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在财务报表中如何体现
制造费用一般情况下月末是没有余额的,月末将发生额全部转入“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月末完工的转入“产成品”
借:产成品/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产成品销售的时候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库存商品
生产成本只有在月末有余额的情况下才会在资产负债表体现,利润表是不体现生产成本的。
账务处理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 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制造费用
2.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如何列入资产负债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是费用类科目,只能在利润表中反映,不单独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静态体现,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将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具体项目予以适当的排列编制而成。
资产负债表没有反映费用的项目。
3. 财务费用中利息收入在资产负债表里怎么体现
一、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收入在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体现。
二、取得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红字)
三、在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货币资金是指可以立即投入流通,用以购买商品或劳务,或用以偿还债务的交换媒介。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
四、资产负债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4. 公司费用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公司的费用是反映在本年利润中的,如果没有分配的话,就会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中反映.
5. 管理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怎么体现
期间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是通过未分配利润体现的,先计入本年利润,然后期末结转未分配利润。
期间费用本身在资产负债表中是不体现的,而是在利润表中体现。
6. 请问三费(管理费用、经营费用、财务费用)和个人所得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体现,
在资产负债表中不直接体现,它们包含在未分配利润项内;在损益表上直接体现。
7. 期间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反应
期间费用只能与企业经营成果有关系!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期间费用最终通过结转至本年利润,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中反映出来。
期间费用通过利润表,在当期未分配利润结转后,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下未利润分配项目。
8.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如何列入资产负债表
其实我并没太看明白楼主的疑问,不如全面表达一下。
一、如果楼主问的是开办费的问题,看这里。开办费指企业在企业批准筹建之日起,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即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
财务处理:开办费在经营之日起一次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税务处理:开始经营日期五年内按月平均摊销(所得税)。
这里出现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如果楼主问的是普通的期间费用的报表列示,看这里。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作为本年利润的抵减项列入利润表,利润表的净利润结转入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项。
相当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发生额最后结转到了资产负债表留存收益项。这样发生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影响是,资产减少、负债权益减少或者负债权益增加、负债权益减少。
如果不理解上文,请学习会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