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所得税费用如何做科目类别
所得税费用是损益类科目类别。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企业在损益类科目中需设置“所得税费用”,使用该科目时需注意:
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
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关注环球网校所得税费用如何做科目类别
㈡ 所得税是否属于损益类科目
在会计里,没有所得税这个科目,有“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这个科目,属于负债类的科目。
所得税费用是一级科目。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期末要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之后,无期末余额
帐户借方就登记企业计提的所得。
企业应在损益类科目中设置“5701所得税”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5241)。会计科目所得税费用填年报时应填在损益表中。
㈢ 所得税费用属于会计科目那个大类,借方和贷方分别登记什么
损益类科目,借方登记企业负提的所得税,贷方登记转入本年利润的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对国家征税政策,月度所得税征缴采取月度汇算清缴的方法实现,即多退少补的政策。具体表现为:企业设立一个汇算清缴账户,并存入一定的金额,在核算出当期的所得税时税款通过汇算清缴账户结算,即使后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
使用该科目时需注意: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2、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3、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㈣ 所得税费用属于什么类科目
属于费用类科目,
借 所得税费用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㈤ 所得税费用属于什么科目
所得税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应交所得税是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企业当期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需知: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缴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
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缴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其中,当期所得税就是当期应缴所得税,即: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㈥ 所得税费用属于什么科目
所得税费用是企业取得经营利润时所缴纳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时,可设置所得税费用科目、应交税费科目进行核算。那么所得税费用应属于哪类科目?如何做会计分录?
所得税费用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所得税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
计提时:
借:所得税费用
? ?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上缴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 ? ?贷:银行存款
月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 ? ?贷: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的区别
应交所得税: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核算的是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是负债类科目,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应从生产经营等活动的所得中交纳的税金。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方法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
(一)当期所得税的计算
当期所得税即为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税率
=(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企业所得税税率
(二)递延所得税的计算
递延所得税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正数(增加),记入借方。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负数(减去),记入贷方。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正(增加)数,记入贷方。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负数(减少),记入借方。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㈦ 所得税费用属于什么科目
所得税费用属于损益类费用支出性科目。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期末要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之后,无期末余额。账户借方就登记企业负提的所得税,贷方登记转入本年利润的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
(一)当期所得税的计算
当期所得税即为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税率
=(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企业所得税税率
(二)递延所得税的计算
递延所得税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正数(增加),记入借方。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负数(减去),记入贷方。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正(增加)数,记入贷方。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负数(减少),记入借方。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贷方)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借方)
最后补充一点,所得税费用,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相同,都属于损益类会计科目中的损类,在借贷两侧是借增贷减,与资产类、成本类的方向一致。而其对应的应交税费科目,是属于负债类科目。
期望我的回答给予你一定的帮助,如果满意的话请采纳!谢谢~
㈧ 所得税费用体现在报表哪个科目
所得税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本年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入未分配利润项目。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缴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缴所得税。
所得税(新准则中称为所得税费用)是损益类科目,是反映在损益(利润)表中的。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如果非要在资产负债表中给所得税安个位置的话,那应该计入未分配利润,冲减当期的未分配利润。减少所有者权益。
㈨ 所得税应记入哪个科目
1、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结转企业所得税的时候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3、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时候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对国家征税政策,月度所得税征缴采取月度汇算清缴的方法实现,即多退少补的政策。具体表现为:企业设立一个汇算清缴账户,并存入一定的金额,在核算出当期的所得税时税款通过汇算清缴账户结算,即使后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
当期所得税费用就是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25%),其中应纳税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职工工资及薪金的14%)、工会费(2%)、职工教育经费(2.5%)、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纳税调整减少额: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内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