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懂钻石鉴定证书
首先要注意的是最左边一排鉴定书编号(GIA REPORT Number),每张GIA开立的证书都会有此编号建立在GIA的资料库中,如果对证书有质疑可以依照鉴定书编号向GIA鉴定所GTL查询。接下来是鉴定书的内容,钻石资料的文字内容分成三栏:
第一栏是有关钻石的资本资料,内容依序如下:
1、日期:鉴定书开立的日期
2、鉴定书编号镭射印记:钻石鉴定书的编号以显微镭射光束刻在钻石腰围上。
3、钻石切割形式:钻石的切割形式,除了圆明亮型车工以外的切割形式皆为花式车工。
4、测量:此列数据代表钻石直径与高度的实际测量值,圆形钻石的测量数据表示方式为“最小直径-最大的直径*高度”,如果是花式切割则为“长*宽*高度”。
第二栏是GRADING RESULTS-GIA4CS是GIA4C分级的结果报告:
5、克拉重:钻石的重量以克拉为单位。
6、颜色分级:钻石颜色等级。
7、净度分级:钻石颜色等级。
8、车工分级:钻石的车工等级,车工分级有极优良、很好、佳、尚可、不佳等五个等级。
第三栏是ADDITIONAL GRADING INFORMATION是钻石的其他资讯:
9、修饰:显示钻石车工的品质好坏,包括底下的抛光与对称性两项,都是以极优良、很好、佳、尚可、不佳来标示钻石表面抛光与对称性优劣状态。
10、荧光反应:钻石在长波紫外光的照射下呈现的荧光反应强度与颜色。荧光强度分成四级:无、弱、中度、强。
11、附注:补注其他相关的钻石特征或附注内容。
12、钻石图解:将钻石的各种特征在图上用符号标示出来,底下有符号的注解表示图上的符号所代表的净度特征。
13、颜色、净度与车工等级比例尺规:显示钻石的净度与颜色在GIA等级中的相关位置。
14、钻石车工比例剖面图示:显示比例与角度等所有实际数据比例值。
(1)什么是钻石切割语言扩展阅读:
关于GIA的问题:
关于国内盛行的GIA证书和国检证书鉴定有出入的问题,各说各有理,消费者往往一团雾水。
一、切工问题
GIA机构检测的是裸石,在检测时需要把钻石置于极度精密的仪器下旋转360度绘制出钻石真实比例的模型用计算机对钻石的"台宽比""亭深比"等各个部位进行测量计算。
每一个经过GIA检测的钻石会在证书里绘制出一个钻石比例图,这样以来人们很容易看到钻石的切工等级,而市面上的国检证书大部分是检验的已经镶嵌后的钻石,无法对钻石各个部位进行精确的测量所以很难对钻石的切工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颜色问题
钻石颜色分级有很多严格的要求,只有裸石才能正确的比出颜色。在裸石分级时一定是要钻石的台面向下去比较钻石最明显的腰棱处,而镶嵌过的钻石台面是向上的,这样钻石本身火彩就会很大程度上掩饰了钻石的颜色,而且镶嵌后的钻石颜色会受到周围金属颜色的影响。
如果镶嵌钻石的金属颜色配的是白色,钻石的颜色就会显白,而用的是黄色金属,钻石的颜色就会映衬的发黄。
三、净度问题
镶嵌后的钻石净度判断是无法准确的,因为裸石检验净度分别要做到"冠部""亭部""腰部"等各部位的检查。
而镶嵌的钻石在做检查时只能从钻石的"冠部"来观察钻石的净度,有些能检查"腰部",但是由于款式的限制,几乎无法从"亭部"检查钻石的净度,受钻石本身的火彩的影响,从台面观察钻石很多钻石的包裹体是观察不到的。
四、重量问题
GIA检查裸石重量需要把钻石置于密封仪器内进行称重,并且重量精确到小数点后五位。而镶嵌过的钻石在重量检测时是无法把钻石拆下来称重的,所以在国内在出具钻戒证书时会在重量上采用"参注标称""印记标称""注托石重"珠宝厂家在戒指内壁印上的钻石重量。
⑵ 钻石切工
钻石切工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理想切工(Excellent)、非常好切工(Very Good)、好切工(Good)、一般切工(Fair)、差切工(Poor)。
钻石戒指是时下新人们结婚的必备物品,一枚璀璨闪亮的钻戒是时尚新娘们的最爱,钻石之所以闪耀主要还是由于钻石切工,那么一枚怎样切工的钻石才能释放出璀璨光彩呢?
怎样判断钻石切工的好坏
棱角
标准圆形切钻棱角的棱线必须是三条或者是三条以上的交汇于一点上,从而形成一个尖锐的钻石棱角,钻石棱角的切工是相当严格精密的,如果钻石的棱角是圆滑的不是笔直锐利,那可能是钻石的仿制品。
抛光痕
真正的钻石可面上一般是看不见抛光痕的,可能有些做工不精致的钻石会有一些模模糊糊的抛光痕,选择优质的钻石一定要选择没有抛光痕的钻石。
腰线
钻石的腰围经过打磨后不抛光的情况被叫作“糖化”效应,这是钻石的最典型的切磨特征。而经过抛光的腰围可以看得到研磨线,多半是钻石的仿制品。
刻面
如果刻面有弯曲现象,或者反射的光线变形,则极有可能是仿制品。
钻石的切工等级越高,越能令钻石呈现更耀眼的火彩与明亮度,外观更吸引人,所以价格也相应提高。切割专家的技术也决定了钻石的切工等级。
⑶ 钻石是如何切割的
一、划线。又叫标记,就是在钻石表面做标记这是㡳切割的第一步,先检验钻坯,并在钻石表面做标记并在钻石表面做标记。做这项工作的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并精通加工技术。划线员必须留意两点:既要尽量保持原重,又要尽量减少内含物。
(3)什么是钻石切割语言扩展阅读:
最早出现在戒指上的钻石,是天然八面体形状的原石。大约从十四世纪开始,人们将钻石进行一定的加工后再镶嵌,早期切割工匠将钻石设法磨出尖;十五世纪出现台面切割,到十六世纪,玫瑰式切割开始出现,这种切割样式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明亮式切割的出现是钻式切割的一大进步,使钻石有更美好的亮光与火彩。
1914年安特卫普的钻石切割样师托考夫斯基(Marcel Tolkowsky)发表了他根据钻石的折射率和色散率切割的比例,受到广大欢迎,今天明亮式的切割虽有改进,但大多仍是以托考夫斯计算的比例为基础。然而,钻石切割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人才培训,因此钻石的切割主要集中在那些传统的切割中心。
目前,世界上有四个主要的切磨中心。印度的孟买、美国的纽约、比利时的安特卫普、以色列的特拉维夫。 除此之外,泰国、中国、俄罗斯、南非也正在发展成为主要的钻石加工、切割中心。
每一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都需要精心的切割、加工,才能使之释放出应有的光泽愈光彩,这也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但行业内惯常的说法“俄罗斯工”、“比利时工”、“印度工”与上述切割中心并无直接的来源关系,即“俄罗斯工”钻石不一定指这颗钻石是由俄罗斯的某加工厂加工的,而是暗示这颗钻石的加工的切工非常完美
⑷ 如何切割钻石
很久以前,机械加工毛坯钻石很常见,将毛坯钻石插入机械夹具中,并用薄(约 0.05 至 0.08 毫米)青铜刀片以每分钟 11000 转的速度旋转数小时甚至数天 . 由于切割宽度大,晶体半边经常有断裂的趋势,毛坯钻石只能在某些结晶方向上进行机械锯切,往往会造成大量未加工钻石的损失。 此外,刀片变形对切割的影响会导致切割面偏离指定的切割面。
直到1980年代金刚石切割激光技术有了突破,晶体取向切割的局限性才被彻底克服。 任何钻石,无论其结构缺陷如何,都可以在不同的方向切割,这可以让您完全自由地规划和切割钻石。使用激光加工单元时,锯切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批量激光加工只需几分钟,足以将数十个晶体加载到设备中。当然,机械锯切的过程还是存在的。 虽然激光锯切非常有用,但手动机械锯切还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较大的钻石。 结果取决于切割师的技术。 所谓的俄罗斯切割之所以如此珍贵,是因为俄罗斯大师们恪守的高标准钻石切工和他们毕生的专业知识。
⑸ 钻石的切割工艺
正是由于钻石出色的切割工艺,才使得,一颗金刚石散发出迷人的光芒。让无数女性为之倾倒。那么钻石的切割工艺有哪些,钻石切割形状有哪些呢?
钻石的切割工艺钻石切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钻石的外观,特别是影响钻石释放的火彩。因此,消费者在追求克拉重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切工的好坏。通常来说,切工比率越接近完美,钻石越能充分地反射、折射光线,钻石也就越璀璨、越美丽。
1、标准圆钻型切工(Round Brilliant Cut)
外形: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19年
市面上的钻石琢型一般都是标准圆钻型的。这种琢型共有58个小面。顶部的平面被称为台面,直径最大的部位为腰围,腰围以上为冠部,腰围以下为亭部。
1919年安特卫普切割师(Marcel Tolkowsky)通过光学计算,绘出了一个圆钻的切磨样式,能很好了反映火彩、光泽,这种切磨共包括台面、上腰和下腰小面、星小面、尖底共58个刻面,对25分以下的小钻则无尖底,共在57个刻面,从而奠定了标准圆钻型切割的基础。但一颗四尖的原石,按这样比率切割,损失的重量最多。因此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托考夫斯基切割比率为:平均腰围直径:100%台面:53.0%冠部高度:16.2%亭部高度:43.1%冠部角度:34度30分亭部角度:40度45分这一切割比例奠定了钻石理想切工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切割比例有所差别。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国琢型,其他有德国琢型、欧洲琢型等。
2、椭圆形明亮型切工(Oval Brilliant Cut)
外形:椭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世纪
有领结效应。其原石留存率可达到50%至60%,适合长形八面体的钻石原石。也因为它可以保留钻石较高的质量,所以多用于许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钻石
3、梨形切工(Pear Brilliant Cut)
外形:梨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 也称为泪滴形切工(Tear Cut)或者坠形切工(Pendloque Cut) 有领结效应。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历史上着名的钻石中有将近20%使用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一号(Cullinan 1)。 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瑕疵的钻石原石。镶嵌时需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两侧翼对称,尖角无缺损。
4、榄尖形切工(Marquise Brilliant Cut)
外形:榄尖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时期
也译为舟形切工。此种切工的钻石两端都呈尖角,形似果核,故名。有领结效应。
这种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较低,其特色在两端尖角处,此处的包裹体能够被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处的闪亮度极高。镶嵌时需要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5、方形切工(Square Brilliant Cut)
外形:方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或 混合型
起源:上世纪中期,由比利时工匠发明,此种切工被不断完善,衍生出一系列改良形式。由于其改良形式兼有阶梯型切工的特点,所以也可归类于混合型切工。
方形切工拥有方形或长方形外形,通常有76个刻面。但也有61个、101个刻面或144个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切工为E.F.D.钻石公司的注册专利切工,即公主方。
方形切工可多样化,但普遍冠部较浅,台面较大,亭部较深。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高于其他明亮型切工方式,但不适用亭部较浅的钻坯。
尖角处和亭部刻面产生的亮度和闪烁降低了包裹体的可见度,也稍“提高”了钻石的颜色级别,并且同样重量的方形切工钻石与圆形切工钻石相比,外形显得要大15%左右。
6、心形切工(Heart Brilliant Cut)
外形:心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近代
钻石外形以对称得两个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组成,似心形。
心形切工钻石全深较浅,适合形状不规则且整体较扁的钻石原石的,原处凹槽位置的包裹体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钻石净度,但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较低。
7、祖母绿切工(Emerald Cut)
外形:矩形
切工:阶梯型
起源:古代
典型阶梯型切工的衍生加工方式,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于钻石的方形外腰围,外形呈矩形,亭部和冠部较扁,底尖收成线状。因常用于宝石祖母绿的加工,故名。
使用祖母绿切工的钻石,较难遮眼包裹体,适合净度较高、长方形、边角略带破损或包裹体的钻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达60%至70%之高。
8、雷德恩切工(Radiant Cut)
外形:矩形
切工:混合型
起源:1977年
Radiant切工发明于1977年,匠人希望综合祖母绿切工的优雅外形和圆形切工明亮度,而创出此种切工。
Radiant拥有长方形外形和切去的四角。它兼顾了祖母绿切工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状,也拥有如圆形灿烂型切工的优秀光芒表现。
Radiant切工适合略显长方,四角有破损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较高。
9、垫型切工(Cushion Cut)
外形:矩形圆角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古典
起源:1977年
又称为“枕型”切工(Pillow Cut)。
垫型切工有58个切面,是现在明亮型切工的前身。相较而言:其台面较小,其他切面更大,钻石腰围较薄,整体较扁平,并且底尖被加工成一个小切面,则从台面观察钻石内部可见一个“空洞”。
垫型切工流传于19世纪至20世纪,是经过多次发展和改良形成的切割方式,在此之前钻石经过了几次改型,从1830年起,钻石有将近一世纪的时间运用且只运用这种切工,包括许多世界闻名的钻石,如:Hope、Regen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