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虚报费用怎么定罪
要看虚报冒领的数额,如果只有几百块的话,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数额较大,则属于犯罪行为。在公司财务上虚报费用,是一种欺诈违法的行为,虚假费用为的就是想要偷税漏税。虚报经费是指虚报与多报出差报销归自己所有的行为,如果数额较小的,只认为是违法行为,但如果是多次虚报、多报的数额较大,若是国家工作人员,可能构成贪污罪;如果是企业单位,则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根据虚报费用金额大小,要负不同程度的法律责任。如果有知情人,且知情人有教唆行为,则可构成共同犯罪;如果只是简单的知道,则没事的。如用于工作,则性质就不一样了,因为现有的财经制度,单位预留的经费不是很多,常常以多报销一些费用来用于工作的其它用途,如果虚报、多报的部分能证明是用于工作的,只是违反了相关的财经制度,并不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二十九、 将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虚报费用的行为
属于虚报费用的行为有:
1、任意突破工资进成本额度,加大人工成本 ;
3、以各种补贴的名义,额外列支工资性费用,加大工资成本;
4、任意扩大工资总额,多提福利费,虚列人工费用 ;
5、福利性支出挤入成本费用,虚增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