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医改之后,为何挂号费涨了那么多
我于本月24号到福建省立医院耳鼻喉科看过敏性鼻炎,挂主任号50元,医生检查后开药,最后用总计不到200元,我以为还可以。千万不要到莆田系医院,没有几千才怪,而且看不好病。
Ⅱ 为什么现在的医药费比以前高出了十几倍而且也没有什么大的效果
74岁的翁文辉生前是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的离休教师。一年前,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今年6月1号,他被送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
老人住院67天,住院费用总计139.7万元。病人家属又在医生建议下,自己花钱买了400多万元的药品交给医院,作为抢救急用,合计耗资达550万元。高昂的医药费并未能挽回病人的生命。
哈尔滨天价药费事件暴露医疗监管惊人漏洞
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这一事件集中反映了当前医疗卫生体制的弊端,凸显了当前一些政府部门对医疗机构疏于监管的问题,亟须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在患者翁文辉家属披露的天价收费单里,人们看到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造的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医学奇迹”,变相收费、重复收费、过度治疗等违规行为在这家医院可谓登峰造极。
天价医药费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它只不过是各地普遍存在的医院乱收费的一个极端事例。
近年来,一些医院在改革进程中,逐渐背离了公益性质,把商品市场中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奉为圭臬,利用现行以药养医体制,盲目追求高收入。一些医院将创收指标分解到科室,科室再分解到医生。一些医生为了私利,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对患者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滥用药物、强制服务,大大加重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严重侵害了患者的利益。
这些违规行为为什么频频发生?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对医疗机构重扶持、轻监管,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些地方,卫生行政和价格主管部门对医院的违规收费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群众举报或自身发现的问题查处不力,使一些医院有恃无恐、胆大妄为。而监管不力,早已滋生了一系列弊病,如药品回扣、医生收受红包等等。
实行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绝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放任不管;恰恰相反,政府应该根据法律程序,更多、更好地监管市场。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卫生事业固然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但是,不论医疗体制怎么改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不能变。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切实保障老百姓的健康权益,是各级政府不容回避的职责。
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保证社会公平,必须切实加大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这种监管是全方位的,包括改进价格管理制度,规范诊疗行为,整顿医疗价格秩序;推行价格和收费公开,提高收费透明度,保障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政府、行业、群众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监督医院提高服务质量。
重典才能治乱。对日益放肆的医院乱收费行为,政府主管部门绝不能搞温情主义,心慈手软就是对违法行为的纵容。对那些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应该公开曝光,严肃追究直接负责人的行政、法律责任,其“三级甲等”之类的招牌也应该给它摘掉,让医院名声扫地。
我们希望,通过天价医药费事件,有关部门能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快建立健全医疗监管体制,为老百姓看病求医撑起一把“保护伞”。
Ⅲ 今年医疗卫生财政预算为什么比往年超1.4万亿
针对今年医改方面财政预算话题,财政部社保司副司长宋其超今日在2017年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专题发布会上表示,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今年安排14044亿元,这是医改启动前2008年的4.4倍,比2016年同口径支出增长5.1%。
——支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今年整个公立医院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中央财政继续按照每个县补助300万元,每个新增试点城市补助2000万元,每个城市的市辖区补助100万元这样的标准来安排补助资金,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同时,还将会同国务院医改办等部门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工作,建立考核结果与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挂钩机制。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要求,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的市县给予奖励。另外,今年中央级公立医院也要全面参加属地公立医院改革,中央财政还要支持这项工作,给予奖励补助。
——要支持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2017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去年的45元提高到50元。还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效果,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支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我们会继续安排补助资金,支持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全科医生参加规范化培训等各类针对基层的人员培训项目,加快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支持以需求为导向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为群众提供连续整合的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支持深化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改革。支持落实《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在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大力推行“两票制”,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切实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缓解群众药品费用负担。
宋其超表示,同时,医改资金是群众的“保命钱”。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医改资金的监管问题,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一是要加强医保基金的监管。督促各地落实《关于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 发挥医疗保险基金控费作用的意见》,高度重视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加强对医保基金收支情况的分析,在精算的基础上,提早防范和化解基金运行风险。二是要加强公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督促各地落实《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财务报告、信息公开、总会计师和第三方审计制度,规范医院经济运行。三是要提高公共卫生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整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资金统筹使用。加大绩效考核力度,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的省份,提高公共卫生资金的使用效益。
Ⅳ 为什么医改后社区药品未降价
最近有市民质疑,医改后到社区开药部分药价却和之前的价格是相同的,北京市卫计委表示,北京基层医疗机构早在2006年起就开始实行了基本药物的零差率销售。这些药品在本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执行前,社区已经取消了药品加成,老百姓已提前享受到了实惠。2014年,北京将基本药物品种扩充到699种,并开展了全国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价格的联动,许多产品价格已经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了,所以改革执行后价格无明显变化。
北京医改新政4月8日实施,4天中,药品让利已近6000万。有居民质疑,社区很多药品药价并未下降,还有部分药品医改后反而更贵。对此,北京市卫计委作出回应;同时表示,699种药品已经取消药品加成,还有部分低价药政策需加大扶持。
4月8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政策全面实施,药品阳光采购作为其中一项措施同步实施。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在用的所有药品(毒麻精放、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中药饮片等不在采购范围内的药品除外)全部纳入阳光采购范围。
本次阳光采购中,按照分类采购的原则,药品价格有升、有降,还有一部分价格持平。如拜糖平(阿卡波糖片)早在2009年就已在社区实现了零差率销售,2014年基本药物价格联动中也已完成联动,故其在阳光采购执行前后价格无明显变化,稳定维持在全国较低的价格水平。
但是有市民表示,自己长期服用的速效救心丸,这次改革后涨了9块多,从30.62涨到39.72元。
市卫计委回应,按照价格部门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即可纳入低价药品政策管理的原则,速效救心丸属于国家低价药品政策范围。对这些药品国家的政策是加大政策扶持,鼓励生产和临床更多使用低价药品。价格上在不违反国家低价药品政策基础上,医疗机构可参考周边省份价格,随行就市与生产企业谈判形成供货价格。
同时,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草药,属于农副产品,其价格随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且近年来价格连续上涨。经查,速效救心丸虽然随着周边省份的价格有所上涨,但其日均费用仍较低,依然属于低价药品范围。按照该产品不同包装数量计算,39.72元折合成单粒的价格约0.22元,已为全国较低水平。
Ⅳ 现在医院收费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医生在诊断一个病人患啥病之前,往往会让病人先进行各种检查项目。虽说通过众多检查项目的结果,医生能更好的诊断出病人的身体状况。但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病人所要承担的费用自然也就越来越高了。
其实,一般送到医院的药,从生产药的厂家出来,就得先通过代理商,再通过业务员,最后才能送到药店或者医院。然而通过层层的转手,每一层都会有回扣,当然也包括医院的医生,所以最后送到医院的药怎么能不贵呢。
(5)为什么医改后费用更高扩展阅读
中国劳动和社会科学保障研究院研究员王宗凡表示,门诊通常是常见病、多发病,过去认为这些病负担小,个人负担得起,但现实并不是如此,比如肿瘤的放化疗、器官移植门诊抗排异、白血病治疗等,所花费用往往比住院更高,负担更重。
并且,生活中还常常遇到门诊看病医保卡不够刷、小病住院大治的尴尬局面,甚至有病人为了报销去住院,其实就为了吃药。按当下规则,门诊起付线为1800元,职工每年门诊累计花费超过1800元以上的部分才能报销,改革后,不仅这部分费用可以报销,门诊常见的小病也能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可报销,探索扩大门诊慢特病范围,门诊可以开展更经济、方便的特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