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质量成本怎么理解
扩展阅读
学习成本会计哪个网站好 2025-04-08 03:08:44
打磨工工具如何清洗 2025-04-08 03:02:12
植物油为什么比石油小 2025-04-08 03:01:29

质量成本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 2025-04-07 16:49:03

A. 什么是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即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高低与运行质量成本(或工作质量成本,或内部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有关。

质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国质量专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其定义是: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满足规 定要求的费用以及没有满足规定要求引起损失,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属于。他将企业中质量预防和鉴定成本费用与产品质量不符合企业自身和顾客要求所造成的损失一并考虑,形成质量成本报告,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了解质量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质量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质量成本怎么理解扩展阅读:

预防成本

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

a) 实施各类策划所需的费用,包括体系策划、产品实现策划;

b) 产品/工艺设计评审、验证、确认费用;

c) 工序能力研究费用;

d)质量审核费用;

e) 质量情报费用;

f) 培训费用;

g)质量改进费用。

鉴定成本

用于评估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所需各项费用。

a) 检验费用;

b) 监测装置的费用;

c) 破坏性试验的工件成本、耗材及劳务费。

内部损失成本

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要求而支付的费用。

a)废品损失;

b) 返工损失;

c) 复检费用;

d)停工损失;

e) 质量故障处理费;

f) 质量降级损失。

外部损失成本

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而支付的费用。

a) 索赔费用;

b) 退货损失;

c) 保修费用;

d) 降价损失;

e) 处理质量异议的工资、交通费;

f) 信誉损失。

遵循原则

1.以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为目的。任何企业都有与其产品结构、生产批量、设备条件、管理方式和人员素质等相适应的质量成本,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找到适宜的质量成本控制方式,来优化企业的质量成本。

2.以严格、准确的记录数据为依据。实施质量成本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成本数据流进行细致的核算和分析,所以提供的各种数据和记录必须真实、可靠,否则对决策只能起到误导作用。

3.建立完善的成本决算体系。要对成本进行控制,就要对成本的核算有统一的口径,应有对人工的工时、成品的加工成本、损失成本、生产定额等有统一的核算和计价标准。

工作程序

1.要深入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宣传和学习,对主要从事质量成本管理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明确其职责和任务。

2.制定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标准,即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水平。

3.编制、实施质量成本计划,同时要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核算与分析,对质量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适时控制。

4.对质量成本的控制情况进行考核,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质量成本改进计划和相应的质量成本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