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厚霖和李湘为什么离婚
湘婚后李厚林作了两个动作,一个是将东方广场的钻石宫殿重新装修,然而,装修完毕后,并没有给李厚霖带来更大经济效益,反而,柜台中的大货少了。所谓的大货就是价值数万甚至数十万的货。供货商大货的减少,就是对李厚霖经济实力的一种怀疑。另外一个,就是在北京中关村开一家新店,这家新店的前途不得而知。据传说,李厚霖已经成为一个“大负翁”了。从这类经营模式的例子来看,不是不可能。
李湘的目的是嫁入豪门,当这个嫁入豪门的目的失败以后,并且还要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时候,李湘忍受了几个月老公的花心,终于下定了离婚的决心!
据管理过多家超市的朋友说,其实现在超市大卖场几乎都不赚钱,李厚霖这种类似于大卖场的珠宝超市是否赚钱可能只有李厚霖和李湘知道了。两个各为自己的目的结婚的夫妻,最后发现自己的目的都不能达到,出路只有一条,离婚,只是这个离婚来得太快了一些。
❷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哪个品牌的广告语 还有哪些隽永智慧的广告词
南非戴比尔斯珠宝公司
操纵钻石价格的大鳄———德比尔斯
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钻石的价格是被人为地提高了,完全不是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的,玩弄钻石价格的自然是像德比尔斯这样的垄断者。自1888年创立以来,德比尔斯便成为钻石的代名词。德比尔斯也进行钻石估价,并把全球大部份的未切割钻石,销售给钻石切割中心,由切割中心把这些钻石切磨加工,使之能用于首饰当中。德比尔斯是全球采钻业中的龙头老大,经营全球19个钻石矿,生产全球超过半数的钻石,从这些钻矿开采出来的钻石,以及由其他渠道得到的钻石,全部由德比尔斯以伦敦为基地的中心统售机构售出。
事实上,美国司法部曾经以垄断罪起诉德比尔斯公司,现在该公司的高层主管一般不敢踏上美国的国土,否则有可能在机场就接到法院的传票。无可否认的是,德比尔斯公司的确通过控制钻石的供给量来操控钻石的市场价格。德比尔斯公司只答应125个珠宝切割公司向其直接购买钻石原石,这125个钻石切割公司全部都是德比尔斯中心统售机构的客户,行业内的人把它们称作“德比尔斯125”。德比尔斯的中心统售机构每年均举办10次钻石鉴赏活动,把未切割的钻石原石卖给中心统售机构的客户,同时德比尔斯的中心统售机构经常与全球主要的钻石切割中心保持紧密的联系。出售的价格完全是由单方面决定的,德比尔斯将钻石搭配出售,由大小、质量各异的钻石被放在密封的塑料袋里,上面有标价。“德比尔斯125”是没有权利讲价的,他们只能决定是购买还是不购买。只有在单颗钻石的重量在10.8克拉以上时,才有极其微小的讲价空间。德比尔斯这么做其实是从源头上控制了钻石的价格。
过去,曾有一些小公司企图自己出售自己开采的钻石原石,但遭到德比尔斯疯狂的报复,报复的方法很简单,德比尔斯只要要求其中心统售机构在短时间里释放出大量的钻石储备,钻石价格就会大跌,小的公司根本无力承受这样的价格战。不过现在,逐渐开始有钻石开采商与德比尔斯抗衡,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开采非洲、澳洲和加拿大的钻矿,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卡宾基尔在安哥拉收购到的所有钻石是卖给一个30年前起家的以色列钻石大亨,现在这个钻石商已经把德比尔斯完全挤在安哥拉的门外,同时开始威胁德比尔斯对俄罗斯钻矿的传统控制权。为了找回自己的绝对垄断地位,德比尔斯又开始施展放大交易量的伎俩,1999年到2000年间,德比尔斯一下子向市场推出了价值50亿美元的钻石存货,市场价格剧烈下跌,但没有完全崩溃,这证实供求关系还是可以制约钻石的价格,同时现在德比尔斯的竞争对手们已经今非昔比,逐渐成长起来。德比尔斯自己尝到了随意操纵价格的苦果,2000年公司就面临原石供给量不足的难题,不得不启动其紧急储备。
全球关注“滴血钻石”
钻石在很多时刻和鲜血、战争联系在一起,早在远古时代,印度南部的部落首领们为了争夺那里钻石矿的拥有权,展开了早期印度最惨烈的内战。而最闻名的钻石战争当属1970年到1980年间的黎巴嫩内战,那场战争被黎巴嫩交易商和塞拉里昂的钻石走私者暗中资助。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安哥拉的内乱还是由于钻石引起的,安哥拉的钻石大亨若纳斯·萨文比组成自己的军队和政府对抗,目的就是夺取国内富产钻石的地区。1992年若纳斯·萨文比和政府达成停火协议,在之后的7年里,他雇用超过10万名半奴隶状态的挖掘者为他工作,7年中开采的钻石总价值大约是40亿美元。还有一些非洲反政府武装以发动内战的血腥手段抢夺钻石产地,非法开采、销售未经加工或经简单切割、仅部分抛光的毛坯钻石,以筹措军费。从他们手中流入市场的钻石被称为“滴血钻石”。现在国际社会已经启动了禁止“滴血钻石”流入市场的“金伯利进程毛坯钻石国际证书制度”,在包括中国在内的39个国家和地区正式实施。这一制度规定,出口方必须为出口的毛坯或半成品钻石签发官方证实,证书上写明钻石价值、数量、重量、级别等内容。进口方在验明出口国官方证书无误后,方可准予进口。
❸ 你对《血钻》这部影片的看法,血钻的最终票房是多少
◇ 剧情: 一颗粉钻引发的“血案”
1999年,非洲塞拉利昂深陷内战的战乱纷飞之中。普普通通的渔民索罗蒙(迪杰蒙·豪索)被迫为一家钻石矿厂工作,一次偶然机会,在山涧河流中清洗淘到的石头时,索罗蒙发现了一颗精美的石头,那是一颗世上少有的粉红钻石,而它不仅能帮助自己的家庭,也能解救成为难民的妻女,挽救被抓去当童兵的最心爱的儿子迪亚。因此,虽然面对着死亡的危险,索罗蒙还是不顾一切地藏起了钻石。
丹尼(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是个靠非法交易钻石和武器为生的贩子,因为走私而被关进监狱的他无意得知了索罗蒙的钻石,他清楚那样稀有的钻石价值连城,完全能助他逃离非洲,逃出暴力腐败的罪恶圈。在一个调查钻石工业复杂黑幕的美国理想主义女记者曼迪(珍妮弗·康纳莉)的帮助下,三人开始了穿越战乱区域的长途逃亡。
对丹尼来说,他需要离开战乱的非洲;对索罗蒙来说,是要拯救自己的儿子和家庭;对曼迪来说,揭开钻石黑幕,成为第一个报导者,是她的夙愿。三个本不相关的陌生人,一颗罕有的粉钻,一场血腥杀戮的内战,在青葱广袤的非洲大陆之上,他们是否能得到最终的救赎?
◇ 看点: 奥斯卡敏感时节的又一骑士
《秋日传奇》、《最后的武士》,画面壮观、规模宏大、再带点史诗色彩的影片从来就是导演爱德华·泽维克的最爱,广袤的非洲大地上,内战、奴隶制、钻石黑幕与童兵残酷的题材,气势想必磅礴。从07年初挪到06年末这个奥斯卡敏感时节,显然是见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无间行者》票房持续飘红,且冲奥呼声甚高,心里免不了痒痒。
何况,《血钻》题材简直就是切合奥斯卡大叔的品味而打造。但凡揭密高隐秘行业内幕的电影(《毒品网络》、《辛瑞那》等),无一不成为学院的心头好,同时涉及政治战争揭秘的双重主题则吸引力加倍。更别提影片的制片人就是《飞行家》、《无间行者》的幕后推手,“申奥”经验之丰富,可谓有口皆碑。
就连本片演员,也极尽配合小金人的责任:男主角迪卡普里奥自不必说,一口苦练而就的南非口音难辨真假;黄金女配角珍妮弗·康纳莉有望继《美丽心灵》后再次抢走主角风采;在《美国梦》中首度惊艳就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黑大个迪杰蒙·豪索,更是今年男配角的有力人选。
◇ 其它: 一出惊心动魄的逃亡之旅
钻石,那一粒粒闪亮美丽而价格高昂的小东西,是梦露心中“女人最好的伙伴”,是情人眼里爱与忠诚的象征,是富裕、魅力和不俗的代言,我们早已习惯了钻石的珠光宝气,却不知那璨然生辉的正八面体背后,掩藏着何种的罪恶!走私钻石,往往来自战乱中的非洲国家,那些源源输出的晶体,被换作了更多的武器,成为了死亡的使者。后来,为了警惕大众,几个人权组织为它取了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名字--血钻,因为它带来的是死亡,是屠杀,是沾满鲜血的一双双贪婪的手。
导演泽维克不怕选择政治和争议的题材,钻石大亨们眼看着本片暗示的钻石行业利益和非洲战乱的隐性关系,反而坐不住了,联名反对、游行示威,很是折腾了一番。抛开争议性的话题不谈,静观生机勃勃的非洲大陆,炸弹枪火打破了自然的平静,漫长、折磨、痛苦、血腥的挣扎,只为了得到生命的救赎。这是两个小时如火如荼的拯救与被拯救,也是一出惊心动魄的逃亡之旅,还有一些震撼人心的眼泪。血钻,如它之名,尽管沾满屠杀,却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