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是什么科目呢怎么区别
属于负债类科目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区别(一)账户的性质不同: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中,“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账户。因为它是先支付后分摊,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该账户借方记录企业各项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借方,表示期末某一时点企业实际拥有的资产数额。“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账户。因为它是预先提取,该支付而尚未支付的费用,成为企业的负债。该账户的贷方记录负债的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在期末某一时点所承担债务的实际数额。
(二)两种费用的发生和记录受益期的时间不一致:待摊费用是发生或支付在先,摊入受益期在后即:按实际数支付,按平均数在以后受益期内分摊;预提费用是先将费用计入受益期,支付费用在后即:按平均数在受益期预提,以后按实际数支付。
(三)填制会计报表的处理原则不同。待摊费用属于费用发生后据实摊销,事先知道具体的分配标准及分配金额,实务中不会出现贷方余额,填制会计报表时不需要进行调整;而预提费用需要事前估算将要发生费用的摊销标准,事前并不知道具体的金额或标准,所以实务中经常出现多提或少提的现象,容易出现借方余额。此时,一般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但在填制会计报表时,却应将其填入“待摊费用”项目,视同待摊费用处理,实务中叫做“账表不符”。
⑵ 待摊费用是属于资产类还是负债类
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
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付但尚未摊销到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这些费用虽然已经在支付时产生了现金流出,但它们的效益将在未来的多个会计期间内逐渐体现。因此,待摊费用在会计上被视为一种预付性质的资产。
具体来说,待摊费用通常包括预付的保险费、租金、修理费、广告费等。例如,企业预付了一年的租金,虽然一次性支付了整年的租金,但实际上这些租金将分摊到未来的每一个月份中,每个月只有一部分租金真正发挥了效用。因此,这部分预付的租金就被视为待摊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为资产。
此外,待摊费用的处理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将待摊费用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企业可以使得每个会计期间的费用更加均衡,避免因为一次性大额支出而导致当期利润出现大幅波动。这有助于企业决策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综上所述,待摊费用由于其预付性质和分摊特点,在会计上被归类为资产类。这种归类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有价值的财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