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费用明细 » 所得税费用和结转损益哪个在前
扩展阅读
长春哪里能买到韩国产品 2025-04-16 16:18:49
pvz钻石用来干什么好 2025-04-16 16:17:59

所得税费用和结转损益哪个在前

发布时间: 2022-03-02 09:28:38

1. 所得税费用要结转到本年利润吗,所得税费用要结转到本

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中,在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是在净利润的后面填列的。

二、分录如下:

1、计提企业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xxx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xxx

2、结转所得税费用

借:本年利润-企业所得税 xxx

贷:所得税费用 xxx

3、交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xx

贷:银行存款 xx

三、所得税费用也属于费用,结转本年利润的意思就是将所有的收入和所有的费用相抵,然后得出来净利润数,既然所得税费用也是属于费用,那当然也要加入计算。

相抵所得出来的本年利润,如果是借方那就是损失,如果是贷方就是利润,不论利润还是损失最后都会转到所有者权益下面的未分配利润里面。

(1)所得税费用和结转损益哪个在前扩展阅读:

应交所得税的科目设置:

1.“所得税”科目

企业应在损益类科目中设置“5701所得税”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5241),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该科目借方反映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贷方反映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所得税额。

2.“递延税款”科目

企业应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2341递延税款”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2301),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

“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借方数额;其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期末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尚未转销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采用负债法时,“递延税款”科目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还反映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税款数额。

2. 所得税费用在我们平时做账的时候要不要结转损益

不会的,你需要自己做分录来结转损益
我现在用的就是财务软件,每个季度还是自己结转,它不会自动结转的。
具体操作:
计提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3. 先计提所得税还是先结转损益

先结转损益,后计提所得税,因为所得税是根据利润情况计算出来的,结转损益以后,才能计算所得税费用。

4. 企业所得税需要结转损益吗

当然要结转损益:
计提所得税:借:所得税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

5. 所得税费用是不是结转损益后计提的

是要在结转前作好的!也结转入费用!减少了利润!就是这些本来是不能税前扣除的!到年末查账的时候,要补、回着部分就是啊!大部分公司都是这样做的!

6. 提取企业所得税是结转前还是后

计提所得税是在结转损益前。

计提时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结转时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6)所得税费用和结转损益哪个在前扩展阅读:

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额,借记本科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科目。

(2)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不同资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帐户的余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帐户和信贷项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到期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的,应当作相反的记帐。

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按照上述原则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其他相关科目进行调整。

资产负债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主要有以下内容。对于以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当期会计利润计算的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等于会计利润加纳税调整增加额减去纳税调整减额。

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知道,增税调整是说企业的利润减少了。根据税法的要求,相应的费用不能税前扣除,如资产减值损失或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对于超过工资标准的费用,以及低于罚款线的其他费用均不能税前扣除。但是,减税调整是指企业利润的增加,按照税法的相关要求,不能计入收入项目。

特别是当长期国债利息或股权投资权益计算时,其所得税率如果相等,那么,在确认所得税时,就不能引入投资收益。

对所得税有一定影响的项目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应收股利、应收账款等会计项目。

7. 计提所得税是在结转损益前还是后

计提所得税是在结转损益前。

计提时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结转时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7)所得税费用和结转损益哪个在前扩展阅读:

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②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

对于资产负债表的所得税费用来说主要有如下内容。对于资产负债表日来计算当期的会计利润来计算所得额时,应纳税所得额等于会计利润加上纳税调整增加额减去纳税调整减少额。

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知道,纳税的调整增加额就是说企业利润减少,根据税法的要求,不能够在税前扣除相应的费用,比如是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或是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对于超过了工资标准的费用,以及行下罚款等费用的支出都不能在税前扣除。然而,纳税调整的减少额就是指企业的利润有所增加,根据税法的相关要求,不能计入收益项目里。

特别是国库券的利息或是长期股权投资权的核算时,所得的税率如果是相等的,那么,在所得税的确认时,不能引入投资收益里面。

对所得税有一定影响的项目主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应收股利、应收帐款等会计科目。

8. 所得税费用怎么结转

首先区分两个表及相应的几个科目及其关系。

资产负债表:所得税费用是损益类科目,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本年利润是净利润或者净亏损,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税金的汇总类科目),本年利润年末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利润表: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其次,可以看到当按月或按季预交所得税费用的时候,直接影响的是净利润的金额。
当年末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是在利润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得出应纳所得税额,再减去减免或抵免的税额,得出应纳税额,再减去已经累计预交的所得税额,最终就是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这个应纳税额,会计科目就是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回到资产负债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加上或减去递延所得税项目就是所得税费用。
再回到利润表,利润表: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可以看到,环节不同,路径不同,最终指向一个结果,净利润。
所说的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所得税费用不得税前扣除,根源在于,从技术上看,如果容许扣除,汇算清缴时一切计算都是在净利润基础上进行的,要计算净利润就要先计算出所得税费用,这样就陷入了一种循环,永远没有结果;

9. 在会计中所谓的结账是结转损益类账户以后还是计算所得税之后

计算所得税要在结转损益之前做,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因为所得税费用科目也是属于损益类科目,做完此分录后结转损溢,最后才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