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控制施工项目中的材料费
1、对项目部自己供应的材料,要以项目部自己算出的材料用量为主,以此材料用量发放给施工班组,而将工程量清单上提供的材料用量作为参考来确定各材料用量。
2、仓管员要严格材料的收发程序和手续,认真点检。根据确定的各的材料用量进行限额发料,避免材料的浪费。
⑴由施工员确定现场的进度情况,预计下周(周期可由项目部商量确定)完成的;
⑵预算员根据施工员确认的进度或现场跟踪确定周工作量,签发材料用量计划;
⑶仓管员根据用量计划发料,不得超计划发料,超计划用料需要合理的原因,才能追加用料计划;
⑷发料时填写发料单,发放人和收料班组签字确认,发料单采取三联单,发料人保存一份,收料班组一份,资料员备档一份,以后供预算员等查询。
3、对不易在单个分项上划分的材料,应该至少每个月根据进行一次核量,如果实际用量超过项目部自己算出的用量,及时找出原因,加强控制。
4、项目部也要密切注意材料的市场变化趋势,及时汇报给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协同公司及时抓住有利时机签定采购合同,这主要针对普遍采用的且价格变化快的材料,并且这些材料在审计的时候以市场信息价为依据,用量也很大,应该特别注意。
5、辅材承包给施工班组的,由材料员负责检查班组进料质量和价格。
B. 如何把各种原材料费用,燃料等费用分配到完工工产品中
其实就是一个当期成本如何合理分配的问题。
成本构成无非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水资源、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其他辅助生产部门的发生的费用、人工费了。
产品的总成本只有分配合理了,各项子产品的成本才可能准确。你们公司对外报价时,心里才有底气。
原料的成本可以通过产量单与领料单来控制,做什么产品领多少原料,产生多少废料回收,这是物料平衡。
原辅料要分清,哪些产品使用的多,哪些产品就不耗用。如果实在分不开,那就按通常的产量进行分摊。
燃料动力包括电与其他。电可以按照机器的功率与用时加以计算。总表电与子表电间的电损,可以按各产品已知电费分摊。如果有专门的电力部分,电费分摊应先从电损分摊开始。如果用气的话,空压机与蒸气燃煤可以抄气表,以各车间气表数来分摊空压机用电与供汽烧煤量,然后各车间用气根据本车间产量再进行分摊。
低耗、包装物与原辅料是一个方法。
人工费,你们应该有工价吧,乘以产量不就是单一产品的工资吗?这个你可以向工资核算员要。
最后就是辅助分摊,后勤部门为全厂各车间或作业线服务,很难区分分摊标准,就按产量进行分摊。
总之,要做到分摊合理,首先要对生产熟悉,以实际状况想法编制分摊表格。
你可以向老板陈明要害,给予时间宽限,毕竟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不是马上就能搞出来的。
没有可能去你们企业,能提供的这些是基本方法。
C. 建筑工程合同价格包含了风险费用包干,钢材上涨幅度达到52%,问如何向甲方申请增加材料价格的费用
建筑工程合同价格包含了风险费用包干,施工方是不能以钢材价格上涨要求甲方增加材料价格了。
在建筑施工活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通过金钱进行衡量,即风险包干费。甲乙双方可以就风险包干费进行约定,甲方支付后,风险自然由乙方承担。没有发生风险,甲方也不得要求退还。
因此,既然合同价格已经包含了风险包干费,施工方是没有理由要求发包方承担原材料涨价风险的。
(3)原材料如何追加工程费用扩展阅读:
《合同法》
第五条 公平原则
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 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第七条 遵纪守法原则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条 依合同履行义务原则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D. 施工难度大怎么增加费用
这个只能在施工前讲明,如何补偿写进合同,合同签订以后不能再想入非非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费用的定义表述为: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企业直接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应当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进货费用、销售费用等,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确认条件
在确认费用时,首先应当划分生产费用与非生产费用的界限。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如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非生产费用是指不属于生产费用的费用,如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费用,不属于生产费用。
其次,应当分清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界限。生产费用与一定的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的产品无关;产品成本与一定品种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且不论发生在哪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