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费用明细 » 费用预算如何编制
扩展阅读
石油车翻了怎么处理 2024-10-24 06:32:04

费用预算如何编制

发布时间: 2022-02-12 00:52:16

‘壹’ 全面预算如何编制

全面预算 资源配置 管控 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是指企业管理领域的预算,冠以“全面”二字是说明预算的范围涵盖了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或者说是涵盖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的预算。全面预算是企业为了实现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按照一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量化形式表现的企业预算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的统筹计划,具有规划未来、资源配置、内部沟通、强化控制、考评业绩五项功能。
传统预算存在的不足
(1)缺乏依据。所谓缺乏依据,就是指单纯依靠历史数据和主观判断。例如,有些公司提起编制预算时,所有部门经理和部门主管立刻把数据写上来,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数据的来源,都是凭感觉和主观判断。企业在编制预算时,一定要经过市场调研,对国家和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保证编制依据充分、信息全面完整。单纯依靠历史数据、闭门造车造出来的数据会导致很大的预算偏差。
(2)预算脱节。所谓预算脱节,是指战略计划与预算相互独立。例如,很多企业编制预算时,预算环节是孤立的,和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年度计划没有关联,甚至很多企业在没有年度计划和部门工作计划的前提下做出了预算。
企业编制预算时,首先要有战略规划,再有详细的业务计划,最终才能得出预算

‘贰’ 预算编制方法

要知道公司比较明细的资料和信息才能编制预算。建议找总公司求助。

‘叁’ 制造费用预算怎么进行编制

制造费用预算是一种能反映直接人工预算和直接材料使用和采购预算以外的所有产品成本的预算计划。为编制预算,制造费用通常可按其成本性态可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和混合性制造费用三部分。
固定性制造费用可在上年的基础上根据预期变动加以适当修正进行预计;变动性制造费用根据预计生产量乘以单位产品预定分配率进行预计;混合性制造费用则可利用公式Y=A+BX进行预计(其中A表示固定部分,B表示随产量变动部分,可根据统计资料分析而得)。对于制造费用中的混合成本项目,应将其分解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两部分,并分别列入制造费用预算的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
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
编制步骤通常都是先分析上一年度有关报表,制定总体成本目标(通常是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再根据下一年度的销售预测和成本目标,制定各项运营成本,汇总具体市场举措所需的额外成本。
为了全面反映企业资金收支,在制造费用预算中,通常包括费用方面预期的现金支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固定资产折旧费是非付现项目,在计算时应予剔出。制造费用预算为两个步骤,首先计算预计制造费用,然后再计算预计需用现金支付的制造费用,各自的计算公式为:
预计制造费用=预计直接人工小时×变动性费用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
预计需用现金支付的制造费用=预计制造费用-折旧

‘肆’ 费用预算编制怎样写

费用预算编制怎样写

1 基本要求
1.1 成本费用预算是一项综合性预算,它的编制工作一定要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从严、从紧,处处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原则。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应以目标成本费用为依据,并与预算年度内其他各有关专业紧密衔接,与成本费用计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的口径相一致。
1.2 年度生产预算主要指在年度内完工的商品产品产量预算,它是编制商品产品成本预算的基本 依据。人工预算和技术组织措施预算等资料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重要依据。
1.3 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重要基础。
1.4 为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占有率,成本费用的高低将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因此,降低成本费用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降低成本费用的措施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保证。
1.5 预算年度内一切成本费用支出,包括预算期内商品生产(含根据预算安排和管 理上的需要,在预算年度内期初、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和非商品生产所需的成本费用,都应纳入年度成本费用预算。
1.6 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应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加以选择。在各项消耗定额费用预算和有关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可按企业成本费用计算的方法,采用直接计算法编制。在各项消耗定额、费用预算和有关资料不很齐全的情况下,可以增产节约措施预算作为调整计算的依据,采用因素测算法编制。
1.7 实行一级成本核算,车间不计算成本,也不进行成本指标考核的企业,由企业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按一级核算的要求直接编制全公司的成本费用预算。实行分级成本费用核算,分车间计算成本的企业,可分两级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由车间、部室分别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后,由企业财务部门汇总编制全公司的成本费用预算。

2 用直接计算法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2.1 集中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即由成本主管部门直接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2.1.1 分项目进行成本预算。
2.1.1.1 原材料、自制半成品项目。根据企业制定的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消耗定额,结合计划节约的措施要求,按照年度生产产量预算计算其消耗定额,编制“单位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半成品成本预算表”。
2.1.1.2 燃料和动力项目。根据设备动力部门的外购及自制动力计划和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中耗用的燃料和动力消耗定额,结合预算期内所采取的节约措施要求,计算预算期消耗总量和总金额,编制“单位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半成品成本预算表”和“动力费预算表”。
2.1.1.3 工资、应付福利费项目。根据企业制定的产品工时定额和经过劳动力平衡后计算编制直接人工预算。
2.1.1.4 制造费用。凡是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标准或定额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或定额计算编列。对于没有规定标准或定额的,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有的可根据以前年度平均水平,查定一个标准或定额据以编制,有的可参照上年实际并结合计划节约费用的措施要求,加以预计确定。
2.1.1.5 废品损失项目。根据产品生产的废品率及其成本,扣除废品残值后计算编列,原则上此项预算数必须小于上年实际数,同时应制订相应的措施。
2.1.1.6 其他
2.1.1.6.1 对于不经常生产的零星外委工作,可根据预算年度的情况,结合历史统计资料分别对人工、材料估算编列。
2.1.1.6.2 试制的新产品应根据设计的工、料定额计算编列。在暂无定额资料时,可比照同类型产品成本预算资料,按类比的方法折算编制。
2.1.1.6.3 除商品产品外,其他各种生产类别所需要的工、料费用,也应根据工时、材料消耗定额、工程预算、费用预算等逐项计算。
2.1.2 单位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
对上述各成本项目,按产品类别分别计算各种产品负担的份额后,列入“主要产品单位成本预算表”制造费用的分配按成本费用核算中采用的分配方法。
2.1.3 总成本预算和商品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
根据单位产品成本预算和年度生产产量预算,计算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单位成本、总成本、以及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编制“总成本预算表”和“商品产品成本预算表”
2.1.4 非商品产品生产成本预算的编制
非商品产品生产主要指自制设备、自营土建工程、工业性作业等。
2.1.4.1 自营土建工程在落实款源、确有资金保证的前提下(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安排,必须以优先充分安排生产周转所需资金为前提),根据建筑设计部门提供的设计图纸、按照地方建筑预算标准,分项目编制自营土建工程费用预算,报经事业部批准后,列入非商品产品成本预算。
2.1.4.2 自制设备供本企业基建使用的,视同商品产品列入成本预算。
2.2 分级编制成本预算。一般分为两级,即车间或分厂一级、厂部一级。两级编制成本预算通常是先由厂部成本预算主管部门组织车间编制成本预算,再由厂部汇总编制全厂成本预算。
2.2.1 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
2.2.1.1 辅助生产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辅助生产的成本预算,应根据商品产品生产、其他生产任务和各种辅助劳务消耗定额编制。首先编制辅助生产费用预算,然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2.1.1.1 辅助生产费用预算的编制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各种不同费用项目,选择不同的方法,确定预算发生额。有消耗定额的项目,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可按预算期的预算产量、单位产品(劳务)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价计算。没有消耗定额和开支标准的费用,如低值易耗品、修理费等与产品产量增减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以及一些相对固定的费用如办公费、水电费等,可根据上年资料和预算年度节约费用的要求测算。计算公式:
本年费用预算数=上年预计数X(1-节约比例)
其他预算中已有现成资料的费用项目,如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等,可根据其它预算的有关资料编制。
2.2.1.1.2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发生的一切费用最终是要按照为各车间、部室提供的劳务数量分配到各单位,各单位据以纳入成本计划。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应根据受益原则,分别不同的受益程度,谁受益谁负担。受益多多负担,受益少少负担。分配方法可采取计划成本分配法等。动力车间分配到各车间的动力费,应按各车间使用的、经过动力车间转换的动力数量和计划成本或厂内计划价格计算分配。
2.2.1.1.3 辅助生产车间兼做商品产品生产任务的,应按商品产品编制成本预算,作为工厂商品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2.2.1.1.4 各生产车间直接使用的,不经过动力车间转换的能源(燃料、动力),应由各车间直接列入成本预算。凡经过动力车间转换的能源(燃料、动力),则应由动力车间编制计划。
2.2.1.2 基本生产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基本生产车间成本预算的内容主要是按照生产产品的品种及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编制车间成本预算。首先编制车间直接成本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然后编制车间产品成本预算。
2.2.1.2.1 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
车间直接成本费用,应按成本项目计算,分别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工资、职工福利费等。计算方法与前述集中编制成本预算(指第2.1.1条款)相同。对于由辅助生产车间按月转给基本生产车间的费用,在编制预算时基本生产车间可按定额耗用量和厂内计划单价计算编列。
2.2.1.2.2 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
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按本方法第4条款的要求执行。制造费用的分配与成本费用核算所采用的方法相同。
2.2.1.2.3 基本生产车间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
根据以上计算的车间直接成本预算数和制造费用预算数,确定各种产品的车间单位成本预算数。根据产品单位成本预算和产量预算,计算各种产品总成本,最后汇总编制车间按成本项目计算的产品成本预算。
2.2.1.2.4 编制车间成本费用预算时,应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用不同的方式。如果企业是按对象原则设置车间的,各车间直接计算本车间成本,就可编制各车间的成本预算;如果企业是按工艺原则设置车间的,则要看车间之间半成品成本的核算方法,在平行结转方法下,是不计算前一车间转来的半成品成本的,各车间只编制本车间的加工成本预算。而在逐步结转方法下,则要计算前一车间转来的半成品成本。
2.2.1.2.5 各车间的商品产品预算,除了反映直接从事生产的商品产品外。还应包括为商品配套需要而生产的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等项产品。
2.2.1.3 各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劳务,承办单位应按成本项目编入车间成本预算,转出的产品、劳务在成本表内表明“转出”数;委托单位在汇总编制本车间成本预算时,在成本表内表明“转入”数(一般是自制半成品、动力费),以免全厂汇总时重复。
2.2.1.4 各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按本方法第5条款要求进行。
2.2.2 全厂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
2.2.2.1 厂部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审查和汇总各项综合费用预算,然后按规定的明细项目确定预算数,据以编制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预算。各项目的具体预算方法按本方法第4条款进行。与此同时,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还应对各车间上报的制造费用预算进行审定。
2.2.2.2 将制造费用、材料、自制半成品等计划成本费用的差异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能直接确定应计入某产品的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按受益原则分配计入。
2.2.2.3 汇编全厂产品成本费用预算
2.2.2.3.1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预算
根据各车间的产品成本预算,在采用逐步结转法时,将最后一个车间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加上应负担的各种计划差异,即为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采用平行结转法时,则要将各车间相同产品的单位成本汇总算出产品的车间计划单位成本,加上应分配的各种计划差异编制。
2.2.2.3.2 总成本预算和商品产品成本预算
根据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和预算产量编制按成本项目计算的总成本预算和按产品类别计算的商品产品成本预算,可比产品成本部分还须根据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和预算年度单位成本,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计划降低率。
2.2.2.4 编制全厂成本费用预算
根据各车间成本费用预算和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预算等资料扣除厂内周转的重复数编制。费用预算中的材料、燃料、动力费可用经验测定法测定,也可以直接根据物资和动力部门提供的全年周转额预算和计划单价计算,填列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和动力数额;根据劳动工资预算,填列工资及福利费数额;根据固定资产折旧预算,填列折旧数额;根据资金借款计划,填列利息支出数额;根据其他有关费用预算,填列其他支出数额。

3 用因素测算法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3.1 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根据企业确定的目标成本费用进行初步试算结果向各车间、部室提出降低产品成本的预算要求,各车间、部室也应向所属班组提出要求。
3.2 车间、部室根据有关部门和班组提出的增产节约措施,制定本车间、部室的增产节约措施项目预算。
3.3 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汇集各车间、部室上报的增产节约措施项目预算,进行分析研究,综合计算增产节约措施的经济效果及其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汇总编制产品成本节约预算。
3.4 根据求得的产品成本预算节约额和上年实际产品成本资料,分别项目调整计算,确定预算年度分成本项目的产品总成本预算;再根据预算产量,确定单位成本预算;同时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计划降低率。计算结果如达不到目标成本规定的降低指标时,则应进一步挖掘潜力,拟订新的增产节约措施,以满足目标成本费用的要求。

‘伍’ 预算编制主要包括有哪五种方法

是根据预算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固定费用或者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2.弹性预算:
是在按照成本(费用)习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与预算执行单位业务量有关的成本(费用)、利润等预算项目。

3.滚动预算:
是随时间的推移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而自行延伸并进行同步调整的预算,一般适用于季度预算的编制。4.零基预算:
是对预算收支以零为基点,对预算期内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或者各项收入的可行性以及预算数额的大小,逐项审议决策从而予以确定收支水平的预算,一般适用于不经常发生的或者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如对外投资、对外捐赠等。

5.概率预算:
是对具有不确定性的预算项目,估计其发生各种变化的概率,根据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其期望值,从而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难以推测预测变动趋势的预算项目,如销售新产品、开拓新业务等。

‘陆’ 预算怎么编制编制预算分哪些步骤

工程预算编制第一步是计算工程量,依据施工图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量计算书,二、套定额,使用当地现行定额编制工程量清单和套定额。三、取费,根据当地费用定额去费率,包括措施费、规费和税金等等,最后是总价下浮(你的上司的事情),如果是投标他会让你在此预算基础上下浮多少,作为投标报价。

‘柒’ 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

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①按项目反映全年预计水平。
②将管理费用划分为变动性和固定性两部分费用,对前者再按预算期的变动性管理费用分配率和预计销售业务量进行测算。

‘捌’ 如何编制财务预算报表

财务预算表的编制:

一、预算损益表的公式

毛利=销售收入预算-经营成本预算

利润=毛利-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财务费用+投资收益

注意:财务费用是预算现金流量表中“发生筹资费用及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所得税=利润×相对应税率

净利润=利润-所得税

预算损益表中只有确定了销售收入,才能进一步对与销售收入配比的成本费用进行规划和测算。

二、预算现金流量表的公式

现金支出=期初现金结存额+预算期间的现金收入-预算

期末理想的现金结存余额=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

其中,期初现金结存额来源于预算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的期初数。

注意:现金收入由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三个方面组成。

编制此表是以企业期初现金的结存额为基点,充分考虑预算期间的现金收入,预计期末的理想现金结存额,确定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

三、预算资产负债表的公式

资产及负债的期末数=期初余额+预算期增加数-预算期减少数

所有者权益期末数=期初余额+预算期增资数-预算期分红数

我们按资产负债表的分类和顺序,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期末数据予以适当排列后,即编制成预算资产负债表。

(8)费用预算如何编制扩展阅读:

财务预算前准备工作:

(1)在编制报表前,要收集和分析往年的预算,这是一个好的出发点。

(2)企业各部门编制的各项业务预算,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费用预算、材料、低值易耗品采购预算以及直接人工预算等,它们是编制财务预算的重要依据,要将其汇总整理。

(3)先从销售收入的预算着手,以现金流量的均衡为条件,然后将预算报表的数据,形成一个环环紧扣的完整体系,最终通过预算损益表及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资金状况。

‘玖’ 如何编制财务预算

一、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之前需要先搜集、整理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历史资料,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目前的经营及财务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资料搜集整理好后需要对资料采用时间数列分析及比率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判断经济指标及数据的增减变动趋势和关系,推测预算值(需要注意此预算值是能够实现的,而不是遥不可及的)。
三、根据相关财务专业相关知识、企业一定时期内制定的规划等编制表格即可(先编制销售预算,进而编制生产预算、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
四、编制财务预算表的根据:损益表编制的主要依据是销售预算、生产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现金预算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主要依据是期初资产负债表和销售、生产费用、资本等预算;预计财务状况表编制的依据是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编制。

‘拾’ 预算编制的步骤是什么

步骤:
(一)确定目标
企业的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通过对当期预算完成情况、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的制定或调整,提出下一个年度经营目标(包括收入、利润、现金流量、EVA、ROE等财务目标,以及内部流程改善、客户满意度提高等非财务目标)。
(二)编制上报
各预算执行单位根据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达的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本单位的业务战略、经营特点以及内外部因素的变化编制预算草案,上报预算管理办公室。
(三)审查平衡
预算管理办公室对各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预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汇总,并根据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要求,组织对汇总后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和平衡。
(四)审议批准
预算经过多轮、逐层审查、平衡后,最后上报到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将审查预算与预算指导方针、长短期目标、战略规划之间的一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