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表里为什么要装钻石,钻石是不是越多越好
手表中的“钻”指的是机芯中含有宝石的轴承,通常这些零件运转频率很高,如果采用普通的轴承,这些零件很有可能一两年便损耗的无法正常工作了,而宝石轴承运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依然可以保持很高的精度。
“钻”是否越多越好?-----不是的
通常机芯的钻数是根据机芯的构造设定的,简单的机芯钻数就少,复杂的机芯钻数就多,通常简单的手动机芯只有12-19颗、简单的自动机芯20-28颗,复杂的看具备什么机构,一般稍复杂的35-40颗,一些顶尖复杂的机芯内含上百颗。当然也有一些品牌为了显示自己的细腻,即使无需宝石轴承的部位也使用了宝石轴承,这样以来比起相同复杂度的其他机芯,会多出数十颗钻数。
B. 手表中的18k diamond是什么意思
18k diamond的中文:18k钻石。
下面呢,仔细讲一下k的意闹握思:
K是代表含金量的,数字越高说明含金量越高。
每开(英颤弯此文carat、德文karat的缩写,常写作"k")含茄迅金量为4.166%,
18k=18*4.166%=74.998%,
24k=24*4.166%=99.984%
24K含金99%,22K含91。7%,
18K含75。1%,
14K含58。5%,
12K含50%。
所以呢,18k就是含有75.1%黄金的(不是纯黄金呐~~)
C. 手表21钻是什么意思
手表里有21粒钻石。钻石,原来是指金刚石,也就是金刚钻。后来,人们把其他一些坚硬的宝石也叫做钻石。手表里许多小齿轮。
齿轮不停地转动,带动秒针、分针和时针准确地向前移动。支架齿轮的轴承必须经受住无数次的磨擦而很少损耗变形,才能保证钟表报时的准确。
这坚硬、耐磨的轴承是由人造红宝石做成的。钟表里有多少个这样的宝石轴承,就标明是多少钻。
手表的钻数越大,质量越好。一般25钻就够了,再多就是装饰物了。
21钻没有停秒功能,25钻有停秒功能。
(3)手表上的钻石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手表钻石的用处:
钻数是手表中装有碧兆迅宝石的粒数,钻数的多少是衡量表机质量的标志之一。所谓的钻,也就是红宝石(人工合成的宝石),一般用在易磨损的轴承以及擒纵叉处。
手表机芯钻石的分布:二轮、三轮、秒轮、擒纵轮;普通手表要求17钻~19钻,自动表要求25钻~30钻,并不是钻数越高越好,非工作部位表钻对表的性能和质量影响不大,只是起到装饰作用。
2X4=8钻摆轮上下防震器各二钻;
2X2=4钻擒纵叉、叉瓦各用二钻;
2X2=4钻圆盘顶一钻;
1钻这是标准基础机芯的17钻。
在上述标准配置下,要是给条盒轮加二钻就是19钻,自动系统再加四或六钻,就是21钻、23钻。
自动加日历系统猜巧再悔此加2钻,就是25钻。
以上都是功能钻,其作用无非就是耐磨,降低摩擦系数,兼有蓄油等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钟表宝石和钻数
D. 一般手表会写16钻, 35钻,那是什么意思指手表的什么东西呢
手表上标明的钻是指机芯中的宝石。它主要有四类:一类是作为轴眼用的,俗 称“钻眼”,它镶嵌在一定部位上,使轮轴和钻眼相接触;另一类是作为盖板用的,俗称“托钻”,它相当于机械中的轴承,可限止轴榫的上下晃动;再一类是做摆钉用的圆形钻石;最后一类是做卡子瓦或骑马脚的长方柱形钻石。功能钻是作为手表机芯中轮系的轴承、圆盘钉、叉瓦等摩擦频繁运动件的最佳材料。
E. 表里面的钻石是真的吗
一般手表里所谓的“钻石”并不是磨埋真正的钻石。它链渣是人工制造而成的红宝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钠,这是一种比金属更硬的物质。国外生产的手表盘上标着“17Jewelsl“,Jewel”,这些是宝石的意思,并不能笼统的翻译为钻石。手表上用的这种人工制造而成的瞎唤蚂钻石,一般大数是用在机械表中,因为机械表轴承与齿轮之间的摩擦会不断的磨损。为了减少和廷长机械表的寿命。于是制表匠人把轴承改用红宝石,以提高耐用性和保持运动准确性。
更多关于表里面的钻石是真的吗,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bb1681615821905.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F. 手表中所指的17钻是什么意思手表
手表中的钻
如果你戴过机械表,你是否注意到在它的表盘上,有"17钻"或者"19钻"等字样。这是表示,手表里有17粒或19粒钻石。钻石,原指金刚石,也就是金刚钻。后来,人们把其他一些坚硬的宝石也叫做钻石。国外生产的手表盘上标着"17 Jewels ,也有用diamond的"Jewel"和"diamond都是宝石的意思。 显然,从字面就可以知道,手表的钻数越大,质量越好。一般的闹钟没有钻数,标明"5钻"、"7钻"的钟就是上品了。钟表里为什么要用宝石呢?拆开钟表,你会看到它的主要的定时结构是由许多小齿轮及支架轴承组成。齿轮不停地转动,带动秒针、分针和时针准确地向前移动。支架齿轮的轴承必须经受住无数次的磨擦而很少损耗变形,才能保证钟表报时的准确。这坚硬、耐磨的轴承是由人造红宝石做成的。钟表里有多少个这样的宝石轴承,就标明是多少钻。 自然界的宝石十分珍贵。它们都是在特殊的地质、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生成的晶体。它们十分稀少,又晶莹瑰丽,坚硬非凡.金刚石的摩氏硬度是10--矿石硬度的上限,素有宝石之王之称.所以金刚石采掘起就非常困难,在矿区,往往要劈开两吨半岩石,才可能获得1克拉金刚石(注: 克拉,原是一种植物,其种子有一奇异的特性,恰好0.2克,所以最初用作重量宝石单位,后来演变成钻石的专有单位 )。1979年全世界挖到的金刚石仅一千多万克拉,一辆卡车即可载走。名贵的金刚钻价值连城,成为稀罕的珍宝。金刚钻用在工业上,是无坚不摧的"切割手"。"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已成为民间俗谚,如此说就是因为玻璃刀上有一小粒金刚石,切割玻璃全靠它。金刚石车刀削铁如泥,金刚石钻头钻探速度高,进尺深。镶嵌了金刚石的牙钻能划刻牙齿,成为牙医的必备工具.通常闪烁着星光的红宝石和蓝宝石并非金刚石,而是掺杂了微量有色金属的三氧化二铝,也叫刚玉宝石。真正的金刚石是由纯碳元素组成. 随着做手表需要的钻石及宝石在其他工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在想:能不能做人造宝石呢?金刚石的组成很简单,但人工制造绝非易事(如果那样从廉价的石墨合成金刚石,化学家早都成为巨富,呵呵),1892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从在陨石中发现微量金刚石的事实受到启发,在高温高压(加联接)下合成了金刚石的微晶.制造刚玉(红宝石或蓝宝石)则相对简单一些,刚玉的化学成分是极普通的三氧化二铝。我们脚下的泥土里就含有不少三氧化二铝。不过,红宝石、蓝宝石是纯净的三氧化二铝掺杂了微量的铬或钦使它显出漂亮的鲜红色或者蔚蓝色。于是,人们从铝矾土中提炼出纯净的三氧化二铝白色粉未,再将它放在高温单晶炉里熔融、结晶,同时掺进微量的铬盐或者氧化钦,这样就得到了人造红宝石和蓝宝石。人造红宝石除了作手表里的"钻",精密天平的刀口和电唱机里的唱针外,还是激光发生器的重要材料,常用的红宝石激光器中就有红宝石,以产生深红色的激光。最古老的装饰品、稀世的珍宝最终发展成为科技产品、现代工业的重要材料。化学正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着.
高温高压 在1892年要获得合成金刚石所需的温度和压强极其困难,而莫瓦桑通过一种很巧妙的方法实现了试验条件.他们先把生铁块熔化,掺进碳后,让其迅速冷却,这样,由铁的熔融得到高温,铁冷却收缩获得高压,通过这样一个巧妙的方法, 莫瓦桑合成了金刚石,轰动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