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责任成本额是什么
扩展阅读
头条哪个产品划算 2025-04-06 21:27:10
茂名石油生产什么产品 2025-04-06 21:26:58
如何申请资源执法 2025-04-06 21:16:37

责任成本额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4-06 04:34:01

① 什么是责任成本法

责任成本是以具体的责任单位(部门、单位或个人)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为范围所归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所谓可控成本指在责任中心内,能为该责任中心所控制,并为其工作好坏所影响的成本。确定责任成本的关键是可控性,它不受发生区域的影响。责任成本是按照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以责任单位为计算对象来归集的,所反映的是责任单位与各种成本费用的关系。
责任成本法按可控原则把成本归属于不同责任中心,谁能控制谁负责,不仅可控的变动制造费用要分配给责任中心,可控的固定间接费也要分配给责任中心。

11.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
市场经济是开放式经济,WTO的游戏规则更是开放式经济的具体表现,而责任成本法的企业运作也要求企业经济形态是开放的,由于它有充分的市场接口界面,能充分发挥其子系统的活性,同时,责任成本法的企业运作,使其责任主体成为企业的相对独议运作的子系统,实时都在与其他系统或关联层面进行资源性的多向交流。因此,企业责任成本管理运用不存在封闭点。
12.物本位管理向人本位管理转变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改变企业的物本位管理理念,积极探索企业人本管理方式,控制企业的资源要素。当前不少的企业针对知识资源的无形性、使用价值的间接性、共享性、增白险创造性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以量化管理为目标,以质变为动力、实现企业管理技术的高新化,以确立企业人本位管理的主导地位,实现企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管理领先和优势地位。责任成本法作为企业较为成熟的管理控制技术,在吸收了企业的一些新创管理控制技术精华的基础上,要求企业全员参与企业所有管理层面的控制计划包括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实施,对企业管理控制对象实施人的主体影响力,全面细化和广化企业员工的管理控制的参与度,其核心就是开发和挖掘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郭焕书 冯丽丽.责任成本法在公路施工企业的应用.财会通讯.2009年第6期
罗凌峰.浅析责任成本法的企业管理需求.上海铁道科技.2001年4期

② 请问责任成本是什么怎么样做好责任成本的管理呢

责任成本的按照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归集的应由责任者负担的成本。就是按照谁负责,谁负担的原则,责任成本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进行归集的有关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不负责。它的核心是责任。

一、完善责任体系,深化成本管理

根据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特点,工程项目一般是通过公司投标后进入的,因此,工程造价的构成和发生成本的区域就不同,建立应以工程项目部及职能部门等为责任中心,以可控成本为对象的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按照责任成本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项目施工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主要有两个方面:1、围绕项目管理,调整和理顺内部运行体制;2、合理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按可控原则分解经营目标和可控成本。

(二)深化项目管理环节,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措施,使责任成本落实到实处应加强项目经费环节中的管理、项目资金使用环节中的管理和施工环节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二、完善成本分析制度

(1)项目要加强和深化成本分析,建立成本分析制度,通过分析找出项目管理中的漏洞,做到项目成本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便对责任成本措施管理考核,对预算成本和责任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2)定期进行全面分析,建立以每月成本核算为基础,每季度对成本费用全面分析的全面管理制度。(3)建立成本费用分析责任制,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财务、计划、施工技术、保障、办公室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提供资料,共同搞好成本费用分析工作。(4)建立成本分析信息库,以便对本期预算执行情况落实责任、进行评价与考核,为下期预算的编制提供有关信息,形成整个项目从开工到完工有始有终的考核与评价信息资料提供。

三、工程项目完工后责任成本情况考核

在单项工程项目完工后应给予责任成本实施成果考核并注意有关问题:

(一)责任成本的成果要给予考核和评价。结合施工项目责任预算分析所核定的工程量进行验收,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对责任预算执行情况,人员收入,工程产品中的安全、质量给于综合性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给每个责任成本中心兑现经济效益,以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提高项目经济效益。通过对责任成果的考核与评价,可以为编制下期责任预算提供依据,从而使项目能编制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责任预算,推进项目责任成本预算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二)单项工程项目完工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项目工程收入是否从业主那里得到确认,没有得到业主承认有效凭证不能记收入,在建工程、预提和待摊不能留余额,应全部列入成本。及时核对业主间的往来,对预收和应收工程款应与甲方核对一致,防止在预收、应收或在建工程隐藏问题,造成成本不实或留下遗留问题。(2)各种材料消耗做到完工料清。对没有用完的材料,有项目部作价处理冲减成本。无法处理的,应由项目部承担项目成本,不得以账面数移交下一个项目。(3)对分包合同按合同逐一清理,搞清楚合同完成总价款、已付数、代垫付款、应付账款,对超付合同价款的必须查明原因,落实责任。(4)清理各种往来款项,分清性质处理。通过以上措施做到项目成本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便对项目责任成本进行考核,作出正确评价,按合同进行奖罚。

四、完善责任成本管理工作

(1)改革成本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项目设立要围绕成本管理,全过程开展责任成本核算工作,成立成本核算责任中心,负责“责任成本管理中心”全过程管理,建立管理体制,设立专职成本员,对项目中的成本预测、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职能到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全面系统工作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机制及管理职能。

(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何切实成本管理工作,还需要扎扎实实的作好大量工作,通过成本管理工作总结,对成本管理中的各项制度进行补充和细化,建立健全成本资料归集、传递和报送所要求的程序及相关制度,根据各责任成本中心考核的需要设立账簿、凭证报表和分析资料。

(3)工程项目主管会计实行委派制。工程成本分析、计划、控制、核算、分析、报表、考核等均需会计人员来完成、参与,如果财务人员受项目主管直接领导或聘用,可能受项目利益驱动,不能按照会计制度来报账、编报报表,这样对项目综合效益考评和实际项目效益就不能作出正确的认可。

(4)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推行责任成本核算管理、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高、决策能力强的财务队伍是分不开的,因此,在项目管理中,财会人员在经营管理中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加强财会人员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以适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责任成本核算管理的需要。

③ 请问:标准成本与责任成本有什么区别

责任成本,是企业内部中的一种强化管理手段,他为来达到一定目的而设定的内部一种考核机制,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接近目的,对项目实施单位或负责单位及个人设定的一种责任考核制度,为此付出的费用叫责任成本。
标准成本:从某程度上讲是一种理论理想成本,它是根据产品工艺定额,技术文件等相关资料理论计算出来的。所以要求生产成本必须符合或者接近标准成本。以上是标准成本与责任成本的区别概念。

④ 责任成本是什么意思,责任成本和计划成本有什么区别请高手指教!

责任成本:是以具体的责任单位(部门、单位或个人)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为范围所归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http://ke..com/view/938517.htm
计划成本(Planned Cost):是指根据计划期内的各种消耗定额和费用预算以及有关资料预先计算的成本。它反映计划期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标准,是计划期在成本方面的努力目标。http://ke..com/view/967782.htm

⑤ 什么是承包责任成本额实际成本额降低额降低率

以100万的工程为例,上交公司10%,因此承包责任成本额为90万,而实际成本额仅为85万,从而获得5万的盈利。

假设计划成本为85万,但实际成本仅为80万,那么降低额即为5万,降低率则是5除以85。责任成本是指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其关键在于可控性,即该责任中心能够控制的成本,并且这些成本受到该责任中心工作好坏的影响。

存货应以取得时的实际投入和实际应支付的金额作为其入账金额。除了购买价格外,入账成本还包括包装费、运费、保险费、挑选整理费、仓储费以及流转税(增值税除外)等附带成本。然而,在商品流通企业中,商品种类繁多,企业在购入商品时发生的附加成本可能涉及多种存货,甚至可能与销售费用相关。因此,难以准确分配到特定的存货上,通常将其记入“营、12费用”中处理。

对于存货的领用或发出,企业可采用个别计价、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或移动加权平均等成本流转假设来计算存货的发出成本。实际成本法遵循历史成本原则,数据客观可靠,但对存货业务收发频繁的企业而言,存货计价的工作量极其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