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医院成本核算的流程及方法
医院成本核算的流程及方法如下: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流程
1.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医院成本核算的对象包括药品、医疗设备、医疗人员等,这些对象的成本核算方法和计算方式都不同,因此需要先确定核算对象。
2.收集成本数据。医院成本核算的数据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个医疗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如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等;间接成本是指与某个医疗服务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维修费、设备费等。这些数据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收集和整理。
3.进行成本核算。根据不同的成本对象和成本数据,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和计算公式,计算出医疗服务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4.分析成本构成。对医疗服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知识拓展:
医院一词来自拉丁文,原意为“客人”,因为一开始设立时,是供人避难,还备有休息间,使来者舒适,有招待意图,后来,才逐渐成为满足人类医疗需求,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收容和治疗病人的服务场所。
㈡ 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的内容
医疗成本定义:
指在医疗经营过程中耗费的物化劳动价值(C)和劳动消耗中
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的货币表现;也就是医院在医疗经
营过程中耗费资金的总和。
这是医疗成本的经济实质。
医疗成本开支范围包括:
.实际消耗的医技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的原价、运输、装卸
等费用
.为医疗活动所耗费的动力
.医院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助和其他工资性支
出;以及职工福利费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
.固定资产折旧(提取修购基金)、租赁费、修理修缮费和低
值易耗品的摊销
.医疗过程中消耗的药品费
.医院为开展医疗活动和管理组织医疗而支付的办公费、取暖
费、水电费、差旅费
医疗成本不包括:
Ø资本性支出
办公设备购置费
专用设备购置费
交通工具购置费
图书资料购置费
Ø对外投资的支出
Ø被没收的财物
Ø各种罚款、医疗纠纷赔偿、赞助和捐赠支出
Ø有经费来源的科研教学等项目开支
Ø在各类基金中列支的费用
Ø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支出
1、医院成本核算的种类:
成本核算按成本计算对象分类一般有医院总成本,科室
部门成本,医疗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
医院总成本:
Ø医院总成本是指医院在医疗经营过程中耗费资金的总和。它可总
括反映医疗成本状况,评价和考核医院的经营水平,也是用于对
外和向上级报告的财务成本。如财务会计报表反映的医疗总成本。
Ø在总成本中可划分为门诊总成本、住院总成本、医疗总成本、药
品总成本。
公式:医院总成本= 医院医疗总成本+ 医院药品总成本
科室(部门)成本:
科室、部门成本是按责任会计理论方法对责任单位的成本核算,
是责任单位在医疗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科室、部门成本主要
是对责任单位并对科室的经营做出预测和决策,在医院的管理中有
着重要作用。
医疗项目成本:
医疗项目成本是针对每个医疗项目所核算的成本,反映了医疗
项目所耗费的资金。项目成本主要作用在于考核医疗项目的盈亏作
为补偿和定价的依据。
病种成本:
病种成本是反映在治疗某病种所耗费的资金总和。可以做为对
治疗过程的综合评价,为病种收费提供依据,为医保的结算开辟新
的途径。
医疗成本核算的定位:
医疗成本核算应定位在最终医疗成果上。能够反映最终
医疗成果是门诊医疗的各科室和住院临床的各科室。只有
这些科室才体现了医疗经营的全过程,其它医技科室只是
医疗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最终医疗产品。
医院成本的作用
1、医疗成本是补偿医疗耗费的尺度,也是划分生产耗费和医院
收益的依据。
2、医疗成本是反映医院治疗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
3、医疗成本是制定医疗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
4、医疗成本是医院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1、完全成本法
2、分项逐级分步结转法
3、成本项目的选择
四级分摊流程及方法
第一级分摊: 公用成本分摊
u 定义:针对不能够直接计入科室的当期成本(以下简称“公
用成本”)进行分摊。
u 包含以下项目:
1.人员成本:退职生活费、社会保障费、合同工养老金、离退
休人员成本、福利费.
2.煤水电费等。
3.交通工具消耗费: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
费等。
4.折旧费:固定资产记提折旧
5.房屋修缮、零星工程(此项建议医院采取待摊方式处理)
u 分摊方法:
人员比例、面积比例、服务当量
四级分摊流程及方法
第二级分摊: 管理成本分摊
u 定义:将全院管理类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计入管理科室成本
和公用成本分摊部分)进行分摊
u 科室范围:
行政、管理科室
u 分摊方法:按人员(原值或调整值)比例
可以定向分摊
四级分摊流程及方法
第三级分摊:内部服务成本分摊
u 定义:将医疗辅助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计入医疗辅助科室成本、
公用成本分摊部分、管理成本分摊部分之和)进行分摊。
u 科室范围:
后勤服务职能科室、供应科室、洗衣房、营养食堂、挂号室、
收费处等
u 分摊方法:
后勤服务科室:谁受益谁承担原则
门诊医辅科室:按门急诊人次定向分摊各个门诊科室
住院医辅科室:按住院床日数定向分摊各个住院科室
没有工作量的医辅科室:定向分摊到指定的医技或直接医疗科室
固定成本:人员数量、面积
变动成本:门诊人次、住院床日数、收入比例
四级分摊流程及方法
第四级分摊:医技科室成本分摊
u 定义:将医技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计入医技科室成本、公用成本
分摊部分、管理科室成本分摊部分、医疗辅助科室成本分摊部分
之和)进行分摊。
u 科室范围:
医疗技术检查科室、手术室、药品科室,但科研教学科室不再
参与分摊。
u 分摊方法:
有收入的医技科室:收入支出配比平衡原则
没有收入的医技科室:定向分摊到指定直接医疗科室
固定成本:人员数量、面积
变动成本:门诊人次、住院床日数、收入比例
1、加强财务管理和规范会计核算是做好成本核算的前提
财产物资要清查,保证帐实、帐帐相符
对全院各科室房屋面积重新核实
统一核算口径。把经济管理办公室科室核算和成本核算的科室口径
统一,数据来源也要统一口径,避免数出多门
严格会计期间成本核算的期间和会计核算保持一致
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都坚持权责发生制当期成本和费用在当期核算
坚持月末的对帐。会计和各财产管理部门、会计和成本核算的数据
都要进行核对,保证数据一致无误
制定消耗定额,内部服务价格等各项标准工作
医院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的关联
2、成本核算是对财务会计的补充和完善
真正剖析了全院各科室的成本状况,明晰了盈亏的科室或项目,为调整
收入结构和补偿提供了依据。
通过对成本结构和成本项目的分析、清楚了不同结构、不同项目对成本
的影响,找到了成本的控制点,分别不同情况有的放矢的加以解决。
改变了原来只能在会计核算后由医院高层做事后控制的被动局面,从而
使各科室能够分别控制成本,形成全面进行成本管理的局面。
医疗成本核算的实现、体现了财务管理职能的延伸和加强。实现了责任
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单轨制核算,使财务管理也延伸到经济管理的各项工作,
加强了对科室的考核和成本的控制,更强化了财务管理的作用。
指导收入结构的调整。减少和避免乱开药、乱检查等问题,使收入的增
加更加理性。
完善了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对科室的考核和评价更加全面和完整。
医院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的关联
3、医院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医院成本核算是财务会计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应保持与会计核算理论的
一致性。医疗成本核算也遵循了卫生部、财政部共同颁发的“医院财务制
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等均保持了一致。
成本核算原则与会计核算原则保持了一致。如:权责发生制原则、会
计分期原则、实际成本原则、重要性原则、相关性原则、配比性原则等在
这些原则下组织核算。
数据来源相同。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的数据来源是相同的,无论是单
位内还是外部的数据来源保持一致。
产出结果是一致的。成本核算产出的是成本指标,会计核算产出的是
支出指标,我们成本核算达到了各医疗科室成本之和与预算总支出是保持
了一致(减除不应列入成本项目的支出)
医院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的关联
3、医院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
医疗成本核算中把预算支出中的属资本性支出的内容不列为成本核
算的内容。如购置费等不计入成本项目中去。在报表中反映的是医疗成
本加不列入成本项目等于预算总支出。
成本的归集分配方法与会计核算有区别。会计核算中规定管理费用
分配按人员比例分配。而在成本核算中仅用这种方法分配显然不能反映
成本对象受益情况,因此在成本核算中采用多种不同的分配方法。如有
的按面积分配,有的按工时分配,有的按工作量分配等等,更好的体现
了成本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北京方正众邦数字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市场拓展部提供
[email protected]
㈢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
一、明确答案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是指对公立医院进行经济核算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医院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并能真实反映医院的运营成本。通过成本核算规范,医院可以更好地管理其资源,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优化医疗服务的提供,从而实现医院的高效运营。
二、成本核算规范的解释
1. 成本核算体系建立
公立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包括明确核算对象、核算周期、核算方法等。核算对象通常包括医疗项目、病种、科室等,核算周期一般与医院的财务报告周期相一致。核算方法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常用的有作业成本法、直接成本法等。
2. 成本核算内容
成本核算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物资成本、设备折旧、管理费用等。人力资源成本包括医护人员的工资、奖金、社保等;物资成本包括药品、耗材等的采购费用;设备折旧是医疗设备按年折旧计算的成本;管理费用则包括医院管理层的工资等。
3. 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
成本控制是成本核算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医院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效益分析则是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效益评估,以确定医院的运营状况和发展方向。例如,通过对不同科室的成本效益分析,可以确定哪些科室盈利较高,哪些科室需要改进。
4. 成本核算结果的应用
成本核算结果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医院制定收费标准提供依据,确保收费合理;二是为医院的预算管理提供参考,帮助医院制定合理的预算;三是为医院的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如设备采购、科室扩建等。
三、成本核算规范的实施与监督
为确保成本核算规范的有效实施,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一方面,医院内部应设立专门的成本核算部门或岗位,负责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另一方面,外部监督部门如卫生行政部门、审计部门等也应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医院还应定期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结语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是确保医院经济活动合规、真实反映运营成本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明确核算内容和应用方式、加强实施与监督等措施,公立医院可以更好地管理其资源,优化医疗服务提供,实现高效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