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土地平整工程量如何计算
应按分层计算,将各层相同工程做法的项目分别汇总项。
大型工程项目平面设计复杂时,可在伸缩缝或沉降缝处将平面图划分成几个区域分别计算工程量,将各区域相同特征的项目合并计算。各层不同时,都应按分层计算,将各层相同工程做法的项目分别汇总项。
以图纸左上角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计算,当按计算顺序绕图一周后又重新回到起点。分布在不同的部位,为了便于计算和复核,需要按构件编号顺序统计数量,然后进行计算。
(1)滩涂土地平整费用如何评估扩展阅读:
土地平整要求规定:
1、对收集的各类信息进行汇总分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土地整理任务,进行资金需求量预测,设计技术途径等。
2、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系统分析结果,确定土地整理应实现的目标,安排土地整理内容,拟订整理技术方案、产权调整和权益分配方案,提出方案实施措施。
3、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对编制方案的依据、目标、任务进行评价,对整理内容、整理途径、产权调整和权益分配方式进行研究。
② 新建企业的土地平整费用算做什么
土地不能单独计入固定资产。对于上述发生的土地平整费,可在“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科目核算(房地产企业在“开发成本”科目核算)。
③ 请问购买土地发生的场地平整费用能做入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吗谢谢
呃,购买土地发生的场地平整份,我觉得这个部分如果是呃场地平整费之后是为了造房子用相对来讲,这个是应该记录到企业的一个嗯在建工程,然后转到房屋的成本中去的。
他来讲企业购买的土地价值仅是包括企业,用用于购买土地的价款加上啊一些购置土地相关的税费,比如说包括契税,还有其他的一些政府规费的费用,而场地平整其实是为了后面造房子或者是派其他的用处,所以应该是记录到房屋或其他的地方去,应该进入到土地流转吧。
④ 土地评估如何收费的是按什么计算的
土地评估收费标准
根据国家计委、国家土地管理局的计价格〔1994〕2017号文件,土地价格评估按如下规定收费:
(1)一般宗地评估 采取差额定率累进计费,即按土地价格总额大小划分费率档次,分档计算各档的总额,各档收费累进之和为收费总额,按照《宗地地价评估收费标准》,具体收费标准如下:
宗地地价评估收费标准
档次 标的总额(万元) 累进计费率‰
1 100以下(含100) 4
2 100以上至200 3
3 200以上至1000 2
4 1000以上至2000 1.5
5 2000以上至5000 0.8
6 5000以上至10000 0.4
7 10000以上 0.1
其中为土地使用权抵押而进行的土地价格评估,按一般宗地评估费标准的50%计收评估费, 每宗地评估费不足300元的按300元收取。 为清产核资的进行的土地价格评估,按一般宗 地评估费标准的30%计收评估费,每宗地评估费不足300元的按300元收取。
这个是标准,你照标准算下你的就可以了!
⑤ 平整土地费用的处理
做为土地费用
借:无形资产-土地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按土地使用权的剩余年限直线摊销
⑥ 土地整理所需要费用按照什么原则
土地整治项目费用构成主要包括: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
工程施工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其中,直接费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直接消耗在工程项目上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由直接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包括临时设施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施工辅助费和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组成;间接费由规费、企业管理费组成;利润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税金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设备费由设备原价、运杂费、运输保险费、采购及保管费组成。其中:运杂费指设备由厂家运至工地安装现场所发生的一切运杂费用,包括运输费、调车费、装卸费、包装绑扎费及可能发生的其他杂费;运输保险费指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险费用;采购及保管费指项目实施单位和施工企业在负责设备的采购、保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其他费用由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拆迁补偿费组成。其中,前期工作费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工程施工前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土地清查费、项目可行性研究费、项目勘测费、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项目招标费和重大工程规划编制费等;工程监理费是指项目承担单位委托具有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所发生的费用;竣工验收费是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完工后,因项目竣工验收、决算、成果的管理等发生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项目工程验收费、项目决算的编制与审计费,整理后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基本农田补划与标记设定费等;业主管理费是指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的组织、管理所发生的各项管理性支出,主要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公务费、业务招待费等;拆迁补偿费是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需拆迁的零星房屋、林木及青苗等所发生的适当补偿费用。
不可预见费指在施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设计变更及不可预见因素的变化而增加的费用。
⑦ 国家征地,滩涂是否应该付给土地补偿费
应该给,虽然你没有滩涂产权,但如果你是通过正常手段获得承包经营权(或租赁经营)在经营和租赁期内,应该获得补偿费
⑧ 土地整理成本怎样核算
一、土地开发支出划分和归集的原则
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土地,按其用途可将它分为如下两种:一种是为了转让、出租而开发的商品性土地(也叫商品性建设场地);另一种是为开发商品房、出租房等房屋而开发的自用土地。前者是企业的最终开发产品,其费用支出单独构成土地的开发成本;而后者则是企业的中间开发产品,其费用支出应计入商品房、出租房等有关房屋开发成本。现行会计制度中设置的“开发成本——土地开发成本”科目,它的核算的内容,与企业发生的土地开发支出并不完全对口,原则上仅限于企业开发各种商品性土地所发生的支出。企业为开发商品房、出租房等房屋而开发的土地,其费用可分清负担对象的,应直接计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在“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科目进行核算。如果企业开发的自用土地,分不清负担对象,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其费用可先通过“开发成本——土地开发成本”科目进行归集,待土地开发完成投入使用时,再按一定的标准(如房屋占地面积或房屋建筑面积等)将其分配计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如果企业开发商品房、出租房使用的土地属于企业开发商品性土地的一部分,则应将整块土地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在“开发成本——土地开发成本” 账户中归集其发生的全部开发支出,计算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于土地开发完成时,将成本结转到“开发产品”账户。待使用土地时,再将使用土地所应负担的开发成本,从“开发产品”账户转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涨户,计入商品房、出租房等房屋的开发成本。
二、土地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和成本项目的设置
(一)土地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为了既有利于土地开发支出的归集,又有利于土地开发成本的结转,对需要单独核算土地开发成本的开发项目,可按下列原则确定土地开发成本的核算对象:
1.对开发面积不大、开发工期较短的土地,可以每一块独立的开发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
2.对开发面积较大、开发工期较长、分区域开发的土地,可以一定区域作为土地开发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对象应在开工之前确定,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改变,更不能相互混淆。
(二)土地开发成本项目的设置
企业开发的土地,因其设计要求不同,开发的层次、程度和内容都不相同,有的只是进行场地的清理平整,如原有建筑物、障碍物的拆除和土地的平整;有的除了场地平整外,还要进行地下各种管线的铺设、地面道路的建设等。因此,就各个具体的土地开发项目来说,它的开发支出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企业要根据所开发土地的具体情况和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土地开发项目的成本项目。对于会计制度规定的、企业没有发生支出内容的成本项目,如建筑安装工程费,配套设施费,可不必设置。根据土地开发支出的一般情况,企业对土地开发成本的核算,可设置如下几个成本项目:
(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或土地批租费;
(2)前期工程费;
(3)基础设施费;
(4)开发间接费。
其中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是指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进行土地开发所发生的土地征用费、耕地占用税、劳动力安置费,及有关地上、地下物拆迁补偿费等。但对拆迁旧建筑物回收的残值应估价入账并冲减有关成本。开发土地如通过批租方式取得的,应列入批租地价。前期工程费是指土地开发项目前期工程发生的费用,包括规划、设计费,项目可行性研究费,水文、地质勘察、测绘费,场地平整费等。基础设施费是指土地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基础设施费,包括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排洪、通讯等设施费用。开发间接费指应由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负担的开发间接费用。土地开发项目如要负担不能有偿转让的配套设施费,还应设置“配套设施费”成本项目,用以核算应计入土地开发成本的配套设施费。
三、土地开发成本的核算
企业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除可将直接计入房屋开发成本的自用土地开发支出在“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核算外,其他土地开发支出均应通过“开发成本——土地开发成本”账户进行核算。为了分清转让、出租用土地开发成本和不能确定负担对象自用土地开发成本,对土地开发成本应按土地开发项目的类别,分别设置“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和“自用土地开发成本”两个二级账户,并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设置明细分类账。对发生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等土地开发支出,可直接记入各土地开发成本明细分类账,并记入“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等账户的贷方。发生的开发间接费用,应先在“开发间接费用”账户进行核算,于月份终了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开发成本核算对象。应由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负担的开发间接费,应记入“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开发间接费用”账户的贷方。
现举例说明土地开发成本的核算如下;
如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某月份内,共发生了下列有关土地开发支出:
301 351
商品性土地 自用土地
支付征地拆迁费
78 000元 72 000元
支付承包设计单位前期工程款 20 000元 18 000元
应付承包施工单位基础设施款 25 000元 18 000元
分配开发间接费 10 000元
合 计 133 000元 108 000元
则在用银行存款支付征地拆迁费时,应作:
借;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 78 000
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 72 000
贷;银行存款 150 000
用银行存款支付设计单位前期工程款时,应作:
借: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 20 000
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 18 000
贷:银行存款 38 000
将应付施工企业基础设施工程款入账时,应作:
借: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 25 000
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 18 000
贷;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 43 000
分配应记入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的开发间接费用时,应作:
借: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 10 000
贷:开发间接费用 10 000
同时应将各项土地开发支出分别记入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明细分类账。
四、已完土地开发成本的结转
已完土地开发成本的结转,应根据已完成开发土地的用途,采用不同的成本结转方法。
为转让、出租而开发的商品性土地,在开发完成并经验收后,应将其实际成本自“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开发产品——土地”账户的借方。假如上述开发企业商品性土地经开发完成并验收,加上以前月份开发支出共1002 000元,应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开发产品——土地 1002 000
贷: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 1002 000
为本企业房屋开发用的土地,应于开发完成把土地投入使用时,将土地开发的实际成本结转计入有关房屋的开发成本,结转计入房屋开发成本的土地开发支出,可采用分项平行结转法或归类集中结转法。分项平行结转法是指将土地开发支出的各项费用按成本项目分别平行转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的对应成本项目。归类集中结转法是指将土地开发支出归类合并为“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或批租地价”和“基础设施费”两个费用项目,然后转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或批租地价”和“基础设施费”成本项目。凡与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或批租地价有关的费用,均转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或批租地价”项目;对其他土地开发支出,包括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等, 则合并转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的“基础设施费”项目。经结转的自用土地开发支出,应将它自“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
假如上述开发企业自用土地在开发完成后,加上以前月份开发车出 540 000元共 648 000元。这块土地用于建造 151出租房和181周转房,其中 151出租房用地1500平方米, 181周转房用、地1200平方米,则单方自用土地开发成本为 240元(648000元/1500+1200),应结转151出租房开发成本的土地开发支出为360 000元(240元×1500),结转 181周转房开发成本的土地开发支出为 288 000元(240元×1200),在总分类核算上应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 648 000
贷: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 648 000
如果自用土地开发完成后,还不能确定房屋和配套设施等项目的用地,则应先将其成本结转“开发产品——自用土地”账户的借方,于自用土地投入使用时,再从“开发产品——自用土地”账户的贷方将其开发成本转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等账户的借方
⑨ 土地平整评估的相关问题
具体分析,如果没有证据表明,土地平整需要采用特殊手段的,平常方法就能达到的,那我觉得采用客观成本。但真是要特殊手段,需要多花钱的,一定要特殊考虑这个额外成本。
⑩ 我公司承包了一山坡,对其进行平整,如何账务处理
对于荒山租赁费用可以参照经营租赁方式进行会计处理;
租赁费入帐会计分录:
借:长期待摊费用-土地租赁费
贷:银行存款(现金)
分期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土地租赁费
贷:长期待摊费用-土地租赁费
对于后续产生的树木种植等支出可参照生物资产准则处理。至于经营范围问题,不在会计核算范围内,如有必要,可以文字方式进行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