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核定储备粮的成本价有什么用呢
扩展阅读
在哪里找学校资源 2025-04-04 17:20:36
没有工具怎么才能采石 2025-04-04 17:14:56
人力资源资本有哪些 2025-04-04 16:53:59

核定储备粮的成本价有什么用呢

发布时间: 2025-04-03 22:45:50

㈠ 【高分悬赏】国家临时存储收购的粮食最后都要做什么用

国家从农民手中收购目的是为了保护农民种粮收益,一般是在粮食丰收、农民出现卖粮难的年景进行。价格上会采用保护价、最低收购价、或者确定一个储备收购价。价格的不同名称一般是区别收购粮食的性质,比如托市收购粮、临时储备粮等。总之,国家行为收购的粮食统称为政策性粮食。从既往执行看,国家收购政策性粮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农民来年的种粮积极性,否则谷贱伤农;次要目的是充实了国家粮食库存,国家可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由于粮食的储存活性,储存期间会不断陈旧,各种不同品种的粮食适宜的储存期限各不相同,因此,收购来的粮食在储存了一定时间后是一定要销售的。无论是收购价格还是销售价格(现在国家政策粮都是采取批发市场竞价销售,所以也就是拍卖价),都会参照当时市场价格来确定。当然,拍卖价格的确定还会参考收购成本。
以上解答,不知满意否。

㈡ 国家加强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手段有什么

1. 经济手段
国家在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中运用多种经济手段,其中包括:
- 税收政策: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影响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成本,进而影响市场供需。
- 储备粮操作:通过储备粮的购入和抛售,调节市场粮食供应量。
- 进出口管理:控制粮食的进出口量,以平衡国内粮食市场供需。
2. 法律手段
国家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粮食生产和流通行为,确保市场秩序:
- 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通过该条例规定粮食流通的基本要求和监管措施。
- 政策性粮食交易:规定政策性粮食的采购和销售通过公开平台进行,确保透明公正。
3. 行政手段
国家在必要时候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市场调控:
- 建立粮食风险基金: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支持储备粮和应对市场风险。
- 价格干预:在粮食价格显着上涨或下跌时,采取价格干预措施,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
- 监测和预警体系:建立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的监测预警体系,发布市场信息,指导生产和消费。
4. 应急机制
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疫情或其他突发事件,国家建立粮食应急机制:
- 制定应急预案:国家和地方分别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市场异常波动时能迅速响应。
- 应急体系:建立突发事件下的粮食应急体系,保障市场供应稳定。
- 应急任务执行:粮食经营者在应急预案启动后,须承担应急任务,服从国家统一调度。
通过这些手段,国家能够有效地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保持市场的稳定和粮食供求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