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费用明细 » 老板看费用预算会注重什么
扩展阅读
产品精修要多久 2025-02-11 20:24:32
模具按体积怎么算费用 2025-02-11 20:17:01

老板看费用预算会注重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6-12 21:50:52

㈠ 财务预算如何把控

一、提高企业的领导层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认知程度

目前,部分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制度不够,因此,下一步就要提升领导者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企业最高领导层的认识程度决定了财务预算管理thldl.org.cn的实施力度,因此要让领导者从企业治理以及企业管理创新的高度来认识财务预算管理,首先要让领导者重视起来,建立各级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健全从预测、决策到执行、监督、考核,按各级责任层次划分的责任制,做到权责明确,管理到位。这样既有利于规范财务预算管理活动,指导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并控制经济活动全过程,又有利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控制,管理制度约束和监督、检查、考核有机结合。其次,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在企业成立一个专门的预算委员会,由领导者亲自挂帅,让预算在权利方面有一定的保障,使预算顺利推行,从而保证经济资源充分利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定期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

财务预算管理的考核奖惩制度应是一种责、权、利相统一,分级负责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严密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强化对各部门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管理和考评。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内部管理不善、控制薄弱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激励机制的设置上,应该将考核的目标定位在对费用以及成本的控制上,因为财务预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企业最有效的节省资金,或者说使企业资金得到效用最大化,要细致分解各项指标,科学确定财务预算管理的责任单元。通过预算管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发展内部控制。将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纳入到预算管理的环节中,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指标细致分解、层层落实,使各个部门的方向明确、责权利清晰。其次,为了实现目标,企业必须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分析存在的差异,按照经济责任制落实奖罚措施,并把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预算指标责任人工作业绩的硬性指标。做到事前、事中控制,还要做到事后分析,对年度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要结合年终财务结算的编审情况,搞好综合分析。对每项预算的执行情况都要作出详细分析说明及评价。

三、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政策

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在进行财务预算时,应处理好资产结构中的盈利型与流动性,资本结构中的成本与风险的关系,合理地规划与控制企业的现金流量,回避由于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经营失败。现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资金常常会出现问题,领导者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制定有利于自身的政策,这就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合理确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保证资金正常流入,降低赊销风险。其次,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合理占用应付账款等结算资金,控制采购支出时间,第三,加大清欠力度,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而且资金管理的监督考核必须以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为基础,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有效避免了事后承受巨额亏损的可能。通过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

财务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工具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强化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可以达到增收节支目的,从而提高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㈡ 如何做财务预算

公司财务预算是公司管理的核心环节,通常说一个好的财务预算就是公司完成财务指标的一半,但财务预算的制定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本文列出一些基本方法供参考
一些企业从下而上去做预算,老板让各个部门的经理和员工自己定明年的计划。这样做的思路是:如果员工自己把下一年的任务算出来,这个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老板就不必自己拍脑袋了。有的企业是从上而下做预算,老板根据自己对市场和客户的了解,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提出很高的目标,要员工做的事情不是讨论这个目标是否能做到,而是如何做到这个目标。通常员工虽然不认可老板定的目标,但出于对老板的敬畏,即使自己做不到也被动接受这个目标。
这两种做法共同的结果是让企业失去应有的增长机会。
第一种做法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通常员工和部门经理们的思路是从过去看未来,而不考虑未来和过去应该有本质的不同。他们的逻辑通常是:我今年有100个客户,明年再增加20个客户,减去明年要丢失的10个客户,我的10%的增长就确定了。他们很少考虑更多但是更根本的变量和条件,例如新产品出来会怎么样?人手增加30%会怎么样?改变销售模式会怎么样?产品提价会怎么样?增加销售渠道会怎么样?增加办事处会怎么样?把客户重新分类会怎么样?用其他方式增长,通常不在他们的经验范围内。
但根据过去的做法计算未来得出的肯定是保守而错误的目标。真正的未来在于改变过去的做法。我面试时要回答的那个“零基准预算”的问题,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零基准意味着做预算的时候不是把过去的数字简单地映射到未来,而是推倒过去的一切,从零开始问自己,如果有这样或那样的条件(产品、人力、模式等),我们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第二种做法的问题不是显而易见的。很多老板的逻辑是:我知道要求100%的增长是不现实的,但如果我要求100%,最后实现了50%,也比由员工提出的20%要好得多。但事实是这样的,老板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50%的增长,反而连本来可以达到的20%也得不到。我在很多客户身上连续很多年都发现这样的事实。
这样做的老板都忽略了预算过程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参与预算的每个人都相信预算和了解预算背后的逻辑。老板拍脑袋做出的预算大家不认可,也就没有人会认真地去执行。所谓的目标就不是目标,而是一个笑话。通常连老板也不相信这样的目标,他不会按照这个目标配置相应的资源,例如增加人手或其他投入。而没有投入,预算目标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好的预算要求企业完成从上到下以及从下到上几个轮回。在轮回的背后,是对于公司未来认真的讨论。不仅老板的意见重要,员工的看法也一样重要。在这个讨论甚至是争论的过程中,老板主观的想法被修正,同时员工局限也被老板的超前思路打破,最终的结果是一个可行的预算,同时也是最大程度被所有人接受的预算。既可行,又被大家认可,这样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几乎和孙子齐名的兵法大师吴子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预算的过程其实就是胜而后战的过程。管理就是胜而后战。

㈢ 老板应知道的财务知识

老板必须懂的财务知识:

1、货币资金
不仅要看余额,还要看发生额,每个月现金的流入流出情况对经营者来说是很重要的,要有资金计划,充分利用资金,不能有闲置,更不能短缺;

2、往来款项
这里要关注授信,关注账龄,每个月要有个客户账龄分析表,超账期的,超授信的都是风险,都是利润,要重点关注,对业务来说,放几天不收,他们就能从中搞到好处,对财务来说,这都是工作量,人都有私心,所以老板只能靠自己;

3、存货
存货也是资产,闲置一样是浪费,怎么利用老板们应该都很清楚,在此就提醒二点,一是存货明细账和存货盘点真的很重要,千万不要不当一回事;二是重视发出商品,发出商品其实是债权,发出货的同时钱也就出去了,一样要有账期,一样要算利息,更要及时了解及时结算;

4、固定资产
别看固定资产金额大,反而不用特别关注,只要让管理部门做好登记,不要让资产闲置浪费就行。

5、成本和费用
老板要学会分清成本和费用的关系,成本是要和收入配比结转的,费用是当期发生的,两者不是一回事,所以老板要关注个人借款挂账的情况,这也是对公司资源的占用。还要关注成本归集的合理性,关注有没有为了提高业绩把费用当成本核算的情况。

6、预算管理
这个其实很重要,业务报费用合不合理其实财务很难把关,没有预算,老板也只能听业务说,老板也是人,老板也不想让员工骂,天天做恶人,有预算就有了依据,无形中就多了一道关口。

7、内部控制
这个老板们其实多少都会点,再学点理论知识就够了。内控的核心就规范化、流程化,一切都要按制度来。那制度的核心又是什么呢?个人理解就是分工要科学,一人为私,两人为公,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要能通力合作,又要相互牵制。

8、税务
税务知识其实是非常专业的知识,很多财务人员都不见得懂多少,对老板当然不能要求太多,知道点增值税基本原理就成。但是不懂税怎么知道自己家的税有没有多交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同行多交流,查查自己家的综合税负,再问问别人家的,有了比较再问原因,多少就能心中有数了。当然和税务局相关人员多打打交道也是个办法。

9、工程
有人提到固定资产要注意,其实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形成以前的在建工程,所以项目立项造预算才是最重要的,这其实不是财务的事,最多需要财务发挥监督职能,老板只要把人用好就行。

10、投资
投资知道的知识当然是越多越好,就是普通人也应该都知道点,但投资相关的金融财务知识实在太多太专业,老板们也应该掌握。建议还是在投资之前让财务做好项目书,力求专业,从财务角度做好分析,老板们只要能看懂就行

㈣ 如何控制公司费用预算和报销

1,建章立制,制定合理有效的预算制定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
2,定期对(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常,及时处理,同时应结合实际做适当的计划调整。
3,当期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对比分析,结合计划达成情况,及时处理费用列支的异常行为,避免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