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投资电影怎么找成本
扩展阅读
财务费用怎么给 2025-04-23 07:21:38
怎么贴珠宝价格签 2025-04-23 06:46:43

投资电影怎么找成本

发布时间: 2025-02-19 00:38:25

㈠ 假如一部电影投资一亿,需要多少票房才能收回成本

1亿票房,先要扣掉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金,即税后9170万

然后进行税后分账,通常,制片方拿43%,院线拿57%;

制片方可拿到9170x43%=3943万元;

这里一般还要包括3%-5%的宣传费用、发行费用等,实际可剩余 3943*95%=3746万元。

他可以赚的钱=3746万元-影片成本。

㈡ 如果一部电影的投资是两千万,那票房要卖到多少才能回本

票房需要卖到8000万才可以回收成本。实际上需要看一部电影能够收回成本,是需要从多方面来判断的。第1个方面就是看这个电影它投入了多少钱,电影行业在我国也有着一些相关的规则。比如说不管是什么影片,只要是到院线去播放的话,那么就会收取3%的一个营业税,这方面的税收是必须要的。还有另外5%是为了整体电影事业的发展而去收的专项资金,这两部分的资金是国家强制收行的。

㈢ 拍电影要 多少钱

电影投资成本涉及众多方面,相较于电视剧更为复杂,可能从数十万到上亿不等。
若您打算投资的电影属于战争或武侠类,包含打斗场景,其支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场地及道具租赁费。这一费用相对固定,具体价格需与影视城协商。按天计算,根据场地大小,费用从几千元至数十万元不等。假设租赁15天,每天2万元,总计约30万元。道具按件或批次计价。
2. 拍摄团队劳务费。费用依据拍摄周期而定。电影通常时长90分钟,室内和外景拍摄周期一般为1个月。后期制作周期较长,取决于对特效的要求,剪接、配音和合成通常需1-2个月,而高难度制作可能长达1年左右。一般投资团队,包括非着名导演、摄影师、主要演员、化妆师等,一个月费用约30-40万,不包含伙食费及长时间的后期制作费用。
3. 临时演员费用。这类费用相对较低。战争题材的临时演员,可通过影视学校或地方驻军、武警部队进行联系,打包报价更为划算;武侠题材则可找经纪公司,一般临时演员的日价在30-50元,包括一餐盒饭。具体费用取决于人数。

㈣ 怎么可以查到影视项目的成本

一般电影制作成本只会在电影认购合同里面会有非常明细的说明,制作方一般是不会轻易透露说明,有媒体报道提及到的耗资多少制作的影片,也基本都是大概的数字,并不是非常明细准确的成本!
除此之外,您需要了解的是一般我们电影成本包括制作成本、演员片酬、导演片酬、宣发成本主要的四大板块
A、制作成本:制作成本一般指前后期设备成本,人员成本,交通成本,美术成本,特效成本什么的。
B、演员片酬:国内一线男演员,价码都在2000万以上,高的有3000万往上赶的;国内一线女演员,价格从1200万到2500万不等,如果剧本好,导演好,演员费用低,可能500多万就能搞定,因为作为演员,如果是一个能打动他的剧本,能让他信任的导演,都是很乐意参与的,甚至自己会投资反而不要片酬。
C、导演片酬:国内的一线导演,价格500万—1000万不等,这个浮动比较厉害,但再低,不会低于50万美金,这是全球导演协会的一个规定。除了演员,导演的酬金,各种想法落地也很花钱。
D、宣发成本:宣发包括宣传和发行,宣传成本一般包括海报和预告片及花絮制作,硬广告、影院终端物料、媒体推广、地面活动、首映式、雇佣水军和收买影评人等。发行成本主要包括拷贝制作费用,影院公关与谈判费用等。严格来说,影院的票房分成也是发行成本的一部分。

㈤ 投资电影计入什么科目

投资电影计入的科目是长期股权投资。下面是对该科目的详细解释: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定义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获得其他企业的股权,成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从而享有其经营决策权的一部分或全部。对于投资电影而言,通常是以制作电影的公司作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公司的股份,进行长期持有并获取相应的收益。因此,投资电影的资金应当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当进行电影投资时,会计上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步骤包括:


1. 确认投资成本:即购买股权的实际支出。


2. 跟踪投资的价值变化:根据被投资企业的业绩和市场情况,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可能发生变化,需要在会计上反映这种变化。


3. 确认投资收益:根据持有的股权比例,分享被投资企业的利润。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重要性


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电影投资而言,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投资者可以获得电影产业的长期收益,并参与到电影产业的价值链中。同时,由于电影产业具有较高的风险和潜力,长期股权投资也有助于企业实现资产多元化,降低经营风险。


总之,投资电影的资金应当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并在会计上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反映投资的实际情况和效果。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资产多元化,也有助于投资者了解电影的收益和风险情况。

㈥ 放一场电影涉及哪些成本因素大约成本是多少(普通电影院)

首先声明,因为我的文化不高,所以回答多少有点跑题。但我绝不胡说八道,望你能读完我的回答,并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

成本由以下因素决定(而异):

1.电影院的性质和所在位置(地区地域):

主要是房产的问题,比如现在大多是新“影城”都在大型综合的购物娱乐广场,就得考虑“缴租”,还有物业费。有的电影院是独立建筑物,房子根本就是“自己”的,所以就不用在这项上考虑什么了。当然,既然是“独立建筑”就得自己雇用“保安公司”和“保洁公司”的职工了。

2.开业时间:

有些设备基本上是“一次性”投资,很长时间不用更换,比如说放映机。所以开业得越久,似乎越有“利”。

3.营业面积和建筑,装修的形式:

“营业面积”包括“等候区(大堂,小卖等)”和“观影区(影厅)”。最直观的,营业面积越大就需要更多的职工,也就要支付更多的“工资”。无论是“售票”“服务”“放映”。然而,职工数的多少不仅仅取决于“营业面积”,“建筑”的形式也是决定职工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像现在新“影城”吧,就是为实现“减员增效”而设计的。

说具体点吧,就拿四个厅和八个厅的两家影院假设,而且两家影院的每个影厅都是150个坐位,营业时间(排片)相同,放映方式(胶片或数字)相同(就简称她们为“4”和“8”吧)。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影厅的多与少决定“售票”人员的多少,这无关设计问题。然后是服务岗---检票,领位,散场。最后是放映

“4”的影厅入口分散(需要多个检票员),地形复杂(需要服务员引导,避免走错影厅),对号入座(影厅里需要有服务员领位,以免秩序混乱),入场和散场走两个门(在散场时需有服务员,将散场门打开)。--请注意,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在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影厅同时发生。

“8”的影厅入口集中在检票口后面,检票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只需一名检票员,因直接看到影厅,故不需服务员引导)。不对号入座(不需要领位),入场和散场走一个门(把住检票口即可)。

再说放映,“4”的影厅分散,放映室也肯定分散(需多名放映员)。“8”的影厅集中,放映室也肯定集中(现在已不按“行业标准”行事,要是再有数字和大盘,至多安排三个放映)。

再考虑到每天替班吃饭,每周轮休等等,“4”的职工数肯定比“8”多不少。成本高低显而易见。(业务,财务,办公室的人数都差不多)

“装修”的形式,这要说的并不是先期的,而是影院运转起来之后。最重要的就是“灯”,这还跟营业面积有关。有一个大大的大堂在装上成百上千的装饰灯,几十个海报灯箱,播放“预告片”的电视和音响“哇哇”唱。和有一个小小的大堂只有普通照明,两三个海报灯箱,不播放“预告片”。二者的成本肯定是不一样的。更别说有的影院还在“地下”,只要营业就得开灯。影厅里的“壁灯”和“步道灯”虽然微乎其微,但也要考虑。

营业时间(场次多少):主要是“照明”,“职工加班”的费用,{{以五个职工的工作时间超出了法定工作时间来换取几十块钱的票款有点得不偿失,不过“业务”的思维方式不是这样,可以肯定的是,这几十块毛利还是进了这月的票房。“发行方”开始微笑了,他们不考虑影院的盈亏。但经营者不得不虑,比如,卖十张标准票才够本,多排的这场卖了四张,就等于从卖得好的场次里“抠”出六张,放在这场里了,才够本。}}——大括号里的话,是我臆想的,很可能是不正确的,因为我看的可能并不全面.

4.所放电影的区别:
先说“放”,有“数字”和“胶片”之分。放映光源是“氙灯”。很显然,功率数越大越费电。除此之外胶片放映机还有电动机消耗电能。简单的结论——电影越长消耗就大。
再说“片源”,有的电影“分账”,有的“买”,如果是买,跑片(两家或多家影院共用一套拷贝)是可以降低成本,比如20万才能放,两家影院跑片,一家出10万即可(常见于买卖不好,自己拿不着或者不敢拿拷贝的影院)

5.杂项
水,电,排风,供暖,制冷,洗手液(各种清洁用品),垃圾袋,植物租摆,恶劣观众的恶易破坏,设备磨损等等。

叨叨了半天。只说了些“因素”。其实,许多事取决于经营者想干什么,并可以通过管理改变一些情况,无论是向着“优”还是向着“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