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钻石矿藏 » 金伯利岩怎么提取钻石
扩展阅读
电子秤怎么弄价格 2024-10-19 06:14:01
一吨料成本多少钱 2024-10-19 06:12:21

金伯利岩怎么提取钻石

发布时间: 2022-01-20 22:31:59

A. 这是金伯利岩吗里面的是不是钻石

看上去硬度并不大,你可以用玻璃或者刻刀划一下,你要知道,真的钻石比这些都硬,如果连刀都划不动才有可能是,我直观看上去像砂岩,应该不硬

B. 哪里可以得到金伯利岩 钢铁元帅

这种东西只有系统给,或者花钱去商城买,放着吧,别太在意这个东东。

C. 如何从岩石中取出钻石原石

钻石的含矿岩石种类比较少,含有钻石的最典型的是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钻石是固态的,主要是查明了这块岩石当中含有钻石,就可以用切割的方法从岩石当中切割下来,然后清洗、打磨、抛光

D. 金伯利岩

(一)概述

金伯利岩(kimberlite)是一种蛇纹石化的斑状金云母橄榄岩。金伯利岩在自然界分布很少,一般呈小的侵入体产出,出露面积占地表出露的所有火成岩总面积的0.1%以下,是一种不常见的岩石类型,属于浅成-超浅成岩。但是,金伯利岩在岩石学特别是深部地质研究和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学术价值上,金伯利岩是自然界起源最深的火成岩之一,来自150~200km的地幔岩石圈下部,最初的流体可能来自地幔过渡带,往往还携带有地幔橄榄岩和下地壳岩石捕虏体,保存了大量的深部物质组成和地质过程的记录(郑建平和路凤香,1999),能够提供深达200km范围内的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温度及应力状态等有关的信息,是研究地球内部的重要窗口。在经济价值上,金伯利岩与金刚石(钻石)这一昂贵的宝石资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金刚石的主要母岩。世界上具宝石价值的金刚石绝大多数产于金伯利岩中。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宝石级金刚石 “库利南”(Cullinan)(重3106克拉)就产于南非 “普列米尔”(Premier)金伯利岩岩管中。然而,金刚石主体并非是金伯利岩岩浆结晶的,金刚石的年龄一般都老于携带它的金伯利岩的形成年龄(郑建平等,1991)。

1870年在南非首次发现了含原生金刚石的杜突依斯潘(Dutoispan)金伯利岩岩筒,之后又相继发现了金伯利(Kimberley)、德比尔斯(DeBeers)、巴尔弗坦(Bultfontein)等着名的富含金刚石的岩筒,自此揭开了人类研究金伯利岩及原生金刚石矿床的篇章。至2001年,全球共发现5000多个金伯利岩筒,其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有100多个,占全部的2%。我国先后在1965年和1970年发现了山东蒙阴和辽宁复县两个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岩区,其中复县50号岩管产出的金刚石品质上乘,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

大多数金伯利岩蚀变非常强烈,其原生矿物和岩石结构保存很差。不过,大量研究表明,金伯利岩的矿物成分非常复杂,不仅含有由岩浆直接结晶的矿物,如橄榄石、金云母、钛铁矿、尖晶石(铬铁矿)、钙钛矿、磷灰石、锆石等;而且还有岩浆自源区及上升途中携带的地幔和地壳物质解体后的捕虏晶(外来的矿物),如粗晶橄榄石、镁铝榴石、铬铁矿、金刚石、锆石等;此外,由于岩浆富含挥发分,还出现碳酸盐及含水的硅酸盐矿物。

(二)岩相学特征

1.矿物组成

组成金伯利岩的矿物种类很多,仅就我国复县及蒙阴两个岩区的统计,已经发现矿物可达到86种。这里仅介绍最主要的矿物类型及特征。

◎橄榄石:为金伯利岩中含量最高的矿物,可分为三个世代,最早者为橄榄石粗晶(macrocrystal),为浑圆状或卵圆形,多数为2~4mm,最大可达1cm,成分为镁橄榄石;第二世代为橄榄石斑晶,自形好,具完好的六边形,一般小于2mm,成分也是镁橄榄石(图11-1)。基质橄榄石为第三世代,颗粒小,成分为镁橄榄石或钙镁橄榄石。我国金伯利岩中几乎所有的橄榄石都遭受了强烈的自交代作用,形成蛇纹石及碳酸盐的假象。多数人认为,粗晶橄榄石不是岩浆直接结晶的产物,而是地幔的捕虏晶。Arndt et al.(2010)提出了结合晶体形态、内部变形和成分来区分捕虏晶和斑晶的标准。

◎石榴子石:是金伯利岩中的重要矿物,其中高铬低钙的镁铝榴石与金刚石有共生关系,因此在找矿方面意义重大。石榴子石常呈粗晶及巨晶(megacrystal)产出,粗晶为地幔的捕虏晶,巨晶为金伯利岩岩浆早期结晶的产物。粗晶石榴子石常呈浑圆状,经常出现次变边,次变边为褐色、暗绿色至黑色,由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尖晶石、金云母、蛇纹石及隐晶质组成,被称为次变石榴子石(kelyphite),这是由于来源于地幔的石榴子石一旦从其稳定区迁移出来后发生了分解和反应所致。石榴子石成分主要为镁铝榴石-铁铝榴石-钙铝榴石系列,表现出成分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含Cr2O3高CaO低者为紫青色,含MgO高者为粉红色,含FeO高者为橙色或深红色。粗晶多为紫青色-粉红色系列,巨晶为橙色系列。与金刚石密切伴生的是CaO<3%,Cr2O3 >4%的紫青色镁铝榴石。

图11-1 第二世代自形橄榄石形成的显微斑状结构(辽宁复县,单偏光,10×4)(引自郑建平博士论文,1997)

◎金云母:金伯利岩中有三个世代的金云母,巨晶、斑晶和基质。它们多是岩浆结晶形成的,但结晶的时间不同,巨晶结晶于高压的条件,晶体大,可达数厘米,有熔蚀和暗化边,也可发现波状消光的现象;斑晶结晶于岩浆上升的途中;基质结晶于岩体侵位之后。金伯利岩中的金云母有时出现反吸收,即Ng<Nm <Np。反吸收出现的原因是云母中Si或Si+Al的含量不足所致,可能伴随四面体位置上Fe、Ti的增加。

◎尖晶石:在金伯利岩中呈粗晶和基质产出,虽然数量不多但十分普遍。粗晶尖晶石源于地幔,与上升的岩浆不平衡,也常有反应边发育,其反应边的主要成分为磁铁矿。粗晶尖晶石一般为0.1~0.5mm,形状呈浑圆状,而基质尖晶石则小于0.08mm,自形好。尖晶石的颜色随Cr2O3含量升高由透明的暗褐红色变为不透明。含Cr2O3高的尖晶石(铬铁矿)是寻找金伯利岩的指示矿物。

◎富钛矿物:包括钛铁矿、钙钛矿、金红石、镁钛铁矿、沂蒙矿(K(Cr,Ti,Fe,Mg)12O19)等。前三种为岩浆结晶成因,普遍出现于金伯利岩的基质中;镁钛铁矿多为地幔来源的粗晶,沂蒙矿是我国学者在山东蒙阴金伯利岩岩区红旗27号岩脉中首次发现的,大小0.5~2mm;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片状及薄板状,为地幔交代作用的产物,它与镁钛铁矿都是寻找金刚石的指示矿物。

◎蚀变矿物:指受到流体交代形成的矿物。金伯利岩中的蚀变矿物最常见的是蛇纹石、碳酸盐、绿泥石等,它们一般呈集合体交代假象出现,有时可以在显微镜下见到蛇纹石与碳酸盐呈环带状交代橄榄石,暗示交代流体的成分具H2O和CO2交互作用的特征。

除上述矿物外,还有磷灰石、锆石、硫化物、自然元素(如自然铁、自然银、自然铜、自然锡、自然硅等)、元素互化物(碳化硅、碳化钨、硅铁矿等)。后三类矿物的出现反映了极端还原的结晶环境,这与金刚石形成于还原环境的特征相吻合。

另外,在金伯利岩人工重砂中可以发现直径多数小于1mm、非晶质或晶质的 “熔离小球”,按成分可分为三种类型,即高铁钛小球、硫铁镍小球和浅色硅铝质小球。熔离小球是在岩浆结晶的晚期阶段,相对富含CO2、SO2、FeO、MnO、TiO2,并处于快速上升快、降温和降压的情况下,岩浆中出现了多种局部有序区的条件下发生的(路凤香等,2007)。

表11-1 金伯利岩的成因结构分类

(据路凤香,1996,简化)

2.结构构造

(1)常见结构

金伯利岩是由地幔物质、岩浆及挥发分三种组分固结形成的岩石,这一特征不仅表现在矿物的类型方面,也表现在结构方面。金伯利岩的成因结构分类见表11-1。现将常见的结构介绍如下:

◎粗晶斑状结构:是金伯利岩最常见的结构类型。岩浆在源区捕虏地幔橄榄岩解体的橄榄石形成了这种结构。特点是粗粒浑圆状的橄榄石分散在基质中,手标本尺度观察十分清楚。山东蒙阴胜利1号小管粗晶含量高达40%,金刚石的品位也很高,二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橄榄石容易蛇纹石化。巨晶有时难与粗晶相区别,但巨晶个体更大,一般大于1cm,最大可达数十厘米,巨晶在岩石中分布不均匀,且数量很少,因此显示出不等粒结构。

◎显微斑状结构:在显微镜尺度下观察,自形的斑晶均匀分散于基质之中,斑晶为橄榄石及少量金云母,橄榄石多蛇纹石化(图11-1)。

◎自交代结构:自交代结构是指与金伯利岩岩浆活动相关的流体参与下(并非来自围岩或大气循环水),橄榄石或石榴子石受到自交代作用后,随着交代作用的增强依次形成网环结构(沿裂隙交代)、交代残余(交代作用不完全,矿物内部仍保留的新鲜部分)、交代环带(交代产物不止一种并形成环带)及交代假象(完全交代未见残留)结构等。

(2)常见构造

包括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及岩球构造等。角砾状构造的角砾成分有围岩的,也有地幔来源的,它们不均匀地分布于金伯利岩中,便形成了这种构造。岩球构造是指在岩石中有金伯利岩成分的球体,球体大小变化于2mm~10cm,球体的核心为矿物碎屑,外围为细粒金伯利岩,这些球体又被粗晶金伯利岩所胶结。

(三)岩石化学

金伯利岩的化学成分见表11-2,从表中可以看出,金伯利岩MgO含量高,富含挥发分,SiO2和Al2O3含量低。

金伯利岩属SiO2不饱和岩类,与一般的橄榄岩类的相同之处是:它的SiO2含量低,一般小于40%,少部分高于40%;微量元素中的相容元素Cr、Ni、Co含量高。与橄榄岩不同之处为:K2O、Na2O及不相容元素Rb、Ba、Nb、LREE等含量高,且K2O>Na2O。此外,金伯利岩富含挥发分H2O和CO2

表11-2 一些代表性的金伯利岩及钾镁煌斑岩化学成分(wB/%)

续表

1.中国蒙阴地区古生代金伯利岩(Lu et al.,1998);2.南非Kimberley地区中生代金伯利岩(Le Roex et al.,2003);3.俄罗斯Kola Peninsula地区古生代高Ti和Fe金伯利岩(Beard et al .,1996);4.俄罗斯Kola Peninsula地区古生代金伯利岩(Beard et al.,1996);5.印度Cuddapah盆地和Dharwar克拉通元古宙金伯利岩(Chalapathi Rao et al.,2004);6.印度Cuddapah盆地和Dharwar克拉通元古宙钾镁煌斑岩(Chalapathi Rao et al .,2004);7.南极Gaussberg钾镁煌斑岩(Gill,2010);8.西澳的钾镁煌斑岩(罗会文和杨光树,1989);9.贵州镇远白坟钾镁煌斑岩(罗会文和杨光树,1989)。

(四)产状和类型

世界上的金伯利岩几乎都分布在稳定的地台(克拉通)内部,如南非、西伯利亚、南美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和中国的华北克拉通等。金伯利岩的形成时代主要为元古宙(以澳大利亚、印度为代表)、古生代(以欧洲、西伯利亚和中国为代表)和中生代(以南非和加拿大为代表),少量的形成在古近-新近纪,比如加拿大Lac de Gras地区(Janse &Sheahan,1995)。

金伯利岩岩体常以岩脉、岩筒或岩管产出,但规模都很小,岩管直径仅数百米,形成浅成或超浅成相;也可以溢出地表形成火山口相。

图11-2 金伯利岩岩浆侵位的理想模式(据Mitchell,1986)

根据在南非开采金刚石的过程中对金伯利岩的揭露,Mitchell(1986)提出了金伯利岩岩浆侵位的理想模式(图11-2),即自下而上划分出了根部相(包括浅成的岩墙、岩床)、火山通道相(火山颈)和火山口相,不同的相出现的岩石类型不同,常见的有粗晶斑状金伯利岩(浅成相)、细粒金伯利岩(浅成相)、金伯利凝灰岩(火山通道相)、岩球金伯利岩及金伯利角砾岩(火山通道相)。在此基础上,Field & Smith(1999)和Skinner &Marsh(2004)结合对南非和加拿大金伯利岩筒的研究将金伯利岩岩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金伯利岩岩筒由火山颈相、过渡相、浅成相和火山口相组成,其火山口相以球状岩浆碎屑(pelletal magmaclasts)和大量的微晶质透辉石为特征;第二种和第三种类型的金伯利岩岩筒均由浅成相和火山口相组成,但是其火山口相不同。其中,第二种类型的金伯利岩筒的火山口相主要为火成碎屑金伯利岩(pyroclastic kimberlite)和类似变形虫的角砾,第三种类型的金伯利岩岩筒主要为再沉积的火山碎屑金伯利岩(resedimented volcaniclastic kimberlite)和棱角状的岩浆碎屑(angularmagmaclasts)。

(五)岩石成因与含矿性

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金伯利岩并不是单一岩浆结晶的产物,而是一种包含固态物质(如地幔与地壳物质解体的捕虏晶)和富挥发分的粥状熔浆结晶形成的。因此,它由熔体、地幔与地壳固态物质及挥发分这三种组分组成。

一般认为,与金伯利岩有关的岩浆是在150~200km以上的地幔深处由石榴子石橄榄岩在含H2O和CO2的条件下经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Eggler & Wendlandt,1979;Wyllie,1980;Canil &Scarfe,1990;Dalton &Presnall,1998)。Ringwood et al.(1992)认为,金伯利岩是交代的方辉橄榄岩发生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池际尚等(1996)认为,金伯利岩及橄榄钾镁煌斑岩都处于地幔-岩浆-流体三组分体系中,在一定的岩石圈动力学环境里,由地幔物质、低程度熔融的富钾超镁铁-镁铁质岩浆以及以C、H、O、N、S为主要成分的流体这三种端元进行相互反应、混合而固结形成混染岩(hybrid rock)。据Kamenetsky et al.(2008)研究,最初形成的熔体(原金伯利岩浆)是一种富氯化物和碳酸盐的流体,其SiO2含量很低。当岩浆在向地表上升途中,由于与地幔岩石的相互作用,才逐渐变成所看到的金伯利岩岩浆的成分。流体与地幔的相互作用包括:流体同化橄榄石和其他地幔矿物而使其MgO含量升高,最后形成了低硅高镁的成分特点。Kamenetsky et al.(2004,2008)利用Udachnaya金伯利岩中橄榄石内的辉石和石榴子石包裹体的成分,推断了这些捕虏晶是在岩石圈地幔的下部结晶的,压力相当于5GPa,温度为900~1000℃。据研究,原金伯利岩(proto-kimberlite)流体来源很深,可能来自地幔过渡带,这些流体是由于橄榄石发生压实作用而向上迁移的(Grégoire et al.,2006)。在这些认识基础上,Arndt et al.(2010)提出了金伯利岩形成的两阶段模式:第一阶段,在地幔深处(地幔过渡带?)产生的富CO2的流体在岩石圈底部聚集,形成富流体囊,流体与周围的岩石反应,消耗掉辉石和石榴子石,只留下橄榄石。因此,由于交代作用,在流体囊周围就形成纯橄榄岩,远离流体囊形成二辉橄榄岩。第二阶段,由于流体囊中压力的作用,周围的橄榄岩发生破裂,先前被辉石和石榴子石混染的流体进入到裂隙中,并向地表快速流动。在上升过程中,会先后捕虏纯橄榄岩和其他的变形橄榄岩。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有经济价值的金刚石不是岩浆结晶形成的,而是地幔的捕虏晶。所以,金伯利岩中地幔物质,例如粗晶橄榄石的含量愈高,含金刚石性就愈好。

E. 火山爆发会有钻石!钻石的母岩金伯利岩在火山里形成,爆发后被带出地

首先,钻石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才能形成的,故而由于火山喷发时,没有这个条件,所以钻石不是在火山喷发时形成的.
但是,因为钻石形成后,会随着岩浆被带到火山管道中,当岩浆冷凝后,就形成了含有钻石的金伯利岩,所以,当火山喷发时,含有钻石的母岩会被带出来,而由于水流的作用,钻石的母岩会破碎,而形成钻石的沉积沙矿,而这些沙矿通常在火山活动的范围内,因此就会形成"钻石是火山喷发是形成的"这一假象啦!

F. 金伯利岩钻石,那里有回收的,或者切割开的,放了好几年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黄金就是存在于大自然里的,不用提炼,所以有淘沙一说,不需要提炼也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金,钻石是由碳高度压缩而成,2者都是存在量少,所以价格高。

G. 金伯利岩的发现和开采

金伯利是南非的小镇,1867年世人首次在那里发现蕴藏金刚石的母岩,于是将这种岩石命名为金伯利岩,其中含金刚石的占20%~30%,具工业价值的不足5%。具有工业意义的含金刚石金伯利岩体,主要分布在南非、博茨瓦纳、扎伊尔、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中国等国。中国的金刚石的地质勘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已发现金伯利岩脉有400余条,分布于辽宁、山东、新疆3省,虽部分含金刚石,但具工业价值的极少。
1866年,世界金刚石的找矿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南非第一次发现金刚石。到1870年直接参加找金刚石的人数达到5万多人。 先后在奥兰治河及其支流发现了规模大、品位高的金刚石砂矿。1870年首次发现了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岩筒“亚赫斯丰坦”岩筒和“杜托依茨潘”岩筒。1871年在金伯利城附近又发现了世界着名的“金伯利”、“德比尔斯”和“伯特丰坦”3个岩筒,并由此产生了“金伯利岩”的命名。
在1870年以前,世界各国发现的金刚石都产自砂矿。南非一个最大的“普列米尔”金伯利岩岩筒发现于1902年,该岩筒1903年投产以来,截止上世纪70年代末巳采出金刚石7800万克拉。该岩筒还产出了许多着名的大金刚石,如最大的宝石金刚石“库利南”等。该岩筒金刚石种类也十分丰富,达1000多种,且金刚石质量很好, 宝石级金刚石约占55%。19世纪中叶以来,南非就取代了巴西,成为世界上金刚石的主要产地。
1907年,美国地质学家贾诺特(Janot)在扎伊尔普查金矿时在奇米尼纳河的冲积物中偶然发现一颗重量0.1克拉的金刚石。 此后,人们用类似淘金的方法又找到许多金刚石砂矿。经过30多年的勘查工作,不仅找到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残坡积和冲积砂矿,并于1946年在姆布吉玛伊市附近发现了第一批金伯利岩岩筒群。 此后不久,在姆布吉玛伊市西南30km处的基布阿地区又找到了新的金伯利岩岩筒群。自1953年以后,扎伊尔的金刚石产量超过了南非,一跃成为世界上产出金刚石最多的国家。
1908年在纳米比亚(西南非洲)发现了金伯利岩岩筒。后来的勘查工作证明,这里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滨海金刚石砂矿,金刚石的质量也最好,宝石级金刚石约占95%。
20世纪以来,在非洲许多国家陆续发现了金刚石。1910年在利比利亚,1912年在安哥拉,1913年在坦桑尼亚和中非共和国,1919年在加纳,1929年在科特迪瓦,1930年在塞拉利昂,1955年在马里,1967年在博茨瓦纳等国家都找到了金刚石。这些国家发现的主要都是金刚石砂矿,只有少数是金伯利岩原生矿床。
坦桑尼亚在1913年就发现金刚石。 此后近30年时间内虽找到200多个金伯利岩岩体,但大多不含有金刚石。直到1940年,在辛阳加地区由加拿大地质学家J.T.威廉森采用重砂追索法找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岩筒, 命名为“姆瓦杜伊”岩筒, 该岩筒地表面积146万平方米, 估计金刚石储量约有5000万克拉。
博茨瓦纳从1955年开始用重砂法进行金刚石普查找矿,经过10多年的大量工作,直到1967年才发现世界第二大金伯利岩岩筒“欧拉帕”岩筒。1973年又发现了富含宝石级金刚石的“杰旺年”岩筒。从此,博茨瓦纳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刚石生产国。
俄罗斯和前苏联找寻和发现金刚石矿床, 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俄罗斯第一颗金刚石是1829年在乌拉尔的含金、铂砂矿中发现的。此后,在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一直围绕乌拉尔这个地区普查和寻找金刚石, 除发现少量金刚石砂矿外, 始终没有找到金刚石原生矿床。1937年,着名地质学家B.C.索波列夫将西伯利亚地台和盛产金刚石的南非地台对比,发现二者地质特征十分相似,据此推测在西伯利亚地台可能存在有金伯利岩型原生金刚石矿床。从1945年开始,苏朕在西伯利亚地台进行金刚石普查找矿,经过10年的工作,直到1954年沿达尔登河用镁铝榴石作为标志矿物进行重砂追索,才发现第一个金伯利岩岩筒-“闪光”岩筒。 1955年以后,该区又陆续发现许多金伯利岩岩筒。这样,到1971年以后,苏联的金刚石产量就超过南非,仅次于扎伊尔,跃居为世界第二位。
澳大利亚1851年在东南部的新南威尔士用采金船开采黄金和锡石砂矿时首次发现金刚石。经历一个多世纪以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将金刚石找矿的重点地区由东部转移到西北部,在西澳的金伯利地区发现了一批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岩筒。其中最大一个岩筒地表面积84万平方米,金刚石含量较高,质量也较好。特别是1979年又发现了金刚石原生矿床的新类型-钾镁煌斑岩型金刚石原生矿床, 使澳大利亚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刚石产地。值得指出的是,澳大利亚“阿盖尔”岩管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色泽鲜艳的玫瑰色和粉红色的宝 石级金刚石,属稀世珍宝,平均每克拉金刚石售价超过3000美元。其中一颗重3.5克拉的玫瑰色高净度优质宝石级金刚石销售价达到350万美元。此外,还发现数量极少的蓝色宝石级金刚石。
新疆省和田地区墨玉县发现金刚石 1945年,墨玉县出土了一颗重0.5克拉的金刚石,被一个苏联人收购,存放在苏联莫斯科展览馆内。1963年为我国驻苏大使馆发现,将此事转告国家地质部,地质部又责成新疆地质局调查,调查任务交给驻和田第寸’地质大队。经过二十多年的访问调查,终于在1984年证实了这一事实。{日出土地点不是原来所记载的波朋村,而是在吐斯阿克其。吐斯阿克其距和田65公里,距墨玉县城40公里。 1984年10月17目,墨玉县前进公社二管理区三大队二小队社员买卖提奴尔麻木提在吐斯阿克其发现第二颗金刚石。这颗金刚石重O.2028克拉,主晶形为八而体,晶棱弯曲呈弧形,略带黄棕色,透明。在紫外线下不发光;x射线下发天蓝色,经自治区地质局鉴定,确为金刚石。 1985年7月6日,吐斯阿克里再传喜讯,墨玉县金矿职工王峻青在该地距地面2.5米深处,发现~颗重O.221克拉的金刚石。这样,吐斯阿克其先后出土金刚石三颗。金刚石是碳在高温度高压下形成的结晶体,为自然界最硬的矿物,硬度lO,~-般川作高级研磨切割材料,亦用作首饰。孕育于地球深处人们常说百炼成钢,钻石的形成条件,要比其苛刻严酷何止千倍!早在亿万年前,地球诞生之初, 距地表150—200公里的地幔深处,存在着高达1000度至1300度的高温,约4500——60000个大气压。在这样的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缺氧)环境下,碳原子才结晶成为珍贵的钻石。这种条件极其罕见,地球数十亿年形成的钻石也极其珍贵有限。
她在地球深处沉睡了亿万年,一直等待着来到人间的机会。剧烈火山的爆发,让这一切变成可能。 火山喷发形成了独特的金伯利岩管,让岩浆像一台升降机一样,携带着150公里深处的钻石及其他岩石和矿物,一起向上穿过地幔,冲破地壳,来到地表。他们以钻石毛坯(原石)形式,被人类所发现和开采 。
历经千切万磨 终现美丽光芒
并不是所有的钻石原石,都能成为首饰级钻石。在开采出的金刚石中,平均只有百分之二十达到宝 石级,而其他百分之八十只能用于工业。要得到1克拉钻石的原石,需要250吨的金伯利岩,而且最终也只能打磨出大约20至50分的钻石成品。从大量原矿中被精心遴选出钻石毛坯,被运往美国、印度、以色列、比利时等钻石加工切割基地。在这里,她们要完成从钻石毛坯(原石)到稀世珍宝的蜕变。历经上千次的切割、打磨和抛光,钻石的克拉数在不断损失,但其洁净度日臻完美,颜色和光泽也日渐晶莹剔透、熠熠生辉。无数个光洁如镜的切面,让钻石折射出耀眼夺目、令人陶醉的美丽光芒。

H. 钻石是什么提炼出来的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I. 钻石怎么开采

一、露天开采:一般情况下,钻石矿就是环绕着金伯利岩管开采的,管道中间是优质钻石最密集的地方,其特征通常是一个个巨大的洞坑。当金伯利岩石管道被发现时,采矿工人从地表面垂直向外挖掘。

二、地下开采:这种开采方式更安全也更有效益,特别是随着挖掘过程越来越深入,很难去判断是否要继续挖掘来扩大矿坑。 而地下开采只需要打通一条隧道进入地表下提取钻石即可,这样做更为合理,且危险性更低。有时还使用地下开采与露天采矿相结合的混合式开采,从矿坑中打一条隧道进入周围的岩石。

三、从矿场中提取金伯利岩:金伯利岩可被人工爆炸从地壳上松开,大量的岩石被爆炸炸毁,但不能在现场对其进行检测里面是包裹有钻石,必须用大型卡车和蒸汽铲将它们被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进行处理和钻石提取,一般来说一个钻矿每吨岩泥中有0.5克拉的钻石。

四、冲击采矿:江河溪流会顺势把金伯利岩石带到河床、岸边,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击砂矿床。冲击采矿又被称为人工采矿,因为采矿者要到冲击砂矿床去人工寻找钻石。与金伯利岩管道的距离越远的地方,钻石的产量就越低,钻石的分布密度也更稀疏,因此冲击采矿并不适用于工业钻石开采。



(9)金伯利岩怎么提取钻石扩展阅读

一、伯纳特兄弟于1870年发现了金伯利金刚石矿。正是这一发现,使人们知道了在哪种岩石中有可能含有金刚石。那是一种在远古时代的岩浆冷却以后所形成的火山岩。在那些出产石榴石和橄榄石的地点,找到金刚石矿的可能性就相对大。于是,石榴石和橄榄石就成为寻找金刚石的“指示矿物”。

二、金伯利钻石矿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力挖掘矿坑,从1866年至1914年,50000名矿工使用铁铲等工具进行挖掘,共挖掘出2722公斤钻石。南非政府正试图将金伯利矿坑申请为一处世界文化遗址。

三、露天开采是一个移走矿体上的覆盖物,得到所需矿物的过程,从敞露地表的采矿场采出有用矿物的过程。露天开采作业主要包括穿孔、爆破、采装、运输和排土等流程。露天与地下开采相比,优点是资源利用充分、贫化率低,适于用大型机械施工,建矿快,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劳动条件好,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