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知道还原前成本和半成品成本怎么算成本还原分配率
公式如下:
1、成本还原分配率=上步骤完工半成品个成本项目的金额/上步骤完工半成品个成本合计×100%
2、半成品成本还原=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成本还原分配率
3、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前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
根据第三个公式,你还差条件哦,仅知道还原前成本和半成品成本算不出的,还差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
拓展资料:
1.成本还原分配率,它是指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占上一步骤所产该种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还原分配率=本月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100%。
2.按各步骤耗用半成品的总成本占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还原。
这种方法是将产成品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所生产这种半成品成本结构进行还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成本还原的计算程序如下:
①计算成本还原分配率,它是指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占上一步骤所产该种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还原分配率=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合计/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100%
②计算半成品成本还原,它是用成本还原分配率乘以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项目的金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半成品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分配率×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项目金额
③计算还原后产品成本,它是用还原前产品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还原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前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
④如果成本计算需经两个以上的步骤,则需重复①至③步骤进行再次的还原,直至还原到第一步骤为止。
❷ 成本还原的概念
所谓成本还原(Cost Recovery),就是将产成品耗用各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成本还原的方法是从最后步骤开始,将其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原因:
1、为了弥补在成本核算综合结转法不能反映完工产品成本构成的原始项目的矛盾,要进行成本还原,将“自制半成品”或“原材料”综合项目分解为以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2、综合结转法是指上步骤半成品成本转给下步骤时,用“自制半成品”或“原材料”等综合成本项目在成本计算单中反映。即当下步骤耗用上步骤半成品时,将其成本综合计入“自制半成品”或“原材料'项目内,而不考虑上步骤半成品成本的原始构成。这种方法,既简便易懂,又能分别反映各步骤耗用的半成品及本身发生的费用。但它不能反映完工产品成本构成的原始项目。在编制成本报表时,必须进行成本还原。
方法1
按半成品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还原
它是根据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乘以还原分配率计算半成品成本还原的方法。其成本还原的计算程序如下:
①计算成本还原分配率。这里的成本还原分配率是指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构成,即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还原分配率: 上步骤完工半成品各成本项目的金额/上步骤完工半成品各成本合计×100%
②将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进行分解。分解的方法是用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的综合成本乘以上一步骤生产的该种半成品的各成本项目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半成品成本还原=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还原分配率
③计算还原后成本。还原后成本是根据还原前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还原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前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
④如果成本计算有两个以上的步骤,第一次成本还原后,还有未还原的半成品成本,乘以前一步骤该种半成品的各个成本项目的比重。后面的还原步骤和方法同上,直到还原到第一步骤为止,才能将本成品成本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方法2
按各步骤耗用半成品的总成本占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还原。
这种方法是将产成品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所生产这种半成品成本结构进行还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成本还原的计算程序如下:
①计算成本还原分配率,它是指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占上一步骤所产该种半成品总成本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还原分配率=产成品耗用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合计/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100%
②计算半成品成本还原,它是用成本还原分配率乘以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项目的金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半成品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分配率×生产该种半成品成本项目金额
③计算还原后产品成本,它是用还原前产品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还原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前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
④如果成本计算需经两个以上的步骤,则需重复①至③步骤进行再次的还原,直至还原到第一步骤为止。
❸ 成本会计成本分步法计算中: 成本还原分配率=本月产成品所耗上一步骤自制半成品成本÷本月所产该种自
(1)首先,说明一下为什么要“还原”吧。简单来说,在加工步骤较多的情况下,产成品成本中“自制半成品”项目成本所占的比重很大,其综合了以前各加工步骤生产产品发生的各项费用,而工、费等成本项目中只反映最后一个步骤的费用,其在产成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小,这不符合产成品成本构成的实际请款,不利于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与分析产成品成本的结构,因此还必须对产成品成本中的“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进行还原,将产成品成本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以满足企业考核和分析产成品成本构成的需要。
(2)换言之,这个“还原”是针对“自制半成品”而言的,你把自制半成品看成是一个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组合而成的综合体,而我们就是要把这个综合体拆开来,把它变回原来没组合之前的样子。
(3)成本还原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从最后一个加工步骤开始,将产成品中所耗上一步骤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上一加工步骤所产自制半成品成本结构进行分解,依次从后往前逐步分解,直至第一加工步骤为止,再汇总各加工步骤相同成本项目的金额,从而计算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4)你可能有点混乱了,这个方法是先从最后一个步骤开始分解成本的,假设生产某产品需要经过两步骤,那么就应该先从第二步骤开始还原成本。
(5)举个例子,假定某工业企业生产A产品连续经过第一、第二两个步骤,已知数据
自制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间接制造用 合计
第一步骤完工 6800 3750 3450 14000
半成品成本
第二步骤 16800 4200 9000 30000
产成品成本
其实这道题内容很长,我只是抽出一部分能解释这个公式的数据来说明问题
(6)
1)开始做题,成本还原率=16800(本月产成品所耗上一步骤自制半成品成本)÷14000(本月所产该种自制半成品总成本)=1.2
2)你肯定会问,为什么会有这个1.2呢?16800是本月产成品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最后一个加工步骤的自制半成品,是本月所耗自制半成品的总费用,当然,在生产A产品的第二个步骤里,我们已经添加了月初的自制半成品(也可理解为上月末的自制半成品)一起加工的,这个16800里面就是还包含了一起投产的月初的自制半成品数;而14000只是本月生产的自制半成品,而16800-14000=2800元是以前月份所产的自制半成品成本,这就解释了本月产成品中自制半成品的成本为何是16800,而不是14000了,因为投入加工的还包括了上月末的自制半成品啊。
3)那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本月所耗费的自制半成品成本肯定要比本月所产该种自制半成品的成本要多,那么究竟多了多少呢?不就是多了2800元嘛,那么2800元就占了14000元的20%呀,但我们换一种表达方式,求解的是本月产成品所耗上一步骤自制半成品成本16800元与本月所产该种自制半成品总成本14000元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呢?答案不就是1.2嘛,也就是1.2倍啦。
4)然后我们就要计算本月所产的自制半成品(14000)的各项费用,实际投入了多少,才能生产出下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呢?也就是如何把14000变为16800,而且还要分三个部分计算。
自制半成品成本还原为直接材料=6800×1.2=8160(元)
自制半成品成本还原为直接人工=3750×1.2=4500(元)
自制半成品成本还原为间接制造费用=3450×1.2=4140(元)
还原后各成本项目金额之和为16800元,与产成品所耗自制半成品成本(16800元)抵消。然后将还原前产成品成本(产成品成本的直接人工4200元,间接制造费用9000元)与产成品成本中自制半成品成本的还原额(8160、4500、4140),按照相同的成本项目汇总,计算出还原后产成品成本。还原后产成品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 =8160(元)
直接人工 =4200+4500=8700(元)
间接制造费用=9000+4140=13140(元)
以上三个项目的成本合计就是产成品的总成本30000元,也就是说,无论是“综合”还是“还原”产成品的总成本都是不变的,不存在多算或少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