本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 对项目成本及时进行测算,建立以责任成本承包为基础的项目管理模式
作为施工企业成本主要发生地的项目部,如果对项目成本不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不设定管理目标,那么项目成本管理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3 强化合同管理,抓好对分包工程的管理
外部劳务使用与管理是施工企业适度规模扩张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但当前施工企业在劳务使用与管理中,存在严重的有章不循或不规范现象。因此,加强劳务使用与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又一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