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长期股权投资时取得的交易费用
一、金融——权益法
例:甲公司2020年,4月1日 买了乙公司10%股份,买价300万,交易费用10万,作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核算; 6月30日公允价330万,8.5宣告分红60万,12.31公允价400万; 2021.1.31甲公司用库存商品为交换对价自丙公司换入乙公司30%的股份,商品余额800万,公允价1500万,增13%,达到重大影响,当天乙公司公允可辩认净资产6000万,原10%公允600万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600+1500*1.13=2295(公+公)
商誉=2295-6000*40%=-105(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
借:其他权益工资投资 400 贷:库存商品 800
留存收益(600-400) 200
主营业务收入 1500
应交税费-增-销 195
营业外收入 105
转换损益=1500-800+105=805
如果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转换损益=805+200=1005
20年损益影响金额=-10+(330-300)+60*10%+(400-330)=96
⑵ 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
一、人的因素:
1、不完全信息:在不完全信息假设的前提下,交易双方不可能具有获得其所需的所有信息的完全能力,交易双方所获得的信息可能不相等,即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2、有限理性:在有限理性假设前提下,人们只具备有限的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因此人们不可能永远正确,交易的契约也难以做到“天衣无缝”,交易的参与者可能会遇到自己未能预见到的事。
3、机会主义: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之所以会给交易双方带来相应的麻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机会主义的存在。
二、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
一些特定交易具有相对较高的风险性,所以交易双方为了对不能预期的结果做一些保证,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通常会支付一定的交易费用。
三、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
市场经济具有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又因市场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有些交易物品的市场风险很高,如果没有交易费用就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后果,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交易双方支付相应的交易费用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交易费用的特征
交易商品或资产的专属性─交易所投资的资产本身不具市场流通性,或者契约一旦终止,投资于资产上的成本难以回收或转换使用用途,由于人类有限理性的限制使得面对未来的情况时,人们无法完全事先预测。加上交易 过程买卖双方常发生交易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
交易双方因此透过契约来保障自身的利益。因此,交易不确定性的升高会伴随着监督成本、议价成本的提升,使交易 成本增加。交易的频率越高,相对的管理成本与议价成本也升高。交易频率的升高使得企业会将该交易的经济活动的内部化以节省企业的交易成本。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交易费用
⑶ 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交易费用
交易成本 (又称为交易费用) 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
交易费用的思想由科斯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而后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基本的概念。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
学术界一般认可交易费用可分为广义交易费用和狭义交易费用两种。广义交易费用包括一切非鲁滨逊经济中出现的费用,即为了冲破一切阻碍,达成交易所需要的有形及无形的成本。狭义交易费用是指市场交易费用,即外生交易费用。包括:搜索费用,谈判费用以及履约费用。
杨小凯等经济学家创立的新兴古典主义经济学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费用;内生交易费用则包含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机会主义等,是需要以概率和期望值来度量的潜在损失可能性。
按照大多数学者认同的观点,交易费用是使用市场机制时发生的“制度费用”。例如,诺思认为,正的交易成本的存在使经济过程产生摩擦,它是影响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张五常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好的经济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协调成本,即节省交易费用;不好的经济制度则会提高社会的协调成本,即增加交易费用。
以国际贸易为例,列举如下:
搜寻成本 (Searching Cost):包括寻找最适交易对象的成本及寻找交易标的物的成本。
协议成本 (Negotiating Cost):指交易双方为消除歧见,所进行谈判与协商的成本。
订约成本 (Contracting Cost):当双方达成共识而进行交易时,签订契约所投入的成本。
监督成本 (Monitoring Cost):指契约签订后,监督对方是否依约执行的成本。
违约成本 (Enforcement Cost):指契约签订后,当交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为激励契约之履行所花费的成本。
交易成本理论
搜寻成本:依产品的属性而有不同的资讯搜寻成本。(Degeratu et al. (2000))
谈判成本:网路可降低交易中的谈判成本。(O'Connor and O'Keefe (1997))
监督成本:网路的互动性可降低资讯的不对称; 网路降低监督成本。(Papows et al. (1999) ;Dutta, Kwan and Segev (1998))
契约订定成本:网际网路可减少缔约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网路具降低缔约成本。(Tapscott (1997);Dutta et al. (1998))
交易成本的衡量:消费者的交易过程分七个阶段:搜寻、比较、测试、协商、付款、递送、售后服务。(Liang and Huang (1998) )
参考七个阶段之交易成本 (Liang and Huang (1998)) ,并参照消费者决策过程划分为三阶段,而各阶段所发生之交易成本分别为:
购买评估阶段:包括搜寻成本、比较成本、测试成本。
购买行为阶段:包括订购及付款成本。
购后行为阶段:包括传送成本。
张五常的看法
根据中国经济学家张五常的看法,这个概念叫做交易费用。
定义
任何不会在一人经济 (犹如鲁宾逊漂流记的状况) 内出现的机会成本。由于一人经济内不可能构成社会,所以也没有制度和经济组织。张氏亦认为,交易费用就是制度费用 (Institutional cost) 。
任何不牵涉直接生产的机会成本。但它并不一定牵涉到实质的交易。
如果交易费用等于零,就没有市场和企业。而产权的选择将会是不确定,因为用任何种类的产权,也可以在毫无成本下达到交易。
例子
在一人世界内不可能有偷窃的行为。所以在社会中,任何防止偷窃所带来的机会成本都是交易费用。(如安装门锁、闭路电视等)
在一人世界内不需要律师,所以在社会内,训练律师、聘请律师的费用都是交易费用。
⑷ 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什么
貌似是主张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认为市场可以自由调配资源。
⑸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
交易成本 (又称为交易费用) 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
交易费用的思想由科斯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而后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基本的概念。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
学术界一般认可交易费用可分为广义交易费用和狭义交易费用两种。广义交易费用包括一切非鲁滨逊经济中出现的费用,即为了冲破一切阻碍,达成交易所需要的有形及无形的成本。狭义交易费用是指市场交易费用,即外生交易费用。包括:搜索费用,谈判费用以及履约费用。
杨小凯等经济学家创立的新兴古典主义经济学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费用;内生交易费用则包含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机会主义等,是需要以概率和期望值来度量的潜在损失可能性。
按照大多数学者认同的观点,交易费用是使用市场机制时发生的“制度费用”。例如,诺思认为,正的交易成本的存在使经济过程产生摩擦,它是影响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张五常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好的经济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协调成本,即节省交易费用;不好的经济制度则会提高社会的协调成本,即增加交易费用。
以国际贸易为例,列举如下:
搜寻成本 (Searching Cost):包括寻找最适交易对象的成本及寻找交易标的物的成本。
协议成本 (Negotiating Cost):指交易双方为消除歧见,所进行谈判与协商的成本。
订约成本 (Contracting Cost):当双方达成共识而进行交易时,签订契约所投入的成本。
监督成本 (Monitoring Cost):指契约签订后,监督对方是否依约执行的成本。
违约成本 (Enforcement Cost):指契约签订后,当交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为激励契约之履行所花费的成本。
交易成本理论
搜寻成本:依产品的属性而有不同的资讯搜寻成本。(Degeratu et al. (2000))
谈判成本:网路可降低交易中的谈判成本。(O'Connor and O'Keefe (1997))
监督成本:网路的互动性可降低资讯的不对称; 网路降低监督成本。(Papows et al. (1999) ;Dutta, Kwan and Segev (1998))
契约订定成本:网际网路可减少缔约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网路具降低缔约成本。(Tapscott (1997);Dutta et al. (1998))
交易成本的衡量:消费者的交易过程分七个阶段:搜寻、比较、测试、协商、付款、递送、售后服务。(Liang and Huang (1998) )
参考七个阶段之交易成本 (Liang and Huang (1998)) ,并参照消费者决策过程划分为三阶段,而各阶段所发生之交易成本分别为:
购买评估阶段:包括搜寻成本、比较成本、测试成本。
购买行为阶段:包括订购及付款成本。
购后行为阶段:包括传送成本。
张五常的看法
根据中国经济学家张五常的看法,这个概念叫做交易费用。
定义
任何不会在一人经济 (犹如鲁宾逊漂流记的状况) 内出现的机会成本。由于一人经济内不可能构成社会,所以也没有制度和经济组织。张氏亦认为,交易费用就是制度费用 (Institutional cost) 。
任何不牵涉直接生产的机会成本。但它并不一定牵涉到实质的交易。
如果交易费用等于零,就没有市场和企业。而产权的选择将会是不确定,因为用任何种类的产权,也可以在毫无成本下达到交易。
例子
在一人世界内不可能有偷窃的行为。所以在社会中,任何防止偷窃所带来的机会成本都是交易费用。(如安装门锁、闭路电视等)
在一人世界内不需要律师,所以在社会内,训练律师、聘请律师的费用都是交易费用。
⑹ 交易费是什么意思
交易费
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
学术界一般认可交易费可分为广义交易费和狭义交易费两种。
广义交易费包括一切非鲁滨逊经济中出现的费用,即为了冲破一切阻碍,达成交易所需要的有形及无形的成本。
狭义交易费是指市场交易费,即外生交易费。包括:搜索费,谈判费以及履约费。
杨小凯等经济学家创立的新兴古典主义经济学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和内生交易费。
外生交易费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费用。
内生交易费则包含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机会主义等,是需要以概率和期望值来度量的潜在损失可能性。
按照大多数学者认同的观点,交易费是使用市场机制时发生的“制度费用”。例如,诺思认为,正的交易成本的存在使经济过程产生摩擦,它是影响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
⑺ 简述科斯交易费用理论的要点
交易费用交易成本 (又称为交易费用) 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交易费用的思想由科斯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而后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基本的概念。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学术界一般认可交易费用可分为广义交易费用和狭义交易费用两种。广义交易费用包括一切非鲁滨逊经济中出现的费用,即为了冲破一切阻碍,达成交易所需要的有形及无形的成本。狭义交易费用是指市场交易费用,即外生交易费用。包括:搜索费用,谈判费用以及履约费用。杨小凯等经济学家创立的新兴古典主义经济学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费用;内生交易费用则包含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机会主义等,是需要以概率和期望值来度量的潜在损失可能性。按照大多数学者认同的观点,交易费用是使用市场机制时发生的“制度费用”。例如,诺思认为,正的交易成本的存在使经济过程产生摩擦,它是影响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张五常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好的经济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协调成本,即节省交易费用;不好的经济制度则会提高社会的协调成本,即增加交易费用。以国际贸易为例,列举如下:搜寻成本 (Searching Cost):包括寻找最适交易对象的成本及寻找交易标的物的成本。协议成本 (Negotiating Cost):指交易双方为消除歧见,所进行谈判与协商的成本。订约成本 (Contracting Cost):当双方达成共识而进行交易时,签订契约所投入的成本。监督成本 (Monitoring Cost):指契约签订后,监督对方是否依约执行的成本。违约成本 (Enforcement Cost):指契约签订后,当交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为激励契约之履行所花费的成本。交易成本理论搜寻成本:依产品的属性而有不同的资讯搜寻成本。(Degeratu et al. (2000))谈判成本:网路可降低交易中的谈判成本。(O'Connor and O'Keefe (1997))监督成本:网路的互动性可降低资讯的不对称; 网路降低监督成本。(Papows et al. (1999) ;Dutta, Kwan and Segev (1998))契约订定成本:网际网路可减少缔约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网路具降低缔约成本。(Tapscott (1997);Dutta et al. (1998))交易成本的衡量:消费者的交易过程分七个阶段:搜寻、比较、测试、协商、付款、递送、售后服务。(Liang and Huang (1998) )参考七个阶段之交易成本 (Liang and Huang (1998)) ,并参照消费者决策过程划分为三阶段,而各阶段所发生之交易成本分别为:购买评估阶段:包括搜寻成本、比较成本、测试成本。购买行为阶段:包括订购及付款成本。购后行为阶段:包括传送成本。张五常的看法根据中国经济学家张五常的看法,这个概念叫做交易费用。定义任何不会在一人经济 (犹如鲁宾逊漂流记的状况) 内出现的机会成本。由于一人经济内不可能构成社会,所以也没有制度和经济组织。张氏亦认为,交易费用就是制度费用 (Institutional cost) 。任何不牵涉直接生产的机会成本。但它并不一定牵涉到实质的交易。如果交易费用等于零,就没有市场和企业。而产权的选择将会是不确定,因为用任何种类的产权,也可以在毫无成本下达到交易。例子在一人世界内不可能有偷窃的行为。所以在社会中,任何防止偷窃所带来的机会成本都是交易费用。(如安装门锁、闭路电视等)在一人世界内不需要律师,所以在社会内,训练律师、聘请律师的费用都是交易费用。
⑻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详细说明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契约双方都会努力社发手机和获得自己所不掌握的信息,去监督对方的行为,并设法约束对方的违约行为,所有这些都需要交易费用,而由于这些做法在市场和企业中会采取不同的形式,因此交易费用会有所不同。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市场交易过程中,以上这些做法的交易费用是很高的。而通过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可以使一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从而消除或降低一部分交易费用。
⑼ 帮忙翻译一下!!.只有一小段...谢谢
The price formation of the insurance merchandise isn't the simple precise computation problem that a fee rate collate and stipulate, but an economic theories problem which announces to public an insurance merchandise essence and working talent.In supposing the information complete foundation, the insurance merchandise price can always with accuracy reflect market's supply for insurance merchandise, is the outside body that the insurance merchandise be worth now.But in fact, insurance market is typical model of information dissymmetry market, stay around an information to completely suppose the next research to lack realistic meaning.Therefore, this text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dissymmetry theories, 2 begin from the insurer and policy holder, analysis insurance commodity exchange process in inside living formation of trade the expenses, and these inside living to trade expenses' influence toward the price formation of the insurance merchandise.In addition, this text's return should adopt to the our country how of measure, evade to cause because of information dissymmetry further of inside living bargain expense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which have realistic meaning.
⑽ 内生交易费用是什么导致的 尔雅
是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