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位器的原理及测量方法
电位器的测量原理是当电刷沿电阻体移动时,在输出端会获得与位移量成一定关系的电阻值或电压。
首先,根据被测电位器的阻值大小,选择好万用表的合适电阻档位,测量两固定端片之间的电阻值并与标称阻值进行比较。如果阻值无穷大,说明电位器已损坏。其次,将万用表的欧姆档调至适当的量程,慢慢旋转中间的滑动触头。正常情况下,读数应平稳地朝一个方向变化;若出现跳动、跌落或不通等现象,说明活动触点存在接触不良的故障。
当中心端滑到首端或末端时,理想状态下中心端与重合端的电阻值为0。但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制造和材料的差异,会有一定的残留值,一般小于5Ω,这属于正常现象。
电位器是一种电阻元件,由电阻体、两个固定端片和一个可移动的电刷组成。通过调节电刷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可以实现对阻值的调节。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电位器的阻值变化规律也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都是基于上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