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钻石矿藏 » 看钻石瑕疵多少倍放大镜
扩展阅读
同类产品哪个好用 2025-02-02 09:34:05

看钻石瑕疵多少倍放大镜

发布时间: 2023-09-28 03:59:29

1. 怎样鉴别钻石的质量

钻石的品质鉴定
钻石的品质是从净度、颜色、车工、重量四个标准(俗称“四C

)来综合衡量的。这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标准,
所谓“四C
”是指颜色Colour,切工Cut,净度Clarity,重量克拉Carat。
一般情况下看钻石品质的好坏,主要是看净度与颜色。通常净度(Clarity)分为五大级别:
LC:指放大镜下无瑕疵(镜下无瑕级),
VVS:指10倍放大镜下具有极微小的瑕疵(极微瑕级),
VS:指10倍放大镜下具细小的瑕疵(微瑕疵),
SI:指10倍放大镜下具明显的瑕疵
(瑕疵级),
P:指肉眼可见瑕疵(重瑕级)。
颜色(Colour)从高到低分为:极白、优白、白、浅黄白、浅黄五个等级,一般以白、浅黄白为主。也有用英文字母来表示颜色,从高到低分为:D、E、F、G、H、I等。颜色为F级算是很不错了。
另外,车工(Cut)一般是以很好,好,一般等来表示。

而重量单位克拉(ct),1克拉=0.2克=100分,一般10分以上要标明钻石等级。常规的划分是:小钻石:0.01克拉-0.24克拉;中钻石:
0.25克拉-0.99克拉;大钻石:1克拉以上。同等品质的钻石,重量越大越珍贵。但是钻石的价值与重量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10克拉大钻的
价格并不是1克拉钻石价格的10倍,而是指数关系。
一般对钻石的正确表示方法应该是:一颗1克拉,车工好,VS,优白的钻石。而没有什么“优级”、“优质”这种说法。现在有不少的商店都以“优级”、“优质”等含糊概念来迷糊顾客。

2. 钻石如何鉴定

钻石通常指宝石级金刚石,尤指琢型宝石级金刚石,其实,钻石和金刚石在国外并无这种用词的区分,英文中均使用同一个词汇“diamond”,但国内则常把“金刚石”一词用于矿物学领域,钻石一词用于宝石学领域。但也不尽然,如“工业钻石”虽然不属于宝石学领域,只是人们已习惯于这样称呼,故在本词条中也采用之。 宝石级钻石以无色透明为上品,但常见的多为略带微黄色调者。黄色调或褐色调愈深,品级也愈低。有一种无色透明中带一点蓝色的被称作“水火色”,却是佳品。而带深蓝、深黑、深金黄和红色、绿色者,更是少见的珍品,被称为“艳钻”或“奇珍钻石”,同一矿区的钻石带有相似的“色素”特征,以致有经验的人常可凭此认出钻石的产地。最早发明标准圆形明亮式切割的是在1914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钻石切割师托考夫斯基发明。判别钻石的标准被称为4C,分别是净度、颜色、切工、克拉重量。其中净度是指钻石的内含物,而不应称为瑕疵。内含物的存在说明了钻石的天然性。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这种包裹体状的内含物越少越好,所以就有了净度的分级。即:LC、VVS、VS、SI、P级。过去人们不会琢磨钻石,只能用钻石原石作为饰品,金刚石晶体真正成为钻石,变为首饰的时代,大约在1450年。当时琢磨钻石只有17个面,1558年--1603年当政的英国女王佩戴的钻石戒,只是一个八面体钻石晶体,磨掉了一个顶尖作为戒面的。直到1919年一位住在美国的波兰人名叫塔克瓦斯墓(Tolkowsky),设计出58个翻面的钻石切割工艺,至今仍在采用,这个切工是根据钻石的折光率系数等因素而精确计算出来的,不能任意改变,否则磨出的钻石将无光彩或漏光。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4C): (1)颜色(Colour):以无色为最好,色调越深,质量越差。具有彩色的钻石,如:红、粉红、绿、蓝色等,又属于钻石中的珍品,价格昂贵。 (2)净度(Clarity):应在十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钻石洁净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显,则质量越差,价格也相应地要降低。 (3)克拉重量(Carat):钻石的价格与重量的平方成正比,重量越大,价值越高。 (4) 切工(Cut):应按标准比例切磨而成标准圆钻型。比例不合适,钻石会不出“火“,则价格下降。如果表面有琢磨的细纹和人工损伤,其价格也会下降。 钻石(Diamond),矿物名称为金刚石,是公认的宝石之王。其最大特点是硬度最高并且具有很强的折射率,在光线下光芒四射,耀眼夺目。但其表面与玻璃,水晶及人工钻石相似,较难辩别。准确的鉴别只有靠仪器测量,而简易鉴别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硬度检验 钻石是已知最硬的自然生成物质,没有什么东西可在钻石上划上痕迹,若能划上痕迹的则绝非钻石。 2、导热性试验 在待辩钻石和其它相似物品上同时呼一口气,若是钻石则其表面凝聚的水雾应比其它物品上的水雾蒸发得快,这是因为钻石具有高导热性的原因。 3、观察反射光 用放大镜可观察到钻石的腰围处呈现一种很细的磨砂状并有亮晶晶的反射光。钻石的这种特征是独一无二的。 4、看生长点 在放大镜下观察,真品钻石的晶面上常有沟纹和三角形生长点,而赝品有三类:①加了氧化铝的普通玻璃,因折射率和色散提高, 容易误入,但硬度低。②用化学合成的蓝宝石和无色尖晶石仿制,硬度接近,但折射率低并有双折射现象,在放大镜下可见重影。 ③人造氧化锆仿制,硬度较高,折射好,但在转动时会反射较多的彩光,与真品在转动时只反射出微弱的黄、蓝色彩光相比,有明显的差别。

3. 钻戒看什么参数

钻石好不好,最直接的是看4C。
4C里其中3C是很直观的判断
克拉越大钻石直径越大
色级越靠前钻石越透亮(D-H,I-J色可能会泛黄)
切工越好钻石越闪(EX-VG-G)。
唯独净度这个标准需要自己判断。
1、FL,完美无瑕,没什么可挑剔的
2、IF,内部无瑕,没有任何杂质,也是顶级
3、VVS,10倍放大镜下非常非常细微的瑕疵,不是火眼金睛几乎找不到
4、VS,10倍放大镜下很轻微的瑕疵,这个眼尖的能看到。
5、SI,10倍放大镜下轻微瑕疵,比较容易看见。
6、I ,EMMM,简单说就是垃圾,不用放大镜,稍微仔细都能看到。
这里抛开FL,IF,VVS,这三个看不到瑕疵的净度级别,以及I这个垃圾级别。
只说VS和SI这两个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看到瑕疵的,就瑕疵来说,SI的瑕疵(内含物)肯定比VS大。但是,重点是但是,这个分级只是说瑕疵大小,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瑕疵位置。
比如说,VS的瑕疵面积是0.2平方毫米,那么SI就是0.4 。
但是位置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有可能VS的瑕疵在钻石台面附近,那么你一看钻石就很容易看到。也有可能SI的瑕疵在钻石底部,虽然它比VS大,但是你从正面看过去是真心看不到。我想也不会有谁无聊到看钻戒的时候把钻戒取下来怼着戒圈里面看钻石屁股吧。而且那些地方的瑕疵很容易被戒托造型和钻石爪子挡住看不见,而一个在正台面的瑕疵,就算它很小,也是那么的出众,那么的显眼。
这就会造成有可能同样是D色的情况下,SI净度的钻石戒指看上去反而比VS的更干净。价格也更低。
同理,VS的钻石你在挑选的时候可以尽量挑瑕疵在钻石腰刻面往下的,这样就很容易被戒托挡住,看上去就和VVS一般无二,价格还是VS的价格。

所以如果经验丰富的话,净度就是拉开钻石性价比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4. P级钻是什么意思啊对钻石有影响吗

P级钻又称为I级钻。P级钻以下一般不作为宝石用钻,所以一般只分到P级,不再分P1、P2、P3,P级是钻石净度的最低级别。

钻石的净度通常使用10倍放大镜对钻石内部、表面瑕疵及其对光彩影响程度对未镶嵌钻石的净度级别进行分级。

钻石结晶于地球深处地幔岩浆之中,环境复杂,成分多样,温度压力极高,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其内部难免含有各种杂物或存在瑕疵。这些内含物的颜色、多少、大小、位置分布对钻石净度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4)看钻石瑕疵多少倍放大镜扩展阅读

GIA钻石净度级别

1、无瑕级(FL)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没有任何内含物或表面瑕疵。

2、内无瑕级(IF)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没有任何内含物,而表面有微不足道的瑕疵,可借由磨光去除。

3、极轻微内含级(VVS)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有极微细的瑕疵,即使是专业鉴定师也很难看到。

4、轻微内含级(VS)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瑕疵可见,但非常微小。

5、微内含级(SI)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有清晰可见的瑕疵。

6、内含级(I) 瑕疵在10倍放大镜观察下非常明显,肉眼观察亦可看见,并且影响了钻石的坚固度或透明度和闪亮度。

5. 如何辨别钻石净度

钻石的净度通常使用10倍放大镜对钻石内部、表面瑕疵及其对光彩影响程度对未镶嵌钻石的净度级 别进行分级,按中国国检的标准细分为LC、VVS1、VVS2、VS1、VS2、SI1、SI2、P1、P2、P3共10个级别。已镶嵌钻石划分为极好、 很好、好、较好,一般5个级别。P级钻又称为I级钻。P级钻以下一般不作为宝石用钻,所以一般只分到P级,不再分P1/P2/P3.

国际上常用的以IF、VVS、VS、SI、P分别解释为:

(1) IF完美无瑕疵,国内为LC,即在十倍放大镜下看不到瑕疵——大家记住:国内镶嵌钻石分级是不可能给到这个级别的。

(2) VVS细分为VVS1、VVS2. V=Very,VVS——是非常非常(very very)细小的内含物——专业钻石分级师在10倍放大镜下也极难发现的针尖点状的内含物。

(3) VS细分为VS1、VS2,VS级别内含物比VVS大,10倍镜下专业钻石分级师较难发现,VS2级内含物比VS1多。VS级是优质钻石的分界线。

(4) SI细分为SI1、SI2,都为小瑕疵,在十倍放大镜下容易看到瑕疵SI1,数量多点就划分到SI2;——SI级肉眼看不到内含物。因此购买钻石时SI级别以上的肉眼是无法分辨出其差别来的。

6. 怎么样鉴别钻石

质量要求及技术标准: 1.鉴定钻石的质量要求及技术标准

化学成分:碳(C),

晶系:等轴晶系

常见颜色:无色、浅黄色、浅褐色以及深黄、深褐、蓝色、绿色、粉红色、红色、紫红色、橙黄色等,偶见黑色

光泽:金刚光泽

摩氏硬度:10,是世界上最硬的矿物

密度:3.52S/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偶见异常消光

多色性:无

折射率:2.417

双折射率:无

紫外荧光:无至强短波下的荧光较长波下呈蓝色、黄色、橙黄色、粉色等,

吸收光谱:415nm,453nm,478nm吸收线,辐照改色钻石及天然彩色钻石具有594nm吸收线

放大检查:各种矿物包裹体,云状包体,状纹,生长纹,解理,刻面棱尖锐锋利等

特殊光学效应:色散强(色散值0.044)点状包体,羽

特殊性质:钻石的热导率高于所有其他物质

发光性:将钻石置于日光下曝晒后,会发出淡青蓝色的磷光;在X—射线下大多数发天蓝色或浅蓝色的荧光,极少数不发荧光;在阴极射线下发蓝色或绿色光 2.钻石分级的质量要求及技术标准

钻石的分级,即从颜色、净度、切工及质量四个方面对钻石进行等级划分。现根据GB/T16554—1996《钻石分级》 简述如下: 颜色分级划分(适用于无色至浅黄浅褐系列)

按钻石颜色变化划分为12个颜色级别,用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色级,从高到低依次为D、E、F、G、H、I、J、K、L、M、N、<N等,对于镶嵌钻石,由于不同颜色的金属托对钻石的颜色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将钻石的颜色简单划分为优白、白、浅黄白3个等级,同时应注意根据托的颜色加以修正。
净度级别划分 根据在10倍放大镜下所见到的钻石内部和外部瑕疵的多少和明显程度,将钻石的净度划分为:

镜下无瑕级(LC),10倍放大镜下,钻石的内外部均无瑕疵。

极微瑕级(VVS),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有极其细小的瑕疵,细分为VVS,、VVS:。

微瑕级(VS),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有细小的瑕疵,细分为VS,、VS:。

瑕疵级(S1),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有明显的瑕疵,细分为SIh S12。

重瑕疵级(P),PI、P2、P3。

切工分级从冠部观察,肉眼可见瑕疵,细分为切工级别分为比率级别及修饰度级别。比率级别按比率质量的好坏划分为很好、好、一般三个等级;修饰度级别按修饰度好坏划分为很好、好、一般三个等级。

7. 钻石净度

钻石净度根据GIA钻石净度标准,分为6个类型,11个等级。钻石净度为钻石视觉上的洁净程度,为钻石4C标准之一。影响其等级的瑕疵分为二者,内部的瑕疵称为内含物(英语:inclusion ),表面的缺陷称为表面瑕疵(英语:blemish )。评鉴钻石净度的准则,包括了上述瑕疵的数量、大小、种类、位置、明显度等对钻石整体外观的影响程度。钻石净度的评级必须在十倍放大镜(Triplet lens)检视下进行。

GIA钻石净度评级流程

GIA实验室配有珠宝显微镜,具备无段变焦功能、暗场照明、头照灯等等功能。观察钻石内部应使用暗场照明,只允许反射光进入显微镜光学系统,遮蔽直射光,使背景黑暗,以利观察。 评级前应先彻底清洁过,鉴定师以镊子夹住钻石腰围,检查桌面及底尖,然后再以镊子夹住桌面及底尖,检查侧面。每当一刻面检察完毕,即调整钻石角度及位置,检查下一处刻面。 使用暗场照明发现瑕疵后,切换至头照灯以确定瑕疵的位置在钻石表面或内部。鉴定师可以用较高的放大倍率确定瑕疵的种类并制图,但最终检查仍以十倍倍率放大评估整体外观。

净度评级考量因素

净度评级是由专业评级师在十倍放大镜下,对钻石净度做出整体评估。评级师会找寻钻石中的内含物,并考量五项因素:数量、大小、种类、位置、明显度,加以评级。净度评级会以最醒目的数个瑕疵作为主要判断因素,次要的瑕疵并不影响等级,但仍会被绘制于鉴定书上。 未镶嵌的裸钻才能做出精确的净度评级,因镶材会遮掩部分的瑕疵,并阻碍光线照明。

大小

通常瑕疵尺寸愈大愈易察觉,愈易察觉则影响等级愈大。

数量

一般而言,瑕疵数量愈少,影响等级愈小。

位置

瑕疵的位置亦会影响观察的难易度,在桌面(table)下的内含物最容易被观察,尤其是位在桌面下靠近亭部(pavilion)处,同一内含物会反射数次同时进入视野,严重隐响外观。相较之下,靠近腰部(girdle)的内含物则不易被观察,从亭部观察又比从冠部(crown)观察容易。 此外,延伸至冠部或腰部的较大羽裂纹、晶结、含晶会严重影响净度评级,乃因上述瑕疵可能因外力撞击造成羽裂纹更深、晶体掉落。有以上此种风险的钻石会被评为内含级(I)。

种类

瑕疵分为内部及外部,含有外部的‘表面瑕疵’,则等级为‘内无瑕级’以下;含有内部的‘内含物’,等级为‘极轻微内含级’以下。部分种类的瑕疵会影响钻石的坚固,钻石可能有破损的风险。

明显度

内含物因对比钻石本体可被观察,称为“明显度”。通常颜色愈深的内含物愈易观察,而降低净度评级,例外:黑色针点通常较白色针点不易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