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粮食的价格怎么也涨不上来
最近几年我们的粮食价格可以说是一路下滑,给我们农民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让我们农民苦不堪言。说起粮食掉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产能过剩,这个不用多解释,什么东西多了也不值钱。
很多人把粮食价格的下跌的元兇归咎于产能过剩和进口粮食的增加,这个问题我们怎么来看待呢?我们首先说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看到我们的大豆,绝大多数依赖进口,玉米,水稻,小麦也进口,当然我们也出口粮食但是很少。问题来了我们国家不缺粮食吗?不是过剩吗?为啥还要进口那么多粮食?我们国家是不缺粮食,这个只是针对我们的口粮来说的,我们国家粮食自给是没问题的,但是我们日常吃的有多少粮食?蔬菜,肉类,水产以及其他的食品消费总额要远超粮食的消费总额。换句话说,粮食不值钱是因为我们只是吃很少的粮食。
我们进口粮食的主要用途除了大豆是为了榨油供我们食用,其他的不是作为工业原料就是做了饲料,有多少进口粮食是我们直接食用的?直接食用的粮食根本不会对我们的粮食价格造成冲击,为什么?我们到超市看看进口大米就就知道了,几十元一斤大米,是不是钱多没地方花了,我们有多少人会购买?所以不会对大宗的粮食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㈡ 玉米小麦为什么不涨价
㈢ 如果小麦20元一斤,能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又一年是小麦。这两天,村子里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由于收购价格比前几年低得多,小麦的价格是农民出售粮食时讨论最多的问题。都说粮食是立国之本,可是粮食价格涨了,远远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水平。努力一个赛季,还不如出去工作几天多赚点。粮食价格低,农业利润少,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两年农村弃荒地租房的现象也频频发生。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退耕还林,在原有的耕地上植树造林。一方面要坚持18亿耕地红线,增加粮食进口,确保国内粮食安全。一方面,国内农民弃租耕,在耕地上植树的兴起。那么为什么不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来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呢?
我个人还是同意袁老的观点,不仅要提高粮食价格,还要继续增加种植补贴。农民不富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农业种植结构没有改变,种植收入相对简单。一旦农民有了种地的积极性,未来必然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两会召开时,也有不少委员为农民发声,让65岁的农民“洗脚下地,老有所养”,实行农民退休制度,享受小康社会的成果。个人认为,这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但是这些钱从哪里来呢?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60岁以上总人口已经超过1亿。很明显,国家目前无力为农村退休人员支付这么大一笔养老金。所以个人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适当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对农民种粮的补贴,增加农民收入,这才是解决农民退休问题的根本途径!
㈣ 国内物价都在涨,为啥只有粮食不涨价粮食该不该涨价
作为农村人,我认为粮食价格确实应该上涨,但是上涨的形式不能是市场上这种直接上涨的形式,而是应该以补贴的形式直接发放到种地的农民的银行账户中。
在这里有几个关键的地方需要注意:
粮食价格上涨不能像猪肉一样直接上涨,而是以反哺的方式通过农业补贴发放;
粮食补贴应该直接发放到农民的银行账户;
粮食补贴发放不是给每一个农民,而是应该发放给那些实际种地的农民,根据他们实际种地的面积进行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