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利费占工资的比例
法律分析:1、应付福利费14%的计算基数是应付工资总额。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应付福利费科目,福利费不用提取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② 福利费占工资比例
福利费占工资比例为14%。福利费发生时直接记入费用类。职工福利费是指用于增进职工物质利益,帮助职工及其家属解决某些特殊困难和兴办集体福利事业所支付的费用。
包括拨交的工会经费、按标准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独生子女保健费、公费医疗经费、未参加公费医疗单位的职工医疗费、因工负伤等住院治疗、住院疗养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病假两个月以上人员的工资;
职工探亲旅费、由原单位支付的退职金、退职人员及其随行家属路费、职工死亡火葬及费用、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长期赡养人员补助费、以及由“预算包干结余”开支的集体福利支出。
(2)工资及福利费用怎么对比扩展阅读:
福利费的构成:
一、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1、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职工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暂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职工疗养费用、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或未办职工食堂统一供应午餐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防暑降温费等。
2、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集体宿舍等集体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维修保养费用以及集体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人工费用。
3、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专门用于帮助、救济困难职工的基金支出。
4、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包括离休人员的医疗费及离退休人员其他统筹外费用。企业重组涉及的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重组有关职工安置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9]117号)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5、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以及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但没有包括在本通知各条款项目中的其他支出。
二、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
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但根据国家有关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统一规定,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
③ 应付职工薪酬和管理费用中都有“职工福利费用”和“职工教育经费”这个如何区别,
”职工福利费用”和“职工教育经费”区别在于核算的内容不同。
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按工资一定比例提取出来的专门用于职工医疗、补助以及其他福利事业的经费。新准则下福利费通常据实列支,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
1,职工医药费
2,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是指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实际支付的定期补助和临时性补助。包括因公或非因工负伤、残废需要的生活补助
3,职工及其供养直系亲属的死亡待遇
4,集体福利的补贴。包括职工浴室、理发室、洗衣房,哺乳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设施支出与收入相抵后的差额的补助,以及未设托儿所的托儿费补助和发给职工的修理费等。
5,其他福利待遇。主要是指上下班交通补贴、计划生育补助、住院伙食费等方面的福利费开支。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事业的一项费用,是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也是单位的一项流动负债。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在“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进行核算。
④ 比较工资和薪水的差异
这两者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薪酬的一种。工资是工钱的一种类型,即员工的薪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员工所得的薪酬,是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
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1)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护费;
(3)福利费;
(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5)计划生育费用;
(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工资的分配原则
工资分配原则,是由立法确认的贯穿于整个工资制度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工资制度立法目的的核心组成部分。
中国工资分配原则的确定,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运用工资这一物质利益杠杆,在全社会构建一种促使劳动者向社会多做贡献的激励机制,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合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工资的分配不致造成其他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以实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⑤ 应付职工薪酬与职工福利费有什么区别
职工福利费作为应付职工薪酬的明细科目,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职工薪酬主要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而职工福利费包含在短期薪酬中,指企业向职工提供的生活困难补助、丧葬补助费、职工异地安家费、防暑降温费等。
⑥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薪酬,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区别
按照新的会计准则,企业应当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根据上述规定,你说的“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薪酬,应付工资”应该是一个科目,“应付福利费”现在已不是一级科目了,应该是“应付职工薪酬”的明细科目了。
不知你是否满意,有事多切磋。
⑦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方法
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工时定额为:A产品15分钟,B产品18分钟,C产品12分钟;本月产量为:A产品14000件,B产品10000件,C产品13500件.本月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计时工资23000元,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辅助车间(锅炉)工人工资2800元,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600;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820元.
1、(先算)工资费用分配率
=应分配的生产工人工资数额之和/各种产品 生产工时(定额)之和
=23000/0.75(换算成小时)
=30666.67
2、A产品分配金额=30666.67*(15/60)=7666.67
B产品分配金额&C产品金额同理得9200.00&6133.33
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7666.67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9200.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C产品 6133.33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锅炉车间) 2800+1200
制造费用 1500
管理费用 2600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82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31920
凡是在生产车间发生的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都一并记入“制造费用”(就不要考虑“管理费用”了),这里记入“管理费用”的只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都是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等)”
⑧ 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有什么区别
应付工资是应发给职工的工资,应付福利费是集体福利费的开支。如食堂补助团体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