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分级诊疗服务需要哪些费用投入
1、人力资源投入:分级诊疗需要培养和引进不同层次的医疗人才,以满足各级医疗机构的需求。这包括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全科医生、专科医生等。同时,还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2、设备投入:各级医疗机构需要配置相应的医疗设备,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诊疗需求。例如,基层医疗机构主要需要常规检查和诊断设备,如心电图机、B超机等;而高级医疗机构则需要更先进的诊疗设备,如CT、MRI等。
3、信息化建设投入:分级诊疗需要构建完善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通。这包括电子病历系统、远程会诊系统、转诊平台等。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4、基础设施投入:分级诊疗需要改善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以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这包括扩建、改建、装修等工程,以及购置必要的医疗设施和设备。
5、政策支持投入: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这包括财政补贴、医疗保险政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
❷ 医事服务费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
医事服务费是改革新设置的项目,其目的是补偿医疗机构部分运行成本,体现的是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推动分级诊疗,其对应的原来收费项目是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2012年5月,北京市医改推出了新政:为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选取试点医院,取消挂号费、诊疗费和药品销售加成的费用,对试点医院收入来源进行结构性调整,建立“医事服务费”,即按照医师职级确定患者在门诊的诊疗费。此次医改核心内容共有3项,分别是: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实施药品阳光采购,降低药品采购价格;规范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实施有升有降的调整。
法律依据: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 床位在一百张以上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以及专科医院、疗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的设置审批权限的划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其他医疗机构的设置,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
衍生问题:
医疗服务是指什么?
医疗服务是指卫生技术人员遵照执业技术规范提供的照护生命、诊治疾病的健康促进服务,以及为实现这些服务提供的药品、医疗器械、救助运输、病房住宿等服务。照护生命主要是指对生命由孕育到衰亡的自然进程的关照、护卫,如孕期保健、分娩支持、临终关怀、预防保健等;诊治疾病主要是指对人体在受到病因损害后,进行识别,并对出现的功能紊乱或损伤进行调整,以求改善机能、恢复健康的过程。
❸ 什么是分级诊疗
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比如,看过3个医生、求医超过3年,费用超过3万的疑难病患者就可以直接找根底健康,跳过县市省一级级的就诊,直接连接相应的专家确诊。
❹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一级和二级的区别
住院起付线标准
1.城镇职工和居民在本市统筹区域内住院起付线标准
二级以下(含二级)医疗机构继续执行过去的住院起付线标准,即: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300元,二级医疗机构600元;三级医疗机构1500元;城镇职工和居民经批准在本市统筹区域外转诊住院的,住院起付线标准为1800元。
2.学生儿童在本市统筹区域内住院起付线标准
二级以下(含二级)医疗机构继续执行过去的住院起付线标准,即: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150元,二级医疗机构300元;三级医疗机构800元;学生儿童经批准在本市统筹区域外转诊住院的,住院起付线标准为1100元。
3.异地安置人员住院起付线标准
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后,经批准在异地安置的人员在安置地住院的,执行本市统筹区域内城镇职工的住院起付线标准。
住院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
1、城镇职工在本市统筹区域内住院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
二级以下(含二级)医疗机构继续执行过去的住院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即: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92%,二级医疗机构90%;三级医疗机构为85%;城镇职工经批准在本市统筹区域外转诊住院的,基金支付比例为83%。退休职工住院的,基金支付比例提高两个百分点。
2.城镇居民(含学生儿童)在本市统筹区域内住院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
二级以下(含二级)医疗机构继续执行过去的住院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即: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90%,二级医疗机构78%;三级医疗机构62%。城镇居民(含学生儿童)经批准在本市统筹区域外转诊住院的,基金支付比例为60%。
3.异地安置人员住院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
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后,经批准在异地安置的人员在安置地住院的,基金支付比例执行本市统筹区域内城镇职工的住院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
10
按照分级诊疗制度要求严格执行转诊转院的,患者可享受哪些优惠?
在本市统筹区域内住院治疗且费用超过起付线标准时:在基层、一级或二级医保医疗机构住院上转的,上级医保医疗机构起付线执行两级医保医疗机构起付线差额部分;在三级医保医疗机构住院下转的,个人不再缴纳基层一级或二级医保医疗机构起付线费用。