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费用明细 » 单位相关费用不报销怎么办
扩展阅读
穿越火线怎么赚钻石呀 2025-02-13 02:54:02
加仓后成本价怎么没变化 2025-02-13 02:42:35
生产成本怎么描述 2025-02-13 02:42:33

单位相关费用不报销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3-06-05 09:52:35

㈠ 公司不给报销款怎么起诉

报销是指把领用款项或收支账目开列清单,报请上级核销。劳动者在职其间,因工作原因可能会产生劳动者先行垫付部分工作方面的费用,然后再由劳动者向用人单位申请报销的情况。那么在劳动者申请报销,用人单位拒不支付或拖延支付报销费用的情况下,劳动者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公司拖欠报销款怎么办?
1、和公司协商,要求公司走流程报销费用。
2、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报销款。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去法院起诉,要求公司支付报销款。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需要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报销款:
1、已经支付所报销款项的证据;
2、相关审核人员已经同意支付报销款的证据;
3、费用类型属于单位应承担范逗李围的证据。
律师补充:
法律意义上的“雀迹报销款”,一般主要考虑:报销凭证与报销用途或工作内容一致;报销款是对员工因工支出的核销;发放时间及金额通常不固定,具有实时性。
公司费用报销内容:日常发生的、经常性的、金山岁迟额较小的费用类(不含货款、加工费、工资),该类费用报销时,一律使用“费用报销单”进行报销;“费用报销单”后附发票(收据)、入库单、请购单(申请单)、送货单(此单在购材料、办公用品、物料消耗品时提供)。公司费用的报销一定要遵循相关制度来办理,否则不但报销不了而且还造成自己经济的损失。

㈡ 公司拖欠报销费用应该怎么

公司拖欠报销费用可以先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瞎物举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确定公司有无关系报销的相关规章制度,如果有,单位违反而不及时报销可提出辞职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应该按照公司的财会制度处理。如果公司坚持不同意报销,那就可以开始取证了。首先,走一次正常的审批流程,保留流程中拒绝报销的证据;而后,要求公司以书面和邮件的形式说明报销时间和金额;如果仍未支付报销款的话,员工就可以按照普通的债权债务关系向人民法院起诉磨碧啦。如果单位没有相关的制度,那就不好蚂埋办了,员工可以提前一个月向单位提出辞职,尽管不同意也可离开;只是可能要不了经济补偿金;
要注意的是,替公司垫付费用是无法通过劳动仲裁主张的,走法律途径时也要收集好全部证据,否则极有可能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三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二百三十八条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依法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九条
本章规定的物权保护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根据权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适用。

㈢ 公司报销一直拖着该怎么办

拖欠报销的情况下可以与公司进行协商,协商不了的情况下可以到仲裁中心进行处理。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做启者需要提供以下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报销款:

1、已经支付所报销款项的证据;

2、相关审核人员已经同意支付报销款的证据;

3、费用类型属于单位应承担范围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陆胡竖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早大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㈣ 公司不给报销费用怎么办

法律分析:1、首先要确定公司有无关系报销的相关规章制度,如果有,单位违反而不及时报销可提出辞职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2、如果单位没有相关的制度,那就不好办了,员工可以提前一个月向单位提出辞职,尽管不同意也可离开;只是可能要不了经济补偿金。

3、如果的可报销的款项远远大于的工资收入,个人认为单位在合理期限同不报销,可以提出辞职并要求经济补偿。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仲裁法》

第三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㈤ 公司不给报销费用怎么办

公司不给报销费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在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本规则适用下列争议的仲裁:
(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二)实施公务员并哗拍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 (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芦穗争议;
(三)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社会团体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五)军队文职人员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由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其他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绝羡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