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机会成本还有什么
扩展阅读
长春哪里能买到韩国产品 2025-04-16 16:18:49
pvz钻石用来干什么好 2025-04-16 16:17:59

机会成本还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4-08 18:57:50

① 证券里有什么成本

证券里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交易成本。这是指投资者在买卖证券时所需支付的费用,包括佣金、税费等。佣金是支付给券商的费用,而税费则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需要缴纳的。这些费用直接影响投资者的交易利润。

2. 滑点成本。滑点是指投资者预期的交易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由市场波动、流动性等因素引起,可能导致投资者承担额外的成本或损失。特别是在交易活跃度和市场波动性较高的时期,滑点成本尤为显着。

3. 机会成本。这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证券时放弃的其他投资机会所带来的潜在收益。机会成本是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它代表了投资者承担风险并投资于某一证券时可能失去的其他回报。在评估投资策略时,必须综合考虑所有潜在的机会成本。除了上述三项主要成本外,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性的成本,如研究成本、信息系统成本等。这些成本虽然相对较小,但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也会累积起来影响投资者的收益。因此,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时,需要对这些成本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评估。通过了解和识别这些成本,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制定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措施,从而提高投资效益并降低风险。以上就是对证券里各项成本的解释。

② 货币性机会成本的例子

1,机会成本中货币性成本的公式: 机会成本=收入净现值-支出净现值 2,货币型:就是指机会成本以货币计量单位来计算,而不是以其他的方式。 除了货币性机会成本,还有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 3,货币性机会成本的具体实例: 如投资者仅有一份资金,投资股票时必须放弃国债。 假如国债收益为5%,而投资股票收益为8%,放弃国债投资的机会成本为3%,即8%-5%=3%。

③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如下:

1、考虑上大学的决策,成本不是住房和伙食。因为即使不上大学,也要租房和吃饭。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如果把上大学的时间用于工作,能赚到的工资就是上大学最大的单项成本。

2、对于一般人来说上大学机会成本一是四年学费20000元;二是不上大学你去找分稳定工作,月预估可净赚1500元,那么四年就是可收入72000元;三是较低的存款利率回报。而读大学的话,由于掌握了一门比较专业的技术和知识,若一个月可净赚的金额可以达到3000,那么他仅仅需要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可以赚到100000元。

机会成本的定义:

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机会成本

④ 一定上大学吗算算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有人会列出一个算式:上大学的成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教材及资料费……其实,上大学还有另外一种成本———机会成本。如果没有选择上大学,而是选择参加工作,那么,在四年上大学期间参加工作预期能够赚到的钱,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许多选择,而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把资源投入到一种选择上,就不得不放弃其他选择。机会成本就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由于作出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代物或失去的最好机会的价值。当人们作选择时,不管有没有意识到,机会成本都会影响你的决策。个人在选择是上大学还是参加工作时如此,作经济决策也是这样。企业经营者在决定上什么产品时,必然要考虑其机会成本———把同样的资源用于开发、生产其他产品的预期收益。 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作出收益最大化的选择的内在机制,也就是说,资本的趋利性使经济主体在决策时有足够的动力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收益,将资源配置到收益最大的领域;而一旦实践证明该决策并非最优,则决策者具有调整决策的内在驱动力。非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则缺乏这种内在机制,但是,即使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非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比如,对农业进行补贴是各国比较普遍的做法,但以什么方式进行补贴,却很有讲究。在东亚一些国家,政府更多的是以投资于不可分割的基础设施(如灌溉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的方式,对农业进行补贴;在拉美和非洲,则是对可分割的商品(如农业机械、化肥等)给予补贴。实践的结果证明,前者普遍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而拉美的补贴则主要被地主集团所占有,非洲的补贴主要被政治上有影响的部落所占有,结果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农业生产力的较大提高。两相比较可以看出,拉美和非洲的农业补贴决策的机会成本十分高昂,基本相当于东亚农业生产力普遍提高的收益。这启示我们,要尽量减少对资源配置的行政干预,必不可少的资源行政配置也一定要引入机会成本分析。掌握资源配置权的政府决策者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实际将要发生的成本,还要考虑机会成本;不仅要把资源投向有效益的领域,而且要努力投入到最有效益的领域。 但是,仅靠决策者的自觉,一时可能靠得住,长期就靠不住;少数人可能靠得住,相当多的人恐怕靠不住。这不是贬低人们的觉悟和道德水平,而是说制度比人强。人们为什么会选择上大学而放弃参加工作的机会呢?就是因为人们预期上大学———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大于参加工作的收益。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人们的收益不取决于其人力资本的积累,而是取决于其他因素,比如说谁先参加工作,那么,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会过高,选择上大学的人就会大大减少。在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的情况下,这对社会经济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害的。同样,如果作决策的人的收益不取决于其决策为社会带来的收益,那么,他就没有动力把稀缺资源用于对社会最有益的用途,从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看,草率决策、盲目上马新项目,甚至屡屡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一方面,要尽量把配置资源的功能交给市场,并确保市场有效,防止市场信号被人为扭曲,以避免出现类似很多人不选择上大学的情况;另一方面,必不可少的资源行政配置,必须解决好对决策者的监督和激励问题。

⑤ 成本、机会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区别与联系

一、成本、机会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区别:

1、范畴不同:

成本按产生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为了便于进行成本管理,还可运用其他一些成本分类概念,如机会成本、责任成本、定额成本、目标成本、标准成本等等。

2、侧重不同:

机会成本侧重于描述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实际成本侧重于表示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

二、成本、机会成本和实际成本的联系:

成本、机会成本和实际成本的目的都在于估算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必须耗费的资源。

(5)机会成本还有什么扩展阅读:

关于成本的其它相关分类:

1、按可否推迟发生,可分为可递延成本和预计成本。

2、按发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3、按形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4、按发生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5、按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可分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6、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称为沉没成本。

⑥ 机会成本会计成本经济成本三者关系

成本一般来讲就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代价。企业在会计核算时需要计算成本,此时的成本是会计成本,指厂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市场价格支付的一切费用,比如工资、材料费、机器设备折旧赞、水电费等。

经济学中的成本含义有所不同,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是一个经济成本,除了企业实际花费的会计成本以外,还包含着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指由于使用某些资源所放弃该资源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

(6)机会成本还有什么扩展阅读:

涵盖内容

1、使用他人资源的机会成本,即付给资源拥有者的货币代价被称作显性成本。

2、因为使用自有资源而放弃其他可能性中得到的最大回报的那个代价,也被称为隐性成本。

前提条件

利用机会成本概念进行经济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1、资源是稀缺的

2、资源具有多种用途

3、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

4、资源可以自由流动

特点:

1、机会是可选择的项目

机会成本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例如某农民只会养猪和养鸡,那么养牛就不会是某农民的机会。

2、机会成本是有收益

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才是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例如某农民只能在养猪、养鸡和养牛中择一从事,若三者的收益关系为养牛>养猪>养鸡,则养猪和养鸡的机会成本皆为养牛,而养牛的机会成本仅为养猪。

3、机会成本与资源稀缺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