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什么是成本控制的目标
扩展阅读
宝鸡厂区屏障什么价格 2024-09-21 15:32:21

什么是成本控制的目标

发布时间: 2022-01-31 15:55:58

Ⅰ 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成本管理的目的: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系统而全面、科学和合理,它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成本管理是由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四项内容组成:

1、成本规划是根据企业的竞争战略和所处的经济环境制定的,也是对成本管理做出的规划,为具体的成本管理提供思路和总体要求。

2、成本计算是成本管理系统的信息基础。

3、成本控制是利用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采取经济、技术和组织等手段实现降低成本或成本改善目的的一系列活动。

4、业绩评价是对成本控制效果的评估,目的在于改进原有的成本控制活动和激励约束员工和团体的成本行为。

(1)什么是成本控制的目标扩展阅读:

基本内容:

1、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同时也是成本计划的基础,是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没有成本预测,成本控制计划,也就必然是主观臆断。这种计划,以及建立这种计划基础上的预算也没有作用。

2、成本决策

成本决策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成本管理的思路、方法都得由成本决策确定。

3、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的依据。

4、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通过对成本的确认、计量、记录、分配、计算等一系列活动,确定成本控制效果。其目的是为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准确的信息。

5、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主要是运用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通过同行比较和关联分析。

6、成本考核和奖惩

成本考核和奖惩是把成本的实际完成情况与应承担的成本责任进行对比,考核、评价目标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Ⅱ 目标成本控制的原理及特点是什么

目标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预先制定的成本计划来调节影响成本费用的各种因素,以达到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种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内,从而达到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目标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
目标成本控制法起源于日本,现在已在世界上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奔驰、丰田、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松下、夏普电子公司,康柏、东芝等计算机公司,中国的邯郸钢铁公司,美菱集团等均运用了目标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和绩效管理,均取得了显着成效。
目标成本控制法首先以市场营销和市场竞争为基础确定产品市场销售价,然后以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和目标利润倒推出产品的目标成本,体现了市场导向。目标利润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目标的体现,因此,目标成本控制法是将企业经营战略与市场竞争有机结合起来的全面成本管理系统。
目标成本的计算公式为:目标成本=用户可以接受的价格—目标利润—税金
在这种目标成本制中,新产品的成本不再是产品设计过程的结果,而是成为该过程的一个开端。产品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出功能和质量满足客户要求,可以目标成本进行生产,能使公司赚到预期利润的产品。
目标成本控制的特点:
(1)全过程控制。目标成本控制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从市场预测与调查研究、产品策划、设计开发、样品试制到加工制造、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所以,通过全过程所有环节的成本控制,以达到目标成本值,是目标成本控制的主要特点之一。
(2)全员参与。目标成本控制必须依靠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人人都树立起降低成本、节约开支的概念,使成本控制建立在可靠的群众基础之上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前馈性控制。目标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事前对成本耗费进行有效的控制,使浪费不致发生,使目标成本得以实现。如果消耗已经形成,并且相去甚远,则补救莫及、难以挽回。所以,目标成本控制应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对各项预订的消耗标准进行严格控制,一般不允许脱离标准的超支发生,将一切浪费消灭在萌芽状态。
要使目标成本控制有效,必须遵循目标成本控制的原则。
其一是全面性原则;
其二是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其三是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其四是职能控制的原则,它要求按成本目标衡量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并纠正成本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其五是目标管理的原则,它要求成本控制以目标成本为依据,对企业的各项成本开支进行严格地限制、监督和指导,力求以最少的成本耗费,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Ⅲ 什么是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Cost Control )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成本控制就是指以成本作为控制的手段,通过制定成本总水平指标值、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责任等,达到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与过程。
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故又称为绝对成本控制;成本降低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因此又称为相对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成本要求(CCA2101:2005第2.5.10条)。满足成本要求主要是指满足顾客、最高管理者、相关方以及法律法规等对组织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对象是成本发生的过程,包括:设计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销售过程、物流过程、售后服务过程、管理过程、后勤保障过程等所发生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的成本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使成本控制达到规定的、预期的成本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宜的和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成本工程和成本管理技术和方法。如VE价值工程、IE工业工程、ABC作业成本法、ABM作业成本管理、SC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CD降低成本法、CVP本-量-利分析、SCM战略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存货管理、成本预警、动量工程、成本控制方案等等。
开展成本控制活动的目的就是防止资源的浪费,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并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
成本控制反对“秋后算账”和“死后验尸”的做法,提倡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因此,成本控制必须遵循预先控制和过程方法的原则,并在成本发生之前或在发生的过程中去考虑和研究为什么要发生这项成本?应不应该发生?应该发生多少?应该由谁来发生?应该在什么地方发生?是否必要?决定后应对过程活动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
成本控制应是全面控制的概念,包括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
成本控制和成本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关联的。

Ⅳ 全面成本管理的目标及核心是什么

全面成本管理的目标:
全面成本管理的目标:培植企业核心能力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Hame1)于2O世纪9O年代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核心能力是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学识”。它包括下列五层深刻内涵:
(1)是一种竞争的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2)是一种处于核心地位的能力,是企业其他能力的统领;
(3)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
(4)是长期起作用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
(5)是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能力,深深扎根于企业之中。因此,核心能力具有价值性、独特性、不可仿制性、不可交易性和延展性。
可见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而以培植企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的全面成本管理比传统成本管理更加关注企业独特的知识与技能、管理体制和员工价值观念对企业竞争能力乃至核心能力培植和提升的影响。
围绕这一目标,全面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也包括了财务(financia1)、顾客(customers)、企业内部业务流程(internalbusinessprocesses)和企业学习成长(1earningandgrowth)四个方面:
1、财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利润依然是企业财务目标;但鉴于利润作为财务目标的缺陷以及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其财务目标的不同,必须辅之以现金流动会计;此外,对效益的评估也延伸至对无形、间接效益的评估。
2、顾客。如何使顾客满意,关键在于质量。全面质量管理指出顾客是质量概念的核心。关注顾客、关注质量就是必须关注质量成本、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及环保成本;
3、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它们通常包括研究开发过程、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过程。从这一企业内部价值链出发,就应当关注研究开发能力评估及作业成本管理;
4、企业学习与成长。在组织的背景下,竞争力以不同的方式发展。许多企业越来越借助于学习工具来更快地培植核心能力。企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人力资源成本,运用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行为会计,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与管理报酬计划。
在以培植核心能力为目标的全面成本管理框架中,财务是最终目标,顾客是关键,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是基础。企业学习成长是核心。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助于衡量、培植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全面成本管理的核心:价值链分析
1、价值链体系
全面成本管理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致力于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了解并运用价值链这一有效的战略性分析工具。价值链是一系列由各种纽带连接起来的相互依存的价值活动的集合。在这里,价值是指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值,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资上的和技术上的界线分的各项活动。波特教授将其划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前者如内部后勤、生产作业等,后者如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二者皆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显着不同的具体活动。
可见,价值链并不是独立活动的汇集,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一系统内各项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即某项活动进行的方式影响其它活动的成本与效率。联系的普遍存在意味着仅仅考察一项活动本身并不能全面理解这项活动的成本性态,同时为降低相互联系的活动的总成本创造了机会,企业可以通过协调或优化这些联系来创建其整体成本优势。
2、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是一种战略性分析工具,它可以识别和利用内部和外部联系,目标是强化企业的战略地位,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控制成本动因而创造出一种竞争优势,进而形成或加强企业核心能力。由于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价值活动有着共生的关系,所有的成本都能够分摊到每一项价值活动之中,价值链分析可以衍生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且该战略将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Ⅳ 什么是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定议不就不讲了,字面也能理解,问题是怎么控制成本.成本控制大体来讲就先要有一个成本目标,如生产钢笔的企业,一支钢笔卖5元钱,哪么这5元钱的价格是如何的定的呢,很明显是根据成本加利润定的,如成本是4元,利润是1元.哪么一支钢笔的成本就要控制在4元钱以内才能保证1元钱的利润.成本分为固定成本(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等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变动成本(原材料等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对于固定成本的控制方法是制定计划(如财务科本年的办公用品消耗为500元、招待费为1000元。办公室的办公费本年为1000元,差旅费500元等),变动成本的控制方法是制定定额(如一支铅笔的铁皮消耗定额为0.05KG/支,一支铅笔的人工定额为0.02工时/支等),还要有个计划产量.在年初时财务部门就要根据以上数据定制成本目标.只要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就能保证本年利润的实现.很显然,财务部门权力是有限的,就象你说的"财务人员哪来这个控制的权力呢?",财务部门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信息部门,对内对外提供有用的信息,财务部门控制成本的方法就是提供信息,成本控制是全体员工共同来控制的事,而不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事,我只向有关部门有权领导提供目标、和实际运行进程中与目标的放生的偏差,由他们来考虑如何校正偏差。所谓控制就是事中对偏差的不断较正,就如导弹一样我是提供信息的部门,但如何较正我们说的不算,按钮不在我们手里。

Ⅵ 成本控制的目标包括什么

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供信息、参与管理,但在不同层面又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方面:
1、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服务,具体来说包括为企业内外部的相关利益者提供其所需的各种成本信息以供决策和通过各种经济、技术和组织手段实现控制成本水平。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成本管理系统总体目标的表现形式也不同,而在竞争性经济环境中,成本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主要依竞争战略而定。
在成本领先战略指导下成本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是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而在差异化战略指导下成本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则是在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性降低。
2、成本管理的具体目标可分为:成本计算的目标和成本控制的目标。
成本计算的目标是为所有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包括外部和内部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主要是关于资产价值和盈亏情况的,因此成本计算的目标是确定盈亏及存货价值,即按照成本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财务成本,满足编制资产负债表的需要。而内部信息使用者利用成本信息除了了解资产及盈亏情况外,主要是用于经营管理,因此成本计算的目标即通过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人们的成本意识,通过成本差异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通过盈亏平衡分析等方法,提供管理成本信息,有效地满足现代经营决策对成本信息的需求。
成本控制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水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成本控制目标经历了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浪费来降低成本,通过提高成本效益比来降低成本和通过保持竞争优势来降低成本等几个阶段。到现在在竞争性经济环境中,成本目标因竞争战略而不同。成本领先战略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在保证一定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内部成本,表现在对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的控制。而差异化战略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则是在保证企业实现差异化战略的前提下,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实现持续性的成本节省,表现为对产品所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发生成本的控制,如对研发成本、供应商部分成本和消费成本的重视和控制。

Ⅶ 请问什么叫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管理概述成本领先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激励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这一工作,它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 成本控制管理的内容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包括成本的分配与成本控制两大环节。成本分配解决如何归集、分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问题,其核心内容是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企业达到成本最小化,包括企业所做出的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 l. 成本分配 成本分配,即是将间接成本、共同成本或联合成本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工序或产品中。成本分配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1)确定成本对象。企业必须确定向什么部门、产成品或工序分配成本。成本对象常常是企业中的分部。如果企业中的一个分部被授予一些决策权,并成为成本对象,那么会计系统将对该分部进行业绩评价。 (2)归集共同成本并分配到成本对象中。 (3)选择成本分配基础。成本分配基础是与将要分配计人成本对象的共同成本有关的作业指标。共同成本通常是通过成本分配基础分配计入成本对象。成本分配基础能够大致反映成本对象对共同资源的消耗方式。 2.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业绩和效果,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乃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成本控制管理目标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本控制管理目标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着降低。 此外,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否则,不但坑害了消费者,最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甚至破产倒闭。 成本控制管理的原则1.竞争是成本控制的基准。 2.全员全过程控制。 3.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4.精细管理,从细节人手。 5.整合优化内外部资源。 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管理的作用1.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企业目标; 2.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3.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Ⅷ 成本控制的目标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相差无几,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则是价格,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成本,因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

成本管理控制目标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着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8)什么是成本控制的目标扩展阅读:

控制内容

产品设计成本,加工工艺成本,物资采购成本,生产组织方式,材料定额与劳动定额水平等。这些内容对成本的影响最大,可以说产品总成本的60%取决于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

这项控制工作属于事前控制方式,在控制活动实施时真实的成本还没有发生,但它决定了成本将会怎样发生,它基本上决定了产品的成本水平。

Ⅸ 成本管理的控制目标是什么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相差无几,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则是价格,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成本,因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成本管理控制目标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着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此外,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否则,其结果不但坑害了消费者,最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甚至破产倒闭。
(一)成本动因不只限于产品数量。
要对成本进行控制,就必须先了解成本为何发生,它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何关系对于直接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其成本动因是产品的产量,按产量进行这部分的分配是毫无疑问的。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使企业的资源利用达到最大的效益,就应该从作业入手,力图增加有效作业,提高有效作业的效率,同时尽量减少以至于消除无效作业,这是现代成本控制各方法的基础理念,其他各种概念都是围绕其开展的,因而也是本文的立足点。
(二)成本的含义变得更为宽泛
传统的产品成本的含义一般只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即包括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应该分摊的制造费用,而将其他的费用放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一律作为期间费用,视为与产品生产完全无关。因此,广义的成本概念,既包括产品的制造成本(中游),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成本(上游),同时也包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成本(下游)的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相应地,对于成本控制,就要控制这三个环节所发生的所有成本。
(三)成本节省到成本避免
传统的成本降低基本是通过成本的节省来实现的,即力求在工作现场不浪费资源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成本将发生的成本支出,主要方法有节约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标方式采购原材料或设备,是企业的一种战术的改进,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形态。高级形态的成本降低需要企业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通过重组生产流程,来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一种高级的战略上的变革。
(四)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竞争因素
在价值链的各个阶段中,时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行业的各项技术的发展变革速度已经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很短。企业能将产品及时地送到顾客手中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顾客的意见采取及时的措施,使顾客价值最大化。这样既可以获得市场,又可以随时掌握市场的动态。

Ⅹ 如何制定成本控制目标

一些企业要做到科学的控制成本,首先就是要正确地认识“成本”的意义,进而才能有效地做到控制成本。
一、成本控制在于把钱花得恰到好处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其实,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这是中国企业在新的商业时代共同面临的难题。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而国际公司则认为,以节约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企业只是土财主式的企业,他们除了剥削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企业要想有长期效益,就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实施成本控制。换句话来说,不是要削减成本,而是要提高生产力、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并确保产品质量。
单纯地削减成本,把成本的降低作为唯一目标,并不能得到有远见的企业家的赞同。单纯地追求削减成本,一般简单的做法都会考虑降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或档次;或者减少单一产品的物料投入(偷料);或者考虑降低工艺过程的工价,从而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这样是十分危险的,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企业劳力资源的流失、甚至失去已经拥有的市场。
二、成本控制需要建立科学机制
要做到合理控制成本,该如何做呢?我们来看看跨国企业是如何建立成本控制体系的:
第一步:战略目标指导成本控制目标
方向正确等于成功了一半,成本控制也一样。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不断的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所以,制定目标成本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赢利目标,同时又要考虑有竞争力的销售价格。由于成本形成于生产全过程,费用发生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情、每一项活动上,因此,要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个人。
1.企业项目分析
各个部门以营销目标导向,进行年度工作的项目立项,列出为实现目标所需要做的各类项目,同时对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再对时间、成本、性能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对比成本与收益。比如市场部明年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需要完成多少市场宣传及推广的项目,项目逐一分解成任务后,对每个任务所需要的费用进行合理预算,同时对产生的收益进行估算。
2.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
行业价值链:是企业存在于某一行业价值链的某个点,包括与上、下游与渠道企业的连接点,如供应商产品的包装能减少企业的搬运费用,改善价值的纵向联系也可以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和渠道企业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3.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
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本企业价值链在行业价值链中处于平行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然后,自己企业与之相比较,就找出了与竞争对手在任务活动上的差异,扬长避短,争取成本优势。
第二步:成本控制四步执行法
1.减少目标不明确的项目和任务
在企业目标清晰的情况下,每个项目及任务都是为实现目标所服务的。项目立项分析后,可以把目标不明确的项目与任务削减掉。
2.明确各部门的成本任务
实行“全员成本管理”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出各项费用的最高限额。然后横向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纵向分解落实到小组与个人,并与奖惩挂钩,使责、权、利统一,最终在整个企业内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3.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
没有数字进行标准量化,就无从谈及节俭和控制。伴随着成本控制计划出台的是一份数字清单,包括可控费用(人事、水电、包装、耗材等)和不可控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原料采购、利息、销售费用等)。每月、每季度都由财务汇总后发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异常的数据就用红色特别标识。在月底的总结会议中,相关部门需要对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释。为了让员工养成成本意识,最好建立《流程与成本控制SOP手册》。手册从原材料、电、水、印刷用品、劳保用品、电话、办公用品、设备和其他易耗品方面,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当然,有效的激励也是成本控制的好办法,所以,成本控制奖励也成为员工工资的一部分。
4.成本管理的“提前”和“延伸”
“提前”就是加大技术投资,控制采购成本;“延伸”就是将上下游整合起来。当今的市场竞争,是实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竞争,也是成本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成本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企业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企业管理者要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控制方法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迎接各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