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费用明细 » 单要素费用有哪些科目
扩展阅读
电脑如何用铅笔工具画圆 2025-02-12 17:29:14

单要素费用有哪些科目

发布时间: 2023-06-07 18:04:21

A. 费用类会计科目有哪些

会计中的费用科目有:1、主营业务成本。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销售费用。4、管理费用。5、财务费用。6、其他业务成本。7、营业外支出。8、所得税费用。

费用类账户包括在会计实务中两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1、成本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是反映成本费用和支出的,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对成本费用和支出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登,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和研发支出。

2、损益类科目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属于这类账户的有“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账户。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按照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遵循了会计要素的基本特征,它将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的进行归集,清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以上为[ 费用类会计科目有哪些? ]的所有答案,如果你想要学习更多这方面的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环球青藤教育官网!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费用类会计科目有哪些?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B. 会计科目里的费用类科目有哪些

费用类账户包括在会计实务中两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1、成本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是反映成本费用和支出的,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对成本费用和支出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登,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和研发支出。

2、损益类科目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2)单要素费用有哪些科目扩展阅读:

属于这类账户的有“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账户。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按照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遵循了会计要素的基本特征,它将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的进行归集,清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C. 要素费用包括哪些如何进行要素费用的归集

要素费用的组成:
(1)外购材料。它是指企业为生产耗用而从外部购进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修理用备件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外购动力。企业生产耗用而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
(3)外购燃料。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等。
(4)职工薪酬。企业所有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工资性津贴、补贴、奖金及职工福利费用等。
(5)折旧费与摊销费。企业计提的固定 资产折旧费和无形资产等的摊销费。
(6)利息支出。借款利息支出减去利息收入后的金额。
(7)税金。计入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
(8)其他支出。不属于以上个要素的费用支出。如差旅费、办公费、租赁费、保险费和诉讼费等。

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和程序与基本生产费用归集和程序相类似。“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可以按成本项目设置明细账,归集所发生的直接费用;单独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科目,归集所发生的间接费用。期末,再从“制造费用”科目的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科目借方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所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都记入“辅助生产—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不单独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科目。这样,计算辅助生产成本时,可将成本项目与制造费用项目结合起来,设置简化的项目,即费用项目,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按成本项目与费用项目结合归集费用,计算成本。
2.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设置“制造费用”科目进行的,各项制造费用发生时,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中,一般很难直接分清应由各成本核算对象负担多少,因此,先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借方汇总;月末,采用一定分配标准从该科目的贷方,分配转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该科目按照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账内按费用项自反映。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分配时通过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进行,根据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期末一般应无余额,如果期末有余额(借余或贷余),则作为待摊费用或预提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年未如有余额时,在12月末进行调整,调整后应无余额。
3.废品损失的归集
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不论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还是在入库后发现的,都是生产中的废品。按其报废程度和修复价值,可分为不可修复废品和可修复废品。废品损失也就是指的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和可修复废品。废品损失也就是指的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有两种方法计算:(1)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的计算方法;(2)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的计算方法。通过废品损失计算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和废品损失。 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设置“废品损失”科目进行的。该科目借方登记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贷方登记不可修复废品的残值,以及废品净损失转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数额。期末根据废品损失计算表,编制会计分录,登记“废品损失”总账和明细账,以及有关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