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降低污水中的氨氮含量
针对氨氮的处理,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可供选择。其中,化学吹脱法适用于高浓度氨氮的情况,其成本相对较低,且设备操作简便。这种方法通过化学作用将氨氮从废水中去除,是一种较为高效的处理方式。
另一种方法是折点加氯法,适用于氨氮浓度较低的情况。然而,这种方法往往需要较高的加氯费用。加氯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副产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条件,确保安全环保。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生物脱氮处理也是一种常见的选择。这种方法周期较长,但工艺相对成熟。生物脱氮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氨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处理周期有一定容忍度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上三种方法或其组合进行除氨氮处理。例如,在高浓度氨氮和低成本预算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化学吹脱法;在氨氮浓度较低且对成本较为敏感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折点加氯法;而在需要较长时间处理且对工艺成熟度有较高要求时,生物脱氮处理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合理的组合和选择,可以确保氨氮得到有效去除,同时满足经济和环境的需求。
② 工业废水去除氨氮的方法
根据废水中氨氮浓度的不同,可将废水分为三类:高浓度氨氮废水(NH3-N>500mg/l),中等浓度氨氮废水(NH3-N:50-500mg/l)和低浓度氨氮废水(NH3-N<50mg/l)。高浓度氨氮废水对微生物活性有抑制作用,影响生化处理效果,降低有机污染物降解效率,导致处理出水难以达标。因此,氨氮去除成为处理工程的关键。
去除氨氮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包括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等;化学法则有离子交换、氨吹脱、折点加氯、焚烧、化学沉淀等;生物法则包括藻类养殖、生物硝化、固定化生物技术等。目前,折点加氯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氨吹脱法、生物法和化学沉淀法较为实用。
折点加氯法是将氯气或次氯酸钠通入废水中,将NH3-N氧化成N2,当氯气量达到某点时水中游离氯含量最低,氨浓度降为零。此点称为折点,处理氨氮废水所需氯气量取决于温度、pH值及氨氮浓度。氧化每克氨氮需9~10mg氯气,pH值在6~7时为最佳反应区间,接触时间为0.5~2小时。处理后需用活性碳或二氧化硫反氯化,去除残留氯。
离子交换法选用沸石作为交换树脂去除氨氮,沸石具有对非离子氨的吸附作用和与离子氨的离子交换作用,成本低,对NH4+有很强的选择性。此法在pH4~8范围效果最佳,处理含氨氮10~20mg/L的城市污水,出水浓度可达1mg/L以下。离子交换法工艺简单,适用于中低浓度氨氮废水。
空气吹脱法是将废水与气体接触,将氨氮从液相转移到气相,适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氨在碱性条件下转化为分子态氨,通过通气吹脱去除。吹脱法去除率可达60%~95%,氨气可用作肥料或生产化学品。此法对低温敏感,冬季效率降低。
生物法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去除氨氮,包括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两个阶段。硝化菌适宜pH8.0~8.4,最佳温度为35℃。反硝化菌适宜pH6.5~8.0,温度低于10℃时效果下降。生物法占地面积大,低温时效率低,但总氮去除率可达70%~95%,二次污染小,经济实惠。
化学沉淀法通过投加化学沉淀剂,生成沉淀物或气体产物,使氨氮去除。在碱性溶液中,NH4+、Mg2+、PO43-反应生成MgNH4PO4•6H2O沉淀,该沉淀可开发为复合肥。此法pH值适宜范围为9~11,pH值过低或过高会影响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