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费用明细 » 核算费用如何归集
扩展阅读
游戏300钻石多少钱 2024-11-20 02:30:52
丰产品哪个 2024-11-20 02:11:41
十字弓怎么快速刷钻石皮 2024-11-20 02:11:35

核算费用如何归集

发布时间: 2022-09-21 07:25:01

⑴ 账务处理时按部门归集费用,但有些管理费用很难归集到部门怎么办

有些管理费用确实很难归集到相关部门,比如广告费、咨询费等。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将费用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到各个部门,保持费用的相对均衡。

⑵ 产品成本核算中,关于料工费归集、分配、结转的 账务处理有哪些

辅助生产成本”二级账户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所发生的费用,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生产成本的账务处理: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正确核算生产费用,将已经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以归集和分配,据以计算产品成本,企业应当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账户。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时,发生的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发生的间接费用应当选择合理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
生产成本的归集:生产成本通过“生产成本”账户进行归集。“生产成本”账户用于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劳务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该账户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账户。“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户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商品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并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账户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所发生的费用,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别归集。“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还应当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明细核算。

⑶ 产品成本核算费用怎么归集和分配

能够计入某产品的人工、原料及动力计入直接成本,车间照明,水费等不能计入某产品的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期末按一定方法分摊入产品成本。方法有很多,如交互分配、顺序分配等,至于怎样分配要看产品生产流程。建议你看看有关成本方面的书,按实际情况分配核算

⑷ 财务费用如何归集怎么结转,结转后转入什么账户

财务费用结转有三个步骤,步骤如下:
1、支付财务费用的时候:
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
2、收到利息费用的时候:
借:银行存款贷:财务费用
3、月底将财务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贷:财务费用
注意:不管余额在借方,还是在贷方,月末都要做结转,结转后,财务费用科目没有余额。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格式
(1)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一借一贷:
借:科目A金额1
贷:科目B金额1
多借一贷:
借:科目A金额1
借:科目B金额2
贷:科目C金额1+2
一借多贷:
借:科目A金额1
贷:科目B金额2
贷:科目C金额1-2
(2)先借后贷,借贷同行,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一借一贷:
借方科目甲贷方科目乙金额1
多借一贷:
借方科目甲贷方科目空金额1
借方科目乙贷方科目空金额2
借方科目空贷方科目丙金额1+2
一借多贷:
借方科目甲贷方科目空金额1
借方科目空贷方科目乙金额2
借方科目空贷方科目丙金额1-2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⑸ 成本的费用归集应该怎么归集

辅助生产车间,就是为基本生产车间服务的,比如发电车间,维修车间等。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一切成本费用,都是通过辅助生产成本来归集核算,月末进行分配。

因为基本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动力和制造费用,那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时,属于以上前三项的成本就分配至基本生产成本,否则就分配到制造费用。

(5)核算费用如何归集扩展阅读

有效的成本分析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不完善的成本分析可导致单纯的压缩成本,从而使企业丧失活力。

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能让企业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构架、盈利情况和决策的正确方向,成为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

⑹ 在进行费用的归集和核算时一定要注意做到什么确保归集和分配的准确性

摘要 你好,关于你的问题我认为目前,全国新上马的电源建设项目很多,在电力企业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中,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电力基本建设项目的概算是根据《电力工业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及规定》(简称《预规》)的相关规定编制的,会计科目体系的设置可以按照该规定进行设置,但两者并不是完全吻合的。并不是基建项目所发生的费用都在“在建工程基建工程支出”科目进行归集、结转,也并不是所有的基建费用都予以资本化,在今后的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以折旧的形式收回。

⑺ 生产费用归集分配及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有哪些

生产费用一般分为两个科目
生产成本跟制造费用两个科目
生产成本核算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跟人工费
制造费用核算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
月末的时候将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然后在将生产成本中本月完工的产品转入库存商品中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然后当有商品销售出去的时候要做产品结转成本的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要大量消耗各种材料,如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及燃料。它们有的用于产品生产,有的用于维护生产设备和管理、组织生产,此外,还有的用于非工业生产等。其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用料,还应按照成本项目归集,如用于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和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列入“直接材料”项目;用于生产的燃料列入“燃料和动力”项目;用于维护生产设备和管理生产的各种材料列入“制造费用”项目。不应计入产品成本而属于期间费用的材料费用则应列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科目。用于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其他资产方面的材料费用,则不得列入产品成本,也不得列入期间费用。
1 .材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方法
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如纺织用的原棉、铸造用的生铁、冶炼用的矿石、造酒用的大麦、制皂用的油脂等,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属于直接费用,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记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
但是,有时一批材料为几批产品共同耗用。例如,某些化工生产的用料,属于间接费用,则要采用简便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在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
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除按以上方法分配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分配。例如,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如果产品的结构大小相近,也可以按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具体的计算可以比照上例进行。
辅助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与原材料及主要材料基本相同。凡用于产品生产、能够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辅助材料,如专用包装材料等,其费用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但在很多情况下,辅助材料是由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这就要求采用间接分配的方法。
上述耗用的基本生产产品的材料费用,应记入“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在明细账中还要按“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项目分别反映。此外,用于辅助生产的材料费用、用于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材料费用,应分别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至于用于非生产用的材料费用,则应记入其他有关科目。
2.材料费用分配表的编制
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这种分配表应该按照材料的用途和材料类别,根据归类后的领料凭证编制。

⑻ 产品成本核算中,关于料工费归集、分配、结转的账 务处理有哪些

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他成本计算方法都是以品种法为基础的。
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中,企业的生产活动基本是根据定货单位的订单签发工作号来组织生产的,按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与按定单计算产品成本相一致,因而分批法也叫订单法。
分步法是“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的简称.是以产品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连续、大量、多步骤生产的工业企业,如冶金、水泥、纺织、酿酒、砖瓦等。

⑼ 什么是财务费用,如何进行财务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和金融机构手续费。财务费用是期间费用,期末发生额结转本年利润,不必分配,因此本科目期末无余额。

⑽ 帮帮忙,新产品核算费用如何归集.

这个是一个成本预见算了。

你看一下这个吧。

1 基本要求
1.1 成本费用预算是一项综合性预算,它的编制工作一定要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从严、从紧,处处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原则。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应以目标成本费用为依据,并与预算年度内其他各有关专业紧密衔接,与成本费用计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的口径相一致。
1.2 年度生产预算主要指在年度内完工的商品产品产量预算,它是编制商品产品成本预算的基本 依据。人工预算和技术组织措施预算等资料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重要依据。
1.3 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重要基础。
1.4 为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占有率,成本费用的高低将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因此,降低成本费用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降低成本费用的措施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保证。
1.5 预算年度内一切成本费用支出,包括预算期内商品生产(含根据预算安排和管 理上的需要,在预算年度内期初、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和非商品生产所需的成本费用,都应纳入年度成本费用预算。
1.6 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应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加以选择。在各项消耗定额费用预算和有关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可按企业成本费用计算的方法,采用直接计算法编制。在各项消耗定额、费用预算和有关资料不很齐全的情况下,可以增产节约措施预算作为调整计算的依据,采用因素测算法编制。
1.7 实行一级成本核算,车间不计算成本,也不进行成本指标考核的企业,由企业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按一级核算的要求直接编制全公司的成本费用预算。实行分级成本费用核算,分车间计算成本的企业,可分两级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由车间、部室分别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后,由企业财务部门汇总编制全公司的成本费用预算。

2 用直接计算法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2.1 集中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即由成本主管部门直接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2.1.1 分项目进行成本预算。
2.1.1.1 原材料、自制半成品项目。根据企业制定的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消耗定额,结合计划节约的措施要求,按照年度生产产量预算计算其消耗定额,编制“单位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半成品成本预算表”。
2.1.1.2 燃料和动力项目。根据设备动力部门的外购及自制动力计划和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中耗用的燃料和动力消耗定额,结合预算期内所采取的节约措施要求,计算预算期消耗总量和总金额,编制“单位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半成品成本预算表”和“动力费预算表”。
2.1.1.3 工资、应付福利费项目。根据企业制定的产品工时定额和经过劳动力平衡后计算编制直接人工预算。
2.1.1.4 制造费用。凡是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标准或定额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或定额计算编列。对于没有规定标准或定额的,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有的可根据以前年度平均水平,查定一个标准或定额据以编制,有的可参照上年实际并结合计划节约费用的措施要求,加以预计确定。
2.1.1.5 废品损失项目。根据产品生产的废品率及其成本,扣除废品残值后计算编列,原则上此项预算数必须小于上年实际数,同时应制订相应的措施。
2.1.1.6 其他
2.1.1.6.1 对于不经常生产的零星外委工作,可根据预算年度的情况,结合历史统计资料分别对人工、材料估算编列。
2.1.1.6.2 试制的新产品应根据设计的工、料定额计算编列。在暂无定额资料时,可比照同类型产品成本预算资料,按类比的方法折算编制。
2.1.1.6.3 除商品产品外,其他各种生产类别所需要的工、料费用,也应根据工时、材料消耗定额、工程预算、费用预算等逐项计算。
2.1.2 单位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
对上述各成本项目,按产品类别分别计算各种产品负担的份额后,列入“主要产品单位成本预算表”制造费用的分配按成本费用核算中采用的分配方法。
2.1.3 总成本预算和商品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
根据单位产品成本预算和年度生产产量预算,计算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单位成本、总成本、以及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编制“总成本预算表”和“商品产品成本预算表”
2.1.4 非商品产品生产成本预算的编制
非商品产品生产主要指自制设备、自营土建工程、工业性作业等。
2.1.4.1 自营土建工程在落实款源、确有资金保证的前提下(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安排,必须以优先充分安排生产周转所需资金为前提),根据建筑设计部门提供的设计图纸、按照地方建筑预算标准,分项目编制自营土建工程费用预算,报经事业部批准后,列入非商品产品成本预算。
2.1.4.2 自制设备供本企业基建使用的,视同商品产品列入成本预算。
2.2 分级编制成本预算。一般分为两级,即车间或分厂一级、厂部一级。两级编制成本预算通常是先由厂部成本预算主管部门组织车间编制成本预算,再由厂部汇总编制全厂成本预算。
2.2.1 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
2.2.1.1 辅助生产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辅助生产的成本预算,应根据商品产品生产、其他生产任务和各种辅助劳务消耗定额编制。首先编制辅助生产费用预算,然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2.1.1.1 辅助生产费用预算的编制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各种不同费用项目,选择不同的方法,确定预算发生额。有消耗定额的项目,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可按预算期的预算产量、单位产品(劳务)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价计算。没有消耗定额和开支标准的费用,如低值易耗品、修理费等与产品产量增减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以及一些相对固定的费用如办公费、水电费等,可根据上年资料和预算年度节约费用的要求测算。计算公式:
本年费用预算数=上年预计数X(1-节约比例)
其他预算中已有现成资料的费用项目,如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等,可根据其它预算的有关资料编制。
2.2.1.1.2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发生的一切费用最终是要按照为各车间、部室提供的劳务数量分配到各单位,各单位据以纳入成本计划。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应根据受益原则,分别不同的受益程度,谁受益谁负担。受益多多负担,受益少少负担。分配方法可采取计划成本分配法等。动力车间分配到各车间的动力费,应按各车间使用的、经过动力车间转换的动力数量和计划成本或厂内计划价格计算分配。
2.2.1.1.3 辅助生产车间兼做商品产品生产任务的,应按商品产品编制成本预算,作为工厂商品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2.2.1.1.4 各生产车间直接使用的,不经过动力车间转换的能源(燃料、动力),应由各车间直接列入成本预算。凡经过动力车间转换的能源(燃料、动力),则应由动力车间编制计划。
2.2.1.2 基本生产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基本生产车间成本预算的内容主要是按照生产产品的品种及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编制车间成本预算。首先编制车间直接成本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然后编制车间产品成本预算。
2.2.1.2.1 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
车间直接成本费用,应按成本项目计算,分别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工资、职工福利费等。计算方法与前述集中编制成本预算(指第2.1.1条款)相同。对于由辅助生产车间按月转给基本生产车间的费用,在编制预算时基本生产车间可按定额耗用量和厂内计划单价计算编列。
2.2.1.2.2 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
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按本方法第4条款的要求执行。制造费用的分配与成本费用核算所采用的方法相同。
2.2.1.2.3 基本生产车间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
根据以上计算的车间直接成本预算数和制造费用预算数,确定各种产品的车间单位成本预算数。根据产品单位成本预算和产量预算,计算各种产品总成本,最后汇总编制车间按成本项目计算的产品成本预算。
2.2.1.2.4 编制车间成本费用预算时,应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用不同的方式。如果企业是按对象原则设置车间的,各车间直接计算本车间成本,就可编制各车间的成本预算;如果企业是按工艺原则设置车间的,则要看车间之间半成品成本的核算方法,在平行结转方法下,是不计算前一车间转来的半成品成本的,各车间只编制本车间的加工成本预算。而在逐步结转方法下,则要计算前一车间转来的半成品成本。
2.2.1.2.5 各车间的商品产品预算,除了反映直接从事生产的商品产品外。还应包括为商品配套需要而生产的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等项产品。
2.2.1.3 各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劳务,承办单位应按成本项目编入车间成本预算,转出的产品、劳务在成本表内表明“转出”数;委托单位在汇总编制本车间成本预算时,在成本表内表明“转入”数(一般是自制半成品、动力费),以免全厂汇总时重复。
2.2.1.4 各车间成本预算的编制按本方法第5条款要求进行。
2.2.2 全厂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
2.2.2.1 厂部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审查和汇总各项综合费用预算,然后按规定的明细项目确定预算数,据以编制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预算。各项目的具体预算方法按本方法第4条款进行。与此同时,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还应对各车间上报的制造费用预算进行审定。
2.2.2.2 将制造费用、材料、自制半成品等计划成本费用的差异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能直接确定应计入某产品的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按受益原则分配计入。
2.2.2.3 汇编全厂产品成本费用预算
2.2.2.3.1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预算
根据各车间的产品成本预算,在采用逐步结转法时,将最后一个车间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加上应负担的各种计划差异,即为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采用平行结转法时,则要将各车间相同产品的单位成本汇总算出产品的车间计划单位成本,加上应分配的各种计划差异编制。
2.2.2.3.2 总成本预算和商品产品成本预算
根据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和预算产量编制按成本项目计算的总成本预算和按产品类别计算的商品产品成本预算,可比产品成本部分还须根据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和预算年度单位成本,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计划降低率。
2.2.2.4 编制全厂成本费用预算
根据各车间成本费用预算和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预算等资料扣除厂内周转的重复数编制。费用预算中的材料、燃料、动力费可用经验测定法测定,也可以直接根据物资和动力部门提供的全年周转额预算和计划单价计算,填列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和动力数额;根据劳动工资预算,填列工资及福利费数额;根据固定资产折旧预算,填列折旧数额;根据资金借款计划,填列利息支出数额;根据其他有关费用预算,填列其他支出数额。

3 用因素测算法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3.1 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根据企业确定的目标成本费用进行初步试算结果向各车间、部室提出降低产品成本的预算要求,各车间、部室也应向所属班组提出要求。
3.2 车间、部室根据有关部门和班组提出的增产节约措施,制定本车间、部室的增产节约措施项目预算。
3.3 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汇集各车间、部室上报的增产节约措施项目预算,进行分析研究,综合计算增产节约措施的经济效果及其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汇总编制产品成本节约预算。
3.4 根据求得的产品成本预算节约额和上年实际产品成本资料,分别项目调整计算,确定预算年度分成本项目的产品总成本预算;再根据预算产量,确定单位成本预算;同时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计划降低率。计算结果如达不到目标成本规定的降低指标时,则应进一步挖掘潜力,拟订新的增产节约措施,以满足目标成本费用的要求。

4 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预算的编制
4.1 一般要求
为了加强对费用的管理,贯彻分级管理的目标成本费用责任制,各项费用计划应按归口分级管理的原则,先由归口管理部门编制预算,再由成本费用预算主管部门审核平衡后汇总。
各种费用预算应根据《成本费用管理办法》第3条款规定的费用明细科目的内容和要素,以及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有关规定,结合企业费用变动的规律计算编制。具体编制计划时,各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再细分项目进行管理。
4.2 各项目的确定
4.2.1 工资:根据预算年度企业能够达到的工资总额和车间厂部定员表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临时抽调在行政管理部门助勤人员、全厂性仓库人员、工会人员的人数、工资标准等分别计算编列。
4.2.2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按规定的工资总额与规定的计提比例计算编列。
4.2.3 差旅费: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工作需要出差人数和规定的差旅费标准计算编列。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宿费、伙食补贴等根据实际情况估算编列。
4.2.4 办公费:根据有关的开支标准,参照统计资料,分明细项目计算编列。政工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像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厂报编印及稿酬费等,根据合理需要和节约原则编列。
4.2.5 折旧费:根据年度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确定编列。
4.2.6 修理费:根据在用固定资产使用状态,参照企业固定资产修理计划和以前年度修理费用支出实际情况资料预计编列。因调整设备而需要发生的设备调整搬迁费用,按搬迁预算和节约原则编列。
4.2.7 物料消耗:机械、动力、运输设备运行和工艺用油脂,应按企业有关设备保养制度的规定,计算设备的加油、换油周期,给油品种定额、单价,计算编列。冷却剂、擦拭材料、标记用笔、油漆、清洗用煤油、汽油、洗涤剂、砂条及其他材料,也应列出品种、数量,参照历史资料确定限额。润滑剂应考虑回收、再生、利用情况,适当扣减降低的费用。
4.2.8 董事会费:根据开支需要或有关预算编列。
4.2.9 咨询费:根据企业批准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计划计算编列。
4.2.10 审计费:根据实际需要并结合上年情况估算编列。
4.2.11 诉讼费: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预计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估算编列。
4.2.12 排污费:按照规定缴纳的排污费用比例编列。
4.2.13 绿化费:按预算年度绿化项目预算编列。
4.2.14 税金:按照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计算编列。
4.2.15 技术开发费:按照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预算编列。
4.2.16 无形资产摊销:按规定摊销比例编列。
4.2.17 业务招待费:按预算年度业务需要本着节俭原则编列。
4.2.18 仓库经费: 按上年历史资料和预算期实际需要编列。
4.2.19 保险费:按预计进行财产物资投保金额及保费比例编列。
4.2.20其他支出:如水电费、运输费、取暖费、警卫消防费、会议费、职工交通费、劳动保护费、租赁费、环保卫生费、坏账损失、存货盘亏(减盘盈)、产品“三包”损失、试验检验费、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利息净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汇兑净损失、装卸费、包装费、广告费、展览费、委托代销手续费、销售服务费、包干费用等,根据本年实际情况、以前年度历史资料和国家有关规定编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