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板报销费用怎么做账
企业老板报销费用,凭相关发票入账,会计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等(根据报销费用的类型分别计入对应的二级科目)
贷:现金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
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1)企业外联费用怎么走账扩展阅读: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等以及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研究费用等其他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
期末,应将“管理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坏账损失的审查:
坏账损失是指应收账款中无法收回的呆账、坏账。其审查要点主要包括:
⑴计提坏账准备金的应收账款余额的真实正确性,是否按规定比例提取。
⑵是否确实发生了坏账损失,冲减坏账准备金是否有事实依据。
⑶企业在年末是否根据应收账款余额调整坏账准备金账面金额。
⑷企业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以后又实际收回时,是否及时入账,并冲减管理费用或坏账准备。
2. 怎么合法的从公司走账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企业利润太大怎么办,怎么合法的从公司走账?以下六种是常会用到的方式:
1、人工支出:通过发放工资或者是劳动报酬,将企业的钱拿出来;
2、股东分红:股东分红并不就是说等同于刨去成本后的纯利润了。比如企业一笔100万的业务利润,先后要经过企业所得税和个税两道税收,最后才能将钱拿到自己手上;
3、以个人借款名义:现在大部分企业老板都会以个人借款为名,从账上拿钱,这种方式有视同分红征税的风险。所以这种方式不太和册建议应用,如果需要借款的话,年底前一定要还给唤歼宏公司,或者就直接转换成现金分红模式,只是这样做的话就不需要缴纳那么多个税。
4、发票报销:企业老板会通过多报销一些费用,比如招待餐费或者咨询费等,花了5万块钱却改搭开了100万的发票,直接报销成现金或者为了资金流符合,公司把100万打给对方公司,对方公司再扣掉五万块,想办法把剩余的95万打进老板的卡上;
5、对外投资:选择税务管控力度比较低的区域,注册新公司并持有股权,将资金以投资名义进行转移。再以被投资为运作主体,通过费用报销、薪金发放的途径把钱从该企业中取出来。
6、通过第三方税筹平台取出公司的钱,通过与税筹公司合作,从比安财穗平台取出利润可以合法合规享受到核定税收优惠政策,从而更有效节税。
拓展资料:
自2020年7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以来,私转私、公转私一直都是严查的对象。
根据税法规定,老板从公司拿钱一般按分红处理,也就是说交完企业所得税后,还需要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相当于公司赚的钱,一半都用去交税了。要是因为不懂税法,随意提取公司账户的钱,还可能导致账务不平,账目混乱,到时被税务稽查会有更大的麻烦。
所以,如果想把公司对公账户把钱取出,一定要采取合法的渠道或途径进行公转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