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钻石是什么材质的如何形成的钻石的发源地在哪
化学成分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
形成原因
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钻石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枣消晌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
产地
全世界钻石的储量和生产概况:
1、出产钻石的国家
世界各地均有钻石产出,已有三十多个国家拥有钻石资源,年产量一亿克拉左右。产量前五位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南非。这五个国家的钻石产量占全世界钻石产量的90%左右。其它产钻石的国家有刚果(金)、 巴西、圭亚那、委内瑞拉、安哥拉、中非、加纳、几内亚、科特迪瓦、利比利亚、纳米比亚、塞拉利昂、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印度、中国、加拿大等。
中国的金刚石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产量在20万克拉,钻石主要在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辽宁瓦房店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金刚石矿山。
2、 出产最好钻石的国家
对于钻石的毛坯和宝石级钻石所占比例来说,最好的钻石来自于纳米比亚冲积矿床中开采出来的钻石。
3、 钻石产地的变迁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钻石的国家,3000年前,印度是钻石的唯一产地。
4、 世界上第一座钻石矿
1871年7月16日,坚持向深处挖掘的凳锋库力斯堡合伙采掘队获得了成功,他们在占据的几十平桥滚方米的土地上,一直往深处挖掘,在这一天终于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钻石。全世界第一座钻石矿也就诞生了。命名“库力斯堡矿”也叫“新热潮矿”。
5、 南非的钻石矿
提到钻石人们往住就会想到南非。南非产出的钻石素以颗粒大,质量佳而着名。从矿山开采出来的钻石英钟毛胚中有50%可以达到宝石级。五十几年前,南非的钻石产量居世界首位,所以常有顾客会问“这颗是南非钻石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南非的钻石产量逐年减少。1987年南非钻石产量为1000万克拉是世界总产量的10%左右。
2. 钻石的计量单位,以及换算单位
度--即长度,由于和生活密切相关,自人类有始就出现了,原始人布指为寸,布掌为尺,舒肘为丈,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直至今天的现代计量技术的出现,古代度制演变反映着历史的变迁。
夏
1尺 = 10寸(1尺=24.9厘米)
商
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31.1厘米)
周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厘米)
秦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汉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后汉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三国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厘米)
西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东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十六国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南北朝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
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后期:1尺=23.5厘米)
唐;
五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元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明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1.1厘米)
清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营造尺:1尺=32厘米)
现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厘米)
一公顷等于15亩,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亩,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
畮,六尺为步,百步为畮。秦田二百四十步为畮。畮或从十久。——《说文》。字亦作畆、畒、亩、畞。如:亩制(以亩为单位划分、计算土地面积的制度);亩级(田地土壤质量好坏的等级);亩积(每一亩田的面积)
咋样?很全面吧~!
3. 地球钻石储量人均百万颗,钻戒依然这么贵,厂商:这事有隐情
钻戒已经成为年轻人结婚的最基本门槛,如果有个女孩子对你说:我可以不要钻戒,愿意跟你结婚,那一定是顾家和贤惠的姑娘,赶紧娶了吧。因为很多女人结婚后,发现钻戒太碍事了,就居家过日子和投资角度,钻石确实表现一般。
那么钻石到底是怎么与爱情捆绑在一起的呢?
钻石是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钻石实际上是由碳元素在特定情况下形成的单质晶体,说句难听的钻石从本质上与煤炭是一样的,然而二者命运却是不一样的。
钻石刚开始也没有这么高的待遇,只是一个好看的石头,甚至不要钱就可以得到。
不过由于钻石通透的材质,人们开始对它赋予更多的意义,起初由于人们认知问题,人们一度认为钻石是由天水形成,梵文中钻石一词为雷电之意,借此表达钻石由闪电而生的信仰。
在文艺复兴前,人类的火和其他工具无法伤害到钻石,因此就有钻石是金刚不坏的说法,钻石便有了佩戴者也有百毒不侵的观点,在当时疾病横行的年代,使得钻石极为畅销,但是离真正的爆款还是差异很大。
直到1948年,戴比尔斯采用“钻石恒久远(A Diamond is Forever)”的口号推广订婚钻戒与结婚周年戒,作为爱情象征并表达持续之承诺。
戴比尔斯将钻石与结婚捆绑在一起确实很奏效,在4年时间里,戴比尔斯的销售额,足足上涨了55%。
不要小看这个数据,这可是二战结束后没多少年,人们的购买力非常有限。
通过戴比尔斯一系列宣传,钻戒成了结婚前的必备礼物,同时钻石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一个米粒大的钻石都要几万块钱,足够你吃一年的海底捞了。
钻石这么贵是不是因为地球上钻石太少了物以稀为贵呢?
这里明确告诉你地球上还真的不缺钻石,地球上钻石数量达到了数万亿颗,看到这个数量是不是感到惊讶,钻石储量足够地球人均几百万颗了,接下来告诉你这些钻石到底在哪。
我们都知道南非以盛产钻石为名,很多人先入为主的认为南非是世界钻石产量最大的国家,其实不然,真正的钻石大国非俄罗斯莫属。
关于俄罗斯钻石的发现,还有一段有意思的 历史 。
二战结束后,苏联被美国孤立,当时苏联自己不能生产钻石,也没有合成人工钻石的技术,科研和军事对于钻石又有需求,战斗民族当然也不是这么容易击败。当时苏联人想,非洲那个不毛之地都有这么多钻石,想想这么大的苏联就不信没有钻石,于是派科学家进行四处勘探,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让他们在西伯利亚真的发现了400多个金伯利岩筒。
如果你喜欢看卫星地图,将焦点对准俄罗斯米尔内地图,你会发现有一个巨大的石坑,不要小看这个石坑,价值达到了130亿英镑,这是世界上最贵的矿坑,因为里面全是钻石。
米尔内钻石坑深度达到了540米,直径有1600米,自上而下看整个矿场就是一个巨大螺旋矿坑。
矿场是从1957年开工,在辉煌的时期每年可生产200万克拉钻石。不过对米尔内钻石矿过度开展,现在已经没有太多价值可用了,在2004年米尔内钻石矿关闭。
钻石矿关闭可不像简单的关门那样容易,因为这个巨大无比矿坑,带来了很多问题。
由于矿洞又大又深,地球内部磁场与地表上空的空气因此形成强大气流,对于外来物体有种天然吸力,当地媒体曾报道,有直升飞机经过矿洞时被气流吸进去,甚至当地直接颁布条例,禁止任何飞行器经过矿场上空。
既然矿场也关闭了,这个大的矿洞也有这么大危险,把这个洞填了不就可以了,实际上当地做过预算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填埋成本太高了。
作为世界最大钻石矿在辉煌时期也仅有200万克拉钻石,即便全球加起来确实也没有多少,怎么会有地球上数万亿颗钻石的说法呢?
其实地球真正储藏万亿颗钻石的位置,但是想要得到这些钻石可没那么容易。
想得到这些钻石,要先了解钻石是如何形成的?
前文已经介绍了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之所以碳元素能形成钻石,而不是煤,是因为钻石是在某特定状态下形成的,这个特定状态就是需要1100-1500摄氏度的高温,还需要压强在4.5到6Gpa之间。
这样苛刻条件在地表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在地球内部非常容易达到这个条件,就温度而言地球地幔层温度在1000 到3700 之间,由于地幔层有地壳覆盖,能够保持足够的压力,这也就意味着地幔层具备形成钻石的条件。
当然,这只是成为钻石最基本的条件,真实地幔会有钻石吗?
麻省理工学院按照这个思路联合多个大学,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科学家利用地震数据绘制了地球内部可视图像,并根据超声波对地球结构进行材料分析, 科学家通过这种声波的方法可以估算地球所有岩石圈的成分。
当科学家Faul在使用地震数据绘制地球时,果然出现了一个让人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声波在通过古老岩石的克拉通根速度明显加速。
这也说明了克拉通根的这些古老岩石并不是普通岩石,科学家对于这一现象百思不得其解,而且困扰了几十年。
科学家Faul分门别类的对研究进行超声波尖刺,终于发现含有1%至2%钻石的岩石速度与 克拉通根一样。
于是顺理成章的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地球表面钻石是怎么来的,研究发现几千万年前钻石通过火山喷发将地幔钻石带到了地球表面。
最后科学家吃惊发现全球所有古老岩石的克拉通根中含有1000万亿吨钻石。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想想办法把它搞出来不久赚翻了,其实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现实情况是这样的。
这些钻石藏在地表下150公里处,这个深度远超过了人们的挖掘能力,即便有能力开采,这个成本远超目前天然钻石成本。
假设开采成本大幅度降低,降到跟现在地面钻石同样开采成本,如此大规模的钻石价格肯定会很低,说是白菜价一点都不过分,试想有人愿意做这样低利润的事情吗?
此外,钻石形成条件科学家已经研究清楚,人工钻石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级,装饰类人造钻石,目前无论材质、形状、品质都非常好,而且价格也很便宜,很多人也开始接受这种产品。
4. 天然钻石是怎么形成的
简单说来属于火山喷发的产物。
所有的钻石均是在地壳深处经高温高压条件形成的,经火山喷发带至地表。
钻石在地下160—480千米处形成。大部分钻石被发现位于一种称作“金伯利岩”的火山岩中,这种岩石埋藏于火山活动依然活跃的地带。其他任何被直接发现的钻石,都是经其他作用而直接从原始的金伯利岩中分离出来的。
世界上产钻石的国家有20个。南非是第五大钻石生产国,前四位依次是:澳大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博茨瓦纳共和国和俄罗斯。
钻石由纯碳组成,石墨也是。铅笔中的铅芯就是由石墨制成的,然而,钻石和石墨的原子内部排列并不相同。钻石是地球上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之一,摩氏硬度值为10。石墨则恰恰相反,是地球上天然存在的最软的物质之一,摩氏硬度值为1.5,仅比滑石粉硬一些。
5. 钻石是怎样型成的,生长在哪里、
科学家们经过对世界不同矿山钻石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的环境下,相当于出产的地方要达到地表以下150~200千米深,所需温度一般最低在1500摄氏度,有不同的层级,有的可以低到1100摄氏度。
钻石形成于上地幔,地球坚硬的地表层下最浓稠、最柔软的一层。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9亿年前,在到达地表前已在地球深处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在对生长有钻石的矿物包裹体进行显微分析的基础上。
科学家们确定了两种基本的岩石类型:一类是榴辉岩类(E型),另一类是橄榄岩类(P型)。榴辉岩是一种粗粒不等粒变质岩,主要由石榴石和辉石组成,形成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之下,位于地壳深处的变质岩区。
榴辉岩的化学成分与玄武岩相似,其形成与俯冲碰撞作用有关,并经历过海洋地壳玄武岩变质作用。橄榄岩包含的岩石种类非常多,例如纯橄榄岩、斜方辉石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含有不同混合比例的橄榄石、斜辉石和斜方辉石,是地幔中最常见、最丰富的岩石。
(5)钻石地球上多少平方米一颗扩展阅读:
钻石的主要产地:
伯纳特兄弟于1870年发现了金伯利金刚石矿。正是这一发现,使人们知道了在哪种岩石中有可能含有金刚石。
原来,那是一种在远古时代的岩浆冷却以后所形成的火山岩。接着,研究者又发现,在这种火山岩中除了金刚石,还含有被称为石榴石和橄榄石的两种矿物。因此,在那些出产石榴石和橄榄石的地点,找到金刚石矿的可能性就相对大。于是,石榴石和橄榄石就成为寻找金刚石的“指示矿物”。
根据指示矿物来寻找金刚石矿的方法并不是在哪一天突然发现的。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史密森研究所的地球化学家约翰·贾尼在仔细研究了石榴石和金刚石之间的关系后发表了他的研究结果。但是,在那之前,即上世纪50年代,德比尔斯公司的地质人员早就根据指示矿物在世界各地寻找金刚石矿了。
世界各地都发现了金刚石矿。其中,澳大利亚、刚果、俄罗斯、博茨瓦纳和南非是着名的五大金刚石产地。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史蒂文·哈格蒂博士在1999年研究了世界各地含有金刚石的熔岩的年代,结果发现,这些含有金刚石的熔岩至少是在过去7个不同的时期在各地喷出的岩浆所形成的,其中最古老的熔岩则是在大约10亿年前形成的。
在这7个岩浆喷发时期中,以在非洲各地和巴西等地区于1.2亿年前至8000万年前喷出的岩浆中所含有的金刚石为最多。那时正值恐龙时代极盛期的中生代白垩纪。含有金刚石的熔岩,最晚的,是在2200万年以前喷出的岩浆形成的。至于在那以后形成的熔岩中是否含有金刚石,则还无法肯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钻石
6. 钻石的形成
有人说钻石是永恒的,可能是因为钻石是有着10亿年历史的变异岩石,在地球深层地幔中经受了多次挤压和高温的考验。
但也有人认为砖石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可能是因为砖石很少有工业价值,或者是被商人炒作的产物。
不管怎样,一大块碳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结晶成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事实上,科学家们一直不确定他们是如何形成的。
一种主流的理论认为,当海床板块(海洋板块的一部分)在所谓的构造俯冲带在大陆板块下研磨时,许多钻石就形成了。
在这一过程中,大洋板块和海底的所有矿物都深入到200多公里深的地幔中,在那里,它们在比地表温度和压力大数万倍的高温和压力下慢慢结晶。
最终,这些晶体与称为金伯利岩的火山岩浆混合,以钻石的形式出现在地球表面,最终变成昂贵的各种首饰。
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是砖石中的矿物质可以在海洋中找到,正是这些矿物赋予了蓝色宝石标志性的颜色(比如臭名昭着被诅咒的希望蓝砖石)。
这些钻石是地球上最深、最稀有、最昂贵的钻石之一,没人愿意把它用作科学研究。然而,就在昨天(5月29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为钻石的海洋起源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研究了一种更为常见的砖石(纤维状钻石,如金刚石)内部的含盐量沉积物。
与大多数用于婚礼的钻石不同,纤维状钻石上布满了少量的盐,如钾、钠和其他物质。
对于珠宝商来说,这些砖石的价值不大,但对于那些想要揭开它们地下起源的科学家来说,无疑更有价值。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这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迈克尔·福斯特在一份声明中说:有一种理论认为,钻石中所含的盐分来自海洋海水,但这一理论无法得到验证。
因此,福斯特和他的同事们没有追踪钻石真正的古代起源,而是试图在他们的实验室里重现海底矿物下沉到地幔时发生的超热、超压反应。
研究小组将海洋沉积物样本放入一个装有一种叫做橄榄岩的矿物容器中,橄榄岩是一种火山岩,广泛存在于人们认为钻石形成的深处。
然后,他们将混合物暴露在模拟地幔的高温高压环境中。
研究人员发现,当混合物受到4到6千兆帕斯卡(海平面平均大气压力的40000到60000倍)的压力和1500到2000华氏度(800到1100摄氏度)的温度时,盐晶体形成的性质几乎与纤维钻石中的盐晶体相同。
换句话说,当旧海床滑入地幔的深坩埚时,碰撞力为金刚石的形成创造了完美的条件。(昂贵宝石钻石,由纯碳制成,不含任何沉积物,但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制造。)
起先研究人员就认为,在钻石生长的过程中,周围一定存在某种含盐液体。现在已经证实,海洋沉积物符合这一条件。
同样的实验也产生了对金伯利岩形成起关键作用的矿物,在火山爆发期间,钻石通常会附着在金伯利岩表面。
所以,钻石可能真的是古代海洋历史的一部分,你可以一直戴在手上,毕竟这是你们永恒的象征。
如果这些宝石对你的品味来说太贵了,你可以选择戴上一枚金戒指或铂金戒指,同样是戴上这颗星球的极端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