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钻石矿藏 » 为什么钻石会忘记前世
扩展阅读
山东产品包装设计哪里有 2025-02-04 05:38:49

为什么钻石会忘记前世

发布时间: 2023-09-13 10:06:30

‘壹’ 钻石的寓意

1、永恒存在的标志:

在几千万年前,地下深处炽热的岩浆沿管子上冲,由于火山口经常被堵死,上升的岩浆在极巨大的压力下冷却。其中含的少量纯碳在这种高温和巨大压力下结晶成为金刚石。

2、纯洁爱情的标志:

钻石纯洁透明、经久不变,钻戒像情人炯炯有神的眼睛,深VIP情地注视着你。它是纯洁爱情的标志,表示对爱情的永恒追求和忠贞。

(1)为什么钻石会忘记前世扩展阅读:


钻石在天然矿物中的硬度最高,其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就会碎裂。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卡,或译克拉、克拉(Carat),是钻石的质量单位。一卡相等于200毫克,相传早期钻石商人称量钻石所用的砝码为稻子豆树(carob)果实,一粒这样的果实大约就重200毫克。因为钻石的密度基本上相同,因此越重的钻石体积越大。越大的钻石越稀有,每卡的价值亦越高。

‘贰’ 钻石到底为什么这么珍贵,它的实质价值到底是什么。

天然钻石既可以收藏,又有纪念意义。首先从天然价值来看,天然钻石是在地球深处经历了数亿年甚至数十亿年才能形成,而宝石级别的钻石又少之又少。之后又要花费很长时间进行开采打磨,极小概率才能形成一颗品质极佳的钻石,这么珍贵的钻石如何不让人心动?从文化价值上来说,钻石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印度就有钻石的记载,而在印度的传说中,钻石的前世是一位名叫巴拉的国王,他象征着着纯洁、勇敢,深受人民爱戴,当他死后,他的骨头便变成了一颗颗钻石的种子,在众神的抢夺中从天上洒落下一些,遗落在人间各处,成为了坚硬的钻石。公元一至三世纪罗马帝国出现的钻石都是通过“钻石之路”从印度运来,从此钻石在欧洲有了新的生命,开始了长达十几世纪的闪耀之旅。投资价值方面,近100多年来,因其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钻石一直稳定地以平均每年10%的比例增值,几乎没有下跌过。 而它的情感价值也无需过多阐述,许多个世纪以来,钻石一直是人们在重大场合的第一选择,不管是第一枚求婚钻戒还是第一枚结婚钻戒,都有着重大的意义。现代钻石不仅是爱情的见证,也是自我价值的展现,人们往往会用钻石来象征自己如同钻石般坚韧、纯洁。

‘叁’ 闻名世界的厄运钻石,相传被下了诅咒,拥有它的人为何会相继离奇死亡

在历史上,有着无数流传下来的诅咒传说,其中最着名的要属于“法老诅咒”了,埃及图坦卡蒙法老墓中有几处明文写到: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然而后来探索陵墓的几个人,也离奇去世,让这个诅咒名扬世界的同时,也布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另外一边,同样也有一颗闻名世界的厄运钻石。拥有它的主人相继遭到厄运。

托马斯知道了这枚钻石的故事,十分聪明的他并没有留在手上,而是将它捐献给了美国的史密斯研究所,现在,这块希望钻石,正安静地躺在史密斯博物馆的玻璃展柜当中,说来也让人奇怪,再也没有人为此遭受厄运。

‘肆’ 珠宝玉石

从钻石历史开始认识钻石

钻石是迷人的,而与种种传说、迷信交织在一起的一部钻石历史,更增添了钻石的神秘色彩。钻石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历史的一个缩影。这里只对其作简要的勾勒,目的是为钻石鉴赏者提供一个简要的线索。
钻石之初——印度
钻石的历史起源于印度。在十七世纪之前,虽然早期婆罗洲也产钻石,但由于产量极少,因此可以说印度是当时钻石的唯一产地。古印度人把钻石颜色分为四个等级,这是印度所特有的种姓制度,就是对印度人地位、身份所进行的一种划分:无色的钻石称作“婆罗门”;浅红色的钻石称作“刹帝利”;浅绿色的钻石称作“吠舍”;灰色的钻石称作“首陀罗”。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文献中已有关于钻石的描述和记载,考古研究发现印度人在公元前四世纪已用钻石作为工具,对其它宝石的珠子进行雕琢。当时的印度人已知道,当两颗钻石相互碰撞时,部分钻石会裂开甚至蹦掉,这是钻石辟开加工的开始。在印度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有“生世之谜”,传说钻石的前世是一位名叫巴拉的勇猛无比的国王,他不仅出生纯洁,其平生所作所为亦光明磊落,当他在上帝的祭坛上焚身后,他的骨头便变成了一颗颗钻石的种子,众神均前来劫夺,他们在匆忙逃走时从天上洒落下一些种子,这些种子就是蕴藏在高山、森林、江河中的坚硬、透明的金刚石。
钻石之路——从印度到地中海
与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丝绸之路”一样,连接古印度与西方的则是“钻石之路”。钻石之路实际上由两条路线组成,一为陆路,从印度经现今的两伊、土耳其抵罗马;二为水路,跨印度洋,经伊斯兰圣城麦加,从地中海南岸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再穿地中海抵达罗马。公元一至三世纪罗马帝国出现的钻石,即是通过这两条“钻石之路”从印度运来。可想而知,最好的钻石必然首先为印度的国王们所拥有,其次为沿途各国的统治者所占有,当走到终点时,剩余的钻石已为数不多了。
公元三世纪之后,在大约一千年的时间里,钻石在地中海地区销声匿迹。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波斯帝国崛起在印度和地中海之间,它取代了罗马帝国而成为印度钻石的主要吸收者。此外,伴随罗马帝国衰落丧钟的还有基督教的兴起,由于此前的钻石大都与异教迷信联系在一起,刚刚皈依基督教的教徒们对钻石兴趣在为减小。
钻石新的生命——欧洲
中世纪的欧洲,虽然钻石已经受重现,但人们心目中的钻石仍带有各种神秘色彩,就如:有人认为钻石可以治病,也有人认为钻石是有毒的,吞下去会导致人死亡。有一些关于钻石的迷信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将士们认为钻石会给拥有者带来勇气,作战时佩载钻石,可无往而不胜,又如钻石会使男人对妻子的爱更深。但使钻石在欧洲人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有以下一些主要事件
1)法王路易九世(1214-1270)在位时曾颁布节约法令,规定只有国王才能拥有钻石,女人不许佩载钻石。不到二百年后,查七世的情妇第一次公开场合违背路易九世的法令,多次在宫廷社会场所以其首饰上的钻石而引人注目。此举使钻石在当时的欧洲理人,特别在女士心目中变得更富魅力。
(2)1477年,奥地利的马克西米连一世在与法国勃艮地的玛丽公主定亲前,接到公主的一封来信,内文写道:定亲之日,公主必须戴上镶有钻石的指环。由此,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第一枚结婚钻戒就此戴在了玛丽的手指上。钻石戒指从此成为情侣们忠贞爱情的至高信物。
(3)1499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首次绕过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开辟了从欧洲通向亚洲的海上贸易之路。从而使欧洲人得以避开中东阿拉伯国家对钻石贸易的垄断,来自印度的钻石得以在欧洲大量地出现。除上述因素外,真正钻石在欧洲得新生的是钻石切磨技术首先在欧洲得到发展,威尼斯作为欧洲与东方的一个重要的贸易口岸,钻石在重新回到欧洲之初的十四世纪,这里也曾是欧洲最早的钻石切磨中心。但其地位很快被安特卫普所取代,并很快变成国际钻石切磨中心。到了十五世纪晚期,安特卫普的钻石切磨师们已经开始利用涂有细粒钻石的金属盘来对钻石表面进行抛光;到了十七世纪,这里的切磨师已能在钻石上切磨出58个面;到十八世纪,已掌握了钻石的劈开技术。由于钻石切磨技术在欧洲日益完善,欧洲人对钻石的兴趣日渐浓厚,阿姆斯特丹、伦敦也相继成为重要的钻石加工中心。
承前启后——巴西
印度的钻石产量在十七世纪达到高峰,年产量大约为5-10万克拉,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达到宝石级。此后钻石产量迅速回落,在1725-1730年间,每年从印度运至欧洲的钻石只有2000-5000克拉,欧洲的钻石工业面临空前挑战。所幸的是在1730年,在另一个远离欧洲的大陆,南美巴西发现了钻石,并很快取代了印度,成为第一大钻石生产国。在1730-1870年的140年时间里,来自巴西的钻石主宰了世界的钻石市场。其产量在1850-1859年间达到顶峰,平均年产量达到30万克拉。由于钻石产量供给充足,钻石也不再是仅仅供王公贵族们享用的奢侈品了,只要有钱,不管你身份如何,你尽可以在市场上购到你看中的钻石。
现代钻石工业——南非
巴西的钻石一度使世界钻石业兴旺,但其供给量有限。到1861年为止,巴西的钻石年产量下降到17万克拉,到1880年,巴西钻石年产量只有5000克拉。这种戏剧性的产量下降对当时欧洲初具规模的钻石业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时,一个神秘的大陆--非洲传来喜迅。1866年夏,一天,位于南非奥兰治河岸的德克尔农场一个15岁的男孩发现了一颗重达21.25克拉的钻石,后来这颗钻石被切磨成10.73克拉的椭圆形钻石,最初被命名为“奥莱利”。当这颗钻石亮相于1889年在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时,已被易命名为“尤利卡”(Eureka)。南非钻石出现署光后,很快在金伯利发现规模巨大的钻石矿床,1872-1903年间,从金伯利城周围的各矿床中开采出来的钻石年产量已达2000-3000万克拉,占全球钻石总产量的95%。由于南非钻石的发现,并在此基础上,创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公司-DeBeers公司,并由此开创了现代十分繁荣的现代钻石产业。
中国钻石
中国的钻石历史不知从何时开始的,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定论。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诗经》中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记载,许多学者认为这“他山之石”就是金刚石。此后在《列子》、《海内十洲记》中都曾记载过“刀长有咫,切玉如泥”的昆吾刀剑,如果记载详实的话,那么这昆吾刀剑很可能就是以金刚石制成的。但以上记载和由此而得到的认识均只是人们的猜想,无法得到明确的定论。有史可查的明确有关钻石记载最早是晋的《起居注》:“咸宁三年,敦煌上送金刚,生金中,百淘不消,可以切玉,出天竺”。此后在《魏书》、《隋书》和《北史》等典籍中也都提及波斯拥有较多的钻石。可以看出,中国最早的钻石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源于印度。
目前,我国辽宁的瓦房店、山东的蒙阴及湖南的沅水流域,都是钻石的重要产地。1983年,我国探明的钻石储量已居世界第六位,目前我国的钻石产量占世界前十位。1977年12月21日,山东临沂县常林村的一位农村妇女在耕地时发现了我国现今最大的“常林钻石”,重158.786克拉(比一般核桃稍大),现今储存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中。我国发现的100克拉以上的钻石共有4颗,均是在山东发现的。我国发现的最大钻石重1.4两,折合218.65克拉,1936年产出于山东沂沭河畔。钻石晶莹无暇、色泽金黄,取名为“金鸡”钻石。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侵华日军抢走,至今下落不明。1981年8月发现“陈端口一号”重124.27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