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本法核算公式
成本法核算是企业在生产或销售过程中,以成本作为基础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成本法核算的本质是以企业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作为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准,从而实现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监控和控制。成本法核算的主要目的是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售价,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4.间接费用:与生产或销售活动相关的其他成本,包括行政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间接费用的计算公式为:间接费用=行政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
5.总成本: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间接费用。总成本的计算公式为:总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间接费用。
6.单位成本:产品或服务的单位成本,即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单位成本=总成本÷生产数量或销售数量。
成本法核算的公式和要素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在实际运用中,企业可以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和经营管理需要,适当调整成本法核算公式,以便更好地实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的监控和控制。
‘贰’ 成本核算的作用
在现代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预测、决策、分析、控制和核算都是密不可分的,在预测、决策中要进行成本的分析,要对企业之前核算的数据进行研究,并且核算的数据也是其他各个环节的依据。小微企业实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作用如下:
发现客户利润贡献度。成本分析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发现不同客户对小微企业的利润贡献度(包括利润率和利润额),由于产品的利润率和客户的加权平均利润率是不同的,所以,小微企业要不断筛选、开发有价值的产品和客户,并为此类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得到最大的利润收益。
建立业务考核的参考。市场竞争的激励程度迫使小微企业必须制定多项指标对业务员的业绩进行考核,业务质量指标理应成为其中之一。所谓业务质量也就是产品的计划毛利(成交价与产品的计划成本价的差异)。但不能简单地把产品的实际成本失控归咎于业务员。有了透明、公正、可操作性强的业务标准,业务员的业务取向就可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可以使小微企业降低业务风险。
企业通过实行各种有效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法,可以提高利润率,降低企业业务风险,促使企业各部门更加重视成本控制,调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成本核算是加强小微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对企业的利润政策、周转政策和结构政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