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果去银行贷款,开银票。怎么算出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
贷款成本=贷款利息+综合费用(工本费+抵押登记等登记费用);银票成本=手续费+综合费用(考虑保证金资金成本)
贷款及银票产生的财务费用均可在税前扣除,因此可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㈡ 贷款成本比例计算公式
贷款定价综合成本率
综合成本率的意思是:
指成本费用支出总额与贷款平均余额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贷款成本率=(成本费用总额/各项贷款平均余额)100%
贷款成本怎么计算
贷款成本计算如下:
一、利息成本
利息成本即支付给银行的费用,是贷款成本的最为核心组成部分。房产抵押贷款利息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1.央行基准利率,这是商业银行和借款人均无法控制的;
2.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上的浮动调整,例如武汉曾出现过的9折房贷利率或者关于小微公司的利率上浮等等,对于借款人来说挑选低利率的银行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
3.借款人选择的还款方式和贷款期限,假设在其他条件均等的情况下,期限越长利息则越高,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总利息要低于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
二、费用成本
费用成本是许多人容易忽视的部分,然而这笔开支却不少。
1.信用贷款
在信用贷款中,提前还款违约金是最为常见的。大部分银行规定如果借款人提前结清贷款则需要缴纳贷款总额5%作为提前还款违约金。
2.房屋抵押贷款
关于房屋抵押贷款,涉及到的费用包括下户费、评估费、资料费、担保费等。部分商业银行还会要求在发放贷款后购买保险或理财产品等。
三、时间成本
时间成本很重要。借款人最关心资金什么时候能到位,但实际上每家银行要求、手续都不一样,放款时间也不一样。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例,通常在申贷资料收集齐全后,放款时间大概15个工作日左右,部分银行长达两个多月。此外还取决于借款人经过什么途径办理的贷款,有没有客户经理盯着贷款的进展等。
总的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贷款批复速度低于个人贷款,批复速度比抵押贷款要快。对于借款人来说,贷款是为了救急或处理问题,如果因为贷款发放时间延误耽误了正事,那意义就不大了。
【拓展资料】
贷款,意思是银行、信用合作社等机构借钱给用钱的单位或个人,一般规定利息、偿还日期。
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
固定资产贷款总成本费用怎么算
贷款成本=贷款金额贷款利率(即LIBOR300BP,伦敦银行业同业拆借率加300个基点)
存款成本=贷款金额40%公司业务利润率(即这笔钱不存在银行而是拿来做业务会赚多少钱)-贷款金额4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则总成本率=综合成本(即:贷款成本存款成本)/实际融资金额(即贷款金额60%)
贷款成本该怎么算?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类似于贷款这样的提前消费方式也越来越受到欢迎,特别是房贷车贷等,不过看似简单的贷款,你知道成本究竟该如何算吗?今天就围绕贷款成本该怎么算这个话题,给大家带来具体的分析。
贷款成本该怎么算?
利息成本
利息成本即支付给银行的费用,是贷款成本的核心组成部分。借款人利息的高低取决于三方面因素:
(1)央行基准预期年化利率,这是商业银行和借款人均无法控制的;
(2)商业银行在基准指导预期年化利率上的调整,比如一些贷款优惠政策;
(3)借款人选择的还款方式和贷款期限,比如在其他条件均等的情况下,期限越长利息越高,等额本金还款法利息成本要低于等额本息还款法。
费用成本
费用成本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些手续费、服务费。
比如,在信用贷款中,账户管理费和违约金比较常见,像渤海银行需要每月收取账户管理费。再比如信用卡消费中的分期手续费,还有房贷的保险费、贷款公证费、抵押登记费、估价费、公积金贷款担保费等等。而在小微企业贷款中,很多商业银行会向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
时间成本
时间就是金钱,这一句一点也不错,借款人最关心资金到位时间,但现实是各家银行要求、手续都不一样,放款时间也不好确定。对于一般的贷款,在材料收集齐全后,审批时间在15个工作日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因素会影响到贷款速度,比如银行自身的一些问题。
对于借款人来说,既然贷款是为了救急或解决问题,如果因为放贷延误耽误了正事那意义就不大了。
贷款风险成本计算公式
暂时没有这个公式
贷款本钱率计算公式贷款本钱率=(本钱费用总额/各项贷款平均余额)100%贷款成本消费贷款是用于个人和家庭消费支出的贷款,贷款额度要小得多。尽管单位金额小,但是花费在贷款操作管理上的人力、物力并没有相应减少,因此,贷款成本单位贷款金额的成本就比较高。同时,由于消费贷款风险较大,银行在发放消费贷款时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审查借款人的资信情况和还款能力,贷款成本贷款的审查评估成本较高。而且,消费贷款单笔金额较小,分摊在单位贷款额中的贷款管理成本也就比企业贷款高得多。
由于消费贷款额度小、分散,贷款成本使得银行很难有效控制消费贷款的违约风险,贷款成本加之消费贷款的单位贷款管理成本较高,贷款成本为了减少潜在的风险损失,银行通常考虑在消费贷款定价中加人足够多的风险补偿额。贷款成本除了利息收入外,银行还能通过消费信贷获得大量的非利息收入,贷款成本包括各种消费回佣收人、手续费收人和年费收入。
银行的存贷款比例多少为合适?
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商业银行存贷比不得超过75%,对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良好的中小银行,允许有条件适当突破存贷比。在商业银行法第39条第2款规定:第三十九条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下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一)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
所谓存贷比,顾名思义是指商业银行贷款总额除以存款总额的比值,即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存贷比越高越好,因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谓的资金成本,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很多,贷款很少,就意味着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银行的盈利能力就较差。但是,从银行抵抗风险的角度讲,存贷比例不宜过高,因为银行还要应付广大客户日常现金支取和日常结算,如存贷比过高,这部分资金就会不足,会导致银行的支付危机我国的监管部门最终把红线拦在了75。
在“中国统计年鉴”上可以查。储蓄存款指:目前,美国也允许营利公司开立储蓄存款帐户,但存款金额不得超过15万美元。除此之外,西方国家一般只允许商业银行的储蓄部门和专门的储蓄机构经营储蓄存款业务,且管理比较严格。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时,商业银行需要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可直接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贷款或投资下降,引起存款的数量收缩,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增加了货币的供给。
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超过75%的意思是:贷款总额与吸收的存款这比要小于75%。比如某银行总共吸收了1亿元存款,则该银行最多可以放款7500万元贷款。存贷比”应该称为“贷存比”,是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率。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贷存比越高越好,因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谓的资金成本,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很多,贷款很少,就意味着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银行的盈利能力就较差。
㈢ 贷款的资金成本怎么算
由于利息费用计入税前的成本费用,可以起到抵减所得税的作用。因此按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借款或券成本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式中:Kb----债券资本成本;
Ib----债券年利息;
T----所得税率;
B----债券筹资额;(或称债务本金)
Fb----债券筹资费用率(=筹资费用/筹资总额)。
或
式中:Rb----债券利率。
拓展资料:
1.债券成本
是由企业实际负担的债券利息和发行债券支付的筹资费用组成,一些资料里也叫债券资本成本。发行债券的成本主要指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债券利息的处理与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相同,应以税后的债务成本为计算依据。债券的筹资费用一般比较高,不可在计算资本成本时省略。
2.长期债券资本成本计算公式为:长期债券的资金成本=长期债券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长期债券筹资额×(1-长期债券筹资费用率)。在计算时,分子计算年利息要根据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分母筹资总额是根据债券发行价格计算的。
长期债券是发行者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债券。长期债权资本成本率一般有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和长期债券资本成本率两种。长期债券成本率=[按借款总额计算的年利息额*(1-所得税税率)]/[借款总额*(1-筹资费用率)]*100%。
3.由于利息费用计入税前的成本费用,可以起到抵减所得税的作用。因此按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借款或券成本的计算公式分别为:式中:Kb----债券资本成本;Ib----债券年利息;T----所得税率;B----债券筹资额;或称债务本金)Fb----债券筹资费用率=筹资费用/筹资总额。或式中:Rb----债券利率。
4.公司债券资本成本计算:一般模式:公司债券资本成本率=/1-手续费率折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融资租赁资本成本融资租赁资本成本计算只能采用贴现模式普通股资本成本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法Ks=当年年股股利x1+股利增长本/当前等股市价X1-筹资费率+股利增长率=预计下年每股股利/当前每股市价X1-筹资费率+股利增长率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采用的是贴现模式。留存收益资本成本与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相同,也分为股利增长模型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不同点在于不考虑筹资费用
㈣ 如何计算公司贷款成本
狭义,资金成本=(贷款利息÷实际贷款天数×360+银行费用+资产评估费用+提供担保的行政规费+保险费)÷实际可支配的贷款本金×100%
广义,可以将由于贷款而节省自有资金所降低的获利成本、或者由于贷款而增加盈利的机会成本考虑在内。
财务上,一般做到狭义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