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费用明细 » 如何规范研发费用
扩展阅读
园艺花木计入什么费用 2025-02-08 01:05:44
租房子成本怎么算 2025-02-08 00:49:30

如何规范研发费用

发布时间: 2023-07-07 19:54:47

⑴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方法要注意什么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方法注意事项:

1、认真学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深入理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席间,及时跟进相关政策的变化,加强与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确保费用归集的方法选择正确,合乎规范。


2、对即将立项的科技项目要聘请专家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意见,对通过论证的项目要按照规定在内部进行立项,并技术到当地科技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


3、研发项目归集核算是否合理充分的核心在于项目直接投入与间接分摊经费的明确。


4、企业应该单独设置研发费用归集台账,及时动态对研发经费进行跟踪和归集核算,确保研发费用归集的及时和准确。


5、加强与企业所选择的会计事务所的沟通,确保企业在高新技术费用这一块能达到高新认证管理办法规定的硬性指标。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如何归集

1、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


2、各项费用科目的归集范围

(1)人员人工

(2)直接投入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4)设计费用

(5)装备调试费

(6)无形资产摊销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8)其他费用


3、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是指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活动实际支出的全部费用与委托境内的企业、大学、转制院所、研究机构、技术专业服务机构等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所支出的费用之和,不包括委托境外机构完成的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⑵ 研发费用如何控制

1、如果你要调整的研发费用是当年度的,你只要列出一个清单作附件,直接转账就可以了,不用调整损益,因为对本年度利润是没有影响的:
转账分录:借:管理费用---
贷:开发成本--
2、如果你要调整的研发费用是以前年度的,那么就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做损益调整了:
(1)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开发成本
(2) 由于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而相应减少的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结转余额:如为贷方余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为借放余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这样就完成了,调整以前年度损益比较麻烦,你要一步一步做。

⑶ 高新企业归集研发费用时要注意什么

高新企业认定申报在研发项目立项和确认研发费用归集范围后,还要重视研发费用归集,在具体操作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1、公司的研发项目要先内部讨论,然后确定之后进行立项,并在相关部门进行存档备案;
2、研发项目的研发费用归集核算是否合理的核心在于项目直接投入与间接分摊费用的明确。根据企业本身情况,建议尽量选用直接分摊项目费用,少选用间接分摊项目费用,因为这样归集出来的数据会比较精确。比如在领用材料时直接将该这笔材料对应到具体的研制项目上去就行,对于那些无法明确是哪个项目产生的且不具专属性的费用就要将其归入到研制项目的间接分摊中去,比如折旧与长时间摊销费用等。
3、深化理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条件和时间,及时跟进相关政策的动态,财务部门要加强研发费用归集知识的学习,掌握费用归集办法和归集范围。
4、加强与企业所挑选的会计事务所的交流,确保企业在研发费用这一块能达到高新企业认证规定的硬性目标。
5、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在研发项目立项时就应设置研发费用支出台账,及时对研发经费进行动态盯梢和归集核算,明确各项研发项目的支出明细科目费用,确保研发费用归集的及时和精确,以此作为研发费用专项审计依据,以备日后核查。
高新认定是一项注重得分的项目,所以为了申报成功,再小的细节都要注意!

⑷ 企业研发费用管理办法或制度是怎样的

XXXXXXXX公司
研发费用核算管理办法

目的
为加强研发项目管理,规范研发项目费用核算,合理安排研发费用开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批准立项的研发项目。
研发项目和研发费用的管理
研发项目按照公司《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对研发项目的组织申报、立项审批、中期检查、经费管理、项目验收、知识产权等实行全过程管理。
研发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应就研发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及成果对总经理负责。
公司财务部负责研发项目的费用核算和开支管理。控制费用开支、检查预算执行情况。
申请使用和报销研发费用,按照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申请程序和批准权限办理。项目组应在研发项目批准预算范围内控制使用研发经费。
研发项目(全部或部分)需与第三方合作或委托开发的,必须经过技术评审,签订技术委托或合作开发合同,按照公司《合同评审管理办法》规定的审查程序和批准权限办理。协作完成的研发成果纳入公司知识产权进行管理。
因研发需要购买器材和购置仪器设备,按照公司《采购管理办法》规定的采购审批程序办理。购买的物资必须办理验收入库和出库领用登记;符合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标准的物资,纳入固定资产管理。

研发费用的核算范围
公司按照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计算口径核算研发费用。包括:
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金支出。
研发项目的直接消耗。(如消耗材料、专用商品软件、单位价值10万以下的研发测试关键仪器设备费等)
研发项目的直接费用。(如调研费、资料费、印刷费、差旅费、委外研发费、培训费、维修费、新产品设计费等)
研发项目相关的设备折旧费用和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研发成果的论证费。(测试、鉴定、评审、验收费)
研发项目发生的其他支出。

研发费用的核算体系
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会计科目,
财务部在会计计算机核算系统内设置“研发费用”一级会计科目,根据费用类别、本行业特点和管理需要设置次级会计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公司研发费用按实际成本核算。研发费用核算纳入会计核算一本帐同步进行。
“研发费用”科目按照研发部门和研发项目分别建立部门辅助核算账和项目辅助核算账,同步归集部门研发费用和项目研发费用。
核算体系规范如下:
级次 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辅助账类型 主要核算内容
1 5301 研发费用 部门和项目
2 530101 研发成本 部门和项目 全部研发费用支出
3 53010101 职工薪酬 部门和项目 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3 53010102 外购器材 部门和项目
4 5301010201 硬件 部门和项目 研发活动外购的材料和单位价值10万以下的研发测试关键仪器设备。
4 5301010202 软件 部门和项目 研发活动外购的专用商品软件。
3 53010103 外部协作费 部门和项目 委托外部开展研发活动的费用
3 53010104 差旅费 部门和项目 研发活动发生的差旅费用。
4 5301010401 交通费 部门和项目
5 530101040101 长途交通费 部门和项目
5 530101040102 出租车费 部门和项目
5 530101040103 其他交通费 部门和项目
4 5301010402 住宿费 部门和项目
4 5301010403 出差补助 部门和项目
4 5301010404 其他差旅费 部门和项目
4 5301010405 异地租住费用 部门和项目
3 53010105 折旧费 部门和项目 研发活动相关设备折旧费
3 53010120 其他费用 部门和项目
4 5301012001 会务费 部门和项目
4 5301012003 测试及鉴定费 部门和项目 研发成果测试鉴定费用
4 5301012009 其他费用 部门和项目 非经常发生的其他直接费用
3 53010190 分摊的制造和检测费用 部门和项目 研发项目应分摊的辅助作业费用
3 53010199 转出研发成本 项目核算 研发项目结题验收转出的成本
4 5301019901 转入期间费用 项目核算 转入损益的费用性支出
4 5301019902 转入资产 项目核算 转入资产的资本性支出
注: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展或调整明细核算内容。

研发费用的核算方法
直接投入费用的核算方法
为实施研发项目且可直接认定并归集到研发项目的各种支出,如:购买的原材料;购买的试验和试制但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测试检验费;资料费、印刷费、差旅费、委外研发费、培训费、维修费;租入设备的租赁费等,根据原始单据直接计入研发项目成本。
设备折旧费用和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
研发项目摊销的设备折旧费用,根据部门固定资产设备清单计算出部门折旧费用,再根据部门各个项目工时消耗比例或专用设备使用台班数合理分摊。
研发项目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按相关无形资产应摊销额与受益对象的受益程度(工时消耗形或成本消耗比例)进行合理分摊。
研发项目的人工费用计算方法
计算研发项目的人工费用,以各部门的职工薪酬总额,根据部门受益对象的工时比例在各项目间合理分配。
统一抄表发生的电力费用,按照部门工资总额比例计入部门车间费用;期末,根据部门受益对象的工时比例在各项目间合理分配。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报告口径的调整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规定,公司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申报和复审工作中报告研发费用时,应按《指引》口径对会计核算口径归集的研发费用进行调整,以符合《指引》的报告要求。
按《指引》口径调整报告研发费用,无需调整会计核算记录。
根据本公司会计核算的费用归集方法,应调整事项如下:
1. 为研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费用,按《指引》口径报告研发费用时,应将在公司“管理费用”科目内核算的相关费用总额,按受益对象的人工费用比例在各项目间合理分配。分配后,此项费用不应超过研发总费用的10%。
2. 未签订劳动合同及全年累计工作时间不足183天以上的临时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酬,按《指引》口径报告研发费用时,应根据人事资料记录从研发项目的职工薪酬中扣除。
3. 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按《指引》口径报告研发费用时,应将在公司“管理费用”科目内核算的相关长期待摊费用总额,按受益对象的受益比例(使用面积和使用时间)合理分摊计入。
4. 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和房租费,按《指引》口径报告研发费用时,应将在公司“管理费用”科目内核算的相关房屋折旧费和房租费用,按受益对象的受益比例(使用面积和使用时间)合理分摊计入。
5. 委托外部研究的开发费用,按《指引》口径报告研发费用时,应按该费用发生额的80%调整计算研发项目的委外费用。

其他
1. 本办法关于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的未尽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的计算口径执行。
2. 本办法关于按《指引》口径报告研发费用的未尽事项,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规定的计算口径执行。
3.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⑸ 研发费用应该怎么处理

研发费用是指研究与开发某项目所支付的费用。
我国有关制度对研发费用的规范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文件财会〔2006〕3号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二是2007年3月1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前者从会计核算角度规范了企业对研发费用的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方法;后者从税法角度规范企业对研发费用的归集、摊销及抵减企业应税收入进行了规定。
我国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处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研究阶段发生的费用及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研发支出和开发阶段研发的支出全部费用化;二是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证明符合无形资产条件的支出资本化,分期摊销。
如前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研发费用要求分别两种情况进行处理,“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可见,在研究费用的处理方面,我国实务界会计处理与纳税扣除的规定也不一致。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研究和开发费用》则规定,“研究和开发活动的成本金额应作为其产生期间的费用被记入账内,但达到开发成本第17节被递延的程度时例外”。第17节规定,“一个项目的开发成本如果满足了以下标准,则可以向未来期间递延:1.对产品或工艺方法清楚地加以说明,而可归属到产品或工艺方法的成本能被分别加以鉴别。2.产品或工艺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已被论证。3.企业的管理部门已经表示了其生产、在市场出售或使用产品工艺方法的意向。4.对于产品或工艺方法有一种清晰的未来市场的迹象,或者在内部使用而不是售出,其对于企业的效用能够进行论证。5.存在充足的资源,以及完成工程项目并在市场出售产品或工艺方法”。可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研究和开发费用》对于研发费用的处理与我国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处理基本相同,但与我国税法不同。

望楼主采纳

沈阳金蝶财务为您解答

⑹ 高新企业如何做好研发费用归集

企业在准备高企认定申报前,除了加大研发投入,确保研发投入比例达标以外,还要规范研发费用的核算。
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在研发项目立项时应设置研发支出辅助账,核算各研发项目的各支出明细科目费用,以此作为研发费用专项审计依据,并以备日后核查。
明确研发费用归集边界,制定公用共用费用分摊依据原则,准确归集各项目的研发费用,特别是研发人员的工资、研发仪器设备、场地、水电暖等共用公用费用的归集和个项目之间的准确分摊。
规范研发费用归集对象主体和产生流程,研发费用发生的核心主体研发部门,费用发生应经由研发部分,部分企业归集的研发用材料直接领用到生产一线,投入产品生产,这些投入是否属研发投入无法鉴别。

以高企研发费用归集标准为标杆,以规范的研发费用专项审计契机,研发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归集边界、分摊依据、归集证据文件、归集结果四位一体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