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业企业在计算产品成本时,税金怎么计算
工业企业在计算产品成本时,税金的计算,应该产品的基本成本扣除含税部分,再加上全部其他成本和利润,最后的总额按增值税计算,其公式如下:
Xv=[X/(1+V%)+C+P]*V%
其中:
Xv--产品税金
X--产品基本成本
V%--税率,目前我国增值税税率为17%
C--Cost,其他成本
P--Profit,利润。
2、“先进先出”法的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出库的顺序以出库的商品先出库。如果使用的是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你可以在库存状况表中通过批次详情来查询某一商品不同批次的成本
3、“后进先出”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出库的顺序以后入库的商品先出库。
4、“个别计价法”“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就进库时的实际成本计算。
系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只能在期初确定,一旦开始使用,不允许再修改。
Ⅱ 营业成本计算方法
法律主观:
2016年全面营改增,增值税是营业税的一个改进,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计算营业税的话,要按照增值税的一个计算方法计算,这样才是最合理的。
一、营业税的计算方法
营业税的计算方法:应交纳的营业税=营业收入额×适用税率。
1、营业税按营业收入5%缴纳:应交纳的营业税=20000万元×5%=1000万元
2、城建税按缴纳的营业税7%缴纳:应交纳的城建税=1000万元×7%=70万元
3、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3%缴纳;应交纳的教育费附加税=1000万元×3%=30万元
4、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2%缴纳;应交纳的地方教育费附加=1000万元×2%=20万元
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适用5%税率,娱乐业适用5%至20%的税率;
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原因
在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增值税覆盖了除建筑业之外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则课征营业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税制显现出其不合理性。
1、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增值税具有“中性”的优点,即在筹集政府收入的同时并不对经济主体施加“区别对待”,客观上有利于引导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做大做强。但要充分发挥增值税的中性效应,前提之一就是税基尽可能宽广,最好包含所有的商品和服务。而现行税制中,增值税征税范围较狭窄,导致其中性效应大打折扣。
2、将大部分第三产业排除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之外,对服务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3、两套税制并行造成了税收征管实践中的一些困境。比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捆绑销售的行为越来越多,要准确划分商品和服务各自的比例也越来越难。
在新形势下,逐步将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至全部的商品和服务,以增值税取代营业税,符合国际惯例,是必然选择。
现已确定的这一改革在上海先行先试。这一减轻税负的改革,将促进一大批市场主体放开手脚,提升服务水准,有利于提振消费和改善民生,并有益于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生产方式。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率
1、建筑业:一般纳税人征收11%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征收3%的增值税;
2、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征收11%的增值税;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
3、生活服务业:6%。免税项目:托儿所、幼儿园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务,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等;
4、金融业:6%。免税项目: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国债地方政府债、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等的利息收入等。
Ⅲ 企业成本费用利税率如何计算
成本费用利税率=利税总额/成本费用总额x100%
利税总额=净利润+当期实现的税金
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
成本费用利税率反映企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一般来讲,成本费用水平低,则说明企业盈利(贡献)水平高;反之,成本费用水平高,则说明企业盈利(贡献)水平低。值得注意的是,为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盈利水平,还可以通过成本费用利润率来分析: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利润率=—— X100% 成本费用总额
一些企业成本费用利税率虽然较高,但并不能说明它就一定是盈利企业。只有结合成本费用利时率的分析,才能准确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自身的盈利水平。
Ⅳ 成本票税点是多少
指的是企业在生成或者加工商品时所支付的生成成本支出和制造费用支出。而成本发票的税率一般需要根据企业的性质或者纳税人购买商品的性质,具体根据开出发票的性质,一般成本票税率为3%,6%,13%,17%都是有可能的。其中增值税发票的税率是按照6%的额度缴纳增值税的,普通发票税率按照3%的额度缴纳税务。例如,餐饮酒店类的增值税发票税率为6%,个人小规模企业纳税的税率为3%。成本税费计算方法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含税成本,另一种是不含税成本。具体方法为含税成本的缴纳税额等于不含税的成本乘以1加税率,而不含税的成本缴纳水额等于含税成本乘以1加税率。例如购买东西。假设购买物品的价格为100元。那么在开发票是根据对应的税率计算发票的金额就是100*(1+17%)等于117元。所以总的税额就是117元。实际缴纳的税为1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